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7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副足有半间屋子大小的地图右上角,用瘦金字体有力的写着一行大字:“安东山川形势图”

巨大的地图之上,广阔的辽河流域上,诸多河流纵横,然后是起伏的燕山山脉、阴山余脉、千山山脉、长白山山脉等。在这群山丘陵与辽河平原之上,到处都是一座座描绘的城池堡垒,那是大唐的城池。

在这些赤色为底的区域四周,则是奚、鞑靼、契丹、室韦、高句丽、新罗、渤海、东瀛诸国。

看总览全局,镇国军却已经占据了至胜之地,已经形成了燎原之势,整个东北之地,都在大唐的铁蹄之下颤抖!

年轻的天子李儇仰头望着这巨大的地图许久,面色渐渐潮红,呼吸不由的急促,胸口不断的起伏。

望着这副地图,少年天子心中也不由的勾起了万丈豪情。当年太宗皇帝御驾亲征辽东,高宗皇帝更是调军征辽十余载,打下了巨大的安东都护府。安史之乱后,大唐早就彻底的失去了安东之地,不但是安东之地,安西、安北等也早丢掉了。

看着这副图,对于李璟,对于镇国军,对于安东之地,少年天子李儇突然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他肃立在图前,久久不语。

田令孜与卢携相互对视了一眼,二人眼中都露出了担忧之色。

李儇回到含凉殿,还在想着李璟献上来的寿礼。

虽然刚才田令孜借机向他提起,李璟自七月之后就向朝廷断了进贡,隐隐有指责李璟可能生有异心,拥兵自重等罪责。不过张泰却出声反驳,并说出了他并不知道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之前卢携和田令孜派了征税官前往登州征税。而且,收税极重,一开始就要整个登州税收的三分之二。

张泰向他解释了李璟治下诸州的情况,虽然有十六州,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新收复之州。就连淄青镇的青淄齐诸州先前也为王敬武破坏一空。而且登州的海贸虽然有些成效,可海贸这边赚的钱,李璟这几年一面拿出大部份接收难民流民,购粮救灾,安置百姓。

一方面,又要做为供军之用,镇国军数次出动,为国征战,战幽州,伐代北,平中原,复安东,这连年的战斗,镇国军都没有向朝廷伸过手,都是用商贸得来的钱供军作战之用。

而且,每年还向朝廷上供二百万贯盐茶铁税款,另外每年还上贡一千二百万贯的钱财。李璟如此的忠君为国,还先生了先前的高骈等截李璟商路,夺李璟商货,封李璟商铺的事情。

这次李璟没有向朝廷进贡,并非李璟不忠,而是眼下辽东灭高句丽之战已经到了关健之时,李璟把大部份的钱粮都投入到了辽东作战,以及在辽东辽西修路筑城,安置百姓这方面了。同时,高骈又向镇国军调兵,李璟又派了四万兵马南下助战,可高骈却又不供粮饷,李璟还得拿出大量钱财供给南下大军。

两面做战,还要在辽东辽西修路筑城,安置大量的移民,因此,李璟手中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财。

张泰还告诉李儇,李璟已经在登州发行战争债券,向富富借债用兵的事实。

这番话的效果很好,李儇本来就没有怀疑李璟的意思。特别是在看到了那副地图之后,更是对李璟所做的事情热血沸腾。一通解释,立即让他明白了李璟所做的事情。不但对李璟没有上贡钱财不满,反而对田令孜和卢携背着他去向李璟加税之事十分不满。

“陛下,李季玉表示,今年的八九十十一四个月每月还会向朝廷输送一百万贯钱,其中两百万是两税钱,两百万是盐茶铁税钱。至于其它的进献,李季玉表示将会暂停,用这笔钱粮全力支持东北的战争和南下的剿匪。”

很难得的,小皇帝没有多做考虑,就点头同意了。

不过现在李儇考虑的并不是进献的事情,他还为那安东的开疆扩土的战斗所激动。

过了这个应天节,就是十七岁的李儇,可谓正是最热血的时候。宫中的走马射箭,击球斗俄,已经让他渐失了兴趣。当他看到那副山川图的时候,他突然萌发了一个念头,如太宗皇帝一样,亲征辽东,驰骋关外,建立一番与太宗一样的不世功业。

他拖着腮帮子,心中思绪如潮。

第649章 朕意已决

长安,含凉殿。

自看到李璟进献的山川地图之后,李儇的的心情就开始变得激动兴奋起来。

他心中想着,李璟也不过比他大了八九岁,而且二十岁前只是一个乡下耕读的读书人。可现在,不但掌握了一支看上去极为有战斗力的大军,而且还屡立功勋。安定淄青牙兵,震慑幽州军头,讨伐代北沙陀,平定中原草贼。现在,又败渤海、破契丹,降服鞑靼、奚,收复了关外辽东大片土地,眼看着对高句丽将发起灭国一战,彻底收复辽河流域。

原本,辽东之地在大唐官员百姓的眼中,不过是一个苦寒之地。当初太宗皇帝亲征高句丽,也不过是为中华子弟复仇,教训不肯纳入天朝朝贡系统之中的辽东蛮邦。后来高宗皇帝虽然花了无数心血力气,才联合了新罗灭了百济与高句丽。可之后的铁勒反唐,吐蕃犯边,使得朝廷无法东西两线做战,加上新罗又叛。最后朝廷终究还是把辽东这块鸡肋舍弃了。

昨天他特意将长安登州进奏院的张宏召入宫中,仔细询问了一些关于辽东的事情。

与这个对着他满怀敬畏的李璟部下谈了大半天之后,李儇对于辽东已经有了新的看法。

如张宏所介绍的一般,当初大唐攻下辽东又从辽东撤回关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吐蕃。然后是南诏。朝廷无法长期两面做战,但是如今的情况不同,吐蕃早已经不似当年那般强悍,自己衰弱无比,处于严重的内乱,根本无力下高原。南诏的酋龙也死了。新继位的世隆也意识到了南诏打的饭都吃不起了,因此一上任就已经寻求和唐朝和议,并且还请求和亲。

西南的吐蕃和南诏这两个劲敌的威胁去掉之后,大唐可谓是松了一大口气。除了这两个对手,西南的土蛮,根本只是癣疾之患。不值一提。

大唐的西面虽然丢了西域,可西北草原自回鹘灭国后,草原也早不是大唐的威胁。

西南西北都已经太平,没有威胁。西域和北方草原也都平静。

可以说,除了还在东南的那群私盐贩子草贼,大唐外面的形势一片大好。

原本东北也一直是大唐的重患之地,契丹、奚、鞑靼、高句丽、渤海、新罗。这都还是有威胁的。由于河北三镇的割据,朝廷失去了燕山一线的进出通道,也失去了对这些蕃族的管制。

但李璟从海上进攻辽东,几年间就已经取得了如此优势,整个大唐的东北局势完全一变。渤海丧胆,新罗更是惊惧不敢过问,鞑靼与奚举族请附,契丹虽桀骜不驯,可现在一面是内乱,一面被李璟痛打。也是根本不足为惧。

眼看着大唐在整个东北将取得完全的胜利后,李儇这个年青的天子都心动了。

太宗虽然亲征辽东,打下诸多城池地盘,但最后能真正控制的没几个。高宗虽然灭了高句丽和百济,可最后也不过是用胡制胡。实行的是羁糜之策。也正因此,大唐才会先占后失。

可按李璟的折子和张宏的解释,李璟现在在辽东的形势完全更好。每占一地,都是真正的占据,迁民移民,分地建城、修路驻军,把这块按李璟所描绘的肥沃黑土地所真正据有。

用张宏的话说,辽河流域的黑土地极肥沃,插根筷子都能发芽,而且山林特产丰富,棒打狍子瓢舀鱼,人参鹿茸貂皮矿产丰富。这完全就是一块比之整个河北河东加起来还要富裕的土地,只要花些时间,那就是给子孙永远的打下了大片疆土。

开疆扩土之功啊!

李儇一想到如果能真正参与其中,而不是只是坐在长安等候捷报,就不由的心中热血沸腾。若是他能亲征这片黑土地,那将来在史书上,自己肯定是能与太宗高宗相并论吧。

虽然还刚刚十七岁,但年青的皇帝向来不论是骑马射箭还是击球下棋,都是极为出色的,甚至还练的一手好剑术。有这样的本事,他自然想要在疆场上一试身手。

不过当他兴致极高的将自己的亲征计划与宠爱的伶人石野猪说过后,一向总能让他高兴的石野猪却是吓的面无人色,跪在地上连连请求他打消这个念头。

大唐的皇帝武功其实还都是不错的,这是有着历来的传统。

李家本来说是八柱国家,军事贵族之后。

李虎是北周上柱国,李渊也是隋时的大将,骑射本领极好。

而太宗就更不用说了,大唐唯一的一个正一品的天策上将以及担任过实职尚书令,大唐的天下有半数是他打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