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8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豆卢瑑宰相也马上道:“当年哥舒瀚率十五万大军都没能守住潼关。如今黄巢有六十万大军,而潼关却不可能凑出十五万大军了,如何能守?”

李儇一下子怔住了,他刚才开口担忧神策禁军的战斗力。可并没有表示他就打算放弃长安。谁想到,这话题一下子就已经转到了放弃长安,巡幸蜀中了。

这些大臣们,居然在放弃了洛阳之后,马上又要放弃长安。

当初诸大臣说要放弃洛阳,理由是保卫长安。可现在一战未打,他们居然又要他放弃长安。李儇虽然年青,可也难以接受。田令孜没有发现皇帝那目光中的不满,却还在滔滔不绝的劝皇帝前往蜀中。

李儇终于忍不住,冷冷的哼了一声,向田令孜道:“无须多说,卿替朕发兵,守好潼关。”

正说的口水横飞的田令孜一下子愣住了,没有想到皇帝今天居然会有这么坚决的反应,直接就拒绝了自己的提议。

田令孜先是愣了一下,但很快又回过神来。他想了想,没有劝皇帝。

眼下局势,他觉得再等几天,到时皇帝就会比自己还着急了。

要知道,黄巢可是有四十万大军,而潼关现在才三万人马。至于朝廷其它方面的兵马,哪还有什么其它方面的兵马。河中镇和忠武镇已经割据自立,而朝廷先前调动的河东、振武、天德、大同、夏银五镇兵马南下,结果他们刚走到半路,接替郑从谠任河北西面行营都统的沙陀李克用又反了。

李克用这个养不熟的白眼狼,趁五镇南下之机,在攻下了卢龙军的新、武、儒、妫四州之后,突然杀了个回马枪,调头杀入蔚代,到现在,李克用已经连夺蔚、代、忻三州,并猛攻大同云州。

已经南下一半的代北各部,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即不顾朝廷的安然,萨葛、安庆、契必三部都直接杀回代北。

连郑从谠这个时候,也只能听从河东将士们的要求,率军返回救援太原。如此一来,最后振武、天德、夏银三镇兵马虽然有心南下,可兵马太少,也只得跟着返回河东。

朝廷最期待的河东援军没了,东南的援军也不可能来了,河南的援军更没指望了。

田令孜最后想了想,向皇帝推荐了三个替死鬼,左神策军马军将领张承范、右神策军步军将领王师会,以及左神策军兵马使赵珂。

李璟任命三将即刻挑选兵马,准备出师,前往潼关。与此同时,李儇最后还任命田令孜这个掌控着神策军的阿父亲为左右神策军及关中诸镇兵马的总指挥,负责各路军队,又任命了宫中又一大太监杨复恭为副总指挥。

接下来的几天,大唐帝国的局势就如田令孜所预料的那般,在持续的恶化当中。

泰宁节度使齐克让在河南逃窜了一段时间,最终还是没能逃回泰宁,他东返的路被朱温和葛从周二人挡住,最后这位节帅在各镇晃了一圈,收拢了几千败兵,又从各镇打了点秋风,最终无奈带着败兵退入了潼关。

二月二十七日,黄巢大军攻陷虢州。

眼看着黄巢越逼越近,朝廷更加的惊慌失措。

二十八日,朝廷下令,命左神策将军罗元臯为河阳节度使,河阳紧挨着洛阳,一河之隔。朝廷希望他到任后能够从侧后反攻洛阳,拖住一下黄巢,另一方面,也希望河阳镇能挡住河北叛军魏博镇西进。

同时,天子李儇又下旨,以王重荣为河中节度使,以周岌为忠武军节度使,以秦宗权为奉国军节度使,以鹿宴弘为忠国军节度使,以李克用为雁门节度使。

这几道任命,不但把兵变造反的忠武镇和河中镇都洗白,而且还把忠武镇分裂的三个军头,都封为节度使,特别新设奉国与忠国二镇。

而且就连二次造反的李克用,这个时候朝廷也忍了,不但不追究他的罪责,而且还把李克用现在占领的忻、代、蔚、新、武、儒、妫七州之地,新建为雁门镇,正式赐李克用为雁门节度使。

朝廷此时还指望着,用这种小恩小惠,使已经形同造反的王重荣、周岌、秦宗权、鹿宴弘、李克用等人重新为朝廷效力,为朝廷对付黄巢。

到了这个时候,节度使之位都已经如大白菜一般的批发了。

不过圣旨好下,但这些圣旨下达后,各镇会不会真的就听旨出兵却是难说了。

从延英殿离开,李儇靠在御书房的软榻上,整个人如虚脱一般。

御案上的奏折堆了厚厚的一堆,上面的奏折几乎全都是在劝他移驾蜀中。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李儇内心深处还在坚持,他不想放弃长安。洛阳已经丢了,难道还要把长安丢了?

满朝上下,居然无一个可用之才。

李儇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感觉无比的疲惫。

外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李儇皱了皱眉,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张泰。

“大捷,陛下,河北大捷!”

河北大捷几个字落入李儇耳中,让疲惫的皇帝一下子站了起来。

“爱卿,什么河北大捷?”李儇急忙问道。

张泰连忙将手中的一个信筒递了上来,一边喜形无色的激动喊道:“陛下,是河北大捷,秦王率八万大军南下,先与叛军战于涿州归义,一战歼敌五万余。随后大军横扫莫、瀛十余县。就在三日前,秦王分兵守莫州三关,隔绝卢龙、义武二镇叛军于幽州,然后率军围瀛州重城河间,威胁成德,逼迫王景崇放弃攻占的沧州以十一万兵马回夺河间,两军大战,王景崇大败,秦王再次斩首五万余,眼下已经连克莫、瀛、沧、德、棣五州,兵过黄河了。”

第703章 破军

此时的天子李儇如同那溺水之人一般,河北大捷的消息就如同一根救命的稻草出现,让他激动万分。

可惜张泰也是刚刚听到河北大捷的消息,知道的也只是简单的消息,具体的细节也根本不清楚,皇帝拉着他的手问了半天,他也回答不上来。

“陛下,河北大捷的消息是东北大行台长安进奏院上报的,具体的情况臣也还没有弄明白。”张泰回道。

李儇连忙打开信筒,里面是一篇捷报,乃是李璟亲笔所书的报捷信,上面写着李璟率部在涿州归义、瀛州河间先后两次大战,大败河北叛军,取得了灭敌十万,夺取莫、瀛、沧、德、棣五州的大捷。

不过具体的这次河北大捷是如何打赢的,却没有细说。这看的李儇激动的面皮发红,却又有些心中空落落的。

还是一旁的张泰出声道:“此事进奏院的张宏一定清楚,陛下不如招他入宫询问。”

激动的手足发抖的李儇一拍手掌,“爱卿说的对,快传旨宣东北道大行台长安进奏官张宏入宫觐见!”

张宏被宫中使者接入宫中之时,宫里的田令孜、杨复恭等人,朝中的卢携、崔沆、豆卢瑑等一干大臣也全都知道了这消息,纷纷进宫前来求证。

李儇十分兴奋的向诸臣点头,然后与他们一起在延英殿中等候张宏。

河北确实是一场大捷!

可以说,这是目前朝廷对叛乱取得的仅有的两次胜利之一。

另一场胜利本来应当是李克用连败卢龙叛军,夺下武、新、儒、妫四州之地,可李克用随之又叛,反夺取了朝廷的蔚代忻三州。若不是大同的留守的蕃兵们勇猛,撑到了五镇兵马回援,只怕此时连云、朔二州都丢了。甚至太原都有可能失守。

虽说朝廷刚刚还下旨把大同镇的蔚州、把河东镇的代、忻二州割出来,划给李克用为雁门镇。

可实际上,那也是朝廷现在不得已为之而已。

倒是东北道大行台的兵马,朝廷连下十八道圣旨催促李璟出兵,又给李璟三度进封王爵,最后封到了秦王李璟都没肯接受,以致于李儇以为李璟这次是铁定心要坐壁上观了。

却没有想到。李璟这时率八万兵马南下,而且一下子就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歼敌十万。哪怕这个报捷的数字再减个一半,也是五万首级啊。

此时南北衙的太监和宰相们,与皇帝一起围着张宏,听着他带着卖弄般的口吻。细细述说着河北大捷的细节。

张宏向皇帝和众臣宣称,秦王率大军先在涿州归义突袭叛军,歼敌五万。随后杀入莫瀛,与王景崇在河间决战,双方兵马二十万战于河间,最后秦王大捷,歼敌五万。大败河北叛军。

不过实际上,李璟归义一战,河北叛军战兵只有两万三,其余三万三是辅军。而李璟也并没有斩杀那么多,那一战,斩杀不到三千,其余俘虏战兵一万五,辅兵三万二。

当日李璟攻下归义。击溃叛军后,便迅速分兵前往夺取三关,一面派出骑兵大举追击溃兵。

随后李璟尽取归义城中粮草辎重,转往莫州三关。

到达三关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