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山桃花不正经+番外 作者:西川紫姑(晋江vip2012-12-04完结,架空、轻松)-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泰叔抬眼见陈荣才一家子,齐齐的又是惊讶又是愤怒的望着自己,忙赔笑道:“六姑爷,我家老爷和天顺昨夜回来了!”
  陈荣才和吴六姐一听这话像是被雷劈了一下似的,当场呆了。
  泰叔深怕他们不相信,絮絮叨叨的道:“昨晚上老爷和天顺回来的时候都四更天了,所以夫人就没有让人去惊动您二位。这会儿老爷和夫人怕是已经起身了,您二位赶紧去后堂看看吧。”
  陈荣才和吴六姐这才一下子反应过来,这一家子急急忙忙的抱着小的牵着大的奔往后堂。
  还没进入后堂的正屋,陈荣才便听见屋内传来大双和小双此起彼伏的喊“爹爹”声,中间还夹杂着吴淑娴清脆的笑声,于是他的心里也跟着欢喜起来。
  两连襟和两姐妹此刻都经历过亲人的生死绝望,再相见,相互都有说不完的话。但当着妇女孩子的面,吴泓不愿细细描述,只是三言两语间,就说完了自己和天顺怎么落水怎么爬上岸走回家。而陈荣才直到这时候,才敢说自己亲眼见漫天大水铺天席地的盖过来,当时心中那份绝望是如何的深。
  一大家子人唏嘘了一场,因了吴泓是官身,适逢淮扬县城内外遭遇这样的大难,身上有着不容推卸的责任。因此几人也就是好好的坐在一起吃完了早饭,吴泓便和陈荣才寻师爷办差理事去了。
  吴六姐心情一放松,便感觉有些乏了,等小小吃饱了睡着,她便陪着吴淑娴在后堂不停的感叹,幸好人是安全的回来了。
  大灾后的清理整顿是一件千头万绪的烦难事,先不说流离失所的人怎么解决温饱,只说城里城外死了那么多人,雨后天晴苍蝇蚊子便开始四处乱飞,那眼看就要酿成更大的祸患。那些尚有亲人存活的人家,死人的尸首自然还是有人埋得,可一家子都死绝了的,就只有曝尸野外无人理会了。
  早在吴泓还没回来的时候,县城里的张县丞和周县尉,一个自觉的带了些人开始清理死尸,一个便开始带人维护治安。可惜的是他们二人官职都不高,能调动的人手和能做的事终究还是有限,因此两人都有些焦躁。正在这档口,两人得到传唤,说是吴泓死里逃生回来了,两人想想当时吴泓当机立断的让百姓转移时的情形,顿时大喜,忙带着稀稀拉拉的几个手下赶到了县衙。
  其实吴泓面对这一切也是有些茫然的,他才来得及和师爷、陈荣才说了个大概事情的轻重缓急处置,张县丞和周县尉便冲了进来。几人见面自然免不了又是一番感叹,感叹过后张县丞和周县尉忙将外面的情形和吴泓说了一遍。
  大水退出淮扬已经两天多了,部分有壮劳力幸存的人家,有人已经回去收拾家园准备重新开始生活,而还有一部分失去了房屋的无田无土的壮劳力,此刻便成了社会上最不安定的因素。鉴于这种情况,师爷便建议让周县尉把这等人召集起来给张县丞,给这类人管饭管住,让他们负责赶紧抓紧时间去清理还没有安葬的无人认领尸首,另外在这其中再抽出几人出来,分发给他们一些石灰到处去撒,以防止大水过后天气燥热再发瘟疫。
  张县丞、周县尉身为本乡本土的人,原本和吴泓、陈荣才、师爷之间是一直有着相抵触的苗头在的,只是几人这才共同经历过生死,彼此间便放下了隔阂,隐隐的有了些以往不曾有过的默契和信任。此刻得了吴泓和师爷的安排吩咐,于是张县丞和周县尉两人二话不说,马上起身去办差了。
  等张县丞和周县尉出了门,吴泓才长叹一声道:“其实在我回来的时候,沿途我都看见有流民饿的受不了,去抢富家大户的粮仓。我想在这种非常时期,老百姓要是饿极了,肯定就会生乱。而我等要是等朝廷发了话再开仓赈粮,恐怕这好不容易逃过水灾的人,还要饿死一半以上呢。”
  师爷也跟着叹息道:“谁说不是?但老爷您身为父母官,没有朝廷的旨意,万万不能自己做主开官仓赈济百姓呀。”
  吴泓没有接师爷的话,他自言自语道:“大水过境,不管是富户人家的粮仓还是官仓,都被水泡过了,与其等粮食霉变了没法吃,还不如先拿出来洗洗干净煮成粥赈济百姓。要不然等赈济旨意到了,官仓的粮就是拿出来,只怕也用不成了吧。”
  陈荣才知道吴泓说的话有道理,他自己见了百姓饥饿的状况也是心有不忍的,但为官者要想一生稳妥的往上升,这种事哪能私自做主?因此他果断的出言附和了师爷的话。
  吴泓看看陈荣才,又看看师爷,他心知这两人说的话提的建议都是为自己好。但贫寒出身的他心里却始终对百姓有着不忍,遂神色颇为黯然的道:“你们说,就算是我等努力的让百姓在大水到来前逃上了山,但如今他们肚子里没有一粒粮了,地里眼看也是颗粒无收了,这明摆着饿死在即,我们先前救他们又有何意义?”
  陈荣才不仅是吴泓的贴身幕僚,他还是吴泓的连襟,不管他聪不聪明明不明智,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眼看着吴泓犯这样明显的错。因此他无论吴泓怎么说,都拉着师爷一口咬死,在上面没有旨意的情况下,不可以先行开官仓赈济百姓。
  吴泓才忍饥挨饿的回来,身体底子还是有点虚的,说了这么半天的话,他不仅感觉自己的脑袋有点晕,还感觉到无比的心烦意乱。于是他抱头想了想,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师爷和陈荣才拿自己刚才的那套理论,先去试图说服有钱有粮的富户,让富户们拿出被水泡过的粮食先出来赈灾,等朝廷的旨意下来了,官府再用等量的好粮还他们。
  陈荣才和师爷都觉得只要吴泓不私自开官仓,这和富户打商量的事是完全可行的,遂信心满满的开始出门分头行动起来。
  吴淑娴不放心吴泓,便在后堂熬了浓浓的莲子银耳汤让人给送来前堂。吴泓一碗甜汤下肚,人便恢复了几分精神。他才一下子想起来吴淑娴昨晚说过,知州杨大人和盐仓宋监官都在水灾中罹难了。他又歇息了片刻,便让人备了吊唁的物品,亲自前往两人的府中去了。
  原本杨夫人听说宋家和吴家都搭了孝棚在办丧事,便以为在堤坝上的几人都遇了难,心里也就没有任何的不平。可等她见了吴泓完好无损的站在自己面前,一面说着“节哀顺变”之类的话,一面给丈夫的灵前上香,杨夫人一下子心里就不平衡了起来。
  尤其是夜里杨夫人慢慢回想起,那天她带着仆妇乘车要逃出城时,老百姓掀翻她家的马车,打死她的陪房妈妈时,似乎吴家的老管家也赶着车堵在那附近。她摸摸自己身上依旧酸痛的伤,心里的怒火一下子就熊熊燃烧起来了。说实话,她那被暴民们打死的两个陪房妈妈,是从小就和她一起长大的心腹丫鬟,她与那两人的感情仔细说来,甚至比和丈夫的感情都深。
  杨夫人细细回想这么多年以来,丈夫也就是成亲的头一年,还能和自己亲密无间的说说笑笑,可日子一天天的过到后面,随着自己的日渐老去,丈夫身边的新人你来我往,自己夫妇间早就没有了夫妻间的亲密和谐。而死去的这两个陪房妈妈,却无论自己是得意时还是失意时,都一直唯自己的马首是瞻,从来没有悖逆过自己。她现如今暗自觉得,要是哪一天吴家的人从马车上下来帮自己一把,那这两个陪房妈妈最多也就是被打伤,绝对不会被打到送命,于是她心里一下子就狠毒了吴淑娴。


☆、87第八十七章

  原本陈荣才和师爷还以为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去说服富户们先拿出被水泡过的米来赈灾,是一件极容易的事。谁曾想那些个富户并不如他们想的哪样,几乎就没一个愿意痛快的答应此事。
  那些个富户们,有的人家蓄养的家下人等多,再加上或多或少还有要周济的七大姑八大姨;便琢磨着自家消耗本就不少;这时节出去买粮也是要花费钱财的。尤其是大灾过后;米粮一准要涨价;那自己仅仅为了给县太爷一个面子;就要凭白的多掏腰包才能养活家下人等;岂不是很亏本很肉疼?于是这等人便推三阻四的说自己家也没有余粮,客客气气的送了陈荣才或者师爷出门。
  另有一类存了大量粮食的富户,本来家里就开的有米粮铺子;这等人早就存了心想发灾荒财,专等着抬高粮价赚大钱呢,如何肯拿出米粮来帮助赈灾?这等人均想着,就算是被水泡过的米粮,在这个时候也是短缺的货,价格也能卖的比往常高那么一米米,因此他们更加不会答应吴泓的换粮提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