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权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自让次的惨败之后,孙权已然认清了现实,自己的兵马陆战绝非颜良对水,就算不用鲁肃提醒,他也再不敢重蹈覆辙。

话音方落时,斥候匆匆入内,将最新的侦察情报送到。

而这一道情报,却让孙权和在场的所有东吴诸将,一瞬间都陷入了莫名其妙的境地。

颜良,撤军了。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孙权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竟是不顾身份的大叫了一声。

“启禀主公,小的们侦知,颜良的大军已悉数退回了荆州。”

斥候重复了一遍,这一句话,顿时令整个大帐陷入了惊喜交加的漩涡中。

喜的是,颜良竟是主动退兵了,这就意味着东吴将不再费一兵一卒,轻松的就可以收复柴桑。

惊的却是,颜良明明连战连捷,尽占上风,却为何莫名其妙的选择了退兵,主动将柴桑城拱手让出。

众将的惊喜中,却唯有鲁肃保持着冷静,他的浓眉着,始终存有着几许狐疑。

“颜良撤军之前,可有什么怪异的举动?”鲁肃忍不住问道。

那斥候这才想起什么似的,忙道:“敌军撤走之前,放火烧毁了柴桑城,还将城墙给捣毁。”

“果然如此……”

鲁肃点了点头,似乎早有所料。

孙权听得这消息,本是振奋的脸上,也平添了几分遗憾。

孙家苦心经营多年的柴桑城,就这么被颜良给毁了,孙权听着自然会觉得心痛。

不过这也没关系了,城没了还可以再建,只要假以时日,把柴桑这座重镇重新营建起来,照样可以之为跳板,向颜良复仇。

于是孙权当即派出大队斥候,深入柴桑以西侦察,以防止颜良的撤退乃是藏有诡计。

当斥候们的侦察情报,让孙权确信颜良水陆大军已然回往夏口时,他这才敢放心大胆的率领着他的大军,耀武扬威的向着柴桑进发。

一天之后的黄昏,孙权和他的大军终于进抵了柴桑。

当孙权从那座塌了半边的城门,进入到了这座曾经熟悉的城池时,眼前所见,不禁让他倒吸了一凉气。

如血的残阳映照下,整个柴桑城都弥漫着未尽的浓烟,放眼望去,除了废墟还是废墟。

原本繁华的柴桑城,让东吴引以为傲的西部第一重镇,如今却变成了一座连鬼影也看不到的一座死城。

此时此刻,孙权终于体会到了,当年他的父亲孙坚,费尽心力攻入洛阳城后,看到被董卓烧毁的城池时,是怎样一种心情。

“颜良——”

紧咬的切齿,咯咯作响,几欲碎裂。

孙权阴冷的脸上,弥漫着浓烈之极的恨色。

第267章 革命友谊

当年的孙坚,凭着一己之力击败西凉军,生生的攻入了洛阳。

结果洛阳的百姓却早已被董卓迁空,那座汉帝国的都城也被付之一炬。

面对着废墟的洛阳城,孙坚所部连安身之地也没有,更兼无处搜集粮草,最终只得撤出了洛阳。

孙权现在面临的处境,跟他父亲当年是何其相似。

除了愤恨之外,孙权也别无办法,只能让他的六万大军在废墟中安营。

而很快,孙权就发现他似乎落入了颜良设下的陷阱之中,而这陷阱,正是这空无一人的柴桑城。

包括柴桑城在内,方圆数百里的百姓,皆被颜良掠之一空,颜良甚至“吝啬”到连一粒米,一条狗都没有留给孙权。

而柴桑所在的豫章郡,人口稀薄,本就非富饶之地,经济基础最好的无过于柴桑,而今柴桑一破落下来,孙权基本就丧失了就地征粮的希望。

于是,为了喂饱那六万张嘴,孙权只能不远千里,从吴地运粮前来柴桑。

方今已是夏末近秋,眼看着秋粮收割在即,这六万将士无法散兵收割粮食,再加上运粮征调的青壮劳动力,如此耗下去,江东今年秋收必然将受影响。

无奈之下的孙权,终于认清了事实,遂只留鲁肃等率万余兵马守柴桑,自率五万大军撤还江东。

孙权是意图让鲁肃重建柴桑,从别郡迁民填充。逐渐恢复柴桑的经济,待来年后孙权再重新率军征伐荆州。

孙权的心思,颜良自然是早有所料。

于是孙权这边大军一撤,颜良立刻率三万大军由夏口而发,作出一副大举进攻柴桑之势。

鲁肃心知以残破之柴桑,万余兵马,根本敌不过士气旺盛的颜良进攻。只能向孙权发出求救。

尚在还吴路上的孙权,闻知颜良再度来袭,只得急又率军折返而还。

而当颜良探知孙权回援时。却又迅速的撤兵回夏口,继续作拥兵观望之状。

如此往复,搅得孙权是疲于奔命。

留多兵马驻守柴桑吧。又没那么多粮草供给,留兵少吧,又不免为颜良的优势兵力所歼灭。

原来还喜于夺还柴桑的孙权,这时却感觉到,这座废墟的城池,反而成了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却又弃之可惜。

最终,百般无奈之下,孙权只能在鲁肃的建议下。将西线驻军之地,由柴桑移至了湖口。

湖口一地,据守着鄱阳湖入江之口,其战略性虽比不得柴桑,却亦为军事要地。

吴军退出柴桑。意味着就此放弃了重建这座军事重镇,也意味着荆州与扬州之间,出现了方圆百余里的无人缓冲区。

逼得吴人放弃柴桑,颜良的战略目标已然达到,至少在柴桑城重建之前,荆州东部的威胁将减轻至最低。

此时的颜良。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准备对付龟缩在荆南的刘琦这股余孽。

于是,在鲁肃退守湖口不久,颜良遂留甘宁守夏口,自将大军西归,前往巴丘与吕蒙、魏延二将会合。

而刘琦闻知东吴退军,颜良大军前来,哪里还敢再逗留片刻,当即便率军退还了长沙。

中军大帐。

酒气熏熏,气氛融洽,颜良设小宴,以美酒犒劳这两个为他保住后方不失的良将。

吕蒙和魏延所镇守的巴丘虽然不是主战场,但二人却成功的把刘琦堵在了荆南,保住了江陵、夏口等大后方的安全。

“子明、文长,本将能在柴桑战退吴人,你二人功不可没,来,咱们满饮此杯。”

颜良肯定了他二人的功绩,豪然兴杯。

二将欣慰,口中称谢,举杯饮尽。

美酒下肚,主臣之谊更深一分,这帐中的气氛愈加轻松。

“子明,本将率师前来,正想一举荡平荆南,灭了刘琦那小子,如何南下用兵,你可有何看法?”

边是饮酒,颜良边向吕蒙询问。

吕蒙却道:“主公,末将倒以为,眼下并不是扫平荆南的时机。”

“此话怎讲?”颜良顿起了兴趣。

“刘琦有黄祖的一万水军,麾下还有黄忠此等悍将,据末将这些日来的观察,刘琦所部还是颇有些战斗力,主公尽起大军南下,荡平刘琦自然是不在话下,但也要耗一些时日。而方今正值秋收之际,倘若只为平定刘琦,就误了今岁的秋收大事,末将倒以为有些得不偿失。”

吕蒙这一番话,不禁让颜良愈加刮目相看。

平常将领,纵然是良将,所能考虑到的,无非也只是用计用谋而已。

而眼前的吕蒙,却还考虑到了秋收之事,很显然他的目光不仅仅只局限于用兵军事,而是更为深远。

“这个吕子蒙,果然是有帅才的天份,很好,很好……”

颜良面露欣慰之色,遂道:“那依子明之见,本将接下来又当如何?”

“末将以为,主公眼下当班师而还,将精力用于秋收,同时可略施手段,迷惑刘琦,让他放松警剔,而后待秋粮一下,主公再突调大军南下,杀他个措手不及,又何愁刘琦不灭,荆南不平。”

略施手段,迷惑刘琦,有点意思……

颜良正有兴致时,旁边魏延却有些不屑,“以主公眼下的实力,硬生生的辗杀刘琦也不在话下,何必要徒费那些无用之功。”

与吕蒙相比,显然魏延更崇尚硬实力。

对于魏延的不屑,吕蒙也不以为怪,淡淡笑道:“文长言之有理。只是若能巧施诡计获得功成,又何必非要徒损士卒呢。”

颜良暗暗点头,心道吕蒙果然是吕蒙,虽尚年轻,却已展露他诡诈的天赋。

曾经历史上,以东吴的实力,其实完全可以武力夺取荆州。但吕蒙却巧施攻心之计,几乎兵不血刃夺取荆州。

纵观演义中吕蒙的几次用兵,也多是以谋略为主。不战而屈人之兵。

如今颜良与东吴大战方休,将士多已疲惫,若果如吕蒙那样。可以最少的士卒牺牲,就平定荆南,灭了刘琦,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下颜良便兴致大作,问道:“子明,你仔细说说,怎么略施手段,迷惑刘琦。”

吕蒙遂是移座近前,笑眯眯的将他的计策诿诿道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