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孙悟空是个好员工-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的努力去策划组织中的变革,他们常常是社会和组织进步的箭头人物。同样,作为完美型性格的杰出代表,取经的重任也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唐僧的肩上。
    除了需要合适的人选,取回真经还有两个条件。第一,取经人亲身经历这个过程。第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唐僧没有其他捷径可走,其他人也无法代他取回真经。就像你可以通过读书和交谈得到知识,如果你对这些知识没有亲身体验,你就不可能得到感悟。所谓西天,是我们心灵上的西天,而真经也藏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第三章
    向着人生的目标迈进
    贞观十三年九月,唐僧终于骑着一匹瘦马,踏上了西行取经之路。据说这匹马从前住在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它和一头驴子是好朋友。平日,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没想到,当这匹马昂首西去之后,它和驴子的命运从此迥然不同。
    14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来到磨坊会见它的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热海的波澜……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简直连想都不敢想呀!”
    “你知道吗?”老马说,“其实,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天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唐僧和我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空间。”
    老马和驴子的寓言同样适用于这样一群人:最初,他们的智力其实不相上下,在走过漫长的人生之后,有的功盖天下,有的却碌碌无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么大的区别呢?答案同样是目标。
    原来,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是否建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像那匹老马与驴子,当老马一往无前地向着西天行进时,驴子只是围着磨盘打转。尽管驴子一生所跨出的步子与老马相差无几,可因为缺乏目标,它的一生始终走不出那个狭隘的空间。生活的道理同样如此,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说,所谓人生,只不过是一天一天老去以及等闲白了少年头之后的悲切。可是,一旦我们为自己设下目标,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向前迈进时,我们的生活也就掀开了新的一页。
    
    第三章
    困难只是一张虎皮
    在那“数村木落芦花碎,几树枫杨红叶坠”的季秋天气中,唐僧骑着马,带着两个随从上路了。不久,他们先后遭遇了三只老虎。
    第一只老虎是个妖精。那天清晨,唐僧和两个随从在行走中迷路了,惶惑之中跌入了一个坑洞,成了老虎精的俘虏。
    老虎精比喻困难或者灾难,因为困难或灾难的确像老虎一样可怕。在胆小怯懦者眼里,困难无处不在,就像那老虎精周围,尽都是山精树鬼、怪兽苍狼。老虎和妖怪是会吃人的,困难或灾难也会。于是,当苦难降临时,两个随从先是被吓得骨软筋麻,继而痛切悲啼,然后从唐僧身边永远地消失了,就像被老虎和妖怪吃得精光一样。
    唐僧差一点也被困难吓得魂飞魄散。幸好他“本性元明”,在太白金星的指引下,又重新走上了取经的大路。所谓“本性元明”,通俗地讲,就是清楚自己的信念。而太白金星指引的,则是他曾经迷失的方向。
    然而,他很快又遇到了第二只老虎。他自觉孤身无策,以为必死,心中万分凄凉。这时,出现了一条“雷声震破山虫胆,勇猛惊残野雉魂”的好汉,他就是双叉岭的猎户刘伯钦。与老虎搏斗了一个时辰之后,刘伯钦终于把老虎猎杀。刘伯钦的求胜之道是:“人虎贪生争胜负,些儿有慢丧三魂。”
    这个故事说明,面对困难,就像面对老虎,不能犹豫,应该迎上前去,和它拼个你死我活。勇敢,其实就是住在你心中的解决困难、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双叉岭上的好汉。
    重获自由的孙悟空打死了第三只老虎,更深刻地印证了勇敢与困难之间的哲理。在勇者无敌的孙悟空眼中,困难只不过是一张虎皮。
    
    第三章
    团队的力量
    《西游记》的主题是“三三行满道归根”,可故事情节却是“九九数完魔灭颈。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敢,怎么可能越过这一路的雄关漫道,怎么能够战胜这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功成行满见真如”呢?
    说到勇敢,唐僧倒也不乏英勇,然而他的缺点之一就是果敢不足。之所以说他英勇,是因为他总是能够坚强地面对最坏的局面;之所以说他果敢不足,是因为他常常在变故或困难面前缺乏信心,只能眼睁睁地任由最坏的局面出现。许多完美型性格的人也是这样,他们在面临风险时是极其谨慎的。他们总是希望做到万无一失,因此他们往往很难放手一搏。他们需要一个力量型的搭档。
    观世音菩萨早就为唐僧准备了一个力量型的搭档,那就是被压在两界山下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书中交代,两界山原名五行山,是王莽篡汉之时,从天上降下来的一座山。唐太宗征西定国时,因此山地处大唐国土边界,故改名两界山。一座山被改名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为什么要把当年如来佛降伏孙悟空这件事与王莽篡汉联系起来呢?王莽之篡汉,胡作非为也;孙悟空之大闹天宫,亦胡作非为也。王莽与孙悟空的区别在于,王莽终于得逞而致祸害天下,孙悟空未能得逞而被五行山压了500年。
    被压了500年的齐天大圣终于可以出来了,但必须接受一个领导,那就是完美型的唐僧。
    自《西游记》成书以来,许多读者都在为孙悟空鸣不平,因为孙悟空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为什么要让他在那个肉眼凡胎的唐僧手底下受尽窝囊气呢?人力资源的管理科学认为,一个人的才智有高有低,而品德是才智的正负符号。当品德为负数时,才智越高,做坏事的能力也就越大。同样,当品德为正数时,才智越高,做好事的能力也就越大。对于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而言,唐僧就是一个大大的正号。正因为有了这个正号,孙悟空才能修成正果,从一个妖猴修成斗战胜佛。
    太史公司马迁说过:“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所以,对于唐僧而言,孙悟空是一位必不可少的助手;而孙悟空虽然神通广大,也需要唐僧这样一位志向高远的师父。
    孙悟空被困在两界山下,年深日久,心里早已有了悔意。在唐僧到来前,观世音菩萨从此路过,孙悟空便恳求菩萨能为他指明一条出路。菩萨高兴地说:“好啊!圣经云:‘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东土大唐寻一个取经的人来,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个徒弟,和他一起跋涉千山万水,也算是一番修行,如何?”孙悟空连声答应,从此日夜期盼着这个取经人前来救他脱身。
    唐僧见到悟空,对他说:“既然你有心向善,菩萨也做了安排,我自然愿意帮助你重获自由。”于是,唐僧在刘伯钦的帮助下,攀藤附葛,来到两界山的最高峰。只见山顶有一块四方大石,石上贴着一封皮,却是“、嘛、呢、叭、咪、”六个金字。唐僧上前跪下,默默祷告。然后,上前将六个金字轻轻揭下。孙悟空兴奋得连声叫道:“师父,你请走开些,我好出来!”刘伯钦拉着唐僧,走出好远。只闻得山崩地裂的一声巨响,孙悟空一个筋斗翻滚过来,跪在了唐僧面前。
    师徒相见,两个都欢喜得很。刘伯钦也为他们感到高兴,恭喜唐僧收了一个本领高强的徒弟。唐僧向刘伯钦再三道谢,两下依依惜别。
    有了孙悟空这个本领高强的大徒弟,唐僧再也不怕什么老虎了。不久,便有一只猛虎咆哮剪尾而来。孙悟空大喝一声,那老虎动也不敢动,被一他金箍棒打得鲜血飞迸。当天夜里,唐僧就用虎皮为孙悟空缝制了一套衣服。孙悟空穿在身上,显得十分精干。
    打那以后,唐僧便陆续收了三个徒弟。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团队的力量去解决一路上那些层出不穷的困难。而这些,全是观世音菩萨的安排。
    
    第三章
    拦路劫财的强盗
    孙悟空自从跟了唐僧,每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