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科证治全书-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逐之;毒尽者,益其所不足而敛之,此治痈之大旨也。于是乎未出脓前,痈则宣其阳毒之 
滞,疽则解其阴寒之凝;已出脓后,痈则毒滞未尽宜托,疽有寒凝未解宜温。即患阴疽,虽在 
盛暑之时,必用辛热之剂,以助阳气;如生阳痈,虽在严寒之时,必用寒凉之剂,以泻火邪 
,不拘盛暑严寒,但当舍时而从证也。曰∶然则视其外即可知其内欤?曰∶吾闻之,医者意 
也,有诸内则形诸外,故四诊为医家辨证之筌蹄,而望居其一。是以外科之证,形色可凭, 
善恶可准,一定而不移,显然而易见,非若伤寒证有传经之变也。盖色红 痛者,实热壅聚 
也;色白阴痛者,虚寒沮逆也;憎寒发热者,表邪未解也;口渴便秘者,里邪未通也;红活 
高肿者,气血拘毒于外也;白塌漫肿者,气血冰结于内也;根红散漫者,气虚不能摄血紧附 
也;不痛坚硬者,血凝不能附气流行也;外红里黑者,毒滞不化也;紫暗不明者,胃气大伤 
而肌肉死败也;按之陷而不即高,顶虽温而不甚热者,脓尚未成也;按之随指而起,顶已软 
而热甚者,脓已灌足也;脓色浓浓者,气血强旺也;脓色清淡者,气血衰弱也。诸如此类, 
审其外,悉其内,按其委,溯其源,此所谓望而知之者也。曰∶然则疮疥之与痈疽同乎否, 
有不发为痈疽而发为疮疥者何也?曰∶人之躯壳,计有五层,皮脉肉筋骨也。发于筋骨间者 
,疽是也;发于脉肉间者,痈是也;发于皮腠间者,疮疥之属是也。大抵营卫不足,湿热邪 
风,肥甘浊气,淫于肌肤,留滞不散,则疮疥所由生。或痒或痛或脓或水,名类颇多,治法不 
一。热则凉之,湿则利之,虫则杀之,风则散之,燥则润之滋之。更宜戒沐浴,以避湿气,忌 
浓味以清营卫,而疮瘥矣。此所以较痈疽之证治,有大同而小异者焉。噫!人能慎养,气畅血 
盈,不使形体有衰,则痈疽疮疥从何而发?苟或不然,百病丛生,又岂惟痈疽疮疥而已哉。古 
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非虚 

卷一
痈疽部位名记
属性:红肿曰痈,白塌曰疽,部位既殊,称名亦异。在头为大头毒,于头顶中为玉顶发、百会 
疽。前囟门际为透脑疽,侧下为侵脑疽,囟门前为佛顶疽。于额为额疽,额角为旁额疽。脑后为 
玉枕疽,下为脑后发,为对口脑疽;偏为偏脑疽,为燕尾、鱼尾毒,为脑铄。于发内为油风 
,为蛀发癣、白秃疮、发际疮,为蜡梨疮。其于婴孩也,为鳝拱头,为蝼蛄疖。在面为面游 
风,为肺风粉刺,为白屑风,为雀斑,为黧 ,为黑痣。于眉为凤眉疽,为眉心疽;眉尾 
为瘭疽。于眼为时火眼,为淹缠赤眼,为眼丹,为偷针,为皮翻证,为眼 痰核,为眼 菌 
毒,为睛目中 肉,为椒疮,为漏睛疮。于鼻为鼻痈、鼻疔,为鼻渊、脑漏、控脑砂,为鼻 
,为鼻痣,为酒 鼻,为鼻衄;其下为马刀疮。于唇以上为唇疽,为龙泉疽。于唇为唇风 
,为茧唇,为反唇疔,为锁口疔。唇以下为虎须毒。于颧为颧疡、颧疔,为羊胡子、燕窝疮 
,为落下颏。在鬓为鬓疽,为勇疽,为颧疔。在耳为耳病,耳窍内为黑疔、耳疳、耳挺、耳 
痣、耳蕈;耳上梢后折间为耳后疽;耳折间连耳叶通肿为耳发;耳垂后为耳根毒;耳后缝间 
为旋耳疮;耳后一寸三分高骨后∶左为夭疽,右为锐毒。于腮为 腮,为发颐,为颊疡,为颊疔 
,为面发毒,为冻风。其口内于大人为口破、口糜,为牙痈,为牙宣,为牙疔,为齿 ,为 
风火虫牙,为齿衄,为齿龋,为骨槽风,为舌肿,为紫血胀,为舌衄,为重 ,为痰核,为 
舌疔,为舌疳、舌蕈、瘰 风,为舌硬生衣,为痰包,为重舌,为喉痹,为喉闭,哑瘴喉风 
,为弄舌,为乳蛾、蛾子喉风,为缠喉风,为锁喉,为喉癣,为喉疳,为喉珠,为喉蕈、喉 
瘤,为上 痈,为骨梗。其于婴孩也∶为锁牙疳,为走马牙疳,为垂痈,为白口疮,为鹅口 
疮。在项为结喉痈,为双发喉;侧为夹疽、夹喉痈,为落头疮,为失荣,为瘰 ,为气瘿, 
为气痈,为百脉疽。 
项下锁骨陷中为蠹疽、缺盆疽、锁骨疽。项后为天柱疽,稍下为脾肚痈。其于妇人也, 
为钮扣风,在肩正中为肩中疽,肩穴中为肩担,肩前廉为干疽,肩后廉为过肩疽,肩后腋外为胶 
疽,肩稍尖为肩风毒,肩前腋上骨缝开合凹陷中为乐疽,于 为 痈,为藕包毒, 后垂肉 
处为鱼肚发,肘尖上寸余为石榴疽,当肘为肘痈。于臂为臂痈、臂疽,臂外廉为骨蝼疽,掌 
后横纹上三寸为穿骨疽,掌后横纹上二寸为蝼蛄串腕,背面为腕痈,腕里面横纹前梢动脉间 
为兑疽。于手为手发背、为病虾,为掌心毒,为 疮,为鹅掌风,为虎口疽(丫叉毒),为合 
谷疔,为红丝疔,为手丫发。于大指为调疽,于指顶坚硬有头为蛇头疔,闷肿无头为天蛇毒 
,指甲旁为蛇眼疔,指甲后为蛇背疔,指骨节为蛇疖疔,指里面如鱼肚为蛇腹疔,一指通肿 
为泥鳅疽,指甲身内为代指,为甲疽,指骨节粗大为蜣螂蛀,油灰甲为鹅爪风。两手及臂红 
紫斑烂为狐尿刺。 
其于胸也,乳上肉高处为甘疽,两乳中央为膻中疽,心窝中为井前疽,心窝两旁为脾发 
疽,胸侧乳上疮孔多为蜂窝疽,乳旁为 痈。其于内也∶为肺痈,为胃痈,为脾痈,为肝痈, 
为肠痈。其于妇也,为内、外吹乳,为乳岩,为乳疽,为乳发乳痈,为乳悬,为乳中结核。 
于腋为腋痈、腋疽,为 疔,为鸭蛋毒。于肋为肋疽,腋下三寸为渊疽,肋骨延及腰胯为内 
发丹毒,肋下软肉为季腋痈疽。 
在背上、下为对肺发、对心发、对脐发,为莲子发,为蜂窝发,为酒毒发,为丹毒发, 
为连珠发,为痰蛀发,为阴阳之气疽,为禽疽,为肉龟黄瓜痈;偏为上、中、下搭手,背胁间为 
串疽。 
其于腹也,脐上七寸为幽疽,上四寸为中脘疽、胃疽,上三寸为吓疽,上二寸为冲疽。 
于脐为脐痈,为脐中出水,为腹皮痈;偏为箭袋,为少腹疽;旁内缓疽。其于内也,为息贲,为 
伏梁,为痞气,为肥气,为奔豚。其于孩儿也,为脐突,为脐疮。于腰为肾俞发,为蛇串、 
缠腰火丹。于肾为疳疮,久而偏溃为蜡烛泻,为子痈,为囊痈、囊脱,为肾囊风,为悬痈。 
肾囊后为穿裆发,大腿根里侧缝夹空中为跨马痈,小腹下阴毛旁结肿为横 ,小腹下腿根上 
折纹中∶左为鱼口,右为便毒。阴毛际为八脚虫阴虱疮。其于妇人也,为阴挺,为阴肿,为 
蚌疽,为阴蚀 疮,为阴脱,为阴 ,总名阴疮。 
在臀为臀痈,为臀疽,为坐板疮。中尾骨尖为鹳口疽,尻骨前肛门后为涌泉疽,肛门两 
旁为脏毒,肛门内外为痔疮,肛门前阴根后中间为偷粪鼠,溃经走泄为海底漏,尻骨高骨略上 
为 
肛,为肛门作痒。在股外侧跨尖后为股阳疽,在胯骨节间为环跳疽,大腿外侧为附骨疽,大 
腿里侧为咬骨疽,股内合缝下近囊侧为股阴疽,右腿夹阴缝折纹中为阴疽,大腿正面膝盖上 
六寸高肉处为伏兔疽,大腿肚为肚痈,大腿里侧近膝为箕门痈,绕腿为腿游风,腿起云片茄 
色肿硬毒攻牙龈为青腿牙疳。于膝为膝痈,为疵疽,为膝眼风,为鹤膝风,膝两旁为缓疽, 
膝后折纹中为委中毒,腿凹折纹两梢旁为上水鱼,膝肿似人形为人面疮。于腿胫、腿肚为肾 
气游风,膝眼下三寸外为三里发,小腿里侧长数寸为黄鳅痈,小腿肚下长二、三寸为青蛇毒 
,胫骨下足后跟相接处为接骨发,内踝上三寸为附阴疽,在内为走缓鞋带疽,在外踝为脚拐 
毒,里外踝骨通肿不红为穿踝疽,生胫骨一、二寸为湿毒流注,绕胫而生为瓜藤缠。于小腿 
为流火,小腿肚中为腓 发,腿肚为鱼肚痈,孔如钻眼黄水绵绵为鳝漏,腿胫廉骨或里或外为 
疮,两腿坳及两脚湾为四湾风,胫骨曲坳处为风疽。于脚骨为夹棍疽,溃为驴眼。足背为 
足背发 
黑旁有红晕为脱疽,足无名指患色白而痛甚为脱疽,足指甲旁 肉高起突为甲疽,为肉刺鸡 
眼,足跗两旁小如枣栗为历疽痈,足跗之前上下大如痈为四淫,足挛跟为足跟疽,足跟旁如 
枣栗黄肿若琉璃为土栗,足跟底起紫白泡为冷疔。膝下足上香港脚,于脚丫为脚丫疽。其于妇 
人也,为裙带风疮。 
至若发无定处者,为时毒,为黄水疮,为恶核,为石疽,为瘿瘤,为流注,为疔疮,为 
多骨疽,为痼发,为蛇瘴瘭疽,为大麻风,为杨梅疮,为结毒,为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