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景纪》取班书(《汉 书》)补之,《武纪》专取《封禅书》,《礼书》取荀卿《礼论》,《乐》取《礼?乐记》,《兵书》 亡,不补。”由此可见,此表是自成书以后便亡佚、补入也较晚的文字。而且《史记》成书于汉武帝 时代,此表却包含了直至西汉末年的内容,显然是后人根据《史记》、《汉书》等有关记载补写而成 的。
关于此表的作者余嘉锡《太史公书亡篇考》一文中曾提出是西汉末年的冯商。也有人认为作者 不是司马迁、冯商及褚少孙等人,而是另有其人,姓名已佚失。孰是孰非,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证据予 以判断。
清人吴见思《史记论文》中,曾就此表没有小序,与其他诸篇不同这一点,猜测说这是由于司 马迁在序中讲了“过甚”的文辞,抨击汉朝廷对大臣刻薄寡恩,所以被后人删去。实际上这只是一种 推测。《史记》佚篇的原因,现在尚不明了。但可以确定,司马迁对汉代帝王的讥讽之辞与他独特的 史识,在当时是不容于世的。当时社会条件不利于《史记》的流传,使之亡佚的原因是很多的。
本表中有一种绝无仅有的书写方式—— 倒文,即将大臣的死亡、罢免、设太尉等一些大事写成 颠倒的文字。历代学者曾多方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详细归纳分析了有关研究成果,在注文 中予以说明。
 

高皇帝元年 二

大事记 春,沛公为汉王,'1'之南郑。'2'
秋,还定雍。'3' 春,定塞、翟、魏、河南、韩、殷国。
'6'夏,代项籍,'7'至彭城。'8'立太子。 还据荥阳。

相位 一
丞相萧何守汉中。'4' 二
守关中。'9'

将位 一
太尉长安侯卢绾。'10'



御史大夫位 御史大夫周苛守荥阳。'5'





三 四 五
魏豹反。'11' 使韩信别定 魏,'12' 伐赵。'13'楚围我 荥阳。'14' 使韩信别定齐及燕,'15'太公自 楚归,'15'与楚界洪渠。'17' 冬,破楚垓下,'20'杀项籍。
春,王践皇帝位定陶。'21'
入都关中。
三 四 五 罢太尉官。
二 三
周苛守荥阳,死。'18' 四 后九月,绾为燕王。
御史大夫汾阴侯周昌。'19'
 

六 七 八
尊太公为太上皇。刘仲为代
王。'22'立大市。'23'更命咸 阳曰长安。'24' 长乐宫成,'27'自栎阳徙长 安。'28'伐匈奴,'29'匈奴围 我平城。'30' 击韩信反虏于赵城。'31'贯高
作乱,'32'明年觉,诛之。匈 奴攻代王,代王弃国亡,废 为命阳侯。'33'

封为酂侯。'25'张苍为计相。
'26' 七 八








九 十
未央宫成,'34'置酒前殿,太上皇辇上坐,帝 奉玉卮上寿,'35'曰:“始常以臣不如仲力, 今臣功孰与仲多?”太上皇笑,殿上称万岁。 徙齐田,楚昭、屈、景于关中。'37' 太上皇崩。陈豨反代地。'39'

迁为相国。'38' 十

御史大夫昌为赵丞相。 御史大夫江邑侯赵尧。'40'
 

十一 十二 孝惠元年 二
诛淮阴、彭越。'41'
黥布反。'42' 冬,击布。'44'还过沛。 夏,上崩,葬长陵。
'45' 赵隐王如意死。 '46' 始作长安城西北方。 除诸侯丞相为相。'47' 楚元王,齐悼惠王 来朝。'48'


七月辛未,何薨。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七月癸巳,齐相平 阳侯曹参为相国。
'49'
周勃为太尉。攻代。 后官省。'43'

 

三 四 五 六
初作长安城。蜀湔氐
反,'50'击之。 三月甲子,赦,无所 复作。 为高祖立庙于沛城 成,置歌儿一百二十
人。'51'
八月乙丑,参卒。'52' 七月,齐悼惠王薨。
立太仓、西市。'53'
二 三 四 一 十月乙巳,安国侯
王陵为右丞相。'54' 曲逆侯陈平为左丞 相。'55'





尧抵罪。
广阿侯任敖为御史 大夫。'26'






七 高后元年 二 三
上崩。大臣用张辟
疆计。'57'吕氏权重, 以吕台为吕王。立 少帝。'58'九月辛巳,
葬安陵。'59' 王孝惠诸子。'60' 置 孝悌力田。'61' 十二月,吕王台薨,'63'子嘉代立为 吕王。行八铢王。'64'
二 三 十一月甲子,徙平为 右丞相。辟阳侯审食
其为左丞相。'62' 四 平。

食其。 二 五







平阳侯曹窋为御史大夫。'65'
 




四 五 六 七
废少帝,更立常山
王弘为帝。'66' 八月,淮阳王薨, 以其弟壶关侯武为
淮阳王。'68'令戍卒 岁更。'69' 以吕产为吕王。'70'四 月丁酉,赦天下。昼 昏。 赵王幽死,'71'以吕禄 为赵王 。 '72' 梁王徙
赵,自杀。'73'







四 置太尉官。 七






五 八






六 九







一 绛侯周勃为太尉。
'67' 二 三 四







八 孝文元年 二
七月,高后崩。九月,诛诸
吕。后九月,代王至,'74'
践皇帝位。



后九月,食其免相。 除收孥相坐律。'77'立太子。 赐民爵。'78' 除诽谛谤律。'80' 皇子武为 代王,参为太原王,揖为梁 王。'81'



十月,丞相平薨。

七月辛巳,为帝太傅。'75'
九月壬戌,复为丞相。 十一 十一月辛巳,平徙为左丞相。 太尉绛侯周勃为右丞相。 一 十一月乙亥,绛侯勃复为丞 相。
五 降虑侯灶为将军,击南越。
'76' 六 勃为相,颍阴侯灌婴为太尉。
'79' 一
御史大夫苍。
 



177 176 175 174
 
173 172 171 170 169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四月丙子,初 置南陵。'89'





太仆汝阴侯滕公 卒。'90' 温室钟自鸣。'91' 以芷阳乡为霸 陵。'92' 诸侯王皆至长 安。'94' 上幸代。地动。
'95'
四 五 六 七 八

御史大夫敬。'93'





168 167 166 165
 
164 163 162 161
十六 后元年 二 三
上始郊见渭阳五 帝。'102' 新垣平诈言方士, 
'103'觉,诛之。 匈奴和亲。地动。 置谷口邑。'106'
十三 十四 十五 八月庚午,御史大夫 申屠嘉为丞相,封故
安侯。'104' 二

御史大夫青。'105'





160 159 158
 
157 156 155
 
154 153 152 151
 
150 149 148 147 146
 

五 六 后元年 二 三
皇子舜为 常山王。 梁孝王武薨。分梁为五 国,王诸子:子买为梁王, 明为济川王,彭离为济东 王,定为山阳王,不识为
济阴王。'131' 五月,地动。七月 乙巳,日蚀。 正月甲子,孝 景皇帝崩。二 月丙子,太子
立。'134'
三 四 五 八月壬辰,御史大 夫建陵侯卫绾为丞
相。'132' 二 三






六月丁丑, 御史大夫 岑迈卒。
御史大夫不疑。 
'133'
 
140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33
 
132 131 130 129
三 四 五 六
五月丙子,河决于 瓠子。'145' 十二月丁亥,地动。 十月,族灌夫家,弃 魏其侯市。'148' 南夷始置邮亭。'149'
四 五 平棘侯薛泽为丞 
相。'146' 二 三
太中大夫卫青为车骑将 军,出上谷;卫尉李广 为骁骑将军,出雁门; 大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 军,出代;公仆公孙贺 为轻车将军,出云中,
皆击匈奴。'150'
御史大夫欧。'147'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四 五 六
匈奴入定襄、代、上郡
'155' 匈奴杀代都尉朱英。



泽免相。
七 八 十一月乙丑,御史大夫公孙弘 为丞相,封为津侯。 二
春,长平侯卫青为大将军,击 右贤。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 属青。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 太仆贺为车骑将军,代相李蔡 为轻车将军,岸头侯张次公为 将军,大行息为将军,皆属大
将军,击匈奴。'156' 大将军青再出定襄击胡。合骑 侯公孙敖为中将军,太仆贺为 左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 军。翕侯赵信为将军,败降匈
奴。'157'卫尉苏建为右将军, 败身脱。左内史沮为强弩将 军。皆属青。






122 121
 

120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元鼎元年 二 三 四 五





青翟有罪,自杀。 立常山宪王子平为 真定王,商为泗水 王。六月中,河东
汾阴得宝鼎。'168' 三月中,南越相嘉 反,杀其王及汉使
者。'169'
三 四 太子太傅高陵侯赵
周为丞相。'166' 二 三 四 九月辛巳,御史大 夫石庆为丞相,封
牧丘侯。'171'





汤有罪,自杀。 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