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猩较啵逗》亲樱磕诖⑺瞪稀罚笕肭厥虑鼗萃酢O嗲匾凰辏乓歉垂槲啵殖毓檎裕抡浴∥淞橥酰墩允兰摇罚!袄帧保簟u8。〔5〕“庶长疾”,复见下文十二年,即《樗 里子列传》之樗里疾(“樗”音 ch&),秦惠文君八年封爵为右更。右更为秦二十等爵 的第十四级,属于庶长类。“修鱼”,韩地,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6〕“司马错”, 据《太史公自序》,是周司马氏分散后住在秦的一支,为秦将,司马迁本人即出其后。
〔7〕“中都、西阳”,据《赵世家》,是“西都、中阳”之误。“西都”,不详;“中 阳”,在今山西中阳县。〔8〕“石章”,韩地,不详。〔9〕“?里疾”,即上文“庶 长疾”,“?”同“樗”,?里是以所居邑里为氏,疾是名。〔10〕“岸门”,战国时 期韩、魏两国均有“岸门”。韩之岸门在今河南许昌市西北,魏之岸门在今山西河津县 南。《六国年表》、《魏世家》记此役为秦败魏,与此不同。〔11〕“公子通”,惠文 王子,《六国年表》作“繇通”,《华阳国志》作“公子通国”,即下文“蜀侯”。〔12〕 “临晋”,魏地,在今陕西大荔县东。〔13〕“丹阳”,楚地,在今河南淅川县丹江北 岸。〔14〕“匄”,音 g4i。〔15〕“雍氏”,韩地,在今河南禹县东北。〔16〕“到 满”,《正义》引别本“满”作“蒲”。〔17〕“丹、犁”,西南夷小国。〔18〕“壮”,
《集解》徐广引别本作“状”,《华阳国志》作“陈壮”。

惠王卒,〔1〕子武王立。〔2〕韩、魏、齐、楚、越皆宾从。〔3〕


【注释】〔1〕“惠王”,即秦惠文王。惠文王以下各王多用两字为谥,而后人往 往省称为一字。〔2〕“武王”,《秦始皇本纪》作“悼武王”,本篇《索隐》引《世 本》作“武烈王”,其名为荡。〔3〕“宾从”,服从、归顺。

武王元年,与魏惠王会临晋。诛蜀相壮。张仪、魏章皆东出之魏。伐义
 
渠、丹、犁。二年,初置丞相,〔1〕?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2〕张仪死 于魏。三年,与韩襄王会临晋外。南公揭卒,?里疾相韩。武王谓甘茂曰: “寡人欲容车通三川,〔3〕窥周室,死不恨矣。”其秋,使甘茂、庶长封伐 宜阳。〔4〕四年,拔宜阳,斩首六万。涉河,城武遂。〔5〕魏太子来朝。武 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6〕王与孟说举鼎,绝膑。
〔7〕八月,武王死。族孟说。武王取魏女为后,〔8〕无子。立异母弟,是为 昭襄王。〔9〕昭襄母楚人,姓芈氏,〔10〕号宣太后。〔11〕武王死时,昭襄王 为质于燕,燕人送归,得立。


【注释】〔1〕“丞相”,又叫“相邦”,是最高执政大臣。〔2〕“?里疾、甘 茂为左右丞相”,秦设丞相在甘茂定蜀之后,甘茂为左丞相,?里疾为右丞相。“茂” 字《说苑?杂言》作“戊”,与出土郝家坪秦牍相合。〔3〕“三川”,韩郡,因黄河、 洛水、伊水三川而得名,周都格邑在其中。〔4〕“宜阳”,韩地,在今河南宜阳县西 韩城镇。〔5〕“武遂”,韩地,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6〕“孟说”,古书多作“孟 贲”。〔7〕“膑”,音 b@n,膝盖骨。《集解》徐广引别本作“脉”。〔8〕“后”, 即下文“悼武王后”。〔9〕“昭襄王”,《索隐》注:“名则,一名稷。”《甘茂列 传索隐》引《世本》作“侧”,又引《赵世家》作“稷”。〔10〕“芈氏”,楚为芈姓。 “芈”,音 m!。〔11〕“宣太后”,最初地位较低,仅封为“八 子”(女爵名,详下 “唐八子”注),号为“芈八子”。昭襄王即位后,平定季君之乱,武王母惠文后死, 悼武王后被逐,始尊为太后。昭襄王在位期间曾长期主持政事(因为王立年少,只有十 八岁),四十一年始废之。参看《穰侯列传》、《范睢蔡泽列传》、《匈奴列传》及《战 国策?韩策二》。


昭襄王元年,严君疾为相。〔1〕甘茂出之魏。二年,彗星见。庶长壮与 大臣、诸侯、公子为逆,〔2〕皆诛,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3〕悼武王后出 归魏。三年,王冠。与楚王会黄棘,〔4〕与楚上庸。〔5〕四年,取蒲阪。〔6〕 彗星见。五年,魏王来朝应亭,〔7〕复与魏蒲阪。六年,蜀侯煇反,〔8〕司 马错定蜀。庶长奂伐楚,斩首二万。泾阳君质于齐。〔9〕日食,昼晦。七年, 拔新城。〔10〕?里子卒。八年,使将军芈戎攻楚,〔11〕 取新市。〔12〕齐使 章子,魏使公孙喜,韩使暴鸢共攻楚方城,〔13〕取唐眛。〔14〕赵破中山,其 君亡,竟死齐。魏公子劲、韩公子长为诸侯。九年,孟尝君薛文来相秦。奂 攻楚,取八城,杀其将景快。〔15〕十年,楚怀王入朝秦,秦留之。薛文以金 受免。〔16〕楼缓为丞相。〔17〕十一年,齐、韩、魏、赵、宋、中山五国共攻 秦,〔18〕至盐氏而还。〔19〕秦与韩、魏河北及封陵以和。〔20〕彗星见。楚 怀王走之赵,赵不受,还之秦,即死,归葬。十二年,楼缓免,穰侯魏冉为 相。〔21〕予楚粟五万石。〔22〕


【注释】〔1〕“严君疾”,?里疾封于严道(秦地,在今四川荥经县),号“严 君”。 〔2〕“庶长壮”,即公子壮,秦惠文王子,号“季君”(《六国年表》作“桑 君”)。悼武王死,无子,公子壮与公子雍(亦惠文王子)、惠文后等结党,与昭襄王 争位,是为“季君之乱”。当时宣太后异父长弟魏冉为将军,守卫咸阳,出兵平定此乱。
〔3〕“惠文后”,秦惠文王四年娶自魏,初为夫人(地位在后以下),称“魏夫人”
 
(参《六国年表》),生武王,尊为惠文后(参《穰侯列传》)。〔4〕“黄棘”,楚 地,在今河南新野县东北。〔5〕 “上庸”,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6〕“蒲阪”, 魏地,在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镇。〔7〕“应亭”,《六国年表》、《魏世家》作“临 晋”。〔8〕“蜀侯煇”,即《华阳国志》之“公子恽”,秦惠文王子,封于蜀为侯。 据《华阳国志》,蜀侯煇是因后母陷害而被赐死。此所谓“反”,是据秦史书之。“煇”, 音 hu9。〔9〕“泾阳君”,昭襄王同母弟公子巿(“巿”音 f*),封于泾阳,号泾阳 君。因宣太后主持政事,与太后异父长弟魏冉(穰侯)、同父弟芈戎(华阳君)及昭襄 王同母弟公子悝(高陵君)权重 当时,号称“四贵”。后宣太后废,“四贵”皆被逐。 泾阳,在今陕西泾阳县。〔10〕“新城”,楚地,即襄城(《六国年表》作“襄城”), 在今河南襄城县。〔11〕“芈戎”,宣太后同父弟,号华阳君(华阳,在今河南新郑县 北),又号新城君(新城,在今河南密县东南,与华阳邻近)。〔12〕“新市”,楚地, 在今湖北京山县东北。〔13〕“方城”,楚长城,在今河南南阳盆地一带,西与秦、北 与魏接界。〔14〕“取唐眛”,《六国年表》、《楚世家》记此役于昭襄王六年。〔15〕 “取八城,杀其将景快”,《六国年表》、《楚世家》记秦取八城在楚怀王三十年,当 秦昭襄王八年,记秦杀景缺(即此景快)在楚怀王二十九年,即秦昭襄王七年新城之役。
〔16〕“金受”,《正义》谓是秦丞相名,《史记志疑》则以为是《孟尝君列传》之说 秦昭襄王免薛文相者。〔17〕“楼缓”,赵人,初为赵武灵王臣,此年入秦为相,免相 后复归赵。〔18〕“五国共攻秦”,此时中山臣服于齐,去中山不数,共五国。〔19〕 “盐氏”,魏地,在今山西运城。〔20〕“河北”,《魏世家》、《韩世家》、《田世 家》作“河外”。河外指黄河流经风陵渡至三门峡一段的南岸。“封陵”,即今山西芮 城县西风陵渡。〔21〕“穰侯魏冉”,宣太后异父长弟,封于穰(今河南邓县),号穰 侯。穰本韩地,昭襄王六年秦取之。参看《穰侯列传》。“冉”,音 r3n。〔22〕“石”, 容量单位,约合今两万毫升。


十三年,向寿伐韩,〔1〕取武始。〔2〕左更白起攻新城。〔3〕五大夫礼 出亡奔魏。〔4〕任鄙为汉中守。〔5〕十四年,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6〕 斩首二十四万,虏公孙喜,拔五城。十五年,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7〕 复予之。攻楚,取宛。十六年,左更错取轵及邓。〔8〕冉免。〔9〕封公子巿 宛,〔10〕公子悝邓,〔1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