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厍蟆『停厍ㄗ呶喝耍济襻愫佣透艉牛稚饷庾锶酸阒梁佣C髂辏院佣匚
 
县。秦置河东郡,应始于此时。秦统一全国后,仍置河东郡,辖境在今山西沁水以西, 霍山以南,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太原”,战国时赵地。据本书《秦本纪》 记载,秦庄襄王三年,秦初置太原郡。秦统一全国后,仍置太原郡,辖境在今山西霍山 以北,句注山以南,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上党郡”,战国时韩 地。据本书《赵世家》记载,赵孝成王四年,赵取韩上党。又据本书《秦本纪》记载,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秦尽取上党地。秦当在此时置以为郡。秦统一全国后,仍置上党郡, 辖境在今山西和顺县、榆社县以南,沁水流域以东,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市北)。
〔10〕“荥阳”,战国时韩地,在今河南荥阳县。据本书《韩世家》记载、韩桓惠王二 十四年,秦拔韩成皋、荥阳。“荥”,音 x0ng。 〔11〕“二周”,西周、东周。周考 王封其弟揭于河南,是为西周桓公,形成一个西周小国。西周恒公去世,其子威公嗣立。 周显王二年,威公去世,少子公子根与太子公子朝争立,韩、赵帮助公子根在巩独立, 于是周分裂为西周和东周两个小国。西周赧王五十九年,秦将军摎攻韩伐赵,赧王恐, 率诸侯军攻秦。秦昭襄王派将军摎攻西周,赧王入秦,尽献其邑,赧王卒,西周亡。秦 庄襄王元年,秦使相国吕不韦率师灭掉东周。西周都河南(今河南洛阳市西),东周都 巩(今河南巩县西南)。 〔12〕“三川郡”,秦庄襄王元年,秦东取韩地至于荥阳, 又灭西周、东周,遂在这一地带置三川郡。秦统一全国后,仍置三川郡。因境内有河、 雒、伊三川,故名。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13〕“相”,即相国、丞相。 辅佐天子掌理天下政务。秦朝分置左右丞相各一人,至二世二年始废去左右丞相,另设 中丞相一人。 〔14〕“李斯”,楚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曾就学于荀卿。入 秦后,初为吕不韦舍人,后被秦王政拜为客卿。秦王政十年,由于韩国水工郑国事件, 秦宗室大臣建议逐客。李斯上书谏阻,意见被秦王政采纳。不久任廷尉。秦统一全国后 任丞相。秦二世时为赵高所忌,被杀。他反对分封制,主张焚《诗》、《书》,禁私学, 又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对秦朝政治、文化有过较大的影响。事详《史记》本传。 “舍人”,侍从宾客之类,与后世的幕僚相似。〔15〕“蒙骜”,齐人,蒙恬的祖父。 入秦事秦昭襄王,官至上卿。在秦庄襄王、秦王政时期,为秦将,屡立战功,卒于秦王 政七年。“王?”,秦昭襄王时即为秦将,曾先后率军伐赵,攻上党。卒于秦王政三年。 “?”,音 y!。“麃公”,秦大夫,姓麃,名佚。但南朝宋裴骃《集解》引应劭云:“麃, 秦邑。”唐司马贞《索隐》云:“麃公盖麃邑公,史失其姓名。”“麃”,张守节《正 义》:“麃,彼苗反。”是“麃”音 bi1o。


晋阳反,〔1〕元年,将军蒙骜击定之。二年,麃公将卒攻卷,〔2〕斩首 三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王?死。十月,将军蒙骜攻魏氏?、有 诡。〔3〕岁大饥。四年,拔?、有诡。三月,军罢。秦质子归自赵,赵太子 出归国。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内粟千石,〔4〕拜 爵一级。〔5〕五年,将军骜攻魏,定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城,
〔6〕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东郡。冬雷。六年,韩、魏、赵、卫、楚共击 秦,〔7〕取寿陵。〔8〕秦出兵,五国兵罢。拔卫,〔9〕迫东郡,〔10〕其君角 率其支属徙居野王,〔11〕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内。〔12〕七年,彗星先出东方,
〔13〕见北方,〔14〕五月见西方。将军骜死。以攻龙、孤、庆都,〔15〕还兵
攻汲。〔16〕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17〕八年,王弟长安君成?将 军击赵,〔18〕反,死屯留,〔19〕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20〕将军壁 死,卒屯留蒲鶮反,戮其尸。〔21〕河鱼大上,〔22〕轻车重马东就食。
 
【注释】〔1〕“晋阳”,战国时属赵,秦庄襄王三年,被秦攻取,置太原郡。此 年五月庄襄王死,晋阳遂反。 〔2〕“卷”,音 qu1n,战国魏地,在今河南西原阳县 旧原武西北。据本书《秦本纪》记载,秦昭襄王三十三年,“客卿胡阳攻魏卷、蔡阳、 长社,取之”。此又云麃公攻卷,可能卷曾叛秦,否则“卷”字有误。 〔3〕“?、 有诡”,皆为魏邑,今地不详。“?”,音 ch4ng。 〔4〕“内”,与“纳”字同。〔5〕 “拜爵一级”,秦爵二十级,由下而上,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 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 更,十四右更,十五小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 二十彻侯。秦始皇四年为我国历史上百姓纳粟买爵之始。当时一般人买爵,主要是为了 免除徭役征发。 〔6〕“酸枣”,战国魏地,在今河南延津县西南。“燕”,古南燕 国旧地,战国属魏,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虚”,战国魏地,在今河南延津县东。“长 平”,战国魏地,在今河南华县东北。“雍丘”,战国魏地,在今河南杞县。“山阳城”, 战国魏地,地处太行山之阳,故名。在今河南焦作市东。〔7〕“韩、魏、赵、卫、楚 共击秦”,五国诸侯合纵西伐秦,楚为纵长,春申君黄歇主持其事。五国兵至函谷关, 秦出兵迎击,诸侯军败走。事见本书《春申君列传》。〔8〕“寿陵”,唐张守节《正 义》云:“徐广云:‘在常山。’按本赵邑也。”据本书《春申君列传》,五国诸侯军 是从函谷关方向攻秦,所取寿陵当在河东郡一带,不应远在常山。今地不详。 〔9〕 “卫”,当时卫仅有濮阳。秦拔濮阳,即以其地并入东郡。〔10〕“迫东郡”,秦统一 全国后所置东郡辖有河南延津县、濮阳县、南乐县以东,山东聊城县、东阿县以南,郓 城县、成武县以西,山东定陶县、河南封丘县以北。秦王政五年设置的东郡还没有包举 濮阳以东。这里所说的“迫东郡”,是指濮阳以东的东郡地区。 〔11〕“君角”,卫 元君之子,秦王政十八年继位,秦二世元年,废为庶人。“野王”,在今河南沁阳县。 据本书《卫世家》,徙居野王为卫元君时事。又本书《白起列传》云:秦昭襄王“四十 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是秦把卫徙于野王。〔12〕“魏之河内”,魏国境内 的河内地区。河内本是泛指黄河以北地区,秦当时尚未占有全部河内地,所以这里说“魏 之河内”。〔13〕“彗星”,即通常所说的扫帚星。古人认为彗星出现,预示着某种灾 祸。如唐张守节《正义》引《孝经内记》云:“彗出北斗,兵大起。彗在三台,臣害君。 彗在太微,君害臣。彗在天狱,诸侯作乱。所指其处大恶。彗在日旁,子欲杀父。”这 里记载彗星屡见,预示着将军骜死。下面又记载彗星见,预示着夏太后死。〔14〕“见”, 与“现”字同。出现。〔15〕“龙”,在今河北行唐县。“孤”,在今河北唐县北。“庆 都”,在今河北望都县。当时三地皆属赵。 〔16〕“汲”,当时为魏地,在今河南汲 县西。 〔17〕“夏太后”即夏姬,秦庄襄王生母。庄襄王即位后,尊为夏太后。〔18〕 “长安君成?”,长安君为封号,成?为长安君之名。〔19〕“屯留”,在今山西屯留 县南。〔20〕“临洮”,在今甘肃岷县。地临洮水,故名。成?叛秦时,劫持屯留民众 共反,所以成?兵败身死后,把屯留民众迁徙到僻远的临洮。 〔21〕“将军壁死,卒 屯留蒲鶮反,戮其尸”,对这段文字的解释众说纷纭。一般人标点为“将军壁死,卒屯 留、蒲鶮反,戮其尸”,“壁”释为壁垒。“屯留、蒲鶮”解为二邑名。注者认为,“壁”, 人名,秦将军。击斩成?军吏,迁徒屯留民众者即为将军壁。“蒲鶮”,人名,姓蒲名 鶮,屯留人,将军壁的士卒。将军壁尽徙屯留民众于临洮,为屯留民众所痛恨,所以他 死后,屯留人蒲鶮反叛,戮其尸。 〔22〕“河”,黄河。《汉书?五行志中之下》载: “史记秦始皇八年,河鱼大上。刘向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