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双生◎天香夜染衣(唐穿) 作者:以凉(晋江2013.12.23完结)-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在天牢的当夜,武承嗣便来看我。依旧是一袭玄衣,面色如常,见了我,只开口问:“卿可知谢瑶环日后当如何?”
  我心念一动,遂答:“御前执笔,座下听宣,是为女官,当如苒苒昔日所为。”
  他听了,默然良久,才说:“若是如此,亦是美事。”
  我按下心头的苦涩,对着他笑了笑:“不必挂心,苒苒既是紫胤,必可安然渡过此劫。”
  如此的一句话,讲给他听,也讲给自己。
  不过数日的光景,武则天已然将谢瑶环的来历查得清楚明白。因而命人将我带往她所居的长生殿,端详了我一阵子,才笑道:“既是主动要做第二个上官婉儿,朕如何能不给你这个机会?”
  我闻言,忙跪地叩拜,心中一时激荡,一时酸楚。
  一旁的上官婉儿便笑着接过话茬,转眼望向女皇,口中谑道:“陛下早知谢家妹妹才高八斗,如今引她回来,莫不是对着婉儿两看两相厌了,打算另换个人服侍了?”
  武则天听了,凤目便轻轻地眯着,也笑了起来:“当初要你服侍,便是看中了你粗通文墨,又性格乖巧。偏是这年纪大了些,你这张嘴倒也学得伶牙俐齿了起来,莫不是相中了谁家的公子,急着出嫁了?”
  我跪在阶前,也不由会心一笑。
  然而,急着出嫁的并非上官婉儿,而是依旧痴缠着李旦的团儿。
  世人素将大唐的女子比作百花之首的牡丹,团儿便恰如那雍容富丽、骄矜张扬的牡丹,坦然而爱,翠眉妙目,皆望向白衣翩翩的皇嗣,恨不得速速将身嫁与。
  偏是那大唐的谪仙人,却依旧为人平和,疏离浅淡地保持着固有的距离。
  刘静月和窦嫣的死,就像是投入古井中的石头,半分涟漪都不曾浮于表面。
  武则天只称自己虽早就召见过二人,却早已放还,并不知她们的下落。旁人找不出证据,更不敢找什么证据,也只得不了了之。
  于是这两位昔日风光一时的后妃便被草草埋就在哪一处荒山野岭,亦或是丢弃于某个残垣枯井里,红颜凋敝,殊无名号,鸳枕鸾梦皆成空。
  然而李旦终究是李旦,自那日嘉豫殿的变故后,他不但不曾派人寻找过刘静月和窦嫣,就是后来在殿前见了我,面上也依旧是风轻云淡,一副波澜不惊的表情,竟好似从来不曾识得刘、窦二人。即便是后来在观风殿前偶然遇见了我,也不过略一侧头,便擦身而过,毫无留恋牵挂的神情。
  后人提到这一段事时,多言其软弱无能,进不能位列九五、执掌天下,退无法护佑妻儿托庇亲眷,唯耽书画之趣,素不通政。
  我却知他多半早就推演出了刘、窦的命盘,早知必有此劫,因而才对二人百般宠爱,哪怕她们生出再大的事端,也被他轻轻松松地遮掩住了,并不惩治。
  知命者难,古往今来俱是如此。
  李旦逃不过,我也躲不开。
  *****************************************************************************************************
  一如宫门深似海,洛阳宫的喧嚣并未随着刘、窦二人的死而清静下来。
  各地的奏章每日里自千里外快马报来,武成殿内的案牍不曾减少半分,长生殿内的武则天也依旧安然地坐在镶金嵌玉的宝座上,俯视着这座如画的江山,手中的权柄不曾放松半刻。
  自从回到洛阳宫,我便依旧做了先前的尚仪院司籍女官,只是将名字改为了谢瑶环。
  谢瑶环,这个原以为只是出现在戏文里的名字便果真成了现实。亦或是,我原本便是身处在一折戏里。
  宫中生活的人自有宫中的生存法则,闲事莫理更是安身立命的头等信条。因而,哪怕大半个皇宫的人都知道我便是那个曾经贵为妃嫔的豆卢飞燕,也绝不会有人因此而过问半句。
  我也并不理会其他,只依旧随着上官婉儿处理案上积压的折子,将它们分门别类地放好,上呈女皇。虽不甚繁琐,却也是终日忙碌,并无清闲。
  武则天是史上最忙碌勤勉的君主之一,每日天明便来起身上朝,上午回长生殿亲自处理朝政,过了午后还要召见亲信,商讨国事。
  即便是时常进宫的季衡,也并非次次都有缘得见天颜的。吃了闭门羹的他多半是由我引着出宫的,因而二人倒也时常见面。
  眼见得他面色郁郁,我便问他:“当初应了进宫,可曾想过此时会如此难得见面?”
  “不曾。”他答。
  我便又问:“那么现在可悔?”
  “不悔。”
  我心中不免叹息,面上却但淡淡地不着痕迹。
  他见我不说话,便问我:“你可因我和她的关系而困扰?”
  我笑了笑,只是摇头,口中谑道:“徒儿只是觉得师父这样清隽的人竟只能终年身穿寻常的僧衣,不免心中可惜。”
  他闻言便也笑了起来:“万千色相,终究是空,如何可惜?”
  我便笑着瞥眼看他:“若是当真成空,师父如何还放不下这最后的色相?”
  浅淡的笑容犹停在嘴边,他转过头,远远望着那座气势辉煌的长生殿,淡淡地说:“终究是看不破一切,否则如何还要留下来。”
  我眼望着他简朴的僧衣,心中一痛。
  手中的灯笼松了松,才又握紧。
  不是困扰,只是害怕看见最后的结局而已。
  日后将要发生的一幕幕,我如何可以眼睁睁地看着一切慢慢成真?
  偶尔武承嗣前来商议国事,上官婉儿便先躲了出去,只推我去御前奉茶。
  依旧是寒山清茶,轻云游香,一盏清澄,湛若碧水。端在手里,先移到了上方的宝座,恭谨地递到跟前。
  武则天接过茶,略抿了一口,笑道:“若非是承嗣来了,即便是朕,平日里也是喝不到谢丫头亲手煮的茶呢。”
  我听得面上一红,垂首道:“婉儿姐姐身上不适,奴婢见殿内无人侍奉,才斗胆前来奉茶的。”
  她听了,却只一笑,转而对武承嗣说:“日后承嗣却要日日都来长生殿坐坐,朕到时便将婉儿撵出去扫院子,单留下谢丫头奉茶。”
  我低着头慢慢地退到武承嗣座前,也放下一盏茶。
  他接过茶,还未饮,却先开口道:“既是如此,侄儿便却之不恭了。”
  我听得他言语有些异样,不由好奇地抬头看他,恰好捉住那人嘴角一闪而过的笑,不由心中一暖。
  对于我和武承嗣的事,武后的态度一直不甚明朗。既不言明我俩的关系,也不严禁彼此来往,着实令人看不透。
  然而我心中却再无他想,只念着这世上聚少离多,若得相见,便已是佳会。
  某次在廊下遇到武承嗣,恰好周遭无人,我便问他:“魏王殿下近日可有临窗作画?”
  他停下脚步,眼望着长生殿高耸的屋脊,答道:“若非当真凌驾高阁之上,如何可以执笔?”
  心里的弦猛地被触动,我又问他:“若终生不得临高阁而远望呢?”
  他闻言,本就深不见底的双眼愈发地深邃起来,阴影沉浮,连同那道玄衣,沉沉地陷成一道不可逾越的深潭:“嗣岂是久居人下之人?”
  “可是——”我开口,想要说出日后发生的种种。
  他却看穿了我的心思,径直止住我,口中淡淡地说:“嗣素不信命,若然天数早定,卿此时便仍是留在上阳宫里的豆卢飞燕,如何又会转而成为谢瑶环?”
  我听得怔然,便咽下了嘴边的话,眼望着他,头脑中一片空白。
  诚然,若依照历史的轨迹,身为贵妃的豆卢飞燕会长长久久地留在深宫内,即使后来被家人接回府内休养,也依旧是安然活到了开元年间,以七十九岁的高龄无疾而终,为其亲手抚养长大的玄宗皇帝厚葬,断不曾卷入刘、窦二人的巫蛊事件。
  那么此时,我由豆卢飞燕转而变成了谢瑶环,是不是就证明历史的轨迹已然发生了改变?
  那么,日后,我是不是也逃得脱那命中注定的劫?
  *****************************************************************************************************
  天气转凉,转眼便是一地银雪。
  寒冬腊月本是红梅傲立的时节,怎料一早起来,便有一群大臣手舞足蹈地涌到了长生殿前,口中只称是天降祥瑞,因而前来恭请女皇。
  我见带头的是几个平素捍卫李唐王室的朝臣,心中不由疑惑:如何这般李唐旧臣也转而追随武则天了?
  上官婉儿笑了笑,示意我入内通传,自己走上前道:“陛下尚在安歇,还请诸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