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7-医学入门-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集·卷五外科
痈疽总论
属性:背发七种 腰发二种 
发背五脏毒蕴成,七情六郁外邪并。 
背虽膀胱、督脉所主,然五脏所系于背。或醇酒浓味、或郁怒房劳,以致水枯火炎,痰凝气滞;或被外邪 
与毒相搏,随处发生。 
肩下脊上脾家毒, 
发在肩下脊上,乃因饮食感毒。广一尺,深一寸,虽溃在骨,不穿膜不死,急治脾肚中之毒,内服护 
心散,外用敷药,恐毒奔心,大要服药截住。如通脊背肿者,不可救。 
偏右莲蓬子内生。 
莲子发,生于右胛中,外如莲蓬,内有子孔,恐其毒奔入心,大要用托里散加芩、连、黄柏、荷盖散之, 
不令攻心,渐消可治。通背肿者危。 
偏左初起汗即散, 
胛发,生于左膊间,初起可用灯火点破,内服追疔汤,汗之即散。 
左搭右搭肺肝情。 
右搭肩发,骨上生者,以动之处可治,若串左肩难治;左搭肩发,骨上生者,以动之处可治,若串右肩难 
治。二证内服托里散加升麻、桔梗,外用去恶散,或绵絮烧灰为末糁之,干者,麻油调搽。 
脊中蜂窠防膜透, 
蜂窠发,正当脊心,形如蜂窠,有孔在上者不宜,最为反证,宜托里散加菊花,生肌定痛,防毒攻心, 
难治,因心火未发故也。 
对心火毒太相凌。 
对心发,极重。因心火盛而热气会生于此,其毒壮盛走暴,急用疏导心火之药解之。 
散走流注风热盛, 
散走流注发,毒瓦斯乘风热而走,急宜疏风定热治之,则气自息。若流注于手、脚、腿者,必死无疑。 
气食阴虚龟见形。 
此发头尾俱尖,四边散大,如龟之形。因饮食所致,而气食相关,合阴虚而成之。气虚而散者,所以开 
口而阔,急服托里补药。 
肾俞湿热单生发,房怒兼之双发平; 
肾俞发,因受湿并怒气、饮热酒,伤于内肾,流毒肾俞生疽,急用药解内肾之毒。若肾经见有湿热,更加 
房劳、郁怒过度,则两肾俞穴生发。阳发于外者,可治;阴发、痰发伤肾膜及脓稀者,死。又有肾俞一发,胛 
骨上一发,肩膊上又生一发,亦胃之双发。 
漫肿难治 肿易, 
肿发热,疼痛色赤,作渴,脉滑数有力,先服活命饮,后用托里消毒散;漫肿不热,微疼色黯,作渴,脉 
数无力者,肾虚也,托里散。少食者,六君子汤加姜;晡热阴虚者,四物汤加参、术,或肾气丸;恶寒热,四 
边渐大者,阳气虚也,单人参汤、十全大补汤;小便频数者,八味丸。初起食少者,邪盛脾亏也,急用补中益 
气汤救之。今俗专用赛命丹、一捻金,施于因怒、因饮食毒及肥人则可,若瘦人及因欲火 
者,反烁阴作渴致泄,或血涩毒瓦斯不行。惟初起或一服之则可。凡 肿,气血胜毒易治;漫肿,服托药不应者, 
乃毒胜气血,死在旬日。或已发出而不腐溃者,须急用托里药,兼补脾胃,不应,死在二旬。若已溃而色不 
红活者,用托里散加参、 、肉桂及补脾之药,却不能生肌,疮口黯,晕大而不敛,乃脾崩也,死在月余。 
总论中间法可凭。 
表证内托发汗,里证内疏通,在经和解。体虚者,未溃托里消毒;已溃托里温补。详前总论。 

外集·卷五外科
痈疽总论
属性:臀痈(附臀蛆疮) 便毒 路岐 悬痈(附谷道中疮) 痔漏 阴疮 阴囊痈(附小儿阴囊生疮) 
妇人阴疮(附交接出血) 附骨疽(附腿上寒湿疮) 杖疮 
臀痈太阳部位奥,虽然多血气罕到; 
臀居小腹之后,部位僻奥,虽曰多血,然气既罕到,血亦罕来。中年患此,诚为可虑。 
阴虚湿热是病根,内托固里性无躁。 
初起未成脓者,隔蒜灸,再用葱熨法;欲作脓者,内托羌活汤;痛甚者,活命饮;肿硬痛者,托里消毒 
散,微肿痛者,托里散;脾虚不能消散,或食少不作脓者,六君子汤加芎、归、黄 ,偏右臀腿者尤宜;肾虚 
不能消散,或作渴、溺淋者,肾气丸。有脾虚误服消导药,以致气陷下,肿痛甚者,补中益气汤,或十全大补 
汤。溃后尤宜进此二药,以固其里。兼节酒色,戒躁暴,乃可万全。臀蛆疮痛痒者,摩风膏。只痒甚有虫者, 
用硫黄一两,人言一钱,为末,用醋调匀,慢火熬干,复熬化,如火起,将醋洒数次,倾地下待冷成饼,用 
麻油磨浓,候疮痒,抓破擦上,三日即愈。 
便痈属足厥阴肝, 
欲云便毒,实血疝也。生于腿胯小腹之间,乃厥阴肝经,乃冲、任、督三脉隧道,乃精气出入之路也。 
房欲强精只一端; 
或入房忍精,或思色不遂,或当泄不泄,败精凝滞为瘀,肿痛在胯腹之间,先用五苓散,利去败精,便 
秘加大黄;有寒热者,小柴胡汤加山栀、泽泻,后用肾气丸以补精,兼逐瘀血。 
湿热因劳或被冷,补泻方询便易难。 
内有湿热,外被寒邪相拒,败瘀不得散,治宜清肝火,活瘀血,渗利肾经邪水。体实二便难者,两解汤、八 
正散;挟郁怒者,流气饮子,或复元通气散加天花粉、白芷、青木香;肿痛甚者,活命饮;湿热壅滞者,龙胆泻 
肝汤;体薄大便易,而小便涩者,小柴胡汤加芎、归、知、柏、泽泻,或神效栝蒌汤加柴胡、山栀;痛甚者,活 
命饮去大黄。湿热因劳倦气滞者,补中益气汤。溃后俱宜托里散、八物汤加柴胡,或十全大补汤。久欲成漏者, 
蜡矾丸。单方∶用紫花地丁擂酒服最妙。 
骑马两边异名尔, 
便毒左右两边俱发,或先有疳疮而发,或卒然起核疼痛而发,用药同前。古方∶初起宜国老膏,入皂角炭 
少许主之。外用凤尾草煎汤洗净,以明松香为末,日三次干糁自愈。愈后仍戒房室行动。 
路岐些小胯裆间。 
肿痛者,内服单蜘蛛方;外用炒葱熨三五次,后以消毒消肿药加大黄、木鳖子、南星、草乌敷之;破者, 
用生肌散。此证小儿患之,多因食积痰滞。 
悬痈足三阴亏损, 
生谷道前,阴囊之间,初发甚痒,状如松子,渐如莲子,日久如桃李,加以赤肿;若破则大小便从此中而 
出,不可救也。 
轻则漏沥重即殒; 
轻则沥尽气血而亡,重则内溃即死。 
初起量与清湿热, 
初起湿热壅滞作痛,溺涩者,活命饮去大 
黄,或龙胆泻肝汤。 
大补气血犹恐晚。 
不成脓,不溃者,八物汤;脓已成者,急针之。欲其生肌收敛,肾虚者,肾气丸∶血虚者,四物汤加参、 
术;气虚者,四君子汤加芎、归;脾虚者,补中益气汤∶久成漏者,十全大补汤、蜡矾丸。此疾首尾常服国老 
膏,虽患亦轻,虽溃亦浅。误用寒凉,则不可救。谷道中生疮,用水中荇叶细捣,绵裹纳下部,日三次即愈。 
五痔原因食色伤, 
经曰∶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盖饱食则脾不能运,食积停聚大肠,脾土一虚,肺金失养,则肝 
木寡畏,风邪乘虚下流,轻则肠风下血,重则变为痔漏。或醉饱入房,精气脱泄,热毒乘虚下注;或淫极入房 
过甚伤、筋,忍精停毒,甚则以男交男,致伤膀胱与肾肝筋脉。盖膀胱筋脉抵腰络肾,贯臀走肝,环前后二阴, 
故痔乃筋脉病,发则面青痛甚,肝苦急也。五痔∶牡痔,肛边如鼠乳;牝痔,肛边一枚,生疮陷入;肠痔,结 
核肠内,脱肛出血;血痔,大便清血,随下如射线;脉痔,肠口频频发 ,出血且痛且痒。五痔散主之。又有 
气痔,肛门肿痛便难,强力则肛出不收,加味香苏散;酒痔,饮酒则发,干葛汤;虫痔,侵淫湿烂,岁积月累, 
蚀肠穿穴, 皮丸、黑玉丹。凡毒深者,大如鸡冠、莲花、核桃;毒浅者,小如松子、牛乳、鸡心,鼠乳、樱 
桃,虽种种不同,皆三阴虚也。 
湿热风燥毒归肠; 
痔非外邪,乃脏内湿热风燥,四气相合,蕴久流入大肠而成毒。有肠头肿块者,湿也;肛肿后坠,湿兼热 
也;出脓血水者,热胜血也;痛极者,火热也;痛痒者,风热也;大便秘者,燥热也;小便涩者,肝火湿热也。 
又疮头向上或硬者,热多;向下或软者,湿多。 
凉血和气清湿热,润燥疏风止痛痒; 
痔以凉血为主。盖热则伤血,血滞则气亦不运,而大肠下坠作痛。大要以槐花、槐角、生地凉血;芎、归、 
桃仁和血生血;枳壳行气宽肠;芩、连、山栀清热;黄柏、防己、泽泻行湿;麻仁、大黄润燥;秦艽、荆芥疏 
风。风邪陷下久者,防风、升麻提之;气弱者,人参、黄 补之;气不顺者,木香、槟榔和之。古方∶热痔, 
黄连阿胶丸、清心丸、槐角丸、槐胆丹;湿热,加味连壳丸,或四物汤合败毒散∶风湿,秦艽汤;燥痔,四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