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罗隆基国文英文都不错:
            “他对于‘议会法’特别熟悉,用不着参看‘民权初步’,他早
就知道如何主持一个议会的进行。”他们对民主有天然的好感,认为这东西在中国可以行得
通。张东荪也说过,你到乡下找不识字的百姓,如果告诉他民主的道理,他也会明白民主比
专制好。他又说,我们现在还不能说农民不要民主,而民主只是资本主义制度才有的。
  陈独秀和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他们都懂民主的意义,特别是陈独秀
到了晚年,更清醒地意识到了民主的好处,本章选择的他的文章,读来会有更深的感受。
  说到民主,有人总是认为问题很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地大人多,教育水平低,人的
素质差,等等,他们总是看到民主的坏处,其实在民主问题上,现在还不宜说它的坏处,却
有责任说它的好处,因为我们似乎还不太明了真正的民主。
  民主有没有坏处,那是一望而知的问题。它有坏处,但它的坏处和没有民主的坏处不是
一回事。没有见过民主好处的人,最好别说民主的坏处,因为它的那些坏处都是和好处相伴
而来的,不说民主的好处,也就没有资格说它的坏处。
  一说选举,马上就是“总统做皇帝,议员变猪仔”;一说分权,就是天下大乱,等等。
对于宪政在现代中国的历史,1940 年代罗隆基就有一个看法,他那看法很高明,他说:
                                        “民
元至民 16 年那段中国宪政历史,那固然是宪政的失败,那却是国家实施宪政必经的过程。
倘以那段宪政过程中之波折,即断定宪政在中国永无可能,那是缺乏历史的眼光,‘总统做
皇帝’,法国拿破仑第三即是前例。英国直到 17 与 18 世纪,议员依然是买卖品,又何以异
于‘猪仔’?英国过去选举场中之黑暗龌龊,较中国民初有过之无不及。那都是宪政演进必
经之过程。”(《期成宪政的我见》《今日评论》2 卷 22 期)
                ,
  民主的有无,关键是一个诚字,你对它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期待,你也就不想它的好处
了。好东西在哪里都好,那些经常说民主坏处的人可以继续说它的坏处,但要让人信服,还
是要先说民主的好处,那样才有说服力。一个在没有民主的地方生活的人,有什么资格说民
主的坏处呢?对于民主,首先要有一个诚实态度,诚实态度不是别的,就是要对那些为人类
文明做出了贡献的国家和民族保持足够的敬意,这敬意应当发自内心,不能先存偏见,再去
看世界。如果没有偏见,就容易多看到人家的好处,而不是总看到人家的坏处。世界上没有
没有毛病的国家,也没有没有缺点的民族。但在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上,却有哪一个国家贡献
多一点,哪一个国家少一点的区别,所以要多用善意的眼光看世界。
  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它也有缺点,但它的缺点是民主中的缺点,在世界大国中,美国
最好反省。每天,报纸、无线广播或电视、书刊、有感而发甚至有时是打动人心的演说,无
不针砭时弊并指出它可以改进的地方。其他民主国家如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欧洲国
家也有反省的习惯,但都不如美国。谁也不会觉得反省有什么不好,但能做到时时反省却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只有民主国家做到了这一点。
                                             泳)
                                        (谢
                对于民主的再思考


                   陈独秀
                   (1879…1942),中国现代思想家,政治家,
                                          “五四”
                   新文化运动领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本文选自(陈独秀著作选),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西流兄左右:日前寄上一函,内附超麟兄来信,想已达览,七月廿一日手示并守一兄的
信已读悉,因病不能早复兄信,今犹如此(此函陆续写了廿余日才写好,精神不佳可想)。望
勿多疑!
  来函谓:
     “他对民主的了解,和对于世界的局势过于乐观,我觉得还不免一些稚气”,我
们所争论的中心点,正是这两种问题:(一)大战失败国有无革命。(二)应当保护民主。你既
然认为他稚气(其实是反动),又说他没有错,即你自己也感觉得有点自相矛盾罢!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只能答复一个否字,尤其在英、法,在此点,资深和希之比我尤坚
决的否定英、法会有革命的局势,其理由是:(一)各国的革命力量,已为史大林派摧除干净;
(二)各国的资产阶级有了一八七一和一九一七的经验,战败后宁肯把武装全交给国外的敌
人,免为国内的敌人所利用;(三)此时德国的武器和战术及统治征服地的方法,均非一八七
一和一九一七可比,英、法政府军失败后,民间一时决不能苍头特起;(四)德国尚未获得世
界霸权,一败战事即可了结,纳粹失败后,继之者不会仍为法西斯政权(此情势恰与英、法
相反),届时社民党及其他自由派会抬头,然此只能说有利于革命运动之开始,很难说希特
勒失败德国马上便会起革命,以无革命政党故,基于上述原因,以前我们相信的“帝国主义
大战后失败国将引起革命”这一公式,完全被推翻了,只有迷信公式对历史事变发展闭起眼
睛的人们,才会做一九一七的梦,才会说此次大战是上次大战的重演。英、法革命既无望,
在英法取失败主义,除了帮助希特勒胜利之外,还有甚么?历史不会重演,人为的错误是会
重演的,以前认为白朗宁内阁和希特勒是一样的,因此帮助纳粹得了政权;现在又认为纳粹
的德国和民主的英、法是一样的,又帮助希特勒征服了有民主传统的法兰西,我还可进—步
推论,如果人们仍旧轻视民主崇拜独裁像守一所说:“人类不管好坏,总只得抉择于法西斯
与社会主义这两种独裁之间。”换句话说只能抉择于德、俄两种政制之间;那么,即使英、
法失败引起了革命,也只有使世界更加黑暗堕落和希特勒胜利一样,一个格别乌的苏俄已足
够使人们窒息了,再加上几个格别乌的苏法,苏英,你老兄能受得了么?如此,则必须详细
讨论第二个问题,即诚如守一所说:
               “我们中间主要的不同意见,还是在于民主问题。”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根据苏俄二十年来的经验,沉思熟虑了六七年,始决定了今天的意
见。(一)我认为:非大众政权固然不能实现大众民主;如果不实现大众民主,则所谓大众政
权或无级独裁,必然流为史大林式的极少数人的格别乌政制,这是事势所必然,并非史大林
个人的心术特别坏些。(二)我认为:以大众民主代替资产阶级的民主是进步的;以德、俄的
独裁代替英、法、美的民主,是退步的,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的助成这一退步的人们,都
是反动的,不管他口中说得如何左。(三)我认为:民主不仅仅是一个抽象名词,有它的具体
内容,资产阶级的民主和无产阶级的民主,其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实施的范围有广狭而已(见
前函及后表)。(四)我认为:民主之内容固然包含议会制度,而议会制度并不等于民主之全内
容,许多年来,许多人,把民主和议会制度当做一件东西,排斥议会制度,同时便排斥民主,
这正是苏俄堕落之最大原因;议会制度会成为过去,会成为历史残影,民主则不然也,苏维
埃制若没有民主内容,仍旧是一种形式民主的代议制,甚至像俄国的苏维埃,比资产阶级的
形式民主议会还不如。(五)民主是自从古代希腊、罗马以至今天、明天、后天,每个时代被
压迫的大众反抗少数特权阶层的旗帜,并非仅仅是某一特殊时代历史现象,并非仅仅是过了
时的一定时代中资产阶级统治形式,如果说民主主义已经过了时,一去不复回了,同时便可
以说政治及国家也已过了时即已经死亡了。如果说民主只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形式,无产阶级
的政权形式只有独裁,不应该民主,则史大林所做一切罪恶都是应该的了,列宁所谓“民主
是对于官僚制的抗毒素” 乃成了一句废话, 主张为恢复苏维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