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第2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我们坐失良机,人类将承担不起由此而付出的代价。
  如果我们不愿这样大肆挥霍可得能源,我们就要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熵模式的价值观念
和指导。如果我们不从个人到集体都去掉牛顿世界观,一场变革社会的运动便无望发生。这
个历史过程的第一步,就是要完全理解我们人民的信仰.我们必须自觉自愿地改造我们的生
活,使之反映出新模式的要求。但这还不够。我们还必须万众一心地开始拆除掉现存的高能
基础结构。同时我们必须以新型的价值观念为基础建立起我们的新社会,这种新型的价值观
念必须反映我们对熵过程的觉悟。
  也许所有这些都是超出人类想象力的。上述任务是如此庞大,而成功机会又是如此渺茫,
所以,接触了熵定律后,很多人将感到心灰意懒。首先,由于这种新的世界观使人沮丧万分,
他们只能感到绝望。何处是希望?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后,不论我们作出什么努力,世界
总是在堕落之中。既然如此,又有谁会去憧憬美好的明天呢?过去几百年里,人类作的一切
几乎都是适得其反,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又何在呢?
  如果我们继续奇希望于现存秩序的维持上,那么,我们就真的只好为我们的同胞手足感
到绝望了。我们厮守的今朝美景是难以长久的。从另外一方面看,抱这种希望又有什么好处
呢?复杂的技术和浪费性经济增长只会毁掉我们人类的前程,我们为何还要执迷不悟?如我
们继续相信高能环境,这就不是希望而是幻觉了。我们不应为去除这种幻觉而感到沮丧;相
反,我们这一代人有机会开始一场地球变革,使濒临灭绝边缘的世界进入有秩序的新时代。
我们应为此而感到欢欣鼓舞。
  熵定律具有它的美好的一面。熵定律以其权威引导我们走过了宇宙大舞台。我们既痛苦,
又快乐。熵定律使我们确信自己的命运,然而,何去何从,这要由我们自己选择。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是勇往直前、所向无敌的历史。目前,人类实际上已攫取、控制了
地球上任何一个重要的生态场所。所以,人类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人们为殖民手法而自
食恶果。就在人类竭力继续增加能量流通的时候,世界总的能源环境却在日益涸竭,浪费和
混乱越来越严重。人类要生存,唯一的希望就是放弃对地球的掠夺,转而适应自然秩序。
  如果我们能过渡到一种极点的模式,那么,这一定是人类自觉选择的结果。我们之所以
逐渐认识到这种选择是因为我们有力量将我们的决定付诸实现。只有理解了熵定律,才会对
选择产生这种认识。
  为了找到我们在整个体系里的位置,我们曾作出了长期的、然而又是徒劳无功的努力。
此后,熵定律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很浅显的真理:世界上发生的任何行为都受以前发生的行为
的影响,就如现在发生的行为将影响到未来那样。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是连续统一体,我们
的现在象征着过去,我们的形成、发生又代表了莫测变化的末来万物。
  由于所有过去或将来的事件都是彼此联系的,所以我们必须为无限的过去和将来负起最
终的责任。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作为将在宇宙的边涯引起回响,影响存在着的一切其它事物。
我们怎样选择生活方式不仅仅是和我们个人有关系。由于我们的行为将影响到所有的事物,
所以,这也和所有的事物有关系。
  熵定律是真正的艺术,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概念。同时,它也为我们中多数人带来恐
慌。我们的客观世界有朝一日将完成它的旅程而停止存在。然而,我们却不愿接受这样一个
事实,这恰如我们不愿承认个人在地球上的逗留时间有限那样。可是,熵定律告诉我们,世
界上所有的事件都有其单一性,就是事件的这种单一性使我们感到,我们应尊重周围存在的
万物。整个世界是暂时的。在有限的世界中,我们体会到了自身的有限;在脆弱的世界中,
我们体会到了自身的脆弱;世界的本质是虚弱的,我们的本质也是虚弱的。
  虽然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还是在这有限的世界上拼死寻觅长生不死的妙方。
在我们的寻觅中,虚无主义也应运而生。有限的世界常常使我们很不愉快地联想到自己的境
遇。我们杀向了周围的万物,吞噬掉了同类和地球财富;在心里,我们甚至告诉自己说,这
就是我们追求的进步。实际上,这就是我们追求的不朽。这好象是我们为了忘却自己的薄命
痛苦而决计毁掉任何可以提示这个世界的有限本质的残余物。我们的穷折腾只会加快缩短我
们的寿命,毁掉所有未来的生命物质的有限遗产。同时,由于我们坚信现代技术可为自然宝
库补充我们所消耗的一切,所以,我们对这种残杀和折磨持无动于衷的态度。
  只有当我们承认世界的有限性时,我们才能真正领会到地球的珍贵。只有此时,每一事
件才有特殊意义,生活本身才值得珍惜、保护。伟大的哲学家兼科学家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①曾指出:“如果某种行为不可重复,而且一旦做了就永远不得更改,此时,对行为负责任
才有意义。”
  我们中有些人愿意承认客观世界有限,但又相信熵的流动将被不断扩张的精神秩序趋向
所抵消。对这些人来说,生命的形成过程等同于意识的不断增长。在牛顿体系中,人类意识
被认为在走上坡路,而熵流动却在走下坡路。据信,人类的集体意识最终将发展到完全脱离
客观水平,并且,在宇宙的变形中克服熵定律。人类意识在穿透客观存在的瀑布之后,便将
平稳地升入灵魂启蒙的以太世界。
  如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会暗自相信在无增长或低熵流通环境里,意识将衰退,其
发展将受到阻止。他们坚信,意识的成长必须时常受到频繁的身体活动的滋润和培育。根据
这种推理方法得出的逻辑结论是,世界上的能量流通越大,混乱和浪费越严重,就越能为意
识的培养创造出有利的条件。
  事实根本不是如此。加快物理的流动并不能保证精神上取得更大的发展,恰好相反。超
然存在产生于平静和对“存在”美的认识而不是产生于混乱和“做”苦功。赫尔曼·黑塞②
笔下的西达塔曾坐在河边,静听着潺潺流水声,目的是为了能和流水融为一体,并从中受到
启迪。然而,人类的发展迄今还在顽固地抗拒事物的自然流动。殖民的标志就是要征服、抑
制。启蒙实际上是“经历”的对象,而我们却继续把启蒙作为“取得”的对象。只要我们还
在发狂地争取启蒙,我们就会继续抗拒展开过程中的自然节奏,并且离我们的启蒙目标越来
越远。
  我们也应认识到,我们常常错误地将人类组织客观世界的新思想同意识的高级形式联系
起来。这两者不是一回事。其实,在多数历史情况下,社会发展和精神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循
着相反的轨道。人们只有放弃了征服的欲望,开始适应他人为我们所造就的世界,而不是我
们自己建造的世界,上述两者才有可能开始重新会合。
  我们也错误地把形成过程同向未来某个完美状态进步或进化混为一谈。我们经历一朵玫
瑰花的形成过程,但并不把它看作在遥远的将来某时变得更加完美的玫瑰花的先导。玫瑰的
存在就构成了充分的理由。玫瑰的完美在于它的存在。而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近 200
万年来,人类的体力、脑力都无甚变化。每株玫瑰花仍是玫瑰花,所以,它的本身——主观
发生,是完美的。人类生活也是如此。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我们仍然坚信人类的集体意识的逐渐展开将在遥远的未来使人
大彻大悟的时候,其实,完美状态就一直在我们面前。除非我们认识到这个新发现,而且我
们每个人不论何时都具有宇宙意识,否则,我们将决不能为我们的行动与我们同周围世界的
关系担负全部责任。相反,我们将继续为我们的错误和过失辩解,说它们是我们集体形成过
程不够开化的结果。换句话说,由于我们还未完全觉醒,所以,我们就不能完全负责。
  然而,一旦我们接受了熵定律,我们就不会再逃避我们对我们生活与产生影响的世界上
发生的一切应负的完全责任。而完全责任又是完全觉醒和精神启蒙的先兆。
  熵定律问答了历史上一切文化都必须回答的中心问题:世界上的人类应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