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恐惧,更不用说几百次大大小小的局部战争了。因此,均势结构不是一种理想的世界秩序。
戴维。齐格勒说:“战争的爆发是因为没有一个超级权力来阻止它。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无
政府状态。假使有一个世界国家,它将提供一个超级权力来结束无政府状态。”

                  一体化结构
  世界大同或者说建立一个世界各国的共同体,是人类久已有之的一种理想。在东方,从
孔夫子到康有为,都把大同视为最高层次的理想。在西方,当领地国家的兴起把神圣罗马帝
国从基督教世界的实际政治组织,变成空架子和一种法律上的假设时,著述家和政治家们就
越来越多地思索要为西方失去的政治统一寻找替身。16 世纪的伊拉斯谟,17 世纪的絮利、
克吕塞、格劳秀斯和威廉。佩恩,18 世纪的圣皮埃尔神甫、卢梭、边沁以及康德,对于 19
和 20 世纪为解决国际秩序与国际和平问题所进行的实际努力来说,他们都是伟大的思想先
驱。这些旨在建立一个稳定的、和平的国际秩序的种种努力,其道德基础在于人类关系中的
人道和文明特性,最近几个世纪以来,在西方世界中,这些特征有了增长。启蒙运动的哲学
和自由主义的政治理论,都主张尊重人生并促进人类幸福。19 和 20 世纪伟大的政治和社会
变革,就是从这些主张中得到启示的,因此,把法律、和平和秩序的范围扩展到国际事务的
领域中,就成为人道主义者在当代必须解决的重大任务。
  我们把世界共同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世界政府,即有一个掌控全球最高权力的单一的
统治当局,它拥有自己独立的军事力量和财政机构。另一种是世界联盟,即由世界上所有重
要的国家自愿组合成一个系统,这些国家把其部分主权委托给由它们建立的国际组织。通过
国际会议制定国际法可以视为是国际组织的雏形,通常它的背后并无可依赖的常设机构。作
                                      “
为国际法后盾的最重要的制裁不仅是各行为者的自我约束,而且还是这样一种认识:如果不
存在国际法或它基本上被置之不理,有关各方将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面临更大的困难。”
有人认为,世界联盟是世界共同体最佳的也是唯一可行的模式。E。拉兹洛指出:“管理一个
世界系统并不需要一个世界政府,只需在选定的世界秩序范围内有一个有实效的和高效率的
导引机构。必须认识到使多样性和统一性平衡的重要性,必须确定需要在世界层次上作出决
策的范围,必须建立必要的国际机构并赋予真正有效的充分的权威。”另外一些人则认为,
世界联盟是世界一体化的低级形态,是通向世界政府的一种过渡。
  建立拉兹洛所说的国际导引机构的实际行动始于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创建国际联盟的努力。因为,世界联盟是平等国家间的体系,而均势体系的条件之一
是“需要一种国际体系的权力等级制”,至于世界帝国,更是以帝国中心对边缘的压迫和剥
削为基本前提。承认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正是威尔逊主义的一大历史功绩。威尔逊主义认为,
多少世代以来在处理内政方面被视为自由民主基本要素的理论和实践也可以应用于处理外
交。均势的体制从此不可再信,应当用所谓“权力共同体”和“有组织的普遍和平”来取代
欧洲列强的传统均势政策。各附属国的人民都应赋予独立,
                         “应根据特别法规成立国际联盟,
以便对大国或小国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提供相互保证”。国际联盟要建立“在统治者同意
的基础上、在人类有组织的舆论支持下的法治”,
                     “遵循唯一的准则就是有关各国人民的权利
平等”。由于国内孤立主义的阻挠,美国最终没有参加由美国总统发起建立的国际联盟,威
尔逊主义的原则也没有能够真正落实。但是,威尔逊的理想主义火炬后来被富兰克林。罗斯
福接了过去,成为联合国宪章的思想源头。
  但是,思想界和舆论界的其他一些领导人已经不满足于以国家主权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方
案。他们主张的不是世界联盟,而是一个世界政治社会。世界或者至少世界的主要部分,将
成为一个联邦共和国,设有法律和司法机关,以代替议会、条约和联盟。国际主义将让位给
以下述前提为基础的世界主义,这个前提就是世界是一个单位,一个整体,这个“地球村”
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人民而不是政府或国家。康德相信,一个“自由国度的联邦政府”将创造
出“国家间的永久和平”。韦尔斯在《世界史纲》的最后一章中宣称,世界所需要的是“人
的联盟”而不是“国家联盟”。他要求建立一个世界合众国,有一个世界宪法,里面规定主
权从各个国家转交给一个中央权力机关。1945 年原子武器的发展和随后的年代引起许多有
思想的人得出这一结论:只有立即建立一个普遍参加的共和国才能避免文明的毁灭,甚至可
能是人类本身的毁灭。提出这种观点的人中包括艾伯特。爱因斯坦、威廉。道格拉斯、罗伯
特。赫琴斯、雷克斯福德。特格韦尔和诺尔曼。卡曾斯等人。
  迈尔斯。凯勒提出了国际秩序的两个定义──一个最低限度的和一个更为广泛的,每个
都与“秩序”一词的一种特定常规用法相一致。最低限度的定义是消极秩序,即避免最坏情
况:大国之间的战争,或在国际经济领域中的类似情况:在主要经济大国之间爆发经济战,
从而导致相互隔绝与全球经济繁荣的严重衰败。更为雄心勃勃的是积极秩序:通过联合行动
进行合作以实现所有各方都希望达到的目标。这种联合行动的例子可以是大国维持和平(减
少大国关系范围之外的暴力),也可以是诸如保护环境这样的全球性任务。当代的世界主义
者或者说“全球主义”者所关注的焦点并不在国家间关系的层次,而在更宏观的全球性问题
和更微观的人的福利与全面发展问题。在他们的眼里,国家已经从黑格尔的“最终目的”跌
落到全球体系──国家──地区──社区──个人连续体的一个中间环节的位置,成为在世
界秩序中与跨国公司、国际间非政府组织并列的多元主体之一。
  在世界联盟中,国家主权会被侵蚀和削弱;在世界政府中,神圣的主权将不再为民族国
家所有,而移交给更高一级的中央机构。对于各种形式的世界共同体的反对意见,正是集中
在国家主权问题上。王逸舟经过认真细致的梳理,辨识出对于让。博丹以来的古典主权概念
的十个当代制约因素。王飞凌则认为,国际政治无政府状态(IPA)是一个美好有益的国际
政治秩序,无论国际关系中现在还是将来都没有哪样事情值得我们为之替换或为之损害 IPA
体制。必须捍卫和确保 IPA 世界秩序,保护各国主权,以及各主权国家间的政治权力分立。
  在世界秩序的三种结构中,帝国结构早已成为历史,但是在某些希特勒式狂人的头脑中
还保存着世界帝国的梦想;均势结构如日中天,继续处于从欧洲秩序向全球秩序的百年扩展
之中;一体化结构蓬勃发展,正在实现着从理想到现实的惊险的一跃,同时也遭遇到强烈的
反抗,前途尚不十分明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