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七辑)-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类一半以上的人口已居住在空间殖民站上;这些空间殖民站比易于击中的行星更容易保卫。
  这样做应该说是理智的。但当地球母亲受到威胁时,全人类似乎都发狂了。住在环形空间殖民带的子民们,把上百万个空间城市导航至冰球降落的路途上,阻拦它们撞到地球上;而他们这些子民只是从书本上才了解地球——一个拥挤的世界,一个在黑暗中闪闪发光的浅蓝色星星。心理学家们花了很长时间研究人类的这种疯狂行为。当时,这种现象看来好像是一种神圣的疯狂行为。
  最后,人类对彗星的战争胜利了,彗星被人类征服了;我们重又把眼光转向茫茫太空。新的星际飞船又建造起来了,当然比第一批飞船不知要先进多少倍。
  我一直等到第12艘飞船启航。这一等可救了我的命!
  开始的7艘飞船一去不返。他们曾发回过令人欣喜的消息,说他们正在环绕着他们发现的美丽的绿色世界旋转;当他们进入水晶天时,就毁灭了!
  他们牺牲了,什么业绩也没有完成;倒是“探索者号”的宇航员们,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丰功伟绩!飞船在彗星云层中撞得粉碎!
  虽然记得“探索者号”事故的人,内心不免都暗暗担忧。但我们都曾抱有这样的希望:人类似乎终于可以自由呼吸了!我们可以把“蛋”生在其他“篮子”里了——人类可以到其他世界繁衍生殖,并第一次可以安全地在外太空开拓殖民星球了。我们将不必再为人口过多,地球拥挤和发展停滞而忧心忡忡了。
  但突然,这些希望都幻灭了——被看不见的致命的水晶天彻底粉碎了!
  后来花了好几个世纪,人类才学会怎样发现水晶天这一死亡带。我们不禁要问,宇宙为何会这般任性?难道所有这一切仅仅是宇宙对人类的嘲弄吗?这些不可克服的障碍,不是我们所掌握的物理学能解释的;正是这些不可克服的障碍,使我们无法接近我们向往的美丽的小世界。
  整整三个世纪。人类几乎为此发狂了。
  我并没有经历人类普遍患严重 钟糁⒌哪切 年代;当时,我正与一组人在外太空研究鲸鱼座t四周的水晶天。当我返回太阳系时,社会秩序已基本恢复正常。
  但太阳系已失去了从前的欢乐;不论在地球上,还是在周围的太空殖民站上,好久好久之后,我才重新听到人们纵情的欢笑声。
  我就上床,用被单把头蒙起来,一睡就睡了几百年。

  五

  当指令长博克命令我解开安全带时,全体船员都松了口气。
  我的手从开火按钮上抽了回来,并从座位上站起来。我情绪紧张,全身颤栗,几乎站都站不住。艾丽斯赶紧扶住了我。
  莫伊舍命令停止军事行动。因为发现这个好太阳系空空如也。
  更确切地说,这个太阳系里生机勃勃,却没有一种智慧生物。
  那些大行星有一种奇妙的,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通过大气层吸收阳光。在巨大的苍穹下,20个月亮照亮了大片大片的浑林。但没有通讯信号、没有无线电波的信息,也没有用光发出的信号。严清的探测器没有发现任何机械活动,也没有可供分析的智慧生物的思维模式。
  在这些小行星的文明世界的小路上行进,使人感到有点异样;因为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们只最在十分熟悉的太阳系的空间进行类似的探险活动。
  在水晶天危机之后开初的几个世纪里,不少人仍然认为,在星际间生活是可能的。尤其是生活在空间殖民带那些人,更是大肆宣扬,说什么行星上太拥挤,令人生厌。因此,谁还需要行星呢?
  他们向坏星出发——那些红色的大太阳或红色的小矮星,还有那些距离接近的双星和不稳定的太阳。坏星四周没有水晶天的保护。这些未来的殖民者发现,在这些星星的附近有漂浮的物质团块;他们试图在上面建立太空站——空间小城市,就像他们在太阳系建立的空间殖民站一样。
  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的尝试都失败了。殖民者完全失去了在那些物质团块上生儿育女的兴趣。
  心理学家们最后得出结论,其原因与“神圣的疯狂”有关,正是这种“神圣的疯狂”,使人类在彗星战中获得了胜利!
  简单地说,人类可以在小行星上居住,但他们一定得确信,就在他们居住处的附近,有一个蓝色的世界——并且要在他们的天空中看到这个世界。毫无疑问,这是人类性格中的一个弱点。但人类不能孑然一身,形单影只地出发去生活在外太空。
  如果我们要拥有宇宙,则必需要有水的世界!
  这个太阳系的碧波世界我们取名为“探索”,以纪念“探索者号”所完成的丰功伟绩。在清澈的白云层下,星球发出蓝色和棕色的光芒。我们绕着这个星球转了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不时发出阵阵的欢呼声。
  艾丽斯唤醒了10具冷冻人—一他们都是杰出的科学家;世界特混舰队保证他们醒来后马上能正常活动。
  我们注视着这些唤醒的科学家轮流观察着星球,他们个个都高兴得淌下了欢乐的泪水;我们和他们一起又一次尽情欢呼,幸福得泪流满面。

  六

  “比林娜号”不足以单独完成对这个星系的探险任务。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找到了几艘还在绕这颗行星运行的旧飞船,并进行了改进和更新。这样,我们可以组成许多探险队,到这个星系最远的角落去勘探和调查。
  到了第二年,100名生物学家已遍布在行星上;他们到处奔波,忙碌得不亦乐乎。他们兴高采烈地调查了行星上的植物群和动物群;并把地球上的植物加以改进,使之适合于这颗行星上的生态条件,而又不致破坏其生态平衡。不久,这些生物学家又将从自己的基因库中引入各种动物。
  工程师们在调查那些小行星。他们兴奋地宣布,原先的种族留下的生命机器,有一半还可继续使用,小行星区域幅员广大,一开始就可殖民10亿人。
  但我们特别急切地等待着考古学家们的报告。在我向行星上运送货物和设备的间隙,我经常帮助考古学家们工作。我参加了旧城废墟的挖掘工作;那是在长谷的边缘,我们把一堆堆的人工制品加以分类和分析。
  我们从中得知,原先在这儿的居民自称为“纳塔拉尔人”;他们长得和我们人类相似——双足、九指、外貌古怪。
  但看多了他们的雕像和照片后,我们对他们的外貌也就习惯了。再多看几眼后,我甚至可以看到他们敏感的脸部表情以及表情的微妙变化。当我们解译了他们的语言后,就了解了他们种族的名字和部分历史。
  与我们以前从远处观察到的一些智慧生物不一样,纳塔拉尔人是一个独特的种族,具有探险精神。在他们向自己的星系殖民之前,他们自己行星上的历史,与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的历史一样丰富多彩,其间也充满了成败得失。
  和我们一样,他们也有两个互相矛盾的梦想。他们向往星星,向往新的生活空间;他们也向往看到其他智慧生物,向往能有邻居与他们共同生活。
  当他们建造第一艘星际飞船时,就放弃了寻找邻居的念头。
  也没有迹象表明,其他智慧生物曾访问过这个星球。他们没有从星星上听到任何声音,只是永恒的沉默。
  然而,当他们一切都准备停当后,还是发射了第一艘星际飞船,以实现他们的另一个梦想——寻求新的生存空间。
  整整两个星期,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核对了我们的翻译。
  100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求冲破好星周围的水晶天这一死亡地带的方法……。试图完成“探险者号”在无意间完成的业绩。而现在,我们终于获得了答案;纳塔拉尔人也撞破了一个水晶天,只是一个,而且也是他们自己太阳系的水晶天!其经过几乎与我们经历的一模一样,包括随之而发生的彗星战,也几乎毁灭了他们高度发达的文明。
  结论是再清楚不过了:死亡带可以冲破,但只能从里向外冲;正当我们对这个结论深信不疑时,考古学家们挖掘出了一块方尖碑。

  七

  我们的首席语言学家加西亚·卡顿纳斯对这一急剧的转变,当然起了主要作用。他的营地就安扎在刚挖掘出来的方尖碑旁。当我和艾丽斯去营地访问他时,他坚持说要到第二天才愿意讨论他的发现。加西亚和他的同伴们特地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并不断地为艾丽斯祝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