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盛时期,受命于汤武的孤竹国,曾经横跨了整个今天的燕国,一直将边疆向前延伸到了现在的朝鲜国。(注1)

    最起码,薄世就从韩王萁准所藏的其家族记载上知道。

    殷商灭亡,微子建立朝鲜。

    靠的就是孤竹国的殷商遗民和贵族。

    这样一个古老而光荣的王国,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鲜卑人所居住的饶乐水附近?

    他们去那里干什么?

    从发掘出的青铜器上判断。

    薄世觉得,他们是去祭祖的。

    因为,这些青铜器,都是明显的冥器,是供奉祖先和神明的器皿。

    正因为发现了这些深埋在山陵中的青铜器。

    薄世决定在回京述职前,去一趟饶乐水,实地查看。

    若真能发现传说的所谓‘河图洛书’哪怕只是一个仿制品。

    于他来说,都是赚大了。

    想做就做,夏四月初三,也就是长安城开始玩册封的时候,薄世率领一千护濊军骑兵北上,越过陈须的崇化城,用了大约十天时间,抵达了饶乐水。

    薄世抵达饶乐水时,此地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农耕基地了。

    陈嬌麾下的士兵,正在忙着指挥倭奴和鲜卑人开垦土地和建立渠道。

    而陈须也没有闲着。

    他带着麾下的士兵和雇佣来的真番、韩国以及沃沮雇工,在另外一侧也忙着种田。

    此地水土富饶,土地肥沃。

    实在是安东全境都少有的最适合农耕的地方。

    虽然粟米是种不活,但冬小麦和大豆以及水稻,却都可以栽种。

    汉人的耕作技术和工具,自然是鲜卑人无法企及。

    积雪消融后的半个月内,陈家兄弟就在这方圆百里的饶乐水之地,开垦出了数千亩的农田,加上鲜卑人自己开垦的土地,差不多已经形成了一个两万亩的农耕基地。

    这热火朝天的建设情况,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围观。

    乌恒、沃沮和野鲜卑等各个部族都觉得很稀奇。

    几百年了,这片土地上,还从未出现过这样热火朝天的景象。

    大家都觉得很稀奇。

    同时也都是带着学习的精神来的。

    假如汉人能在这里屯垦成功,并且获得丰收。

    那么,大家当然也可以有样学样了。

    至少,有着农耕传统的沃沮人,是很愿意学习的。

    薄世对这个情况也很满意。

    “农,天下之本也!”薄世在视察了一番开垦出来的土地和渠道后,对陈须、陈嬌兄弟的行为点了个赞:“都尉能积极开垦,吾回京后,一定在陛下面前,为两位都尉请功!”

    现在,陈嬌并不在此地。

    他现在迷上了前往倭奴之国打秋风和在海里捕鲸,赚钱赚到手筋疼。

    所以,他将此地的事务交给了他的家令。

    但陈须也没敢在薄世面前告状。

    陈须知道,不管怎么样,他们两兄弟哪怕已经水火不容了,但在外人面前,也要表现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

    哥哥告弟弟,传出去,不仅仅不会占理,更会被人笑话甚至攻仵。

    所以,陈须闻言,也只是微微躬身,道:“不敢,此乃为人臣之本分……”

    而跟在陈须屁股后面的曾经的鲜卑王丘可具则是一脸的媚笑,就仿佛一条摇着尾巴,希望主人赏点骨头的哈巴狗一般。

    实际上,现在,陈嬌陈须兄弟能在这饶乐水之地搞出这么大动静,至少有一半要归公这位鲜卑族的大人。

    正是他,巧言令色,说服了鲜卑各部族,一起给汉朝两位贵人服务。

    也是他,帮着勘探土地,组织牧民和奴隶,挖掘渠道。

    更是他,帮忙疏通道路,建立桥梁,让来自怀化郡的商队和物资,能源源不断的抵达这里。

    正因为这样,陈嬌才有空在不久前出海前往那倭奴之国,不然,陈嬌又怎么敢放心呢?(未完待续。)

第九百二十九节 探寻

    当然,丘可具这么卖力。

    自然是有利可图。

    在汉人没有将自己的势力推进到这饶乐水之前,鲜卑人想要跟汉人贸易,需要跋涉数百里,抵达怀化郡的崇化城。

    假如所需要的物资有些多。

    那,他们甚至不得不再跋涉三百多里,去到新化城中。

    但,现在,这些问题都没有了。

    汉人军队到来后,商队也随之而来。

    鲜卑人一般不用铜钱交易。

    他们喜欢以物易物。

    而这正合商贾们的意。

    青铜器皿、农具和桑麻制品,纷纷被运来,然后换走鲜卑人的皮毛、黄金以及牲畜。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最是公正无比,童叟无欺。

    而价格比起鲜卑人自己辛辛苦苦运去怀化售卖还要高一些。

    另外,汉军的到来,也让鲜卑人赚了不少。

    陈须、陈嬌兄弟麾下军队和仆从加起来,几近六千多人,加上奴隶和雇工,总数超过两万。

    这些人,人吃马嚼,每天都是天文数字一般的开销。

    鲜卑人现在只需要按时出去捕猎,然后将肉卖给汉军就可以了。

    汉人,拿着各种青铜器皿和工具以及丝麻和粮食来买单。

    同样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自去年至今,鲜卑上上下下,都吃的满嘴流油。

    汉朝涌来的青铜器,使这个部族,一夜之间,从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时代,本身的文明,因此飞跃。

    更何况,汉人还教会了鲜卑人建房、凿井和耕作。

    有史以来,第一次,鲜卑的妇女能在安全舒适的土砖屋内生产。

    有史以来,第一次,绝大部分的鲜卑孩子,都能有充足的奶水喝,不至于要饿的嚎啕大哭。

    有史以来,第一次,鲜卑的牲畜和部众受伤或者得病,能得到医治。

    时至今日,鲜卑上下,各个部族的中下层部众,都已经接受了‘自己与汉朝是同一个祖先’‘我们是伏羲之后’的设定。

    虽然鲜卑人自己觉得怪怪的——明明我们跟汉人的相貌和发型以及肤色,都全部不同!

    但草原上的民族,从来不会去多想这些问题。

    没见到匈奴人手下,一堆的白种部族,自认为自己是‘匈奴人’吗?

    只要有实在的好处,别说是承认自己的祖先是中国人,就是自己也可以变成中国人。

    但……

    这只是鲜卑人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

    汉朝人似乎并不怎么买账。

    丘可具总觉得,汉朝那位西北都尉陈嬌看自己的眼神总是不太对。

    再想想这位汉朝天子的小舅子,每隔个一个月就要往饶乐水送来一千多号所谓的‘倭奴’。

    丘可具也就能明白,那位西北都尉的意思了:都是中国人的话,他就没办法奴役鲜卑了!

    只能跟濊人一样,视同子民一般对待!

    而这位西北都尉,无疑已经捕奴上瘾了。

    有传说,他跟乌恒人都达成了协议。

    大量‘雇佣’了许多乌恒奴隶。

    顺便说一句,这位西北都尉手下的倭奴,也披着一个真番‘派遣劳工’的名义。

    每年,西北都尉都会堂而皇之给真番王一千钱,作为雇佣‘倭奴’们的费用。

    而陈嬌的哥哥陈须手下的真番和扶余以及韩国劳工,价钱则高一些。

    每年都需要支付两百到六百钱左右的雇佣费用。

    虽然,丘可具有些不太理解汉朝人为什么这么做。

    但这并妨碍,他将自己部族的四千多奴隶‘派遣’给了西北都尉和西部都尉衙门打工。

    契书都写好了,还请来了四位汉朝的文官公正。

    这些奴隶因为都是鲜卑人过去抓到的野鲜卑、乌恒以及扶余和丁零等奴隶。

    所以身体强壮,力气很大,因此,雇佣费用,达到了平均五百钱一年一人的价码!

    比乌恒人的雇佣价码要高一些。

    而通过这种雇佣模式,丘可具每年能进账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因为万一死了奴隶,汉人是要赔偿的,而赔偿金额是奴隶派遣价格的十倍!),几乎相当于过去整个鲜卑全族上下辛辛苦苦所得的全部收益的两三倍!

    这些钱,单单是用来买米,就足够买来足够整个鲜卑上下吃三年也吃不完的粟米!

    现在,丘可具总算是明白了,真番、韩国还有扶余和沃沮这些他过去看不起的小国是怎么爆发的。

    感情,都是靠派遣工发达的。

    但正是如此,丘可具才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