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ィ橇叫∽泳偷米约焊苫睿

    正这样叹着气,犹豫着要不要答应降租。

    这时,远方的驰道上,忽然传来了唢呐声。

    一支数十人的队伍,出现在地平线上。

    当头的是数匹高头大马。

    这些马,都极为熊俊,一看就是军队的战马。

    一面战旗,飘扬在空中。

    战旗上,一只巨熊仰天长啸,旗帜的左侧,一个大大的张字迎风飘舞。

    当头的骑士,身穿着汉室标准的骑兵作战戎装,骑着战马,缓缓前行开路。

    “是哪位大人物回乡了?”老王站起身来,凝视远方。

    一直在他身边的亭长也远眺那支队伍,辨认了一会战旗的颜色后,说道:“以熊为战旗,当今天下,只有三支部曲,而以站立姿态的巨熊为旗者,必为护濊军!”

    “三骑并行,这是护濊军的校尉归乡省亲的仪仗!”亭长羡慕的说道:“大丈夫当如是哉啊!”

    “我听说,护濊军现在的五校尉,仅有一人,是勋贵出身,余者皆寒门!”他颇为向往的道:“安东都督薄公,不拘一格降人才,可见一斑!”

    对出身寒门的人而言,薄世这样任用人才,不看出身,只看能力的上司,简直就是天使!

    老王却颇为好奇了。

    问道:“你怎么知道,这是护濊军的归乡省亲军官?”

    “很简单……”亭长笑道:“前日,上官发文了,说是近日会有一批护濊军的士卒和军官归乡省亲,其中,就有一位出身邯郸郡的校尉,除此之外,还有两位司马,都是护濊军的老卒!”

    “却是没想到,这位校尉居然还是俺的乡邻……”亭长砸吧了一下嘴巴说:“或许,我可能还认识他呢?”

    “姓张……”他沉吟片刻后道:“邻乡的乙水亭,不就是张为大姓吗?”

    说话间,那队伍已经越来越近。

    很快就抵达了东葛亭的路口。

    队伍正中的是两辆气派不凡的马车。

    这种马车,有四个轮子,用双马拉车,行进稳定,是近年来新兴的贵族用车。

    车上,装饰着象征着主人勇武和战功的刀枪剑戟的雕纹。

    出乎意料的,这个队伍在老王的土地面前,停了下来。

    然后,那两辆马车的车门打开。

    两位穿着甲胄,器宇轩昂,而且身材魁梧的军官,出现在了老王以及亭长眼前。

    “姨夫大人在上!”起先的那个军官携着一位年轻貌美的小娘的手,还拉着两三个小孩子,朝着老王微微颔首致意:“请恕小子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而在那军官之后的另外一人也含笑微微致意:“姨夫大人,别来无恙,小子未央有礼了!”

    老王目瞪口呆,双手都在不断的颤抖。

    “你们……你们……”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

    眼前的两个外甥,几乎让他认不出来了。

    他至今记得,当年,张起去投军时,仅仅是身高合格了——七尺!

    但身体却瘦弱不堪,风一吹就能吹倒。

    但眼前这个校尉,却是身高接近八尺,虎背熊腰,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子让人心醉的男子汉气息。

    至于他身后的那个张未央,老王记得更清楚了。

    当时,他从邯郸启程时,浑身上下,衣衫褴褛,都饿了好几天了。

    但现在自己面前的这个男子,却是含笑翩翩,有些贵族士大夫的风范。

    更别提,跟着这两个外甥一起给他行礼的人,都是些容貌秀丽,身材婀娜的小娘,而跟在他们屁股后面的,还有几个扎着总角辫,好奇的窥视着这一切的小孩子。

    “姨夫大人,小子及未央,明日再来给您问安……”张起微微一笑,说道:“今日,我等还要归家,修葺租屋,祭祀亡父,告祭先祖,就暂别老大人了!”

    老王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他想起了当初自己是怎么对待这两兄弟的,老脸一红,有些局促的道:“应该的,应该的……”

    然后他又不由自主的舔着脸笑道:“你们父亲若是知道你们能有今日,怕是要含笑九泉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六节 省亲(2)

    马车继续前进,张未央坐在车里,回想着方才发生的事情。

    他的妻子霍平君则在一旁带着几个好奇的小孩子,一起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

    张未央忽然哈哈一笑。

    人世间的变化,莫过于此。

    三年以前,他只是一个邯郸城里厮混的小混混,有上顿没下顿,可能某天就要饿死在某个角落里。

    至于在更早以前,他更是只是一个寄人篱下,任人奴役的遗腹子罢了。

    “夫君,您笑什么?”霍平君好奇的问道。

    “我笑世事无常,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张未央望着车帘外的场景,感慨着。

    他刚刚分明看到了,自己年少时曾经憧憬和仰慕的一位乡中小娘,穿着粗麻布衣,提着一个小篮子,屁股后面跟着一个光着屁股的小孩子,走在田间。

    岁月抹杀了她曾经姣好的容颜,时间褪去了她那张曾让自己魂牵梦绕的脸庞。

    命运,已然将他与她之间,分割成了两个世界。

    所不同的是,现在,对方怎么也高攀不上自己了。

    张未央抓住自己妻子的小手,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此番归乡,除了祭祖之外,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征募自愿前往新化屯垦之百姓……”张未央想起自己这次回乡的任务,脸色凝重起来。

    他现在,再非过去那个邯郸城里无人问津的小混混,也不是初到新化的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郎。

    他知道自己的职责,也明白自己的任务。

    安东都护府的人口还是太少了。

    尤其是怀化郡,全郡上下,算上屯垦团的移民和军人以及那些去淘金的人,总归也才不过五十来万汉人。

    而怀化郡,却是一个地方方圆两千里的庞大地域。

    要守住这里,就需要人口。

    起码,要有一百万的常住人口,才能将那块沃土彻底的变成中国。

    马车轱辘轱辘,继续前进。

    一刻钟多一点后,来到了张未央兄弟已经阔别了数年的家乡。

    在村口,张未央和哥哥张起停下马车,然后带着妻妾儿女,步行走向记忆中那个模糊的家乡。

    哪怕过去了数年,小村庄的变化也没有多少。

    除了村头多了两架简单的水车,山坡上多了几头小牛犊外,与张未央甚至张起最后一次看到它的时候,一般无二。

    因为是临近收获的季节,所以,有妇女带着孩子,在附近的小山和小溪、池塘旁,收割着各种野草。

    这是中国农民的日常。

    也是为了填补家用。

    张起兄弟小时候也在母亲的带领下做过这样的事情。

    野草晒干后,可以用来缴纳当年的刍稿税,而多余的干草,也能卖钱。

    汉室官府,用着十五钱一石的价格,无限制的收购一切刍稾。

    而这些刍稾,最终会成为骑兵的战马的食粮。

    看着这个场面,张氏兄弟唏嘘不已。

    两兄弟带着妻妾和随从,走近村里。

    顿时,就引起了轰动。

    对于这个村庄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他们兄弟,确实是陌生人。

    许多小孩子,害羞的躲在了大人身后,而一些青壮则警惕而羡慕的望着张家兄弟。

    只有几个老人的模样,张起兄弟还能记起。

    “叔伯祖!”张起走到一个拄着拐杖,在家门口的大树下乘凉的老者身前,恭身屈膝,拜道:“不孝子起,携不孝子未央,给老大人问安!”

    张起永远不会忘记,当年,他想要参军入伍,但姨夫却不同意,最终是这位张氏的族长出面,做了裁决,写了保书,才让他能从军,才让他能有今日。

    那老者不可置信的看着跪在自己身前的两个年轻雄壮,气度不凡的将官。

    “你们是……张二郎的两个小子……”他勉强回忆起来,整个人都一下子就精神了起来,他扶起张家兄弟,拍着肩膀,说道:“善!善!善!出人头地了啊!”

    “幸不辱命,小子今天幸蒙陛下不弃,用为安东都护府护濊军甲部校尉!”张起昂起头来,骄傲的说道。

    “老大人教诲与恩赐,小子没齿难忘!”张起恭身说着。

    当年,他去参军,是这位族长,送来了一件兵器,不然,他不可能入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