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7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听说,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众之白也!”朱买臣说道:“臣以为,欲治一地,一人之智,无足以成功,若集众智,与地方乡贤共商,然后势之以政,则政自正……”

    刘彻听着,却是忽然睁开眼睛,望着朱买臣。

    这个众智治国,确实是杂家一直以来的唿声,从吕不韦开始,他们就已经在大声疾唿了。

    这些君王眼里的缓则和大逆不道的乱臣们,从来就不相信,有什么人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就平安天下。

    吕不韦当年,甚至喊出了‘众知无畏乎尧舜’的口号。

    意思就是,假如有一群足够聪明的人聚集在一起,尧舜也是可以超越的。

    你以为这就是吕不韦作死的极限了吗?

    错了!

    吕氏春秋里,还有‘凡君之所以立,出乎众也。立己定而舍其众,是得其末而失其本。’这句话的意思呢,就是皇帝啊,是来自于人民之中的,他一上位,就注定脱离了人民群众,所以呢,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皇帝这个东西,假如他能够带领人民前进,那就支持他,倘若,他倒行逆施,那就废了他!

    这可比孟子的民重君轻思想更加该死!

    所以,吕不韦怎么能不死?

    说句实话,吕氏春秋,没被烧掉,已经是万幸了。

    而杂家由此确立了贵众思想。

    大约类似于后世的集体领导,但又有些不同。

    是以,刘彻才一直觉得,假如谁可以成为未来的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或者势力,那么,杂家,无疑是最有希望。

    也是因此,刘彻才一直忍耐着,没有将这个学派打进地狱里。

    甚至于,刘彻还有意无意的扶持着它,引导着它。

    但现在,朱买臣当众喊出了这个口号。刘彻就不得不站起身来道:“朱爱卿所言,甚得朕心,请卿具施政之策,奏于朕前,朕当亲览而择才施用之!”

    他根本就不敢让朱买臣继续说下去。

    万一这货在傻兮兮的喊出了其他口号怎么办?

    到时候,那儒法还不得跳起来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零二节 朱买臣的办法

    朱买臣之后,刘彻又点名了几个官僚。

    基本都是些来自中低层的官员,泰半属于那种出生考举,但没有什么背景和人脉,靠着自己爬到今天位置的精英。

    既然是精英,那他们的回答,自然不差。

    甚至,让刘彻充满了惊喜。

    譬如,一个来自公羊派,大抵是胡毋生的门徒,名叫李阙的官员,就开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政绩

    这也是他得以能够来到这甘棠的缘故这位李先生是河内郡朝歌县的县令,而众所周知,河内是汉室豪族力量最强、游侠最猖狂的地方。

    在整个汉代史上,河内郡的豪族和游侠势力,就一直是国家挥之不去的阴影。

    原因很简单。

    对付其他地方的豪族、游侠,地方官实在奈何不了,可以让国家出手,将之强制迁徙。

    但河内就不行了。

    此地,是汉室列侯封国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河内郡领十六县,就有十一列侯!

    其中包括了当朝太后薄氏的亲弟弟薄戎奴的封国郅县。

    如此多列侯猬集在此,别说是什么县令县尉了,就是郡守,恐怕也得掂量着来。

    万一你不小心,得罪了那位列侯,人家给你穿小鞋怎么办?

    是故,河内郡问题一直困扰汉室,国家几次想要整顿,却都投鼠忌器。

    史上,直到武帝时,义纵和王温舒接棒,才算勉强镇压下了河内豪强和游侠的气焰。

    至于在现在……

    此地的豪族和游侠势力,只能说是一手遮天。

    而豪族和游侠势力强大的地方,若是郡守,大约还可以弹压、镇压,但一个小小的县令,显然是没有什么施展才华的空间。

    但这位李阙李县令却打破了这个常识。

    他用的法子很简单推广水稻。

    这看起来很不可思议水稻是南方的作物,小麦和粟米才是北方的主人。

    但问题是,河内郡诸县的地理和气候确实适合种植水稻。

    而且,在试种了水稻以后,还得到了很高的产量比粟米高三倍,比小麦高两倍。

    水稻的平均亩产达到了五石!

    就连刘彻初听也是不可思议,水稻产量虽然很高,但不应该这么高吧?

    但事实是他没有说谎。

    在调阅了大农档案后,确实如此。

    若只是如此,那么此人也就不过是一个走运的幸运儿罢了。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李阙在经过试验,知道了朝歌可以种水稻,产量还这么高后,他就带领民众,在沿河地段开垦了上千顷稻田。

    要知道,北方的粟米和小麦都是不耐涝的。

    所以,沿河的滩涂地和洪泛地,一直都是空着的。

    而他此举,等于生生的将朝歌的可耕作土地面积扩大了三分之一,最重要的是,此举对整个三河地区都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

    而这位李阙李县令,也因此成为了河内豪族、游侠与官府相互合作的典范没有豪族和游侠的配合,他一个小小的县令,怎么可能有那么多资源,组织起那么多人力开垦如此多的水田?

    而另一位来自法家的年轻人也给了刘彻不少惊喜。

    这个来自太原的年轻官员,在自己的治下,大刀阔斧的清理商贾多占的土地,一口气清理出了上万亩,真可谓是政绩斐然。

    与这些年轻官员对问之后,刘彻对于这个国家的现状也有了更清楚的了解了。

    直到离开甘棠,坐在前往茂陵的撵车上,刘彻都一直在思考和消化着今日的所见所闻。

    张汤却是特别好奇的在旁边问道:“陛下,那位朱生打算怎么解决这蒙师、医生以及匠人的问题?”

    刘彻闻言,笑了笑,将那本小册子交给张汤。

    张汤接过来一看,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

    “这……”张汤放下来,叹道:“未免有些惊世骇俗了吧……”

    “不……”刘彻摇摇头,笑着道:“朕觉得挺好的!”

    “也很适合当前的天下……”刘彻说道:“总不能说,人丑无人权吧……况且,以貌取人,失之偏颇啊……”

    当前,汉室一直有着传统,那就是想当官?ok!先照照镜子。

    假如长的丑,五官都不端正,或者有残疾,那就对不起喽!

    史上,武帝见到公孙弘,第一印象就是帅哥啊!

    倘若公孙弘长的歪瓜裂枣,甚至,哪怕只是普普通通,武帝大约都不可能重用他。

    没办法,在这个看脸的世界,长的丑,本事就是罪。

    刘彻虽然一直有心改变这个传统,但奈何,他只是一个皇帝,不是神,不可能面面俱到。

    尤其是选官用官这种事情,说句老实话,能够处理和选用两千石就已经很辛苦了。

    两千石以下的事情,哪怕他有三头六臂也管不过来。

    所以,汉室天下,每年都上千名因为相貌而不是才华被直接拒之门外的人。

    而如今,这个朱买臣瞄准的就是这些因为相貌而不是才华,所以无缘官场的人。

    在他的计划里,所有的蒙师都会尽可能从这些人中招募。

    并且,只要这些人在地方干满十年,没有劣迹也没有犯法,就可以得到官府的保举,踏入仕途。

    这也算是给这些可怜人打开一扇改变自身命运的大门吧。

    说不定,这里面就有西汉的戏志才和庞统。

    至于医师和铁匠的问题,朱买臣的解决办法也很有意思。

    由于这两种人才都直接跟地方百姓的息息相关,而且都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积累经验。

    所以,朱买臣打算用两条腿推进。

    一方面,在地方上挖掘和招募相关人才。

    一个郡这么大,总归是有些医生和铁匠的,然后呢,再从郡中选派那些年轻、聪明、好学的年轻人,送到这些医生、铁匠门下学习,作为官派学徒。

    再通过奖惩措施来激励这些人教育、培养派去的门徒。

    而在另外一方面,则由官府出面,组织一批人,来长安的鲁班苑和太医署进修、培训,请求鲁班苑和太医署开办一种短期培训课程。

    就类似于在安东屯垦团里的模式。

    不需要教他们什么深奥的东西简单的号脉、诊断和开药方、辨识草药/修理和锻造农具就可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