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7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然……”

    儒家众人听着,感觉脸上都是火辣辣的,一些脸皮薄的年轻人,甚至不敢抬头看其他人,只能深深的将脑袋埋起来。

    特别是公羊派的学者,都是尴尬不已。

    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事情,孔子当年的确做错了!

    本来,这也没有什么。

    做错了就做错了呗。

    只要大家咬死了‘孔子思想没有错,假如有错,那错的肯定是世界’,谁还能奈何得了自己不成?

    但问题是,现在的场合,不容许他们再这样撒泼耍无赖。

    甚至,不容许他们狡辩!

    现在这里,是什么地方?

    太学勤学阁!

    上首的那个男人是谁?

    大汉天子!

    大堂两侧,端坐的是什么人?

    三公九卿,列侯勋臣!

    而今日的大汉帝国,是一个由军事贵族为主,以军功将门和地主阶级为框架的帝国。

    当着天子和满朝文武的面,再硬着头皮,狡辩和诡辩,无疑是自寻死路!

    天子不可能接受儒家在三北案上立场。

    满朝文武,甚至天下的军事贵族,更加无法容忍类似于三北案这样的事情。

    这也是现在的儒家,与后世儒家面临的环境的最大不同。

    执政的、秉政的,一直到控制和主导国家权力的。

    全部都是军事贵族,至少也是军事贵族的集团成员。

    这与后世儒家体系下的文官政府是有本质差别的。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大汉帝国,至少在广大的北方郡国,上至列侯、诸侯、下到庶民,没有人会支持儒家在三北案上的立场。

    儒家上下确信,只要自己敢在这个问题上,坚持己见。

    那就必然会自绝于天下,自绝于朝堂。

    天子不会容忍有人打着孝道的旗号,去当逃兵;列侯贵族们也不会准许,自己的麾下有人在战场上当逃兵。

    但问题是事涉孔子,容不得儒家退缩。

    倘若没有了孔子这块招牌,儒家的吸引力和对天下人的号召力,就要下降一个等级。

    而这极有可能导致,未来的年轻人,不再来到儒家的学苑求学。

    那些贵族、那些大商贾,也不会再如现在这样的慷慨。

    没有了年轻人的补充和贵族、大商贾的赞助,儒家拿什么去对抗法家和黄老派?

    怕是,要被墨家都骑到脑袋上耀武扬威了。

    是以,沉默片刻后,胡毋生终于行动了起来。

    只见这位大儒,在两位弟子的搀扶下,走到场中,拜道:“陛下容禀:三北案,只见与韩非子之作,未有信史可证!老臣以为,此乃无中生有之事,还望陛下明察之……”

    张恢却是早知儒家会拿这个事情来说事,他笑了一声问道:“韩非子难道还能诬陷孔子不成?”

    胡毋生哼了一声,拒绝回答这个明显是坑的问题。

    张恢哪里肯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他立刻就痛打落水狗,逼问道:“那敢问胡子,胡子对于人主举匹夫之行的事情,如何看待?”

    这也是三北案,儒法争论的焦点了。

    法家认为,国家、政府,不应该被个人道德所绑架,以国家利益为先。

    于是,战国时期,法家执政的国家,都是**裸的肉弱强食,一副帝国主义范。

    得寸进尺这个成语,就是由法家所创造的。

    而对于儒家来说,将个人道德、礼法标准,置于一切之上,却是他们赖以为生存的根本。

    是以,胡毋生几乎是毫不犹豫就回答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若有君子,能率众行善,安邦养民,如何不可以为天下表率?万世之师?”

    “周公之后,何人可以以道德治天下?”张恢不甘示弱的反驳着:“岂不闻以子产之贤,管仲之才,尚且需要明法度,立刑罚,方能安天下?”

    …………………………

    两人激烈的辩论着。

    在刚开始,两位巨头还能就事论事,只论三北案。

    但很快,辩论的范围就扩大了,而且,参与的人也多了。

    这边的法家博士,指责儒家虚伪,那边儒家就反驳法家‘苛政酷法,必不能久’。

    吵着吵着,就从纯粹的辩论,变成了相互的人身攻击。

    当然了,知识分子,读书人骂人,那是一个脏字也不带的。

    像法家,动不动就讽刺儒生们‘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其言谈者,为设诈称,借于外力,以成其私,而遗社稷之利……’,简单的来说,就是沽名钓誉,除了吹牛,没有任何才能,偏偏却又是国家的寄生虫,依附在主人身上吸血。

    儒家,自然不会坐以待毙,特别是公羊派的学者们,脾气暴躁的很,立刻就反讽法家只会杀人,不懂治政。

    这两派,越吵越厉害。

    然后,自然而然的,就当着刘彻的面,上演了一出全武行。

    不得不说,现在的儒家学者,特别是公羊派和韩诗派的学者,战斗力那是杠杠的。

    当然,法家也不差,基本上,法家的学者都是北方人,人高马大,膀大腰圆,而且在多数时候,法家的学者,还兼职了武将。

    等闲的人,三五个也未必是一个法家学者的对手。

    不过,儒家人数众多,立刻就碾压了法家。

    在混乱中,一只不知道是谁的靴子,飞到了坐在左侧看戏的丞相周亚夫的头上。

    刹那间,整个大厅安静了下来。

    周亚夫的脸色,更是跟吃了翔一样难看。

    儒法两派的学者和门徒们,知道闯了祸,连忙全部跪下来,对刘彻拜道:“臣等君前失仪,死罪死罪!”

    几位巨头,更是脱下帽子,深深的顿首谢罪。

    而那个将靴子丢到周亚夫头上的人,更是惶恐不安的低着脑袋,连大气都不敢出。

    其他人更是吓了个半死还好,这靴子只是飞到丞相头上。

    万一,若是飞到了天子身上哪怕只是飞到天子的案前,这也是大逆不道、大不敬的死罪,罪人自然是要被杀全家,而其他人也脱不了干系。

    刘彻却是忍着心里的笑意,对周亚夫问道:“丞相怎么样?”

    周亚夫将那只飞到自己脑袋上,让他丢了面子的靴子摘下来,拿在手里,出列拜道:“赖陛下洪福,臣并无大事……”

    并无大事,那就是有事喽!

    刘彻挥挥手道:“传太医!”

    立刻就有一位太医钻出人群,提着一个药箱,跑到周亚夫面前,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遍。

    又是把脉,又是检视头皮,还让周亚夫张嘴伸出舌头观察了一番,又让他读了一遍文章,然后,这太医跪下来对刘彻拜道:“启奏陛下,以臣之诊断,丞相当无大碍矣!”

    刘彻又挥了挥手,让此人退下。

    “儒法两派,就是如此治学的吗?”待到太医退下去,刘彻站起来,走到周亚夫面前,将之扶起来,拉住他的手,冷冷的看着儒法的巨头们,冷哼道:“若丞相有所闪失,尔等赔得起吗?”

    大厅之中的将军列侯们,更是怒目而视,瞪着儒法的博士以及学生。

    周亚夫在军队之中,非常有威望,很得人心。

    他待兵如子,在军队上下,都很受拥戴。

    另外,他还是武苑山长,现在的汉军之中,超过七成的高级将领,都曾经在他座下听讲,甚至有许多人曾经蒙他亲自指教和点拨。

    正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在将军列侯们眼里,儒法两派的博士们加起来,也没有周亚夫重要。

    若非刘彻在这里坐着,他们恐怕早就已经拔出了佩剑,要这些渣渣给他们一个交代了。

    即使如此,在这些久经沙场的大将的怒目之下,儒法的许多年轻人,都是感觉膝盖一软,两股战战。

    毕竟,这些将军列侯,哪一个人不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

    哪怕是胡毋生、董仲舒和张恢等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是心里面敲着鼓,忐忑不安。

    此刻,他们终于想了起来。

    今日的大汉帝国的主人,是列侯将军,是军功贵族。

    旁的不说,当今天下,三成的郡守,七成的郡尉,都是军人出身或者将门、列侯子弟。

    更可怕的是天下超过八成的亭长、里正,是退伍士卒担任的。

    哪怕是经过了考举加成后,力量扩张的文官系统,加起来,也不是这些控制了枪杆子的武将的对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