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8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甚至学了三年,写字都歪歪扭扭。

    但他们占用了大量资源,造成了严重浪费。

    若,这些人是夷狄之中的贵族,可以起到化夷为夏的作用,大家也能捏着鼻子接受。

    然而,事实是左吴和晋昌以及他们的派系,挑选的人,根本不问对方的出身,说是要唯才是举。

    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甚至热衷于见到一个稍微成器的人,不问其资质和基础,就带回平壤学苑。

    也就是这两年,他们这一系强势表达了不满,才有所收敛。

    但调调依旧是那个调调。

    此番,老师前往新化,一走恐怕就是一两个月,这平壤学苑里的左吴、晋昌的门徒,恐怕要旧病复发。

    自己等人,自然要挺身而出,制止他们的肆意妄为,好叫他们知道,这平壤学苑的钱和资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而安东各地的封君列侯士大夫君子的捐献,是天子的恩德与雨露。

    应该用在刀尖上!用在真正的士大夫君子身上!

    如今在伍被一系之中有这样一个观念:十个解狐也不如一个管仲。

    解狐,晋文公的大臣,素有贤明,能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但是,与管仲相比,解狐就是庸才了!

    在这个思想影响下,伍被一系认为,与其大量的去培养那些不知道能不能培养起来的平民百姓,不如集中资源,教育和培养已经有基础和有才能的贵族士大夫弟子。

    至少也应该是中产小康之家,衣食无忧之人。

    把这些人教育好了,让他们具备君子之行,有爱民之心,再由这些君子,去管理和领导百姓。

    世界必定会越来越好,最终,达到民富而国强的理想社会。

    …………………………

    与此同时,左吴和晋昌,也在召集自己的门徒弟子训诫,说道:“此番伍公前往新化,尔等恪守苑规,不得与师兄弟有所间隙!”

    这些年来,伍被一系声望大盛,而左吴和晋昌的势力则渐渐缩小。

    哪怕是那些被他们从民间带回来,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有许多转投了伍被一系。

    原因很简单,左吴、晋昌的这条道路,注定崎岖而坎坷。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他们的道路确实是正确的。

    但问题是很可能,会与孔子一般。

    活着的时候,备受歧视和冷落。

    要等数百年后的后世,才能兴盛。

    不是谁都愿意,眼睁睁的看着其他人吃香喝辣,而自己则固守寂寞,与真理为伴,与大道为友。

    再说了,即使孔子,不也是整天打破了脑袋,想要求一个施展自己抱负的地方吗?

    所以,能够一直坚守在左吴和晋昌身边的人,少之又少。

    这是劣势,但也是优势。

    因为每一个坚守下来的人,不是理想主义者,就必然是狂热的殉道者。

    困难、艰难与磨砺,对他们来说,不是折磨,而是享受!

    他们深信自己选择是正确的。

    他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自然,对于伍被一系,是怎么看,怎么都不顺眼。

    所以,当即就有弟子不服,拜道:“恩师!伍公我等自然敬之,但他门下那些染色不当,误入歧途之人,弟子等不得不与之斗之!”

    其他人也都纷纷称是。

    对他们来说,他们所坚守的事务与原则,已经与伍被一系,有了天壤之别。

    当然,因为现在,两者都还在一个系统内,且共同遵守和遵循着许多原则。

    所以,矛盾依然只在学苑内部,甚至只在核心弟子门徒之间。

    外界的人,甚至都不清楚,平壤学苑内部的这些纷纷扰扰。

    之所以如此,也是杂家本身的特殊所导致的。

    杂家有一个观点,叫做‘染色观’。

    这是杂家从墨家那里拿来以后,修修改改,就变成自己的理念。

    所谓染色观,本是墨子观民众染丝而散发出来的脑洞。

    染丝于苍则出于苍,染丝于黄则出于黄,所以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则五色也!

    这本来是墨家的一个辩证法,但到了杂家手里,被赋予了更多的东西。

    变成了一种类似儒家的君子小人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杂家看来,亲近王道的,会被王道所感染,而亲近邪道的,会被邪道所感染。

    一个人,假如本来是君子,若他接触歪理邪说,就会被洗脑成奸臣,而一个小人,倘若能接受圣王教育,那自然会被影响成为君子。

    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当然,现在还没有这个成语。

    而在伍被和左吴、晋昌各自的弟子门徒之中,互相都觉得,对方已经误入歧途,要拯救,要拉回来。

    特别是左吴、晋昌之一系,特别执拗。

    内部纷争,多半都是由他们主动挑起来的。

    左吴和晋昌,看到这个情况,也都是各自叹了口气。

    在事实上来说,他们其实也受到了门徒弟子们的影响。

    他们活着,平壤学苑大约还可以维系团结,但一旦他们过世,恐怕弟子门徒们就要分家了。

    一如当年孔子去世,曾子、子思一系和子夏、子张一系,各过各的,分道扬镳。

    于是今天,就有了公羊之儒、谷梁之儒、思孟之儒、韩诗之儒,楚诗之儒、重民之儒、荀子之儒……

    未来,平壤学苑,极有可能分为伍被之学、左吴之学、晋昌之学……

    而这是他们的意志所不能扭转和改变的。

    因为,直到今天,他们也没有能找到道路,看到方向。

    每次午夜梦回,都以为深处丛林,四周都是荆棘,有猛虎环伺,危机四伏。

    脚下的路,不知道是通向理想国还是万丈深渊。

    他们只能亦步亦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你们啊……”左吴叹了口气,坐在席子上,道:“我曾记得,我曾告知尔等:辩议不可不为。辩议而苟可为,是教也。”

    “尔等却皆意气用事,不以为然!”左吴重重的拍打自己的大腿,面露悲色说道:“我辈杂家,除了贵众,还有用众啊!天下岂有纯白之狐裘?乃取众白而已!”

    弟子们闻言,都是低下头,乖乖挨训。

    左吴却是忍不住咳嗽了起来。

    他是楚人,素来都居住在南方温暖之地。

    到了安东以后,身体很不适应,曾经生过大病,差点辞世。

    幸亏当时朝鲜君刘明从长安请来太医,才让左吴捡回一条命,但从此却落下了病根,一旦激动就容易咳嗽。

    见到老师咳嗽,弟子们连忙全部跪下来,劝道:“恩师息怒,学生们知错了!”

    论起师生情谊,左吴、晋昌这一派是最深重的。

    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像父子,而不是师徒。

    左吴却是挥手,说道:“给吾背诵《用众》之篇!”

    晋昌看到老朋友激动也连忙说道:“还不快点背!”

    “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

    “……夫以众者,人君之大宝,国家之本也。故众勇则无畏孟贲,众力则天地可易,众智则尧舜可期……”

    这是伍被、左吴、晋昌等人,从《吕氏春秋》的思想基础上,进行修改后,编订的一篇文章。

    更是杂家如今,尽管两派矛盾重重,但依旧可以在很多事情携手合作,甚至精诚团结的根本所在。

    杂家,素来推崇众智与用众。

    认为,人力有时穷,但集合众人之智,可以与尧舜比肩,用众人之力,可令天地改换。

    就差明着说:倘若天下团结如一人,皇帝也可拉下马!

    而这篇文章,最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合作精神和包容精神了。

    你不能因为别人与你意见不合,看法不同,就否定他的观点和思想。

    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学说是无懈可击,更没有什么东西是纯洁的,完全正确的。

    唯有博览百家之长,去其弊端与短处,取众力、众勇、众智,才可能诞生出正确与真理。

    但可惜,很多时候,知道怎么办是一回事,怎么想又是另外一回事。

    思想道路上的分歧,注定了杂家将来的分裂……

    …………………………

    另一地,司马迁却对杂家和平壤学苑影响下的安东,越发的感兴趣了。

    过去半个月,他跨越了大半个安东,从安东的东部,一路经过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城镇、封国以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