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彻点点头,看着众人,问道:“吕氏春秋,著于秦始皇九年,至今不过**十年,何以如此短的时间,冬小麦种植时间却提前了这么多?”

    他猛地抛出自己的论断:“天气在一年比一年冷!”

    “诸卿若有疑惑,请看史官们记载的灾异吧!”

    刘彻拿起那些史官记载的灾异事件的竹简,随口道:“自秦二世二年至今,关中发生了水灾十几次,其中二世二年,夏七月大雨,连雨自七月至九月!”

    “太宗孝文皇帝初,多雨,积霖至百日方止,后三年,秋连月三十五日,蓝田山出水,流数百里!”

    “再看旱灾,秦始皇十二年,天下大旱,六月乃雨,至国朝,孝惠二年,夏旱,五年,复旱,江河水少,溪谷绝。先帝在位时,前三年,秋旱,九年春旱,后元六年春,天下大旱,夏四月,天下再旱,蝗虫四起,去岁,河东旱,蝗灾起!”

    “孤曾于河东闻长者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刘彻看着一脸不明所以的大臣们。沉重的道:“请卿等查阅史书,上一次灾异如此频繁,气候如此多变的时代。是什么时候?”

    “周孝王七年,冬大雨雹,汉江冰,牛马冻死,幽王九年,秋,桃杏实!”突兀的。一个声音响起,刘彻看过去,只见杨毅出列跪拜道:“隋巣子云:历宣之世。天旱地拆,我墨门世代传承了周室竹书!”

    众人闻之,几乎都吓了一跳。

    西周最后的那百余年的历史,几乎就是在灾荒和不断的天变之中过来的。

    西周就是在灾荒和天变中灭亡。直至周室东迁。这些灾异才终止。

    而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明史记载的第一次与小冰河的亲密接触。

    结果是,文明在天灾面前一败涂地,用西周的灭亡作为祭品,才撑过了那一次小冰河,但后果,却是极为严重,往后百余年,中原文明几乎摇摇欲坠。直至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驱逐西戎北狄,中原文明才重新复兴起来。

    是以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袵!

    可见,当时的情况糟糕到什么地步了。

    几乎可以说是,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边缘!

    在此时,在座众人,只是想起那段黑暗的时间,就不由自主的冷汗直冒。

    对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此时的知识分子来说,被发左袵,就是他们最恐惧的噩梦!

    这一点,不分派系无论立场,都是如此!

    于是,在刘彻的循循善诱或者说恐吓之下,大臣们,终于意识到,现在,在他们面前的是什么样的敌人。

    如今,这个恶魔再次出现了。

    而刘彻的手下,面对这个事实,反应,却各有不同。

    张汤、宁成等法家大臣,都是一副临襟正坐,严阵以待的表情。

    私底下也开始考虑应该采取些什么措施来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灾厄。

    汲黯为首的黄老派和亲黄老思想的官员则有些懵了一样,似乎有些不知所措,汲黯的脑子里更是乱糟糟的,什么样的想法都在往外冒。

    对于现在执掌了国家大政的黄老派政治家门来说,这可能再次出现的灾厄,确是他们之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

    该怎么应对,暂时想不出主意来。

    但,刘彻也看到了有些人正在摩拳擦掌,斗志昂扬。

    比如说儒家的颜异和墨家的杨毅。

    墨家很好理解,这个学派本来就不信天命。

    至于,儒家,则必须承认,最起码,现在的儒家还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派系,相反,现在的儒家属于一个积极向上,想要有所作为的一个派系。

    譬如,公羊学派就公开宣扬大复仇主义,主张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当然,也有些满脑子都是妥协让步的家伙,只是,这些人并非儒家的主流,相反,他们此刻还属于非主流,被排斥在儒家的主流之外。

    刘彻看着众人的反应,他伸出双手,道:“古人云,不足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世,为日后子孙计,孤以为,从现在开始,我等就要考虑,怎么准备应对最糟糕的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数月不雨,江河断流,粮食绝收,蝗灾、水灾反复并起!”

    听着刘彻的话,大臣们仿佛看到了那个可怕的未来。

    甚至有人心生绝望,这样的未来,还有救吗?人能战胜自然吗?

    在这样的想法下,有人糯懦的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为何要考虑那么久远的事情呢,说不定,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呢,毕竟,我汉室天子贤德,泰一有灵,未必会降灾……”

    对刘彻来说,最大的利好就是,此时,还没有什么天人感应的理论,因此,并没有那种天灾都是皇帝的错的舆论环境。

    因此,他还可以慢慢的调整策略,一步步的部署计划。

    刘彻看着大臣们,道:“以孤的估计,最多三十年,三十年以后,这种种灾厄就将要接踵而至,若孤与卿等什么都不做,三十年后,这些灾厄相继而来之时,孤与卿等皆要面对今日坐视灾厄。无所作为种下的苦果,谁要是想自己的子孙生活在天灾四起,灾民流离的世界。大可以现在就离开!”

    事实上,根本用不了三十年。

    这一轮的小冰期,眼下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因为刚刚开始,对气候的影响还不大。

    二三十年后,这轮小冰期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将达到一个阶段性的高峰。

    明史记载,小猪统治时期。黄河决口,十几年无法封堵,关东大灾。流民多达百万,聚集于函谷关下。

    然而,这也只是一个开始,往后两三百年。整个世界都将被这一轮小冰期所影响。

    昭宣之后。气候寒冷到达峰值,最终导致了西汉灭亡,王莽自寻死路,东汉更被其折磨的不成人形。

    毫不夸张的说,不抓紧这最后的二三十年来部署措施,发展技术,那么,这个世界将和刘彻原先的那个世界一样。不断的陷入王朝周期律的重复厮杀和内战中,更可怕的是。还会有五胡乱华。

    那样的世界,对刘彻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正因为这样,前世,他虽然只是一个诸侯王,还是被猜忌的诸侯王。

    却依然不顾忌讳,拼命的发展和推动科学技术,积蓄人才和力量,企图逆天。

    最后他虽然失败了。

    但,他却并不后悔!

    身为穿越者,倘若不能改变悲剧的发生,那还穿越个毛啊,找块豆腐去撞死得了!

    今生,已经坐到了太子得位子上,成了未来的皇帝。

    手下有着一股不小的势力,那么,自然就要用尽一切手段来阻止那个即将发生的悲剧。

    穿越加重生,还不能让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主宰这个星球,那么,刘彻觉得,自己可以去找根绳子上吊了。

    当然,饭要一口一口吃,杨广就是性子太急了,才落得那么一个下场。

    刘彻自也不愿意为他人做嫁衣。

    他挥挥手,王道就指挥着宦官,抬着一副巨大的关中木牍地图,走了进来。

    刘彻带着自己的臣子们,走到这副地图前,道:“若论对抗灾荒,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兴水利!”

    “诸卿请看,目前,关中只有一条郑国渠在运作,另有一条褒斜道在勘探设计,孤的想法是,除了褒斜道外,其他关中水系和灌溉工程也当提上日程,开始勘探,研究地理地貌,为施工做准备!”刘彻侃侃而谈,有着程郑婴跟卓王孙这两个大金主的存在,刘彻并不害怕,大兴土木会导致民怨沸腾。

    事实上,他提出十万万钱的要求时,就已经考虑到今天了。

    显而易见,程郑婴和卓王孙赎罪的十万万钱,并仅仅只是拿来修一道褒斜道,来收买皇帝老爹和军方的。

    刘彻的想法很简单,趁着国家财政还很富裕,趁着吴楚之乱后的十几年和平时期,尽可能的多修水利工程,多搞出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器械。

    史书上记载文景之治,钱都烂在仓库里了。

    身为穿越者,刘彻并不觉得,这样的情况有多好。

    钱,不流通起来,就不过是一些没有用的金属。

    刘彻看着地图,想了想,他并不是水利的行家,但是,前世,小猪政府的诸多工程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此刻,他毫不犹豫的将小猪时期的几个重点工程拿出来用了。

    他指着地图,道:“孤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