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下呈报上来的案件,他但凡只要能推脱的。就肯定推脱掉了。

    然假如一定得由他自己来处理的,他都会千方百计的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拖延。实在拖不下去,才流着眼泪,在文书上签字用印。

    这固然是其为自己树立牌坊,但未尝不是反应出了,他缺乏担当,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的性格?

    说句老实话,张欧也是命好。

    当廷尉时,前任是一代名臣张释之,整个廷尉衙门的官员素质处于一个历史高峰。

    等他当上丞相了,丞相府的属官和司曹,都是张苍、申屠嘉几十年来一以贯之培养出来的能臣。

    在这样的情况下,毫不夸张的说,随便换其他人,大概也能胜任。

    刘彻自然也清楚这些情况。

    他记得非常清楚,前世申屠嘉后的丞相无论陶青也好,刘舍也罢,都是些唯唯诺诺的家伙,除了当了几年牵线木偶,啥成绩也没做出来。

    但汉室的行政体系,依旧运转正常,国家欣欣向荣。

    这都是基层官员能干,所以,丞相是谁,并没有什么干系。

    发展到小猪朝时,更玩出了外朝与中朝的花样,丞相彻底成了泥塑菩萨,被排除在了权力中枢之外。

    然而,现在,没有经过小猪的改制,丞相的权柄依然大的吓死人。

    旁的不说,丞相可以决定许多皇帝懒得去管的琐事,也能任免官员。

    譬如北平侯张苍当年去职后,被人踢爆,他提拔和举荐的许多官员,都属于问题官员,中饱私囊、吃里扒外的一大堆。

    正是这事情,给了张苍致命一击,使其政治影响力迅速消退。

    甚至连长安都没脸留,只能回北平待着。

    因此,刘彻在心中已经决心换相了。

    故意让晁错来宣读诏书是第一步,是给其他人看的步骤。

    意思很明显,就是告诉大家——丞相出问题了,皇室已经不信任丞相了,有志于冲击丞相大位的彻侯们可以出手了!

    这个信号释放出来,刘彻用屁股都能猜到,那些野心勃勃,想过一把丞相瘾的彻侯公卿们肯定会激动起来。

    甭管,他们能不能最终当上丞相。

    最起码,这种露面和在天家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就很难得!

    要知道,在汉室,丞相的产生,是由两种方式决定的。

    第一是皇帝自己选择,但,这样的情况很少出现,因为刘家是出了名的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一般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第二,则是大臣们推举了。

    譬如前丞相申屠嘉,现在的张欧,都是属于这一模式下产生的典范,当然,实际情况,与天子自己选择差不多。

    天子不表态,下面的大臣哪敢真的大大咧咧的举荐出一位不和天子意的丞相人选?

    那不是**裸的打脸吗?

    是以,在这一模式下,想要当丞相,首先,得是彻侯,其次,还得让皇帝知道和认可。

    汉家彻侯两三百号,皇帝也不是超人,哪能每一个都记得?

    所以,这适当的露脸,刷存在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不然,为何前不久,北平侯张苍都还要特意派自己的世子,跑来长安啊?

    献书这种事情,派个孙辈或者年富力强的幼子什么的不就可以了吗?

    归根结底,这也属于一种刷存在感,免得被皇帝忘记,遗忘的方式。

    所以,汉室历史上,每次拉丞相下马或者推举丞相,彻侯公卿大臣们,几乎全民参与,像过节一样,那阵势,几乎让不明白的人以为,刘家实行的是希腊的贵族长老明珠制呢!

    但实际上,这一切,不过是一帮子凑热闹不怕事大的贵族在刷存在感,免得被皇帝忘记了而已。

    当然,其中也有真正想冲击丞相大位的存在。

    是以,每次,当有丞相面临皇室的信任危机时,各种牛鬼蛇神都会跳出来。

    只是……

    刘彻很清楚,这次要是真的换相成功。

    那实际上,丞相的候选人只有两个。

    一个是他老爹的好狗腿,忠实的走狗,桃候刘舍。

    刘舍上一次没捞着丞相,这一次,再不让他过一过丞相的瘾,那皇帝老爹估计自己都会不好意思了。

    第二个嘛,则是太尉周亚夫。

    周亚夫此番平定吴楚叛乱,有大功,按照制度,是完全可以拜相的。

    具体会是谁胜出。

    刘彻这时候也没有把握。

    但刘彻自己是倾向周亚夫的。

    毕竟,现在这局面,比较诡异,周亚夫为相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这样想着,刘彻在太常寺官员们的引领下,登上原本皇帝老爹才能登临的龙座,然后,坐在龙座之下的台阶旁。

    逐除仪式开始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一节 监国太子

    逐除大典,其实白天的戏份并不多。

    刘彻要当的,其实也就是个泥塑的菩萨。

    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保持微笑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自有大臣们去处理。

    汉室建国虽然不过五十几年,但是,整个政治体系,却是继承自秦国的,经历过春秋战国锤炼的成熟体系。

    因此,对刘彻来说,主要挑战,是晚上的逐除仪式。

    届时,所有在长安的彻侯外戚以及诸侯王子弟,都会来到宣室殿前,参加逐除仪式。

    逐除日晚上的仪式,在汉代,又被称为大傩。

    诗经有云: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论语中也说——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这些前代贤圣的记载都表明,大傩仪式,是严肃的政治活动。

    在君权天授的时代背景下,刘彻以太子身份主持,必须兼顾威仪和孝道,而且还得做出一定的姿态,来笼络人心。

    这其中的度,是比较难把握的。

    辛亏,有晁错在身边提点和安排,刘彻这才知道该去怎么做。

    毕竟,晁错曾经当了十五年的太子家令,对这样的事情,熟悉无比。

    终于,夜幕徐徐降临。

    大傩仪式,也随之拉开了帷幕。

    宣室殿中首先响起了声势浩大的鼓声,随之,整个长安城都陷入了锣鼓的合奏之中。

    这是大傩的传统,根据神话传说。鬼虎、疫、魅、不祥、咎、梦、磔死、寄生、观、巨、蛊等魑魅魍魉是最怕鼓声的。

    所以,自春秋以来,每年大傩。都是伴随着鼓声进行的。

    同时响起来的还有,数百位童子的齐声唱和。

    “甲作食凶,巯胃食虎,雄伯食魅……”童子们稚嫩的声音,伴随着鼓点,一声声的传出。

    上百位头戴各种鬼神面具的巫师,也跳出来。持着各种各样的道具,在殿中,跳起了舞蹈。

    这些巫师嘴里面念念有词。因为语速比较快,一般第一次听,是有些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的。

    但只要仔细一听,但凡挺清楚的。估计都会在心里笑。

    原因很简单。这些巫师念的不是咒语或者经文,而是很朴素的恐吓语言。

    恐吓的对象,自然是那十一种被人们讨厌的魑魅魍魉,疫疠之鬼。

    譬如,当童子们唱到‘巯胃食虎’时,扮作巯胃的巫师们就会格外的激动,跳着大喊,其语言也很通俗。大抵是些‘快跑吧,再不跑。我就要抓住你了,把你扒皮抽筋,掏心挖肺,还要放在火上烤’

    而这个时候,扮作鬼虎的巫师,就会装作很害怕的样子,跪地求饶什么的。

    是以,其实,大傩算是汉室皇家的重大庆典中比较欢乐的一个典礼。

    不拘巫师们可以放肆,就连臣子,也可以兴致来了,上去凑个热闹。

    大抵算是一场西元前的cos大会。

    臣子们可以放肆,但作为典礼的主持者,刘彻就必须安坐。保持着微笑,还要有所威仪。

    然后,他还要与每一位前来拜会他的彻侯公卿,稍微的聊一聊。

    这个工作量就比较大了。

    因为,在京彻侯上百位,其中多数,刘彻见都没见过。

    何谈了解?

    好在,对此,太仆袁盎早就安排好了,每当一个公卿前来拜会时,都会有一个站在刘彻旁边的官员,将一张帛书拿给刘彻看,帛书上,写了前来拜见的这位贵族的名讳、封号以及父祖的基本情况。

    这样,刘彻就可以表现得比较得体,不至于出洋相,甚至,他还能根据前来拜会者的背景,勉励一二,褒扬一二。

    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政治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