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彻虽然不过是个监国太子,但,却也可以狐假虎威,行一些往常不敢行的事情了。

    等到,大臣们都来到了太子宫。

    见礼完毕,各自落座之后,刘彻就悠悠然起身,用一种略带沙哑的腔调,对着群臣道:“昨夜,孤做了一个梦,梦见一白头翁,对孤言:汉有贼臣,当戒之警之,孤欲再问,只见有长星自西方掠天而过,又仿佛有天火播了雒阳东宫正殿……”

    刘彻看向诸臣,问道:“此梦为何如此,孤甚不解,诸卿皆饱学之士,多闻博识,请以教我!”

    对刘彻来说,撒这个谎,最大的好处,就是彻底甩掉了几天以后的彗星与雷击的锅。

    至于接锅侠……

    不是赵王就是燕王。

    汉有贼臣,这四个字,一旦几天后那长星出西方,天火播雒阳的事情一发生,那么,毫无疑问,就算是儒家的那帮人,估计也会认为,这是神灵示警。

    贼臣是谁?

    那就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了。

    但刘彻相信,赵王刘遂,估计十之**要躺枪了。

    当然,更大的好处,则在于,这事情以后的发酵。

    想想看,那位给刘彻‘托梦’的白头翁是谁?

    只要脑子不笨的,稍微有点政治敏感的,估计都会一口咬定是高皇帝。

    既然高皇帝都托梦给太子了,那太子当真就是天命所归了!

    这也算是刘彻经过深思熟虑后,想出来的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

    甚至,刘彻都不需要担心皇帝老爹会起疑心或者别的什么。

    原因很简单,刘彻是在成为监国太子后,才做梦梦见的白头翁。

    按照中国的政治传统,监国太子,算是半个皇帝了,可以代天行使君权。

    因而,这只是一个类似擦边球的举动,并不会踩线。(未完待续……)

    PS:嗯,到家了~

    然后昨天太累了,回家就倒床上睡觉了~所以没有更新,今天呢,事情也很多,刚到家嘛,什么事情都多~然后明天的话,尽量多写点吧~抱歉了

第三百四十二节 背锅侠(2)

    统治者神神叨叨的事情,在汉室,并不少见。

    不然,后世也不会有‘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之叹。

    皇帝不止赤膊上阵,参与了许多类似的事情,而且,每一个皇帝,都还有些信这些东西。

    先帝时的黄龙事件,就是以一位功勋卓著的丞相下台才宣告结束。

    是以,当天子刘启听说了太子刘彻居然郑重其事的告诉大臣们,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白头翁,告诉他‘汉有贼臣’,更梦见了长星出西方,天火播雒阳这样的不祥之兆。

    刘启心里面,其实也是打鼓的,有些摸不准,刘彻所言,究竟真假如何?

    但是,这一点都妨碍晁错立刻就蹦跶了出来,杀气腾腾的上一封奏疏,中心思想,就是一句话‘削藩未尽全功,大臣还须努力!’,磨刀霍霍,点了三五个诸侯王的名字,列举了他们的违法事迹。

    这封奏疏,与刘启的心意,可谓是不谋而合。

    现如今,强大的吴楚已灭,这两个过去诸侯王中兵力最多,最桀骜,财力最雄厚,历史最悠久的藩王一去,长安的权柄,可谓是达到了顶点。

    没有诸侯王不敢再对长安有所不满和怨言,就连一向与匈奴人眉来眼去的赵王与燕王一系,都老实了许多。

    甚至就是三越,也已经忙不迭的派出了使者,再朝长安。

    在这样的辉煌胜利下。刘启的心也就变得更大了。

    假如一两个月前,吴楚兵锋最盛时,他的想法。最多不过也就是击败吴楚,然后,安心当自己的圣天子。

    但,现在,他却已经不再满足,继续放任地方诸侯割据,形同独立王国的局面。

    他想要彻底的解决诸侯王的割据地位。收归诸侯王手里的兵权和财权以及人事权力。

    趁着自己身体还健康,一举扫清国内的隐患,为子孙后代。奠定万世基业。

    但,没有借口啊!

    而且,一年之内,连续撸了三个诸侯国。杀了两个诸侯王。还有一个楚王死在长安。

    再动诸侯的话,将来青史之上,会是如何评价他?

    宗室兄弟,宗藩内部,又将会是如何评价于他?

    无论如何,刘启都不希望留下恶名,更不希望,被天下人认为他没有骨肉亲情。冷血刻薄寡恩。

    是以,晁错的奏疏。他直接留了下来,不打算公布,也不打算批驳,就这样,再等等看。

    若是太子的梦境被应验了,那,这事情就可以拿出来再炒一炒,看看情况,若没有的话,就当没有这个奏疏。

    老刘家向来如此,既要当**子,还喜欢立牌坊。

    满嘴的仁义道德,但实际上,手里拿的却是刀枪剑棒。

    但是,朝廷内外的风潮,却不打算就这么轻轻放下了。尤其是御史台的御史以及向来显得没事干天天晒太阳的大鸿胪寺官员们。

    他们中,虽然多数也不信什么太祖托梦,汉有贼臣之类的胡话。

    但是,太子发话了,未央宫也没有表示反对的意思。

    有点政治敏感性的,都知道是时候出来刷存在感表忠心了。

    反正,汉有贼臣,这贼臣,究竟是藩臣还是朝臣,谁能说得清楚?

    一时间,朝野一片鸡飞狗跳,各种各样的炮灰,纷纷跳了出来打头阵,试探风向,幕后的大人物们稳坐钓鱼台,静待时局变化。

    反正,在这个时候,即使打不倒自己的政敌,能恶心一下对方,也不错嘛……

    尤其是袁盎一系与晁错一系,几乎斗了个旗鼓相当。

    至于诸侯王,躺枪的人也有不少。

    甚至,就连一向默默无闻的代王也躺枪了——刘登被人揭发,在十一年前,他老爹还在的时候,与其老爹一起议论今上,言语颇有不敬之词……

    咳咳,这就纯属是泼脏水,要搅混局势了。

    代王一系,谁不知道,是标准的刘氏铁杆?向来就是老实厚道的代言人。

    当然,在刘彻的指使或者暗示,以及天子的纵容甚至放纵下,舆论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向来与长安面和心不合的赵王刘遂。

    刘遂一直以来,就是长安的心腹大患,尤其是今上即位以来,与吴楚相?*间

第三四十三节 背锅侠(3)

    “臣等拜见家上……”刘彻端坐御榻之下,临襟正坐,接受朝臣的跪拜。

    皇帝老爹则坐于刘彻身后的屏风后面,以屏风相隔,听闻政事。

    这其实,算是多此一举了。

    但政治就是如此,掩耳盗铃,就是政治的常态。

    现在,既然是太子监国,天子就不会跳到前台来。

    刘彻拿着一封刚刚被一个宦官送来的帛书,将之摊开来看了一眼,然后,就照着上面的要求,对诸臣开口,道:“昨夜长星出西方,天火播雒阳东宫正殿,孤甚愧疚,是孤不德,无以取悦上帝,是故,上帝乃降罪于孤,获罪于天,无可祷也!孤当素服以避正殿,于高庙面壁三日,自省其罪,此孤之罪,与父皇、群臣无关!”

    一上来,刘彻并未先按照帛书上的要求说话,而是自作主张,先把罪责统统揽到自己身上。

    看似很蠢,但实际上,却是一个聪明的策略。

    反正,现在谁都知道,这彗星与雷暴与太子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是上苍在示警,是汉有贼臣的预兆。

    因此,刘彻这么说,只是一个姿态,一个要把那个贼臣,也就是背锅侠,往死里整!

    可惜,大臣和天子都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刘彻玩出来的花样。

    大臣们一个个都是立刻就纷纷拜道:“家上言重了!此事与家上无关,纯属贼臣作祟。是故上帝示警,神明自显!”

    至于屏风后面的天子,却是暗暗点头。觉得这个儿子,还真是孝顺,竟然为了不让他这个君父的声名受损,不惜自己背锅,有担当,而且很孝顺。

    再想着前些日,他昏厥那日的所闻。天子刘启心里就更满意了。

    刘彻站起身来,踱了一步,这才按照帛书上的文字。道:“诸卿皆为长者,多闻博识,必知贼臣何人,请以教孤。以明忠奸!”

    丞相张欧立即出列拜道:“家上。臣欧,有奏:昔者济北王兴居谋逆,先帝将兵诛之,兴居贼臣,四散而逃,多有潜逃吴逆之国者,亦有部分贼子,投奔赵王。收留逆贼,非人臣所为。赵王嫌疑颇大,臣请有司诏赵王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