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胗兴沮酝踔辆┦ξ恃耸拢 

    刘彻听了,嘴角有些抽搐。

    这张欧,真是个猪队友!

    他要不是脑子被驴踢了,就肯定是收了刘遂的钱,这是要给刘遂开脱呢!

    谁不知道,当年刘兴居叛乱被平定后,先帝特别下诏,赦免了所有追随刘兴居叛乱的官员和士绅,还特意强调,一律不再追究。

    不然,刘遂哪里还敢继续朝长安。

    当然,这也勉强算是个由头吧?

    但,这事情,肯定不可能成为刘遂的罪状。

    刘氏天子,断然不可能去打先帝太宗孝文皇帝的脸,对于那位曾经的在世圣人,所说的话,下过的诏书,在汉室,基本等于金科玉律,不容任何置喙!

    很明显的,刘彻甚至都听到了屏风后面,皇帝老爹不满的咳嗽声。

    这是一个很严厉的信号。

    亦是一个催命的象征!

    天子刘启在屏风后面,此刻,真是肺都气炸了!

    对于张欧,他现在是怎么看,怎么都不满意了!

    堂堂一个丞相,凡事都是唯唯诺诺,在往日,或许,这样的丞相是符合他心意的,可以被操纵的木偶。

    但,在这样的时刻,一个这样不识大体,不明大局,还有些糊涂甚至可以称得上无能的丞相,却非良相人选!

    这时候,天子刘启有些怀念前丞相申屠嘉了。

    申屠嘉虽然脾气臭了一点,性格犟了一点,思想古板了一些。

    但最起码,有立场有原则有能力,而且,绝对不会犯下如此严重的政治错误!

    刘启与张欧,当了十几年君臣,自然清楚,张欧不大可能是收了刘遂的钱,更大的可能,估计还是老毛病又犯了,怕说错话,做错事情,满心只想着和稀泥。

    这样想着,天子刘启就微微叹了口气:“朕怎么就选了这么一个丞相?”

    只是,换相不过四个月,贸然再动,那就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了。

    事关天子尊严,刘启一时半会,也下不了决心,推动换相之事。

    “朕得想个办法,让张欧自行请辞……”刘启心里想着。

    既然不能罢相,那自然只能暗示丞相自己辞职了。

    在汉室,皇帝有许多种暗示性的策略和方法,来告诉他的丞相,是时候退位让贤了。

    一般,这些方法与暗示,都隐藏在冠名堂皇的勉励和嘉奖之中。

    譬如,先帝时就玩了一个漂亮的传接球,将手握大权的丞相周勃赶回老家种田,一举扫平了阻碍其掌握大权的元老重臣势力。

    只是,这些办法都已经被人所熟悉了,太过露骨,刘启担心假如再用,可能张欧会受不了刺激,万一闹出一个丞相自杀的闹剧,对他的名声,怕是有所伤害。

    这么想着,刘启就有些犹豫了。

    而御史大夫晁错,却像是吃了枪药,立刻就跳了出来,奏道:“臣晁错启奏家上:臣以为,丞相未免太过避重就轻了罢!赵王刘遂之罪,岂止在于收容济北王兴居之贼臣?去岁,臣就查处了赵王遂的诸般罪责,罚削了其河间郡,本以为,刘遂当知错能改,岂料……”

    晁错不愧是汉家第一大炮,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直接捅开来道:“家上,可知,过去一年,臣已经收到了赵国内史、丞相所报的赵王遂罪行,十数条,其中就包括了私与吴逆串联,阴通匈奴。违背太宗孝文皇帝禁令,与蛮夷通商,更于去岁。骄慢家上,目无尊卑,诚可谓贼臣也!”

    晁错大刺刺的跪下来,道:“臣请家上,奏报陛下,立即派遣使者,持节。缉拿赵王遂,至京师询问!”

    这就等于是给刘遂脑袋上贴上了一个‘贼臣’的标签,要把刘遂往死里整了。

    但是。汉室的政治游戏规则,相对后世来说,更讲一个仁恕,通常。都会给那些诸侯王以及两千石以上大臣留些面子。

    像晁错的建议。并不具备可操纵性。

    因为这会激怒那些剩下的诸侯王,使他们产生兔死狐悲的感觉。

    更会撕裂汉室一直以来标榜的以孝治天下,刘氏宗藩手足骨肉相连的宣传。

    是以,晁错话音刚落,屏风后面就传来了天子的声音:“赵王宗藩手足,朕不忍致法于王,其下两千石再议之!”

    看上去是给赵王刘遂脱罪了,但实际上。在背后却隐含着要穷治到底的命令。

    汉室有将相不辱的传统,具体至诸侯王。更是无论其犯下多大的罪责,只要是俘获或者自首了,都会令其不流血而死。

    以吕后之威权,尚且不敢明目张胆的治罪赵王刘如意,只能鸠杀,赵幽王刘友,也是如此,能饿死,而不能加以刀枪剑斧。

    即使是月前的吴王刘濞,倘若其落到汉军手中,甚至可能活命!

    政治大背景如此,诸侯王们无论怎样,都可以保留名誉的不流血而死的最后尊严。

    是以,要治赵王刘遂,就首先要放低姿态,表明,朝廷还是很爱护诸侯王们的。

    这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可不仅仅是天朝的传统。

    更是刘氏标榜的价值观之一。

    是以,群臣一听天子发话,立刻就心领神会了。

    许多原本将目标对准其他诸侯王的,这时候,也立刻知趣的调转枪口,直接指向赵王刘遂。

    这下子,刘遂的那些陈年烂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被翻出来了。

    什么,当年河间孝文王刘辟彊常常被其侮辱和轻慢,不顾兄弟手足之情,不肯致哀河间孝文王啦。

    什么故意坐视河间哀王刘福绝嗣,并吞并河间国拉。

    反正,众口一词,把刘遂描述成这个世界最大的坏蛋,冷血无情,没有半分君臣尊卑,狂妄自大,倒行逆施,早在十几年前就处心积虑,意图谋反的贼子。

    就连刘彻听了,都觉得有些夸张了。

    平心而论,刘遂确实不是个什么东西。

    属于典型的白眼狼!

    当年先帝在世时,对其可谓恩重如山,赏赐众多,甚至,在其弟弟河间孝文王刘辟彊一脉绝嗣后,还特意准许河间国并入赵国。

    但,这货就没有一天消停过。

    不但与匈奴人眉来眼去,打着狭夷自重的主意,更处心积虑的建立了许多条与匈奴的沟通渠道。更与吴王刘濞往来密切,多次说过对朝廷不敬甚至想要造反的话语。

    这些事情,几乎是人人皆知的秘密。

    但,若真说这货坏到了脚底流脓,浑身生疮的地步,那就夸大了。

    最起码,刘遂还是干过一些值得称道的事情的。

    譬如,他对赵国百姓,多有施恩,体恤孤寡,施恩农民,多次减免甚至免除赵国百姓的负担。

    最起码在赵国,刘遂的人望还是很高的。

    前世吴楚七国之乱,赵王最后才被平定,不是没有原因的。

    然而,正是如此,刘遂才变得罪大恶极!

    尚书中说: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身为藩王,就该老老实实的去花天酒地。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什么时候轮到一个诸侯王来行使本该是皇帝的权力了?

    更何况,这刘遂三观不正,与匈奴人往从甚密,等于是一颗定时炸弹。

    若不趁着这吴楚已灭,而匈奴袖手旁观的大好时机剪除掉,刘彻觉得,自己以后就是做了皇帝,恐怕也得头疼,怎么对付这位赵王了!

    于是,刘彻果断的选择了补刀。

    他站出来,摆摆手道:“赵王倒也不至于如此不堪罢,孤曾听说,赵王曾多次命令,免收百姓田税,更出府库财资,为百姓孤寡置办酒肉,慰问……诸卿是否言过其实了?”

    咳咳,这一刀真是补得又狠又准!

    直接戳到了天子刘启的心坎上。

    本来,刘启还是很犹豫的。

    毕竟,赵国与匈奴距离太近了,驻扎河南的匈奴大军,旦夕可以越过长城,驰援赵国。

    在河南之地(河套地区),匈奴置有娄烦、休屠、白羊等数个大部落,拥有不下五万可战之兵,加上右贤王所辖的其他部落,三五日内,得到消息的匈奴人足可调出十万大军驰援赵国,扣关长城。

    而且,刚弄死了淮南王刘安和吴王刘濞,再动刘遂,也有些犯忌讳。

    本来刘启只打算敲打敲打诸侯王们,找这个借口,削弱诸侯王的权柄,将各王的兵权、财权和人事权,统统收归中央。

    但这时候,刘启听了刘彻的话后,立刻就像一头暴怒的狮子,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