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6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如今的国人,对于外部世界,基本上都是将那些国家的人民,看做是两条腿走路的野兽。需要中国爸爸‘教化’和‘感化’,才能知道如何做一个真正的有益于世界的人。

    能让一个贵族对一个域外之国,做出‘有道’这样的评价,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飞越。

    “子仁兄,某倒是见过那大秦之使……”徐偃微笑着道:“其人相貌大体与中国类似,也还算知礼,据说陛下命其随《诗》博士王公进学,翌日,或可与兄坐而论道。也说不定!”

    薄世点了点头。

    诗经是诸子百家都认可的圣典,与尚书、洪范等著作一样,在此时,不拘黄老儒法墨。都会研究和阐述。

    当然,在一些细节上的理解,各派就南辕北辙了。

    哪怕是同一派系。不同的流派,也可能出现争论。

    说话间。楼船就已经顺风驶出了上千步,几个士卒。拖动一个巨大的船锚,将之沉入河底。

    薄世与徐偃都将视线的焦点转移到那个还沉没在水中的巨网之上。

    天子动员了少府技术水平最高的东园寺,几百名当今世界最顶级,最灵巧的工匠,用了半年时间,在少府和墨苑的无数专业人士的智慧帮助下,花费无数金钱,最终才制造出三具拖网。

    仅仅为这三具拖网,不计人工,单单是材料上,少府就支出了起码六七百万钱的巨额资金。

    平均每具拖网,仅仅是它本身,哪怕是就地分解,也能值钱百万。

    而且,要维护和保养这种苎麻编织成的拖网的成本也非常高。

    仅仅是为了保证拖网能正常工作,少府就派来了一个高达一百人的修葺团队!

    换句话说,假如,这些拖网不能达到它设计时的捕鱼效率:一网捕鱼数千石,那它就是亏本的。

    因为苎麻在水中浸泡的太久的话,是很容易就会发生侵蚀和腐烂的。

    以民间的经验来看,同样以苎麻编织的渔网,使用寿命,常常不过一年。

    这还是渔民经常会晾晒和保养的情况下。

    而一旦拖网在实践中证明不能完成其设计目标,那么,天子固然要丢脸,但是,具体实际负责和指挥操作的薄世和徐偃会是个什么下场?

    主辱臣死,天子丢脸,臣子丢官甚至丢脑袋都是正常的事情!

    但反过来说,假如,拖网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那么——显然易见,这就是政绩!

    甭管拖网是谁设计、制造的,又是谁力主推动的。

    军功章里起码得分一半给具体负责操作的臣子。

    更何况,这个事情,一旦成功,薄世跟徐偃的名字,马上就能进入未央宫天子的视线。

    立刻就是简在帝心!

    仕途从此当然就是平步青云,一帆风顺了。

    更何况,这次拖网实践,还极有可能名留青史!

    假如其果真能实现其设计目标,那么,对中国来说,这意味着汉室政权找到了一个全新的食物来源——用苎麻来换鱼肉,哪怕对等交换,一千斤苎麻换一千斤鱼,对以农耕为主的华夏来说,这不啻于多了一个粮食来源,等于凭空的扩大了耕地面积。

    因而,薄世与徐偃的呼吸,都开始浓重起来。

    因为他们知道,决定他们命运的转折时刻到了。

    未来,是鲤鱼跃龙门,从此海阔天空,还是泯然众人,沉寂在越来越多新兴的人才海洋之中,就看这一次了。

    “灌口二郎保佑,今次渔获,一定要丰收!若果,今岁祭祀,某愿奉三牲血食!”薄世在心中暗暗祷告起来,哪怕他不信蜀人的灌口二郎神,也不妨碍他这会临时抱佛脚,更何况,几日前,他刚刚祭祀过灌口二郎。

    反正,灌口二郎的义务范围内,就有保佑渔获丰收这一个业务。

    相信看在数日前的那次血食供奉的面上,灌口二郎,应该能满足他的愿望。(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三节 鱼海!鱼海!(3)

    随着楼船停止前进,巨大的船帆从桅杆上降下来。

    十几名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大力士,光着膀子,站到了那个滑轮组之前,这些大力士,全部都是从少府精心挑选出来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能拉开大黄弩的能力。

    这些力士,哼哧哼哧的拉动被缠绕在滑轮组上的绳索,一点一点的慢慢的将沉入河底的拖网拉拽起来。

    随着网具被一点一点的拉出水面,江面上顿时出现了让人血脉偾张的一幕。

    在长达百丈,宽约十余丈的江心。

    无数的浪花飞溅起来。

    那是成千上万的大鱼在察觉到危机后在拼死挣扎。

    然而,它们的举动,注定是徒劳的。

    当滑轮组开始拉拽后,网口就已经高出水面。

    除了有几条幸运的大鱼,借着那转瞬而逝的机会,逃脱了人类的陷阱外,其他鱼群,注定在劫难逃。

    看着巨网中在不断翻滚和跳跃的大鱼。

    薄世跟徐偃的脸上,都露出了欣喜无比的神色!

    “丰收啊!”徐偃笑呵呵的对薄世拱手恭贺:“子仁兄,恭喜了!”

    “同喜,同喜!”薄世笑的两只眼睛都咪到一起了。

    因为薄世知道,这不仅仅是政绩,更是泼天的财富!

    从此以后,只要他还是新化令兼任护濊都尉,眼前这条黑水河里的鱼,就得有一部分姓薄!

    一刻钟后,在滑轮组与力士们的共同努力下。水中的渔网,开始缓缓的离开水面。

    薄世与徐偃肩并肩的站在甲板上。看着出水的渔网。

    从他们两人的角度看过去,那张已经有部分出水的巨网。就仿佛是神话传说中的饕餮之口。

    巨大的渔网之中,数不清的大鱼在其中挣扎、蹦跶。

    这个时候,两艘原本分别拖拽拖网的楼船,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紧密的并排行驶在一起。

    这两艘巨舰,将那张巨网包围在中间。

    随着滑轮组与力士们的拖拽,将水中的巨网网口提了起来。

    “开始捞鱼吧!”徐偃挥手下令。

    数十位早就拿着捞网和鱼叉等工具的士卒立刻一拥而上,在下层的甲板上,将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大鱼。用着各种各样的办法,从巨网中捞出来,丢到甲板上,甲板上的士卒们则将这些丢上来的鱼,全部收集到一个位于下层甲板上的几个舱室中。

    “好肥的鱼啊!”薄世看着那些被人从网里面一条条抓上来的大鱼,赞叹着。

    这些被捞上来的鱼,显然,大多数都是同一种类。

    在今天以前,薄世也见过这些鱼。

    它们体表都覆盖着细小的鳞片。肉肥腻鲜美,用来做鱼脍相当完美!

    更妙的是,这些鱼的雌鱼腹中,都带着满满一肚子的鲜红鲜红的鱼籽。

    中国制作鱼子酱和肉酱的历史。能追溯到殷商时期,称之为醢。

    发展至如今,醢已成为贵族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佐料。

    而那些鱼籽。以薄世看来,确是可以成为非常好的醢酱原料。

    薄世唯一的疑惑就是。这些鱼,是哪里来的?

    以薄世所知。这种大鱼,在中国的大河大江之中,都没有发现过。

    甚至就是在这黑水河中,也是夏四月后开始零星出现,至夏六月,开始成群结队的出现在黑水之中,向着上游前进,不计生死,不顾险阻。

    至七**三月,达至巅峰。

    俱濊人所言,渔海渔汛最高峰时,某些河段,濊人甚至可以踩着鱼背过河。

    濊人过去,哪怕是用手抓,每年的六月到九月,每个成年男女都能抓到上千尾的鱼。

    但九月一过,冬天还没来,这种鱼就迅速消失了。

    如同他们来时一般。

    濊人将这种鱼称为‘虎鱼’。

    濊人故老相传,这种虎鱼来自遥远的大海。

    但它们究竟为何要在每年的夏秋两季,不顾生死和险阻,顺着黑水,直到上游的黑水发源地,它们去那里干什么?

    没有人知道。

    对这个问题,薄世很有探究的兴趣。

    他决定,派遣一支精干的小队,承上一艘斗舰,朔源而上,去这黑水河的源头看一看,或许能找打答案。

    薄世正胡思乱想的时候,下层甲板上的捕鱼工作,已经进行到了**阶段。

    渔网之中的鱼,多的数不清楚。

    哪怕是两艘楼船,各自派出了数十人协同捞取,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就将渔网中的鱼群全部捞上来。

    至于用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