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军躲在城池里还怕成这个样子真是可叹,黄胜这一次来宁远可不同以往,低调奢华后面跟着二十七位威风凛凛的骑兵押着十辆运兵车。

    车上都被黑布蒙得严严实实的,来到了茅元仪大人的官署,他已经跟孙元化等在门口迎接了。

    被两位好友迎在门口还是头一回,黄胜赶紧下车,快走几步上前见礼。

    两位科学家都脸带忧色,马世龙总兵遭遇柳河败绩损兵折将,大明战死一员副将一员参将和近千官兵,一时间宁远城人心惶惶谈奴色变。

    现在又是谣言四起,都说奴酋努尔哈赤集结了五万大军不日就会来攻取宁远城,他们如何不忧心忡忡?

    “二位兄长别来无恙,小弟有礼了。”

    “自家兄弟无需多礼,快请屋里说话。”茅元仪道。

    孙元化看见黄胜后面蒙着黑布的马车了,好奇道:“贤弟,车上装了什么好东西,搞得如此神秘啊?”

    黄胜附耳道:“人头,建奴的脑袋,不是太多二百三十三级。”

    “啊?贤弟莫要开玩笑!”老实人孙元化不信。

    “小弟何时跟二位兄长逗过闷子,真奴有一半,只是青壮不多大概有四十几级。”

    黄胜留下了十七个建奴步甲的脑袋和三个马甲的首级,防止辽东事态还是如史的走向,给新官上任高第老大人的见面礼就是自己优选的这二十个真奴斩获。

    茅元仪身子已经开始抖动起来,声音也有些颤抖,道:“贤弟,你又出击得手了,你这一次真的是雪中送炭啊!快快把首级都送到院子里来。”

    在官署后堂喝茶的黄胜片刻功夫就见到了抽抽噎噎的两位科学家。

    黄胜才不肯陪他们去看那些首级呢,臭死了,如果看了那些肮脏的东西今天的酒就难以下咽了。

    现在是九月份,虽然都把首级用生石灰硝制了,那些东西发出的恶臭还是中人欲呕恐怖得很。

    茅元仪、孙元化两人来到黄胜面前竟然都恭恭敬敬施礼,吓得他连忙站起来也把腰深深地弯了下去,差一点就够到战靴了。

    “二位兄长何故如此啊?折杀小弟矣!”

    “贤弟啊!你当得此礼,督师大人这一次如果能够化险为夷,老哥我还要给你下跪呢!”茅元仪道。

    “二位兄长,那些首级与小弟没有任何关系,都是你们运筹帷幄而来。”

    老实人孙元化双手连摇,道:“不可,不可,如此大功已经是辽事以来屈指可数了,贤弟怎么能再次让给我等。”

    “二位兄长不要?那么小弟就扔海里去!”

    “千万不能,止生老弟还要用这些斩获保督师大人不被弹劾呢!”

    “所以小弟才说这些首级与黄家无干啊!二位兄长如何运作千万不要提及小弟如何?”

    黄胜是个审时度势之人,自己才刚刚出仕简直就是平步青云,不到两年就爬了六级,这一次再搞如此大的战功朝廷如何处置啊?

    黄家如此能打,万一朝廷给自己一个实职,去锦州或者前屯做兵备,岂不是完蛋了。

    枯守一地,每日都要战战兢兢防止建奴的袭击,运气不好被敌人围而歼之都大有可能。当然是现在远离前线自由的七品赞画将军有利于以后的发展。

    关键现在是朝中无人,不可以讨价还价,去哪里任职由不得自己啊!

    所以今天来宁远的主要事情,就是把这一次带来的所有斩获都送给两位科学家大人,给其他人黄胜心里不舒服,扔了太可惜。

    这两个人在明末是属于可圈可点之人物呢,绝对比一大半的明朝官宦要好许多。

    “好,就如此办理,贤弟这一次应该损失巨大,你不用客气,趁为兄现在还有些能力你尽管开口。”

    茅元仪下了决心收下如此重礼,也主动开口让黄胜提要求。

    “兄长,小弟没有私心,只求兄长一事。”

    “贤弟但说无妨。”

    “锦州右屯太靠近建奴,那里存粮太多不合适,小弟斗胆请令,把所有粮食运回宁远。”

    黄胜想为大明尽微薄之力,知道建奴明年正月的军事行动就是以劫掠抢粮食为主要目的,他力争让大明少丢三十万石粮食,让建奴多饿死一些人口。

    因为史书写得明明白白,宁远之战锦州右屯被后金攻破粮草三十万石付之一炬。

    黄胜根本不相信明军会在猝不及防被偷袭的情况下还有时间焚毁粮食,后金军对锦州右屯的攻击几乎是一鼓而下,他们就是为了粮草而来,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粮草被毁?

    “贤弟,那里准备的三十万石粮草是为了总攻建奴时大军所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尔。”

    “总攻建奴?谁为主将?兵丁从何而来?多久才可以实施,那里现在驻守的明军一个月需要消耗多少军粮?”

    “这……。”茅元仪无言以对。

    孙元化道:“止生老弟,那许多粮食放在锦州右屯确实很不合适,运到宁远也好。”

    黄胜见茅元仪没有动心,决定退一步,道:“兄长,粮食不能全部运回宁远,运一半也行啊!”

    “唉!贤弟有所不知,辽东都是督师大人亲自布置,虽然锦右粮屯通判金启大人与我是莫逆之交,可是他非愚兄能够调遣啊!”

    原来如此,以茅元仪正五品赞画将军的职务,在辽东经略府只有建议权,离拥有决策权还早着呢。

    明军新败,正是人心惶惶之时,这个时候运粮走回头路,更加会动摇军心,应该没有人会提议如此做法。

    茅元仪久在督师大人身边,当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提出调整部署,更加不能出谋划策运粮回宁远。

    做官第一重要的就是明哲保身,万一他提议屯粮宁远,最后建奴不攻锦州右屯,攻破了宁远,茅元仪岂不是自己给自己小鞋穿。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

    (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八章:虎口夺食

    黄胜心里哀叹大人们的不作为,却又无能为力,只好道:“既然如此,兄长带上金启大人分润功劳,运粮途中被焚毁了三万石应该说得过去吧!”

    这一次厚着脸皮狮子开大口了,直接提出自己要得到三万石粮食的好处。

    因为他知道明军在锦州右屯存放的粮食如果不运走都会便宜了野猪皮,自己私人先贪污一成实惠一把再说。

    茅元仪有些讶异,这位小友不是个贪婪之人啊?三万石粮食在南直隶就值两万多两雪花银,在京师值三万三千两以上,他要如此多的粮食意欲何为啊?

    茅元仪很有见地,黄胜如此死皮赖脸要东西还是第一回,而且就认准了锦州右屯的存粮,他认为应该事有蹊跷。

    “贤弟啊?你为何一开口就要如此之多的粮食啊?你家里能有多少人?三万石够一万人吃一年多了。”

    “兄长有所不知,小弟不是要大明的粮食,小弟这是分建奴到手的好处呢!”

    “此话何解啊?愚兄愿闻其详。”

    黄胜实话实说道:“兄长,留在锦州右屯的粮食不出半年就会被建奴抢去了!小弟其实是跟建奴分赃呢!”

    “贤弟有些耸人听闻吧?你又如何得知建奴会去攻击锦州右屯抢粮食?”孙元化见黄胜说得这么笃定惊讶道。

    这就无法解释了,黄胜总不能直言相告史书这样写的吧。

    他只好道:“建奴连年饥荒,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奴酋手上有凶勐的骑兵,会眼睁睁看着家小饿死?他们当然会在冬天来劫掠大明,否则他们如何度过春荒?”

    两位科学家也深谙兵法,点头称是。

    茅元仪想了想,这位贤弟送来如此大的功劳不知道要带上多少大人分润呢,搞三万石粮食出来给这位真正立功的兄弟也算有个交代了。

    说不定真如他所说,奴酋会带着人马在冬天来抢粮食,与其便宜了建奴还不如冒一些风险给自己的好友呢。

    他咬咬牙道:“行,贤弟要养兵确实需要大量钱粮,愚兄帮你一把。你明天就可以去锦州右屯找金启大人运粮?”

    黄胜自己的好处到手还不死心,劝道:“兄长,您难道不可以多转运一些粮草来宁远吗?锦州右屯真的很危险啊!”

    茅元仪道:“即便如此,愚兄也无可奈何啊!愚兄不过是个赞画将军尔,如此大事哪里能够做主。”

    黄胜还在积极引导二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