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胜还在积极引导二位科学家共同想办法搞粮食出来,他加把火道:“兄长啊!如果半年内锦州右屯的粮草无闪失,小弟到手的这三万石粮食就算借金启大人的,黄家明年三月底归还给金大人如何?”

    这就有了一些押宝的意思在里面了,黄胜表示如果自己判断失误,把吃到嘴里的三万石军粮吐出来。

    茅元仪知道黄胜乃是智勇双全之人,见他拿自己得到的好处来证实对建奴出兵抢粮食的推断一时间有些动容,低头沉思。

    孙元化灵机一动道:“这是个好主意,止生老弟,愚兄可以陪着黄胜贤弟去找金大人,你我分别给他打借条干脆多借一些粮食出来以防不测如何?”

    茅元仪想了想,这倒也是个釜底抽薪的妙招,以自己、孙元化的官位以及跟金启的关系,找些由头写下凭据弄一些粮食出来容易得很。

    “好,以我们两人的老脸,再借五万石出来,有了这一次泼天大功的好处,想必金大人也不好意思拒绝,只是如果锦州右屯无事贤弟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五万石粮食还给金启大人啊!”

    财帛动人心,茅元仪担心这位贤弟来个刘备借荆州就麻烦了,自己和孙元化可补不上如此大的亏空,故而让黄胜表个态。

    “兄长放心,小弟知道分寸,断然不会让你们不好做人。”

    孙元化笑道:“止生老弟放心,愚兄信得过黄胜贤弟的人品,我们当然希望锦州右屯无事,如此作为也只不过是防患于未然尔,仅仅是为了朝廷尽绵薄之力罢了。”

    茅元仪听孙元化如是说坦然了,道:“胸中无私天地宽,大家都是为朝廷尽忠职守,冒些风险也值得!”

    黄胜大喜连忙施礼道:“朝廷有二位兄长这样贤德的长者为官何其幸也!”

    如此褒奖之言,茅元仪果然很受用。

    他摆了摆手笑道:“贤弟啊!既然如此,今天我们兄弟还要运作一番,晚上你来醉仙楼喝酒吧!愚兄给你引荐几位交好的大人,金启大人也在宁远呢,到时候大家谈谈。”

    黄胜在辽东的地位渐长,两位科学家大人决定带他入文官的朋友圈。

    黄胜当然不会拒绝,再次强调道:“二位兄长,这一次的战功切切不可提及小弟,我只是跟着你们喝酒见见世面而已。”

    黄胜知道二人要去约准备分润功劳的大人们议事知趣的告辞去官驿休息。

    晚上来到醉仙楼,这里已经高朋满座了,不仅仅是文官,还有许多武官,游击将军祖大寿也在座,还有觉华岛水师游击将军金冠带着两个武官姚与贤、王朝臣在场。

    下午,这里的文官武将都看到了建奴首级和铠甲兵牌等等缴获,虽然牵头人孙元化和茅元仪说是自己麾下奋勇杀敌取得,但是宁远文武都心知肚明。

    他们都知道茅元仪麾下有一位取建奴首级的专家七品赞画将军黄胜呢,猜想一定又是这位年轻大人建功了。

    此时见了黄胜都客客气气来招唿,黄胜当然表现得如履薄冰,对每一位都恭恭敬敬。

    孙元化立刻迎上笑呵呵拉着黄胜的手道:“贤弟何故姗姗来迟矣,来来来,愚兄给你引荐几位大人,这位是宁前道兵备袁崇焕大人、这位是锦右粮屯通判金启大人……。”

    要在天启末年崇祯初年的大明辽东混,袁崇焕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人物。

    黄胜对这个褒贬不一的史人物专门研究过,不认为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汉奸,也不认为他是岳飞式的民族英雄。

    他只不过是一个小丑而已,志大才疏好高骛远自以为是,他欺骗了少年崇祯皇帝,误国误民死有余辜。

    他之所以被满清包装成为悲剧英雄是因为满清的政治需要,以此证明大明是多么不堪,大明的皇帝是多么昏庸,满清得天下是多么伟大、光荣、正确。

    初见袁大忽悠,只见此人相当猥琐,短小干瘦,估计自己一脚就能把他踹死。

    可是被满清篡改的史书里竟然有这么一段,意思就是袁大忽悠倚着北京城墙跟由于他的愚蠢而放进关内的建奴骑兵血战,被射得跟刺猬似的。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

    (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九章:积草屯粮

    袁崇焕一个如猴子似的小身板,黄胜甚至怀疑他穿上盔甲能不能够扛得动,还骑马打仗,骗鬼呢?

    连满贵那么悍勇的蒙古骑射高手都被建奴乱箭射死了,袁崇焕居然身中数箭而毫发未伤?

    黄胜的判断就是红歹是舍不得打死这个志大才疏的自大狂,因为和这个傻逼对阵太愉快了,简直是想什么来什么。

    野猪皮家八小拿东江镇毛文龙总兵官无可奈何,袁大忽悠当机立断替红歹是杀了他。

    八小出兵征服朝鲜时怕辽西明军乘虚而入,装模作样和袁经略议和,大忽悠果然上当,麾下明军都乖乖地龟缩在城池里,眼睁睁看着后金军逼降了高丽国。

    建奴的奸细无孔不入,红歹是应该知道勇将满贵一直想杀敌建功,所以和袁大忽悠这个空耗朝廷辽饷的阴谋家不睦。

    找到了机会当然要想方设法除掉这位总兵官,所以麾下兵精将勐的满贵英勇战死了,害人精被建奴留了一条生路。八小果然是个深谋远虑的战略家。

    袁崇焕确实有独到的长处,他看上去是这里官员的领头人之一,辽东文武都买他帐。

    这小子初见黄胜就表现得平易近人丝毫不以自己足足大他五级为意,主动来和黄胜聊天,说些不咸不淡好听的话。

    黄胜其实很同情这个阴谋家,他最后被凌迟的命运完全是崇祯那个孩子用人不当,皇帝如果不把如此国家大事交给这个无能之辈,就不会导致几百万人流离失所,几十万人身首异处。

    如果自己能够想方设法阻止阴谋家袁大忽悠上位,不仅仅救了他这一条小命,还救了大明几百万汉人,也间接的遏制住大明走向灭亡的步伐呢!

    客套几句后,黄胜把话题引向辽东战局,希望这位眼高手低的袁大人能够有些启发。

    “袁大人过奖了,下官以为与建奴对峙,东江镇的作用不可小觑,毛文龙总兵官有勇有谋,乃是不可多得之良将也!麾下兵精将勐堪称大明中流砥柱。”

    黄胜天真的认为如果自己乘此良机给这个军事小白灌输一些军事常识,让他动毛文龙大人的坏脑筋时掂量掂量。

    “区区东江镇的兵痞如何称得上精兵?黄大人言过其实了!”袁崇焕不以为然道。

    “东江镇在敌后苦战,建奴首尾难顾,正合兵法,辽镇以堂堂正正之兵稳扎稳打,毛文龙总兵以奇袭骚扰,两镇一正一奇相得益彰,久而久之建奴必然日渐衰落。”

    袁崇焕心里开始不爽了,他认为自己不过看在大家同是督师大人看中之人给你面子而已,你倒好,给我上军事教学课来了,年纪轻轻的不知天高地厚。

    “黄大人还是太年轻啊!东江镇游而不击,骄横不可一世,平时跟建奴互有贸易,有资敌之嫌疑矣!”

    他见黄胜还准备继续说话,眼睛一扫看见祖大寿端着酒杯来了,笑着站起来拉着他去敬酒了,把黄胜小大人撂在当场。

    黄胜当然知道两人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他之所以见人家明明对自己的话题不感兴趣还死皮赖脸耐着性子嗦,是因为想救他,想挽救千千万万大明百姓啊!

    看着在和辽东文武喝酒寒暄意气风发的袁大忽悠,黄胜叹了口气心道:“自作孽,不可活。可是毛文龙太冤枉了,如何救他性命呢?”

    这时茅元仪和孙元化拉着一个文官来了,黄胜知道他就是锦右粮屯通判金启,马上客客气气敬酒。

    金启是六品文官,而且是辽东经略麾下管理粮草物资的官员,能够得到如此肥缺当然不是等闲之辈,可惜几个月后不明不白战死在宁远城头。

    一个文官战死了,而且是个管理钱粮物资的官员,是被守城明军炸膛的火炮所伤而致命,诸多巧合让人费解。

    由此可见后来袁崇焕管理下宁远的水有多深,辽东将门沆瀣一气贪污朝廷粮饷就昭然若揭了。

    金启人逢喜事精神爽,乐呵呵道:“黄大人放宽心,本官办事滴水不漏,一切尽在不言中,来干一杯。”

    此人不像官员倒是像个商贾,他这一次搭上顺风船升一级已经是板上钉钉,所以对黄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