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歹是和一帮汉奸注定白忙活一场。

    天气越来越冷,高大的后金中军牛皮大帐内点燃了几个火盆依旧感觉不到太多热量,红歹是在书案前端坐翻看几本奏疏。

    范文程佝偻着身子谄媚道:“大汗,臣今日整理来自明国的探报,觉得有些消息应该回禀大汗。”

    红歹是抬起头和颜悦色道:“哦?范先生请讲。”

    “明国皇帝册封黄胜南国公,在他领兵出关前承诺功勋卓著着可以郡王爵位赐之。”

    这是大明朝廷刚刚发生不久的事情,消息居然已经传到后金,由此可见后金的间谍可谓无孔不入。

    他们不断把大明朝廷的动向报告给范文程、鲍成先这两个汉奸。两个汉奸经过筛选把认为有用的情报立刻汇报给红歹是。

    看奏疏的红歹是眼皮都没抬,随口道:“这不是什么最新消息,朕早已经知道了。”

    范文程继续道:“大汗,您难道不认为这不同寻常吗?”

    红歹是喃喃道:“不同寻常、不同寻常、对啊!先生的意思朕明白了。”

    范文程见主子体会出了自己的意思,来了精神,道:“大汗真乃英主,可惜明国皇帝少不更事,他可没有大汗的心胸和气度。”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红歹是果然受用,大笑道:“黄胜已经受封南国公还不知足,他这是自掘坟墓啊!”

    “大汗甚明,黄胜那厮麾下私兵六千,人人装备精甲,都有良驹骑乘,比以前在辽东呼风唤雨的李成梁有过之而无不及矣!”

    “哈哈,黄胜此人毕竟年轻,他如此锋芒毕露,明国皇帝这一次用了他,明日又该如何焉?”

    “大汗,明国京师不久前上演一部戏剧‘满江红’,恐怕岳武穆的下场就会在黄胜身上应验,明国皇帝为了江山稳固,哪会管他舆情汹汹。”

    “此时我大金大有文章可做,朕每日修书一封派人射入宁远,但要看看黄胜那厮定力如何?”

    “大汗果然妙计,臣以为应该双管齐下。”

    “先生可是准备派人去京师散布谣言,逼黄胜为了澄清自己,带兵来锦州与我大军决战?”

    “这是其一,其二,我们还要多写书信和黄胜联络,至于是不是他收到就不好说了。”

    “善,就如此办理,先生做主行此离间计定有收获。”

    黄胜根本没有立刻出战跟后金军决一雌雄的意思,况且以目前拥有的兵力根本没有完胜的把握,毕竟私兵只有九个千总一万八千人马,连亲兵卫队、医务队也不到两万人。

    其余敢战的明军有黑虎、鲁承祖的不到七千人马、小马超的七千白杆兵、叶浩武的三千余浙兵,庆格尔泰的五千骑兵也可以一战。

    其他明军黄胜暂时不能信任,虽然连宁远守军人数高达四万三千。

    黄胜率领军队每一次对阵后金军都是保持局部兵力优势,这一次所带人马数量还不到后金军的一半,凶险可想而知。

第五百五十六章:因势利导

    没有能够充分信赖的部队,做不到如臂使指如何打仗?

    黄胜只好临战磨枪,现在忙着抓紧时间练兵,争取把在山海关、宁远集结的四五万明军的纪律性和战斗力提高一个等级。

    最起码要确保他们不会一触即溃,春天发动他们拿起工兵铲在黄家工程兵指挥下掘壕推进总能够发挥出作用。

    红歹是采取壕堑战对抗黄胜的援军,黄胜准备同样以壕堑掘进攻击后金军,在锦州城下将要爆发大规模的阵地战,反复争夺壕堑那是必然。

    这种战争形式在一战时采用最广泛,在这个时代少之甚少,红歹是无师自通毕竟有些想当然。

    黄胜在后世从影视作品、书籍、战例分析里看得太多,争夺阵地的战法不要太多,明年夏天好好教一教红歹是,让他长长见识。

    如今黄家的工业体系又上了一个台阶,已经进入大炼钢铁时代,各行各业的产业工人不下六十万。

    以相对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工业体系支撑这一次半热兵器的战争,毫无疑问能够取得胜利,黄胜不是担心赢不了,而是不想伤亡太大。

    因此扭转战场上不利于明军的局势必须进行,还要把劣势转换成为优势。

    四五个月时间,黄家湾岛会生产出太多铁丝网、拒马、鹿砦、铁蒺藜。

    到了跟后金军短兵相接的时候,明军都会穿上底部有钢板的大头牛皮靴,在乱撒铁蒺藜的战场上可以奔跑自如。

    野蛮人可就惨了,他们的战靴被铁蒺藜一扎就破,脚被磨过铅粉煮过马粪的铁蒺藜扎穿,被感染了会在痛苦中死去啊!

    布满铁丝网、鹿砦、拒马的阵地,骑兵根本无法突破,而这样的布置丝毫不影响黄家火枪手精准射击,明军以热兵器为主冷兵器为铺争夺壕堑,后金军会死得很难看。

    这就是黄胜因势利导,以黄家私兵火力的优势在能够迟缓建奴、鞑子骑兵突击的战场上,进行远程打击有效地多次削弱后金军。

    在每天都会有大量后金军战士死于壕堑争夺战的情况下,红歹是定然不能长久坚持,黄胜无法包围歼灭后金军,成功使他们知难而退完全可以有。

    扩大战果的机会就看红歹是如何退兵,后金军断后的人马必须有,留多了难以抽身,留少了被围歼的可能性就出现了。

    不甘寂寞的后金军消停了两三天后又开始有哨马出来活动,他们不敢过于接近宁远,而是在官道上醒目处插上木杆,上面都会留下一封书信,写明了大明南国公亲启,落款是大金国汗。

    很快这些书信就交到了黄胜手中,黄胜哑然失笑,八小又用对付袁崇焕的那些伎俩,可惜黄胜是先知,对红歹是洞若观火。

    黄胜根本不拆看奴酋的信件,他对此没有任何兴趣,直接原封不动派哨马送给监军太监王应朝。

    这位太监也很精明,兹事体大不敢擅自拆看,派出六百里加急送往兵部,兵部尚书熊明遇人老成精当然也不会拆信,直接呈报天子。

    南国公带着人马去了辽东,从此以后辽东的六百里加急就再也不会惊扰衮衮诸公。

    虽然南国公这一次得到的斩获不多,但是足以让北直隶军民认为辽东形势好转,因为貌似“战神”率领明军已经以攻代守了。

    辽东的奏报再也不是催兵、催饷而是捷报频传,最近的捷报没有斩获,而是呈报天子,辽东经略成功派人进入锦州联络,获知锦州坚如磐石坚守到明年五月不成问题。

    大朝会,获知锦州丢不了的崇祯皇帝精神焕发,他高声问兵部尚书熊明遇道:

    “熊爱卿,辽东经略呈报已经成功联络锦州守军,得知何可纲总兵官还能最少坚守半年,可是朕实在不知南国公如何在锦州城被东奴围困得如同铁桶般的情况下派人冲入城中焉?”

    熊明遇出班施礼答道:“启禀陛下,臣惶恐,也不甚了了,南国公奏报含糊其辞,可能是担心暴露他用兵的独家秘籍也。”

    “嗯,熊爱卿言之有理,谋事不密乃是兵家大忌。爱卿对于奴酋频频致书信辽东经略军中可有奏对?”

    “微臣以为南国公出马,奴酋技穷也。他们无法在战场上取得优势故而行此下作的离间计!”

    崇祯皇帝认为自己的想法和兵部尚书不谋而合,哈哈大笑,道:“离间计,奴酋也太想当然尔,以后但凡发现奴酋来信直接烧了。”

    熊明遇道:“微臣遵旨,微臣还有所请。”

    “爱卿但讲无妨。”

    “微臣恳请圣天子下旨安抚辽东经略,告知南国公,天子早就识破奴酋伎俩,至于如何用兵,全凭南国公乾纲独断。”

    “理应如此,朕即刻下旨。”崇祯皇帝心情不错,群臣自然也其乐融融。

    自从用了南国公,大明朝堂安宁了许多,虽然山陕流寇猖獗,但是各路围剿大军都陆续有斩获奏报,来势汹汹的流贼貌似已经被成功遏制。

    崇祯五年的年关好过不少,京师又恢复了纸醉金迷,人来人往的王恭厂商业街依旧摩肩接踵,哪里还有国事多艰的末世景象?

    红歹是处心积虑的计策没有起到期待的效果,注定又白开心了,锦州城外的阵地战在所难免,这一番厮杀注定双方都要伤筋动骨。

    黄胜这一次出战辽东绝对做了亏大本的买卖,补贴军费恐怕少不了百万两银子,损失自己忠勇的战士还不知多少。这一战也算对得起大明朱家帝王了。

    茅元仪已经是挂都察院左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