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胜这一次出战辽东绝对做了亏大本的买卖,补贴军费恐怕少不了百万两银子,损失自己忠勇的战士还不知多少。这一战也算对得起大明朱家帝王了。

    茅元仪已经是挂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正四品兵备道,他的官位离巡抚只有一步之遥。宁远是他苦心经营了几年的驻守地,可谓兵精粮足,这里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紧靠大海。

    由于跟历史不同,辽东横空出世了黄家海军,后金军再也不敢轻易来围困这个大明比较靠海的军事坚城。

    已经位极人臣的好友成为辽东最高长官,茅元仪当然不遗余力协助工作,好友要求训练宁远驻守军,他自然乐见其成积极配合。

第五百五十七章:人不能比人

    隆冬腊月,遥远的石柱土司官衙后堂,秦良玉和几位娘家子侄秦拱明、秦拥明等等在听马香菱读马祥麟、秦翼明的来信。

    七千石柱子弟在辽东参战,家乡父老当然牵肠挂肚,秦良玉自然不例外。

    况且还有浑河血战的阴影挥之不去呢。秦良玉乃是具备实战经历的女将军,她自然知道建奴的战斗力,每每有辽东来信她都第一时间让马香菱细细读。

    以前遥远的辽东跟四川联络,非动用官驿不可,寻常人要邮寄书信恐怕不太现实。由于有了黄家的江海联运,又有了“华夏邮局”,普通战士都可以花十文钱把书信寄到亲人手中,甚至可以邮寄汇票给妻儿。

    介于七千白杆兵在辽东战斗,“华夏邮局”特意推出特快专递,有新式哨马船专门通邮,不到二十天就能够把书信送到四川石柱,回信顺江而下十一二天足以。

    听女儿读完来信,秦良玉知道明军人马目前还仅仅处于和建奴对峙阶段,明军在南国公指挥下小小便宜了几把而已。

    秦良玉道:“南国公用兵真不简单!建奴刚刚对上阵就开始吃亏,黄大人居然能够派人飞进锦州城传递消息,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啊!”

    秦拱明满脸向往道:“兄长来信也不说清楚如何飞进锦州城,真想亲眼见见如此神奇之事啊!”

    马香菱红着俏脸道:“娘,可惜您没有跟南国公并肩作战,他真的是如假包换的“战神”,什么意想不到的点子都想得出来,打仗绝对能够算无遗策,每次都能够在战士伤亡有限的情况下取得巨大战果。“

    秦良玉似笑非笑瞧着女儿道:“因此你们就自作主张送了一千石柱子弟给了黄大人?”

    马香菱撒娇道:“娘,人家南国公可没亏待咱家,你瞧着咱们带回来的四门钢炮不也是乐得合不拢嘴么。”

    黄胜为了谢谢秦家兄弟留下一千白杆兵,送了四门六磅野战滑膛炮和三百支滑膛枪给他们,还派了二十几位教习来到石柱帮忙训练火器部队,秦良玉对这些火器爱不释手,对黄家教习礼敬有加。

    秦良玉承认道:“那四门火炮真是好东西,关键是几个人就能拆卸开用独轮车推着走,有了这个大杀器,以后攻击叛军盘踞的山寨,我石柱子弟要少牺牲多少啊!”

    马香菱道:“南国公对咱家没的说,那些火枪多好啊,不用点火绳直接就能打响,那些来石柱的黄家教习不仅人人有本事还不拿架子,咱们的白杆兵都喜欢黄家派来的人……。”

    秦良玉发现女儿这一次回家老是心不在焉,经常谈论黄胜,开口闭口都是夸赞,心里有了察觉。

    只是可惜这位黄胜大人已经位极人臣,家中娇妻美妾可谓左拥右抱,自己的女儿恐怕注定痴心妄想了。

    秦良玉看着自己的女儿,心里叹息,道:“香菱,娘亲从来不逼你嫁人,可你马上就满二十岁了,也要自己拿定主意!有些事往往都是飘渺虚无,你不能着相啊!”

    马香菱满脸通红,低着头良久,蓦然坚定道:“娘亲,女儿想带着本部人马去辽东追随哥哥参战,求您恩准。”

    秦拱明、秦拥明上一次跟着黄胜打仗痛快极了,见表妹开口相求,两人马上也要求去辽东追随父兄作战。

    秦良玉这两年手头宽裕了不少,这完全得益于和黄家合作做生意,辽东有自己的子侄即将恶战建奴,她其实也很牵挂。

    朝廷根本没有再次行文调石柱兵增援,她当然不能私自出兵,她想了想,决定派遣女儿和两个侄子带上五百人以押运家乡父老劳军物品的名义顺江而下转海路去山海关。

    看着马香菱兴奋的摸样,秦良玉不由得幻想南国公黄胜早日进郡王爵位,她早就看出来自己女儿对那位“战神”暗生情愫。

    只是堂堂石柱土司的嫡出千金如何能够做妾,即便嫁给南国公为妾也不行,可是如果得一个侧王妃的身份就可以考虑。

    秦良玉其实相当欣赏黄胜,如果这位名满天下的奇男子能够成为自己的女婿当然是美事一桩,她决定不管女儿,一切看天意。

    京师英国公府邸热闹非凡,吴襄、朱大成等等勋贵在这里寻欢作乐。

    酒过三巡吴襄提议道:“几位小公爷、小侯爷,本爵想拉上大家在年前去辽东走一遭,不知你们有没有这个胆子?”

    朱大成瞟了吴襄一眼道:“伯爷在辽东爬冰卧雪跟建奴恶战几年,咱们兄弟都有耳闻,可是我等兄弟也不是样子货,咱们都曾经去过辽东两次,每一次都立功而还。去就去难道区区建奴还奈何得了我大明‘战神’?”

    吴襄道:“在京师日子过得淡如水,本爵准备出关耍耍,咱们号召勋贵慷慨解囊,准备一些劳军物资在年底前送去山海关,想必天子会很高兴,北直隶军民一定也会挑大拇指。”

    张之极道:“好主意,银子花不了几个,好名声会捞一大串,可行!可惜我去不成,如今有官职在身由不得自己啊!只能看着你们去辽东混军功喽!”

    朱大成放下酒杯道:“去,当然要去,哥儿几个别喝酒了,咱们分头通知各做准备,出发时再次搞得满城风雨如何?”

    一众纨绔来了精神,他们分头行动出钱捐物效率奇高。

    因为这一次他们实力完全不同,有了商人将军吴襄,一应事务、钱粮调度都有章有法,由此可见吴襄打仗很不行,做个管理后勤的将军绰绰有余。

    勋贵凑了一千多马车准备出关慰劳将士的消息传到紫禁城,崇祯皇帝龙颜大悦,高调颁旨嘉勉出钱粮的诸多勋贵,他还号召所有官宦助饷。

    可惜文武大臣吝啬得很,收效甚微,户部没有得到多少捐赠银两。

    但是有两笔募捐能够入眼,一笔是蓝尚仪以剧组名义积极响应皇帝号召捐资五万枚华夏通宝银币,一笔是朝鲜信海君委托“华夏大钱庄”捐助八万枚银币。

    崇祯皇帝见文官武将一个个不肯舍财,而朝鲜的信海君和一个剧组毫不犹豫慷慨解囊,他不由得对文武大臣灰心失望。

    朱由检细想想没有黄胜在时的辽东,朝廷文官武将避之犹恐不及,现在建奴兵临锦州城下,一众勋贵居然自己出银子巴巴的跑去忠明堡劳军。

    崇祯摇头叹息,人和人真的不好比啊!他此时心里也是乱如麻,黄胜的形象在他心里总是挥之不去,他知道黄胜乃是能臣、实干家,可是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第五百五十八章:苦练三九

    虽然数九寒冬北风呼啸,但是忠明堡明军训练场依旧热火朝天,数万男子汉的怒吼声喊杀声惊天动地。

    从五品武官许四九带着宣传队高声提问训练中的明军战士:“兄弟们,苦不苦?”

    在每天的宣传蛊惑下,明军都已经能够机械的大吼着回答宣传队的突然提问,此时众人齐声道:“吃得饱、穿得暖、这点训练哪里苦?”

    “兄弟们,累不累?”

    明军继续吼叫道:“杀建奴、获军功、得赏银、活着回家见妻儿,这点累咱们不在乎!”

    “兄弟们,长山之战的覆辙大家还要重蹈吗?大家是想做俘虏成为后金军的奴才,还是想变成战场上冰冷都尸体?大家想不想立功活着回家?想不想拿着赏银抱着媳妇睡热炕头?”

    “我们不想战败,我们要活着回家。”挥汗如雨的明军齐声大喝。

    “兄弟们苦练把吧!跟着‘战神’的人马,只要你们令行禁止有一战之力,我们保证兄弟们大多数人都会拿到军功赏荣归故里。”

    充满自信的声音响起:“明白,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我们服从命令听指挥,我们无人能敌。”

    虽然已经是腊月二十五了,但是没有一个明军说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