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5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孩子不是徒有虚名,他出生在武士世家具备军事才能有统御力,面对近十五万的幕府军能够从容应对。

第七百零三章:战国争雄

    原城下,一场惊天动地的攻防战杀得天昏地暗。

    天草时贞挥舞雉刀亲自上阵厮杀,见教主身先士卒,顽强的教徒军前赴后继人人奋勇,城下、城头尸积如山,最后以幕府军损失七千余战士宣告攻城失败。

    强攻不下,松平信纲决定长期围困,十几万人马把原城团团包围。

    没过几天,海上赶来了一支拥有六十几艘大战舰、四十几艘商船的海军,他们不分青红皂白直接轰击靠海布防的水野胜成部,倾泻的开花弹一通乱炸,把这一支部队炸崩溃了。

    这一支庞大的舰队当然是“华夏海军”和李国助集团组建的联军。

    舰队商船靠岸,一千余西方人在几个扛着巨大十字架的传教士率领下,冲入水野胜成的败兵。

    一时间枪声大作硝烟弥漫,幕府军大败亏输留下三千尸体落荒而逃,港口通往原城的几里道路立刻被打通了。

    紧接着商船上大量武器和粮食卸载,原城出来足两万人参加防御和抢运物资。

    天草时贞见到了不远千里来参加护教的传教士,得到了大量补充,他更加坚定了战胜德川幕府割据一方自治的信心。

    天草时贞要建立一个天主教国度,他想尝试政教能够合一的统治。

    幕府总大将松平信纲已经丢了超过一万人,原城依旧打不下,现在出现了新情况,那里还围不死了,海上居然不断有船送九州各地的教徒进入原城加入造反部队。

    一直拖到夏天恶战还在继续,每天双方都有不少死伤,而且貌似短时间分不出胜负。

    德川幕府再拖下去就会财政枯竭难以为继,这一场内乱无疑会动摇倭国国本。

    浑水摸鱼的李国助没有闲着,春天,他趁机在“华夏海军”协助下攻取了五岛列岛,控制的地盘大了一倍有余。

    倭国幕府军士气低落,再加上补给线屡屡被截断,药品、食品都难以供给,炎热的夏季已经来临,经常饿肚子缺医少药的十数万大军爆发了瘟疫,每天都有几十上百的人死去。

    随着时间流逝,幕府军的处境更加困难,他们已经失去了攻打原城的力量,如今松平信纲考虑的是如何带领剩下的人马安全撤退。

    这一场内乱必将旷日持久,黄胜决定不参与,传令赵时敏继续维持现状,只要确保天草时贞有地盘有兵力不被德川家光消灭即可,明军不登陆作战。

    介于现在“南明”获得铜的渠道很多,而倭国几乎断了对外贸易,他们又急需军费,此时不落井下石更待何时。

    黄胜决定在经济上再次削弱他们,从今往后倭国出口的铜价以一块银币购买三十斤计算。

    所有倭国的出口商品都往下压价三成以上,所有的倭国进口商品都涨价三成,严密封锁这个岛国执行武器禁运,把来贸易的所有外国船统统抓捕或者击沉。

    这当然是对这个国家执行经济封锁,与此同时继续支持教徒军扩张,鼓励他们攻城略地。

    倭国战火已经燎原,北九州几十万军民打得昏天黑地,战乱伴随灾荒、时疫更加民不聊生。

    倭国本来就很贫穷,天灾加兵灾导致粮食产量急剧下降,饥饿很快席卷诸岛,卖儿卖女者多不胜数。

    由于倭国根本没有孝道一说,整个倭国有太多失去劳动力的老人被子女送上山等着饿死,这不是耸人听闻,他们的民俗就是如此。

    许多外藩难堪重负,已经无力出兵、出劳力,他们开始割据一方意图自保不听德川幕府宣调。

    北海道本来就不是倭国信地,这里现在叫做虾夷地,倭国刚刚开始征服,日本征夷大将军由来就是征服虾夷之类的本岛人眼里的蛮夷。

    由于幕府军被抽调,虾夷获得了喘息之机,由被动挨打躲入高山密林游击,变成了主动出击,甚至已经能够发动围攻城镇的大战。

    毫无疑问,德川幕府独大的强权统治即将被打破,战国争雄马上会再次上演,有黄胜刻意搞平衡,倭国内战旷日持久毋庸置疑。

    安排了针对倭国的部署,黄胜下一步要有大动作。

    第一个动作是拿下马来半岛,这块地盘已经属于一盘散沙,原来比较大的王苏丹马末沙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被葡萄牙人打跑了。

    现在的马来半岛乱得很,前几年被崛起的亚齐苏丹国夺了锡矿产地彭亨,那里的苏丹也被抓走了,至于马来半岛到底有多少苏丹,也就是有多少所谓的国王,还真说不好。

    彭亨位于马来西亚半岛东海岸,北有大汉山脉、登嘉楼高地和金马仑高原。“大汉山脉”如何能够成为他国之山?这简直不可以容忍。

    由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又有锡这个矿藏,这块土地上战争不断,西班牙、葡萄牙人跟荷兰人争夺不休,英格兰人和高卢人也开始染指,土著的各苏丹也不断互相攻伐。

    马来半岛地理位置尤为重要,这里由于多个西方国家势力介入更加混乱不堪。

    伟大的大明为了平息干戈,故而出兵拿下这个不祥之地,免得各国你争我夺伤了和气。

    黄胜签发命令,黄东山在“南华岛”集训的十八个千总和已经扩充到一万的骑兵,增加辅兵组建十二个营伍,集训三个月后,横渡马六甲海峡夺取马六甲城。

    进兵过程中无论遇到西夷还是碰到猴子一视同仁,胆敢抵抗者杀无赦。

    第二个命令下达给程全功,命令他把已经发展了超过一倍的驻守交趾部队组建成为十五个营伍,两个月后带领九营人马借到广南国在“新港”集结,渡海袭击马来半岛东部吉兰苏丹国。

    程全功只要满足留下守卫交趾的部队有六个营头即可,广南国、没落的澜沧王国也就是寮国,这两个邻居太弱,不怕他们趁机攻取交趾省。

    交趾已经经营多年,现在拥有以汉民为主体民族的人口一千五百万,保卫家园之时能够拿起武器打仗的青壮年男子不下于百万之多,两个小国敢来侵犯,最后谁打谁都说不定。

第七百零四章:三宣六慰

    黄胜一直藏兵于民,需要发动大规模征战之时,太多训练娴熟的一级乡勇就获得了成为辅兵的机会,老辅兵当然纷纷转正。

    海南岛、交趾已经营多年,“南华岛”也已经全部消化,“南明”有百万具备战斗力、熟知军纪的人民毋庸置疑。

    得知家主需要发动十几万一级乡勇参加拓土之战,主动前来接受挑选的多不胜数,太多青壮年不是为了得到出任务的优待,而是为了荣誉,为了证明自己。

    乡勇们不是主攻部队,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保护移民平稳过渡。

    “南明”老百姓得知国王再次拓土,一个个积极性空前,热情程度远远超过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

    程全功即将攻打的吉兰苏丹国其实相当于一个大明大一些的县治而已,总共都不会超过三十万人。

    马来半岛都是小小的苏丹国,不足为虑,葡萄牙人、荷兰人、法兰西人等等西夷如果不识相连他们一起揍,可是在北方存在一个有点实力国家东吁王朝。

    要使领地长治久安就不能有强大的国家是邻居,汉人不擅长欺负别人,可以容忍周边存在小国。

    往往强大的邻国都怀有狼子野心,他们时时刻刻觊觎汉人占据了最好的土地,总想着来抢夺汉人积攒的财富,因此相对强大的东吁王朝必须消灭。

    况且这个国家在历史上出卖了宗主国大明象征意义上的末代皇帝朱由榔,也就是南明的永历皇帝,后来被吴三桂绞杀于昆明的那一位。

    黄胜如今的国号碰巧也是“南明”,为了不让这个出卖“南明”皇帝的国家存在,黄胜决定先发制人,提前三十年讨伐他们。

    哈哈,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没什么,黄胜还没有以出门不戴帽子为由头去揍他们,有何不妥?

    据说这个国家的他隆王摈弃了劳民伤财的对外扩张战争,致力于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分配土地给无地农民,使得国富民强。

    民强?黄胜丝毫不介意,东南亚的小国而已,强还能强到哪里?夜郎自大尔!

    国富倒是很对口味,最起码这一次发动灭国之战不会亏本,应该还有得赚。

    大明立国之初,曾经设立西南“三宣六慰”,是大明帝国在云南边境地区设置的六个较大土司的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