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7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可见,假如身为统治者的南京朝廷突发脑残,想要用这种偷工减料的办法来建立军队,其结果不是未战即溃,就是暴动叛变,根本是一种自杀性的作死行为。

    所以,不管再怎么天性吝啬、善财难舍,该用的钱还是得要用,否则就只能等着被砍和被抢了。

    ※※※※※※※※※※※※※※※※※※※※※※※※※

    然而,尽管殿上群臣也都隐约明白这个道理,但这些家伙个个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儿,想要他们掏出几百万两银子的巨款来养兵,那真是比挖了他们的祖坟还要心疼……而且,这伙人同样也都很清楚,就算他们真的咬紧牙关,倾家荡产地捐资报国,可这些银子又能有多少被用到实处?

    ——如今的这个永和帝朝廷,非常完整地继承了大明帝国在南京的“第二政府”,自然也完整地继承了大明帝国的一切陈规陋习。一万两银子从国库里被提出来,立刻就要被户部官员按照“常例”漂没掉三千两。在银子出了户部之后,接下来又要经过兵部衙门,同样要被再狠狠宰上一刀。然后还要经过兵备道衙门和总兵衙门的克扣,才能发到负责募兵的军官手里,这时候的银子若是能够剩下三千两,就该烧高香了。

    然后,这些募兵的军官又会按照常规,克扣五成到七成左右的饷银,用来交际应酬和养他们自己的家丁……这么一层层的雁过拔毛下来,最后天晓得能有百分之几的银子,会被真正地用在募兵上?!

    既然如此,诸位重臣们又何必要拿出自己辛苦贪污来的银子,白白送给那些下级官吏去发福利呢?

    总的来说,古代的“肉食者”真的是相当的“鄙”。似乎总是处于某种吃一百个豆子也不嫌腥的状况。即使这些贪得无厌的家伙,明明知道破家亡国的危机就在眼前,可是他们也依然不会吸取任何的教训。

    这样一来,鉴于上述很有现实意义的考虑,饶是周延儒首辅好说歹说,磨破了嘴皮子,在筹集军费的问题上,诸位东林君子最终只是很勉强地答应发动他们的家族,向朝廷报效二十万两银子和一万石大米,然后再向京中百姓摊派一笔三十万两银子的“靖难捐”——接下来就没了。

    眼看着军费只筹集到了预想中的十分之一,周延儒这个首辅大臣登时忍不住双眼一黑——就凭这么点儿钱粮,能够给南京朝廷现有的部队发放足额军饷就是极限了,哪里还有余钱来招募新兵?

    ——由此可见,穿越版崇祯皇帝在钱粮匮乏的情况下,彻底撕了脸面不要,以谋反之罪抄了福王府是多么的英明和正确!如果没有福王府的这笔启动资金,流亡朝廷在湖广的处境还不知得要多么艰难呢!须知湖广行省那些缙绅地主对大明王朝的忠心,也不见得就比江南的东林党强上多少啊!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一次地告诫自己要戒急用忍,又默默念了一串据说能够平心静气的清心咒之后,今天在朝堂上被接连打脸的周延儒首辅,终于再次振奋起精神,抛出下一个议题:与髡贼议和。

    ——当前南京朝廷的颓势已经相当明显,即使放弃了江北的扬州和滁州等据点,借助滔滔长江阻挡住闻香教妖人的脚步。但撤回来的一万多野战部队,也绝对挡不住澳洲髡贼和崇祯废帝的两面夹攻。

    鉴于拥立新帝朱以海的南京朝廷,与被强行废黜的崇祯帝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两边无论如何都只能大战一场。相反,澳洲髡贼在占领杭州,控制了江南一角之后,就一直没有继续向北进攻,挺进江南腹心之地。虽然不知道这些贼人究竟有着怎样的考量,但似乎还有谈判的余地。

    因此,周延儒觉得眼下哪怕是虚与委蛇也好,也应该派人跟澳洲髡贼接触谈判一番,以便于集中力量,迎击上游之敌——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周延儒的这一见解都是很合理的:

    “……目前髡贼盘踞杭州,已得江南一角;闻香教妖人肆虐江北,与金陵不过一水之隔,纵有长江天险,也难保贼军不会寻隙偷渡南下。而湖广又有强敌在侧,对留都虎视眈眈。局势演变至今,朝廷已是不堪重负。只能对髡贼暂时议抚。谋求苟安一时,使朝廷全力对付上游危局,保全留都。舍此别无善策!”

    但问题是。这世上就是有着那么多的事情,从来都跟合理性之间乃是绝缘体——在周延儒提出此项建议之后,刚刚因为被迫掏钱而憋了一肚子怨气的东林君子们,立刻就炸开了锅:

    “……万万不可!髡贼在浙江屠戮缙绅,折辱士子,作恶多端!朝廷岂可饶恕此辈的滔天罪孽?”

    “……可耻啊!我堂堂天朝上国,岂能对这等粗鄙蛮夷屈膝?”

    “……启奏圣上,臣弹劾首辅周延儒,身为内阁首辅,肩负天下之望,却赞画无功,不能为陛下安内攘外,反倒对外夷奴颜婢膝,实在是罪该万死!我大明自从立国以来便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纵然昔日土木堡之败,瓦剌大军围攻京师,也从无屈膝乞和之事,岂可在今日为区区一髡贼破例?”

    ……

    诸位清流言官全都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向着周延儒这个卖国奸臣猛烈开火。一番义正词严的口水喷下来,周延儒霎时间就成了千夫所指、众矢之的,被铺天盖地的骂声所淹没。而其他的东林大佬,即使明白与髡贼议和才是正确选择,也没有一个肯站出来帮周延儒说几句话——他们都还盯着周延儒屁股底下的首辅之位呢!若是能够趁机污了这厮的名声,日后倒阁起来岂不是更加便利?

    最后,无可奈何的周延儒只得黯然收回此议,同时在肚子里暗暗叫骂:你们这帮站着说不腰疼的酸丁,难道就不知道本官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效仿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所谓的毒蛇噬手、壮士断腕吗?

    还说什么不割地不和亲不赔款呢!朝廷过去为了安抚各路鞑酋和土司而封赏的官衔,赏赐的银帛,难道还少吗?只不过没有像昔年的两宋一样,用上岁币的字眼而已,实质上又有什么差别?

    可在此时此刻,尔等却还在那里聒噪,说什么丧权辱国、有辱礼教,可是你们难道就有那种移山填海,挽狂澜于既倒的本事吗?嘴皮子倒是都好像能够指挥千军万马!要不这髡贼就让你们带家丁去打打看?

    然而,尽管周延儒的心中吐槽不断,但终究还是没有力挽狂澜、舌战群儒的本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南京朝廷往悬崖下跳——总之,在东林君子的“英明决策”之下,南京的永和帝小朝廷,将继续以一副缺兵少饷的虚弱状态,勇敢地跟崇祯帝、闻香教和澳洲髡贼三家敌人,同时进行着激烈的战争……

    ※※※※※※※※※※※※※※※※※※※※※※※※※

    整场廷议自始至终,御座上的朱以海陛下都一言不发,漠然地看着文武百官在下面喷口水斗鸡眼。直到群臣散朝之后,这位在丹墀上充当了小半天木偶人的永和皇帝,才活动了一下手脚,径直向后廷走去。

    ——跟前朝这些杂草丛生的大殿一样,由于整整两百年无人居住的缘故,南京紫禁城的后廷同样也是一片荒芜,甚至还要更加破败一些:茂盛的藤萝草木早已爬上了宫殿的石阶和窗台,一棵棵碧绿的小树苗在砖缝里发芽长大,逐渐把铺地的砖石撑裂……乍一眼望去,简直就像是被丛林吞没的玛雅古城一般。

    在这一片郁郁葱葱的“都市丛林”里,只有一座规模不大的偏殿被打扫了出来,充当朱以海的寝宫——朱以海原本的妻妾都在逃亡路上失散了,到南京之后也没顾得上再娶,所以这么点地盘倒还住得下。

    此时,正有一位面白无须的中年太监,略显拘谨地守在宫门口。看到永和皇帝出现在门外,这中年太监才悄悄松了一口气,连忙招呼皇帝进来,又屏退左右,表情显得很是紧张。不过,永和皇帝的表情倒是很淡定,只见他找了张椅子坐下,这才不急不缓地开口对那太监问道:“……之前吩咐的事情都办妥了吗?”

    “……回陛下,都办妥了!”那位曾经护着朱以海从山东一路南逃的亲信中年太监,连忙低声答道,同时将几个褡裢摆到皇帝面前打开,内有度牒两本,半旧僧衣数套,打火石、干粮、钱币若干——其中既有大明的铜钱和银锭,也有西洋人的金币和银币,甚至还有“澳洲髡贼”的华元纸币,也不知这个中年太监是从哪儿弄来的。此外还有一套剃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