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7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洋人的金币和银币,甚至还有“澳洲髡贼”的华元纸币,也不知这个中年太监是从哪儿弄来的。此外还有一套剃头工具,一看就是随时准备化妆成和尚跑路的模样。

    而这也正是永和皇帝朱以海的目的——“……嗯,甚好!”朱以海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几日注意打探宫城道路。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咱们就剃了头发换上僧袍逃出去!这鬼地方寡人是再也不想待了!”

    “……遵命,陛下……可是,陛下,难道您就真的不要这皇帝之位了?”中年太监有些迟疑地问道。

    “……皇帝?嘿!寡人这算是个什么皇帝?名不正言不顺的,比三国那会儿的汉献帝都不如!天下的宗室没有一个肯服气的。汉献帝身边尚有几个忠臣呢!寡人身边除了你之外,还有谁能信得过?”

    一提起这事,朱以海就霎时间变得满脸忧郁,“……抓不住权柄,说话没人听倒也罢了,坐在御座上当个木偶也没什么,毕竟都是之前就说好了的。可是你看看,那帮乱臣贼子每个月才肯给寡人一千两银子的用度,哪里维持得下去?而且,他们给寡人住的这是什么宫殿?简直就跟那闹鬼的废弃宅院似的!这居然是皇帝住的地方?记得王府里那几个小妾生的庶子庶女住的屋子,也没有破败到这般不像话的地步吧!”

    他指了指如今身处的这座寝宫,虽然已经被粗粗打扫和修缮过一遍,但还是弥漫着萦绕不去的腐朽霉味,“……哎,当初真不该鬼迷心窍,上了钱谦益那个老东西的当!居然跟崇祯爷去抢皇位!这下可好,当真是骑虎难下!照着眼下的架势来看,甭说什么君临天下了,只怕连这南京城也守不住几天啦!

    若是让崇祯皇爷打进了南京城,那些朝廷大臣恐怕只要跪下来痛哭忏悔一番,多半就能被免除前罪、改过自新了,至不济也就是辞官回乡而已。如果崇祯皇爷想要江南安稳的话,就对他们下不得狠手。

    只有寡人这个伪帝,却是铁定要被他们给推出去顶缸,而这种事情注定就是死路一条!就寡人的猜想,如今这城里多半已经有人在偷偷联络武昌的崇祯皇爷,要拿小爷我这个伪帝的脑袋当投名状啊!”

    “……唉,陛下!您可真是命苦呐!”

    那中年太监闻言,想着自己小主人眼下看似尊贵,其实如履薄冰的地位,一时间也是老泪纵横,“……都是咱家没把您给伺候好啊!到时候怎么去地下见老王爷和大夫人呢?”

    于是,主仆二人抱头痛哭了一场,又悄悄地探讨起了在危机来临之时,设法化妆逃出皇宫的计划……

    ——正当南方的大明帝国,一如既往的闲庭信步、拖拖拉拉,慢悠悠地筹备着生死决战之际;北方的大清王朝,却还在犹如烈火疾风一般地狂飙猛进,以惊人的速度恣意攻略着中原汉人的花花江山……

448。第448章 、烈火烹油(上)

    第一百三十九章、烈火烹油(上)

    北京,紫禁城

    红墙明瓦、飞檐斗拱,重楼叠宇、雕梁画栋。

    看不够的金碧辉煌,说不尽的帝王气派,道不完的富贵尊荣。

    去年的大明帝王之居,已经变成了今年的大清八旗皇城。

    而那些在不久前刚刚搬出辽东盛京那个苦寒之地,迁入北京紫禁城的大清后妃们,则立刻就被这座东方最大的宫殿给迷花了眼——与之相比,盛京那个充其量不过是地主大院等级的皇宫,真的是有点不够看。

    虽然在历经了二百年的风雨沧桑之后,这座宫殿已经留下了不少岁月的痕迹。但在出身于蒙古草原和白山黑水的蛮夷女子们眼中,这依然是实打实的的琼楼玉宇、天上宫阙!

    “……姐姐!这屋子真是好大啊!明国的皇帝就是住在这里面吗?”

    “……如今咱们每个姐妹都能有一间大殿住了吗?先前在盛京的时候,真是想都不敢想呢?”

    “……是啊!这回真是享福了呢!诶?姑姑,你手里的这面小镜子是从哪儿来的?好漂亮啊!”

    “……哦,这个啊!不过是底下那些奴才孝敬上来的新鲜玩意儿,听说是从南方海外来的洋货。在如今的北京市面上多得是,不算稀罕。下次也给你们弄几个!对了,上次给你们的香皂,用得怎么样?”

    ——通过去年秋天的渤海岸边,曾经被华盟舰队盘踞的大沽口“贸易市场”,除了女真八旗官方组织的大规模“人口换粮食”交易之外,其它许多各式各样的零碎小商品,也随之进入了刚刚易主的北京城中。

    “……呃,用是用了,挺香的,但还是不太习惯——我那小闺女还把它当成了糕点,一个不留神就差点吃进了肚子里,吓得我跟什么似的……说起明国的东西,我还是更喜欢丝绸,最近刚做了条新裙子……”

    “……嘻嘻!我可是听说了哦!姐姐你竟然拿人家宫殿里挂的丝绸窗帘做衣裳!丢不丢人啊!”

    “……有什么好丢人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在咱们科尔沁草原上,这一匹丝绸能换多少头羊啊?”

    ……

    伴随着叽叽喳喳的闲聊声,女真之主皇太极后妃之中最尊贵也最得宠的姑侄三人,哲哲皇后、布木布泰(即大玉儿,未来的孝庄太后)和去年才新娶的海兰珠,这三位同样出身蒙古科尔沁部落博尔济吉特氏族的高贵妃子,正徜徉在北京紫禁城的一间间宫殿之中,好奇而又欣喜地看着这一片高低错落的巨大建筑,还有罗列其中的无数琳琅满目的“奢华之物”,不时发出啧啧的称赞声。

    ——虽然崇祯帝在出逃之前,就卷走了宫中大半的金银细软;陕西流寇攻入北京的时候,又把紫禁城搜刮了一遍。接下来,为了从盘踞大沽口的穿越者商船队那里,购买到急需的粮食和布匹等生活物资,皇太极再一次把紫禁城搜了个底朝天,连殿上的铜龟和金丝楠木柱子都被卸下来卖掉……但光是宫里剩下的一点东西,还有诸位奴才最近奉献上来的孝敬礼物,也足以让她们这些穷惯了的异族女子感到异常兴奋了。

    另一边,在御花园的凉亭里,诸位玩累了的小格格们坐在铺了织锦垫子的石凳上,正对着宫女太监们进献上来的各种精美糕点发起进攻,犹如一只只腮帮子鼓鼓的花栗鼠一般,兴高采烈地大快朵颐……

    总而言之,随着八旗权贵的家眷,陆续从盛京迁入北京,并且分别入住各处宫殿和府邸。一时间,在权贵云集的北京内城里,到处都是丝竹之声飘扬,酒菜香气弥漫,欢声笑语不断。诸位从白山黑水苦寒之地熬出来的八旗贵人们,全都在尽情享受着丰硕的胜利果实,在北京的每一天,都过得宛如天堂一般。

    然而,就在这一派欢声笑语、丰衣足食的外面,在贫民居住的外城街巷之间,却是充斥着难以想象的萧瑟与破败——原先的百万市民中,已经有超过七十万人或死于兵火、或流落在外,或者被当猪仔卖到了海外,剩下的人多半也没了生计。为求能够吃上一口饭,不得不削尖了脑袋求着让八旗大爷们使唤。

    确实,跟只知烧杀劫掠的流寇相比,皇太极的政治手腕和统治策略要高明得多,在进北京之后便声称“急行征聘,先收人望,乃本朝第一急务也”。随即,这位盖世雄主就立刻开始了收买人心的动作,先是“大张榜示,与诸朝绅荡涤前秽”“令在京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官员,俱以原官同八旗官员一体办事”“凡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若能归服我朝,仍准录用。”——也就是直接招纳崇祯朝廷的官吏,统统官复原职!

    于是立刻就让北京城内得了大清官爵的文武众臣瞬间归心,对皇太极这位天命之主歌功颂德不已。

    然后,由于要把北京作为日后的大清都城来经营,不能糟蹋坏了,皇太极又在北京城内严厉约束军纪,禁止随意劫掠市井。除了少数不识时务的明朝勋贵和宗室之外,多数世家大户的产业宅邸都得到了保护。

    不过,清廷的这些安抚措施,都是针对缙绅世家的。对于寻常的贫贱百姓,皇太极就没有那么客气了——为了从穿越者舰队在大沽口开办的战地集市上,买到足够数量的粮食,皇太极直接出动军队,将之前聚集在京师内外的数十万流民,往天津方向驱赶,一路伏尸无数,按照成年男女每人八斗麦或等值的土豆等“粗粮”,老人孩童每人五斗麦,美貌妇人单独另算的价格,向大沽口的“海商”进行倾销。

    如此一来,皇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