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演对崔悦的说辞半点儿都不信,在他看来,卫朔不过一介寒门士子,侥幸得了祖逖、刘隗等人的欣赏,机缘巧合之下才爬到了现在的位置上。

    崔悦苦笑了一下道:“贤弟有所不知,这个卫大人一向只在偏远郡县活动,如果你是幽州或者辽东人,那你一定会听说过他的名字。就在不久前,那个卫朔在辽东大破高句丽、鲜卑人等近十万胡族联军,进而一统整个辽东郡。”

    听了卫朔的战绩,温峤、卢谌二人咋舌不已。就连刘琨脸上也露出一丝凝重之色,若是单单打败高句丽人倒也没什么,可其中还有近五万鲜卑骑兵,就由不得刘琨不重视卫朔的实力了。

    眼下刘琨最缺的是什么?不就是有实力的盟友吗?一想到这儿刘琨就恨不得马上将卫朔使者请进府内,不过在这之前他还得好好先了解一下卫朔的情况才行。

    “道儒,你且把那个卫朔的详细情况告诉姑丈!”

    崔悦看了一眼面带焦急之色的刘琨,心道:若是姑父知道了那个卫朔有多桀骜不驯,怕不知会是什么心情。随即崔悦就把卫朔如何与王浚闹翻,又是如何强行撵走上司崔毖的一桩桩一件件统统告诉了刘琨诸人。

    咕咚!刘群、温峤、卢谌几个小辈领路过卫朔的风采后,齐齐咽了口吐沫。他们没想到卫朔竟然如此桀骜不驯,行事没有一丝世家子弟的风范,当然了卫朔也不是世家出身。

    “呵呵,这……这个卫大人行事挺……挺特别啊!”刘琨苦笑了一下,最终只说出这么一句无奈之语。

    何止是特别啊,简直是丧心病狂!温峤几个小辈在心底暗自腹议不已。幸亏眼下天下大乱,朝廷对其约束不到,否则仅凭卫朔犯下的罪行,足够诛其九族。

    “父亲既然此人如此桀骜不驯,不如让孩儿出去将他的使者赶走吧?”刘群本来就对卫朔好感不多,如今再听说了他的光辉事迹后,就更加不想与其有任何联系。

    “等等,群弟且慢,姨丈,外甥有话说!”正当刘群起身要出去时却被温峤给拦住了,只见温峤站起来朝刘琨道:“姨丈,且不论卫朔在辽东如何嚣张跋扈,但眼下人家既然来到了家门口,我们就没有将之拒之门外的道理。”

    “再说此人还是祖刺史的故交,以姨丈与祖刺史的关系实在是不宜推脱不见,不然日后见了祖刺史当面怕也不好交代啊!”

    “嗯,太真言之有理!”刘琨考虑到祖逖的感受,同样觉得直接将来人轰走有些不合时宜,他沉吟了片刻吩咐道:“太真,你去把来人请到这儿来,注意不要失礼了。”

    “诺!”温峤起身朝府外走去。

    这时,在并州刺史府门前,高瞻正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四周的环境。自辽东出发,一路穿过昌黎、辽西诸郡县,经代郡而入雁门,最后来到了太原郡阳曲城内。

    经过他仔细观察,发现刘琨下辖的几个郡县基本上都是人烟稀少、民生凋敝,而且各地还有不少是流离失所的难民。可见经过连年大战,刘琨的实力已衰弱到何种地步,高瞻在刺史府门前等了很长时间,直到温峤出来,他才松了一口气。

    “请问阁下是辽东来的使者吗?”温峤来到气度不凡的高瞻面前,恭恭敬敬问道。

    温峤身上有股温尔文雅的气质,高瞻第一眼看到温峤就对他的印象不错,忙笑着答道:“在下渤海高瞻,字景前,奉辽东太守、东夷校尉卫朔之命,前来拜访刘并州。”

    温峤心中一惊,没想到眼前这个人竟然出身渤海高氏,忙回礼道:“高先生,刺史大人请您府内相叙!”

第169章 说服刘琨

    “东夷校尉府长史高瞻,拜见刘使君!”

    刘琨用探究的目光打量着正毕恭毕敬站在面前的辽东使者——高瞻,对那个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卫朔充满了好奇。以他对祖逖的了解,若说卫朔没有点儿真本事,祖逖一定不会对其另眼相看。

    “听说卫校尉赶走了平州刺史崔毖,独占了整个辽东郡?”

    面对刘琨的骤然发难,高瞻不慌不忙反问道:“刘刺史,难道你不知崔毖乃是朝廷叛逆幽州王浚的同党吗?王浚大逆不道,在幽州私设行台、备置百官引得天怒人怨。那崔毖身为朝廷任命的平州刺史,不但不阻止王浚,反而助纣为虐,接受王浚私下任命的东夷校尉一职。”

    “我家主公不忍辽东百姓遭受王浚、崔毖的欺压,不得已才联合原东夷校尉封老大人共同遏制崔毖在辽东的扩张。后来封老大人自知年事已高,就向琅琊王举荐我家大人继任东夷校尉一职。”

    “没想到那崔毖知道我家主公得了琅琊王的青睐,嫉恨之余竟不惜联络段氏、宇文、高句丽等胡族大军攻打西安平。幸亏我家大人福大命大,付出了巨大代价才将胡族联军打败,进而驱走了崔毖统一了辽东郡。”

    “刘刺史,我家主公既已接受了朝廷的任命,难道不应该出兵征讨叛逆崔毖吗?”

    高瞻这么一说,不要说刘琨就是同为崔氏弟子的崔林也无言以对。作为崔毖的本家兄弟,崔林可是深知崔毖有多么愚蠢和无能,他就是一个志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典型,

    沉默了一会儿,刘琨又问道:“卫大人派你来我并州有何贵干?”

    “唉!”高瞻故意长叹一声道:“一言难尽啊!如今幽州形势危急,我家主公鞭长莫及。希望并州能出兵相助,不然幽州早晚会落入石勒之手。”

    “幽州局势危急?这……这怎么可能?”

    “难道诸位还不知石勒夺了冀州?”

    高瞻愕然道,随即他一拍脑门才恍然大悟,前段时间刘琨一直在与匈奴汉国交战,刚刚回到阳曲怕是还没来得及整理来自幽州的军情。

    刘琨、温峤一听幽州局势大变再也顾不上其他,忙让人将宴席撤下。将所有幕僚、臣属全都召集到刺史府商议军情。当着并州文武百官的面,高瞻将幽冀两州最近发生的事情,详细讲述了一遍。

    “明公,段氏背叛,冀州丢失,这一次王刺史怕是在劫难逃了!”

    “不错,冀州本是王浚与石勒之间的缓冲地,今缓冲地一失再加上强援背叛,王浚怕是凶多吉少啊!”

    高瞻刚一讲完。刘琨的幕僚们就叽叽喳喳吵成了一团,反正说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人不顾实际情况建议刘琨趁机出兵占据幽州。刘琨被吵得有些头大,不知该听谁的,最后竟然郁闷的独自离席,只让高瞻看得目瞪口呆。

    本来高瞻还曾对刘琨孤身守晋阳报以敬仰之情,但看到并州文武们乱糟糟的一幕后,刘琨在他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彻底坍塌了。别看他与刘琨接触的时间不长。但却瞧得一清二楚,刘琨在军政方面的才华远远不及卫朔。

    卫朔初到辽东的局面未必比刘琨刚到晋阳时好多少。可卫朔通过努力至少能够在辽东打开了局面,收复了两郡之地。而刘琨做并州刺史多年,却始终不能挽救危局,还因此害得父母丢了性命。

    刘琨回到后院之后,仍旧烦恼不已。刘琨这个人说白了就是文人气息太重,行事太过感性。不会从理性角度思考问题,面对多种选择时又缺乏决断力。如今幽州危在旦夕,换做任何一个有见识的人,都会迅速出兵救援幽州,可刘琨却还在犹豫不决。

    刘琨独自一人思索了大半天。仍然无所获。烦闷之余,他突然想到了那个从幽州而来的高瞻,刘琨吩咐人将高瞻请到府内。本来高瞻正在城内闲逛,没想到却接到来自刺史府的邀请,高瞻不敢怠慢,忙跟着来人前往刺史府。

    “拜见刺史大人。”

    刘琨轻轻喝了一杯酒,指着旁边的座位道:“高长史,不必多礼,请坐!在下突然对卫大人非常好奇,想多了解一下他的情况,不知高长史可愿为我解惑?”

    高瞻闻言心中一动,以刘琨如此感性的一个人,如果能让刘琨多多了解一下卫朔,说不定会改变卫朔在刘琨中的形象,进而影响到他的某些决策。

    “说起来我家主公卫朔也是一方豪杰,当初在徐州他曾与祖将军合作大败数千匈奴骑兵,后来祖将军仰仗此功劳升任徐州刺史,而卫校尉则因与王家有矛盾没有受到任何赏赐,为此事刘隗刘大人还曾在琅琊王面前为我家主公鸣不平。”

    “徐州战事结束之后,卫校尉为了筹建骑兵,孤身到了辽东。不料恰逢高句丽引兵入侵带方、乐浪二郡,卫校尉不忍两郡百姓受难,就与沓氏县令、张统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