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琰原本是伪汉赵降臣,因刚直之名被卫朔简拔入牧府任转运曹主事,其刚刚加入辽东不久,对辽东实力了解不多。根本不知道辽东郡有一座巨型铁矿山。

    “哈哈哈,关于钢铁一事,栗公不必担心。辽东郡钢铁基地发展至今,其钢铁产量已远远超过太康年间全国钢产量的总和。别说建一座黄河大桥,就是再建三座也不足为虑。”

    杜群是辽东嫡系官员,从下层低级官吏一步步爬升至工曹主事一职,可比王琰知道的多得多,忙出言向其解释一二。

    “嗯,杜主事说得没错,水泥、钢铁这两样建造桥梁最有利的材料,我辽东一样都不缺。只需找专人设计好桥梁,再加上匈奴俘虏,蒲津浮桥改造工程便可正式开工。此项工程,我打算交给工、转运两曹负责,你们二位可别让卫某失望哦!”

    杜群、王琰忙躬身保证道:“请主公放心,臣等定当尽心尽力,绝不敢辜负主公期望。”

    “升级改造蒲津古桥,虽说是打着振兴经济的旗号,其实诸位心中应该有数,它的最大用途还是以军事为主。新桥建成之后,一旦长安有变,我数万大军一日便可渡过黄河西入关中。”

    蒲津黄河浮桥对辽东而言十分重要,仅靠船只来往于黄河两岸的话效率太低,非常不利于秦晋交流。相反一旦浮桥建成,必将大大加强秦晋联系,对打造雍并经济一体化有着巨大促进作用。

    “主公,新桥落成后,官府还可在东岸附近特地为镇守铁牛辟建一个场所,并迁移部分局面来此驻守。平日里也不用他们纳税种田,只需吃着官粮,其专职就是护桥并看守铁牛。两侧再种植上树木花草,营造出一派宜人景色,必可成为文人骚客向往之所!”

    卫朔白了一眼正抒发满腔浪漫主义的封奕,他刚刚只顾着介绍唐代浮桥,竟忘了镇河铁牛在古代一向被誉为神灵。几乎古代每一座桥梁附近,都少不了镇河铁牛的身影。

    “行了,别乱讲话!植树种花倒是可以,却不必找什么人专人看守铁牛,那样做只是浪费人力资源,有那点儿时间还不如让他们去种地开荒呢!”

    当卫朔一行离开蒲坂城之后,很快就有大批府兵进驻蒲坂,正好此处是折冲府之一,接着建造浮桥时机,蒲坂便成为首批建成的折冲府之一。

    ……

    “什么?嫣儿,你……你竟差点儿被贩卖为奴?”

    当羊献容得知女儿差点儿成为奴隶时,不禁吓得花容月色顿失。她虽说不幸落入到匈奴手中,可毕竟受到了刘曜宠爱,说起来倒也没吃什么苦。反而是司马嫣的经历比她更为苦难一些。

    司马嫣见羊献容要落泪,忙上前劝道:“哎呀,母亲,不是都过去了吗?您就别哭了,哭坏了身体就不好了!再说正是遇到了镇北将军搭救,才有了今天的司马嫣。不经历风雨,怎见得彩虹,我想正是有了那些磨难,才让女儿晓得原来幸福生活需要靠人去努力创造的。”

    羊献容看着女儿容光焕发的样子,脸上不禁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原来嫣儿就是这样认识了镇北将军,怪不得一提起他,你就红光满面。”

    “哪有?!”司马嫣面色一红,一头扎在羊献容怀中不愿起来。

    羊献容一边轻轻用手抚摸着女儿脊背,一边轻轻叹了一口气。自家女儿的心思,如何瞒得过羊献容,她只是不知该如何帮女儿达成所愿。(未完待续。)

第343章 河东世家

    随着辽东进抵黄河北岸,使得整个司州被石勒、卫朔、李矩三方瓜分。

    辽东覆灭匈奴汉国之后,司州西北平阳、河东两郡随之落入辽东掌控中;而司州刺史李矩占据着黄河以南荥阳、河南、弘农、上洛四郡。

    而东北部黄河以北魏郡、汲郡、阳平、顿丘、广平五郡是石勒的根基所在,至于仅剩的北部河内郡,因恰好是三方交汇所在,为了维持平衡竟没有一方主动占去。

    卫朔南下河东郡,虽说是为了视察蒲津古桥,但其还有一个目的,则是为了拜访河东世家。在河东分布着两大顶级世家即安邑卫家、闻喜裴氏,除此之外还有大批诸如柳氏、薛氏等中等豪强世家,可以说河东世家实力之强,远远超出卫朔想象。

    若说以前卫朔真没把握收服河东世家,只是眼下不同啦,辽东已初露王霸之资,闻喜裴氏三眷中以裴嶷、裴开为代表的东眷目前正是辽东中流砥柱。

    而且西眷代表人物裴盾又是镇北将军岳父,如此裴氏三眷中已有两眷站到了辽东一边。

    虽说还有部分西眷子弟如裴宪正出仕襄国,以及裴氏中眷南迁江左支持琅琊王,但河东裴氏已明确表示要全力支持辽东。正是有了裴氏的支持,卫朔才下定决心要搞定河东世家。

    不过,即便有裴氏支持,卫朔也不敢轻举妄动。作为关东世家聚集地之一河东世家势力庞大,无论卫氏又或者裴氏、薛氏、柳氏均非易取。

    “主公,接下来咱们去哪儿?直接返回晋阳吗?”刚渡过汾水封奕打马来到卫朔身侧。

    “不,去安邑拜访河东卫氏。”

    卫朔抬眼向东北安邑方向望去,之所以将收服的第一个目标放在安邑卫氏身上,是因为他知道卫氏已今非昔比。若是放在二十年前。卫瓘还活着,卫氏正处于鼎盛期,打死卫朔都不敢冒犯卫氏。

    卫瓘才华横溢,二十岁便入仕途。

    魏灭蜀后,邓艾、钟会平蜀后争权夺利,于是。他设计收杀邓、钟二人,平定了祸乱。

    到西晋武帝时,官至司空,总揽朝政大权,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且卫瓘诸子孙,皆和西晋的名门望族联姻:长子娶陈郡阳夏何劭女;次子卫恒娶太原晋阳王浑女;三子卫岳娶河东闻喜裴楷女;其孙卫玠娶朝中名士乐广女,后妻亡,又娶山涛孙女为妻。

    不但如此。卫氏也与皇室联姻,晋武帝敕卫瓘第四子卫宣尚武帝女繁昌公主。

    由于卫瓘权倾朝野,且又生性耿直,惠帝为太子时,朝中大臣认为太子呆傻,今后难以亲政,但无人敢言。

    卫瓘曾借酒醉“俞示武帝”,以此又招致皇后贾南风怀恨在心。在她的指示下。卫瓘一门祖孙九人遭楚王玮杀害,只有卫操、卫玠幸免于难。

    到晋怀帝时。卫璪官主散骑侍郎,弟卫玠为太子洗马。

    卫玠天生俊秀,肤美而白,有“玉人”之称。

    由于当时北方大乱,名门士族部分南迁,为保存门户。永嘉四年,卫玠携母举家南行,由于路途遥远,饥寒交迫,积劳成疾。于永嘉六年不幸卒于南昌。

    卫璪因“内侍怀帝”,没有和家人同行,于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后遇害。

    自此以后,河东卫氏从此凋零,逐渐无闻于朝。

    虽说卫氏自卫瓘一脉被杀导致衰落,可其世家豪门的底蕴仍在,家族中仍有良田万顷,奴仆数万,而今是卫瓘弟弟卫实子卫康在执掌家族大权。

    自辽东南下河东之后,卫康就变得心神不宁。他不是没想过联合河东家族对抗辽东,可一想起与卫朔对敌的后果,不禁心神沮丧。

    后来卫康又想着南下弘农,迁居江左,然而他又舍不得家中良田、奴仆。卫氏子弟能过上骄奢淫逸的生活,全是仰仗无数良田和数万部曲。对于卫康来说,他宁愿去死,也不能没了土地、部曲。

    卫康一边放不下骄奢淫逸的生活条件,一边又自持伯父卫瓘有大功于朝廷,镇北将军卫朔未必敢以常理对待卫氏。

    就在卫康患得患失之际,镇北将军卫朔南下蒲坂视察的消息传到了卫家。

    卫康可不认为卫朔真正的目的是修建蒲津黄河大桥,他以为辽东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卫氏。在河东只要卫氏向辽东表示屈服,河东其他世家便不足为虑,辽东就可轻而易举拿下整个河东世家。

    “父亲,父亲,镇北将军卫朔往安邑来了……”

    卫玄一路大呼小叫闯进其父书房,惹得卫康眉头紧皱,不由斥道:“慌慌张张成什么体统?!别忘了你可是世家子弟,要时刻注意自身仪表!若有你堂兄卫阶一半的风采,为父也不至于作难到今天这步田地。”

    卫玄闻言忙整整衣襟,躬身领训,“儿子谨遵父亲教诲。”

    “对了,刚刚你说谁往安邑来了?”

    见卫康动问,卫玄不禁有眉飞色舞起来,他身子往前一倾,神秘兮兮道:“父亲,刚刚接到密线来报,那卫朔亲率五百铁骑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