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司马睿也不是没有后手,王敦起兵以后,他立即下旨让戴渊与刘隗率兵入卫京师。

    司马睿封戴渊为骠骑将军,与右卫将军郭逸一起在朱雀桥御道的两侧,构筑工事,依托秦淮河护卫建邺南大门。

    而刘隗率军返回京师以后,整个人意气风发,谈笑自若,一下子稳定了建邺人心。

    接着司马睿下诏,任命王导为前锋大都督,以尚书令刁协出督六军,加封周顗为尚书左仆射,王邃为尚书右仆射。

    至此,司马睿的部署终于在王敦抵达建邺前全部完成。

    其中戴渊领兵扼守建邺朱雀桥,负责建邺城的正面防卫;刘隗前突至金城,迎击敌人;右将军周札驻守建邺西面门户石头城,护卫建邺的西面;太子右卫率周筵(周札的侄儿)火速赶往了三吴去平定沈充。

    永昌元年三月,王敦所部抵达建邺附近,双方的对决即将展开。

    面对严阵以待的建邺,钱凤建议道:“刘隗乃天子心腹,遇到我军一定会拼死抵抗,而其手下多豪勇之士,故而不容易迅速将其击败。”

    “主公不如先进攻石头城,周札平时对下属刻薄少恩,部下大多不愿意为他卖命。而周家又与司马皇族有矛盾,关键时刻周扎一定不会死战不退。我军如果前去进攻他,肯定能够一举攻下。一旦周札被击败,前突在金城的刘隗便毫无作用,定会自行溃散。”

    王敦采纳了钱凤的建议,任命杜弘、邓岳等将率领先头部队,前去攻击石头城。

    按理说,石头城十分险要,只要周扎小心谨慎,定不会那么容易被攻破。

    但是正如钱凤所言,周札根本就没有给司马氏卖命的打算。

    面对来势汹汹的王敦叛军,周札居然大开城门投降了王敦,就这样建邺西边门户——石头城被王敦所部顺利占领。

    王敦军拿下了石头城,西边洞开,建邺再无险可守。

    到了这一步,是个人都清楚建邺陷落只是迟早的事。

    得知周扎献出石头城的消息后,天子司马睿是又气又怕,原本就不好的身体,经此一番折腾,再次恶化下去。(未完待续。)

第540章 谁是猎物?

    自太兴三年接任并州都督以来,姚弋仲坐镇并州已两年。在这两年中,姚弋仲不敢有一丝懈怠,尤其对厢军、府兵的训练要求十分严格,晚上连睡觉都在想着训练事宜。

    进入二月下旬,姚弋仲已做好了出征前一切准备,其中三万将士整装待发。

    三月三,姚弋仲接到了大司马出兵常山的将令,强按住内心的喜悦忙下令大军出征。

    姚弋仲非常清楚南征大战的重要性,可以说此战中辽东众人的表现,即便不能决定今后地位,但也会对辽东开国后的论功行赏产生重大影响。

    其实在这之前,姚弋仲虽一直都在关注南征大战进展情况,作为高级将领,也不希望自己置身事外,但他作为加入辽东不久的胡族将领,从未想过自己会在一开始就得到重用。

    姚弋仲是个有能力且又有野心的人,当然了,这种所谓的野心不在于夺取天下方面,而是在建功立业上的野心。

    加入辽东之后,姚弋仲很快就明白过来,日后若要活得潇洒些,就得多立功劳,让自己爬升到更高的位子上。

    因此一接到大司马将令,姚弋仲大喜过望,他当即宣布动员。一下子,整个并州都行动起来,校场内外彩旗飘飘,锣鼓喧天,所有并州驻军都在谈论出征事宜。

    按照参军司部署,并州都督府将出兵三万,而并州厢军、府兵加在一起足足有六七万之多,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半人要留守。

    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并州将士纷纷争抢着想让都督大人带自己出战。在辽东,由于军功赏赐极重,导致众将士杀敌立功之极为热切。

    辽东军已整整两年没有大战,各将士对战事已是饥渴难耐。为了争抢出战名额,各级将领、士兵差点儿抢破了头。看到这一幕,姚弋仲感到由衷欣慰,同时对辽东未来愈加看好。

    面对积极争抢参战的部下,姚弋仲并未放松要求,经过严格挑选,从并州厢军、府兵**选出十厢步骑随他出征,其中骑兵有四厢。

    被选上的将士自然是兴高采烈,其余倒霉的落选者只能遗憾的留守并州。

    由于这是姚弋仲第一次作为主将领兵出征,因此他对各种细节要求极为严格,从随军医护人员、后勤辎重到出征将士精神面貌以及武器装备都要尽可能做到完美。

    出征前,全体并州驻军集合在校场上,姚弋仲站在高台上,望着无边无沿的军阵,踌躇满志,他希望通过此战彻底为自身正名,并跻身到辽东军核心高层中。

    大军离开上艾县城,沿着宽阔平坦的水泥马路,直奔井陉小道。走在路上,沿途是一望无际的田野,随风而吹的麦苗,让姚弋仲看得如痴如醉。

    如今辽东各地,基本上实现了水泥道路相通,用水泥铺就的道路,路面干净、宽阔、结实,两旁还种满了树,和以往坑坑洼洼的土路一比,真是一在天、一在地。

    走在水泥路上的辽东将士各个脸色红润、精神饱满,步履矫健,显示出良好的素质,这自然跟辽东军充足的后勤保障以及严格的军事训练离不开。

    姚弋仲身着鱼鳞甲,一马当先,骑在高头大马上,向前而去,他身后是如云地旗帜,还有数万雄赳赳气昂昂的辽东将士。整个方队甲叶作响,出征将士军容严整、士气高昂。

    三万并州将士浩浩荡荡向前而去,此行队伍庞大,除了数万将士外,还有众多驮马以及马车,拉着各色的军用物资等。这就是占据阴山南麓草原的好处,辽东上下根本就不缺少马匹,甚至马已成为辽东最普及的牲畜。

    在太行山深处,影影绰绰的人影布满了蜿蜒崎岖的山间小道,走近仔细观察才发现全是辽东军将士,领头的正是并州都督姚弋仲。

    三月姚弋仲领了将令,自乐平郡上艾县出发,沿着井陉翻越太行山,直奔常山郡。

    眼看真定城在望,姚弋仲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想想自己肩负的重任,不禁感到责任重大。根据战前参军司部署,姚弋仲部明面是辽东袭取常山的主力,其实真正的任务是诱敌。

    他们将以攻打真定为诱饵,在张宾的配合下,引诱胡虏大军前来聚歼。大军行军速度很快很快,预计再过三日将抵达太行山东侧。

    ……

    随着辽东军南下,冀州北部郡县首当其冲,在石勒严令下,纷纷加强了戒备。

    这日,正当午时,一骑自西边狂奔进入真定城,带来了辽东军大举而来的消息。不一会儿整座城池变得热闹起来,守军士兵纷纷拿起武器走上城墙,各个神色紧张的望着城外。

    真定城位于太行山东侧,扼守井陉小道东端,很容易受自井陉而出辽东军威胁。

    面对来势汹汹的辽东军,真定守将王擢并不十分紧张,也不太担心高阳城安全。倒不是他妄自尊大不将辽东军放在眼里,而是襄国对此早有‘预料’,辽东军正一步步走入襄国预先布置好的陷阱中。

    王擢原本是匈奴屠各人,汉赵灭亡时跟着匈奴太子刘敷逃亡到襄国。后来刘敷被石勒送往蓟城受罚,而他则幸运地留在了襄国,渐渐成为石勒较为信任的将领。

    其实石勒信任王擢等匈奴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自从《汉奸录》传播开来之后,石勒渐渐不再敢信任各地汉人出身的将领,只能重用羯、匈奴、鲜卑、氐、羌等各胡族人才。

    王擢一边沉着的下令守军加紧防备,另一边则急忙向驻守南边赵国元氏县的支雄汇报。

    支雄是襄国此次围歼姚弋仲部的主将,由他负责指挥常山、赵两郡十万羯胡大军,争取顺利歼灭三万辽东军,为此次大战开个好头。

    可以说自打张宾‘判断’出辽东军首战目标是常山郡后,石勒就在琢磨、谋划如何才能首战取胜。

    身经百战的石勒十分清楚,大战开始,首战十分重要。若能一举歼灭三万辽东军,就能大大鼓舞羯胡内士气。因此,石勒才不惜调集十万大军归大将支雄指挥。

    当驻守元氏的支雄接到王擢汇报,顿时大喜过望,他等待已久的战机终于出现。

    当下支雄立即指挥大军行动起来,原本在各地待命的羯胡军队纷纷向真定云集而来,一个以真定为中心的包围圈正渐渐成形。

    支雄看着仍‘懵懂无知’向着真定开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