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5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找的什么医生?靠谱吗?葛天师找过没?他可是燕国鼎鼎有名的医科圣手?”

    “这就是葛天师下的诊断!”

    卫朔一听是葛洪下的诊断,顿时默然,看来张老汉是熬不过这一关了。不过,想想今年张老汉已八十有余,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属于长寿,出现今天这状况也不算意外。

    “唉,遥想永嘉五年,我孤身一人来到崂山,若非大叔好心收留,说不定早已成为孤魂野鬼,哪还有什么威震天下的燕王?”

    “王兄也不能这么说,我爹常说,卫大哥就是上天降下拯救天下万民的神仙,即便没有他好心收留,也不会有任何闪失,机会来了仍会一飞冲天。”

    “我哪里是什么仙人?不过是个无根无萍的平凡人,能有今日这番成就,除了靠文冀、景前等众多贤士辅佐外,大多乃运气使然。”

    “说起来我已有近十年没有回过崂山,都不知变成什么样了?”

    如今的崂山可不再是普通的大山,自卫朔崛起后,这里已被阐教列为仙山,每年都有教众从各地到崂山朝奉。

    与此同时,崂山还是崂山商社驻地,集天下财富于一山。

    当年随卫朔一同起家的逃民,眼下各个富得流油。即便天下早已太平,众人仍然聚集在崂山上过活。

    好在崂山上下早已今非昔比,朱文、张大郎二人执掌崂山商社,手中多得是钱财,曾花费巨资在崂山上修建了不少房屋、阁楼。

    经过大半月连续赶路,卫朔终于顺利抵达崂山。以朱文、张大郎为首的崂山商社高层在崂山脚下,迎接燕王到来,无数百姓垫着脚尖望着缓缓而来的马车,争先恐后想要看看燕王真面目。

    由于卫朔十年未回崂山,除了老一辈人还曾隐约记得他的模样外,年轻一代中,除了寥寥数人外,大多数人都只是从父祖辈口中得知,当今威名赫赫的燕王,出身于崂山流民。

    作为燕王最早的追随者,对此崂山上下一直引以为傲。说句不好听的,别看小小的崂山上没什么大官坐镇,但是别说长广郡太守不敢轻易招惹崂山,就是青州刺史到了崂山也得陪着小心,毕竟崂山可是卫朔的‘潜邸’所在。

    看着车外热情高涨的崂山人,卫朔心潮澎湃,不由又想起当年与众多流民在山上艰辛创业的情景。只是他心中挂念着张老汉病情,便匆匆与众人打了招呼后,就在张二郎陪伴下上了山。

    来到张府内,看着张老汉瘦弱的身躯,卫朔忍不住泪流满面。或许卫朔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他内心深处已将张老汉当成另外一个世界中的亲人,不然他不会表现得如此激动。

    “大叔,我回来了!”卫朔抓着张老汉枯瘦的手,语音哽咽。

    “卫……卫小哥儿,咳咳……咳咳,看……看到你有今日之成就,老汉为你感到高兴。老汉一辈子没啥出息,没想到一时好心竟收留一个大英雄、大豪杰,这事老汉足以吹嘘一辈子了,哪怕现在走了,也终身无憾了!”

    张老汉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看着年轻英武的卫朔,看得出来他眼下神态安详,并未因大限将至,而感到任何恐慌与害怕。他这一辈子活到今天的确没啥可遗憾的了,两儿子中,小儿子执掌内卫部,被外界称为燕王最忠心的‘鹰犬’。

    不要以为鹰犬就是贬义词,能做未来天子的鹰犬,是多少人想做都没机会的事。

    大儿子虽然没有出仕做官,但却掌握着燕国最大的商社——崂山商社,早就赚了几辈子花也花不完的钱。再加上张家跟燕王的特殊关系,只要张家不谋反,几辈子荣华富贵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大叔,安心养病,有什么未了心愿只管说出来,我亲自给你去办。”

    卫朔与张老汉说了好大一会儿话,直到看到张老汉脸显疲惫之色,他才出了内院,来至中庭,却看到张大郎与朱文并列而站。

    “拜见大王!”

    “诶,你们这是干什么?快快请起。”

    卫朔疾走几步,上前一把搀起张大郎与朱文,这两个可以说是最早跟随他的心腹,多年来任劳任怨坐镇崂山,可谓是劳苦功高。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两人,颇唏嘘道:“唉,我怎么也没想到,永嘉六年一别,竟隔了十年才让你我相聚,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想起当年在崂山上的情景。”

    “几年来,我不止一次想着回崂山看看大家,却总是被俗事缠身,这一次如果不是得知大叔病重,恐怕还不知何时才有机会回崂山看看子文与大郎。”

    “大王身负天下之重,自然不能随随便便离开。”朱文看起来更加拘束一些。

    “呵呵呵,子文放轻松些,你可是我最早的追随者,这些年管理崂山商社功不可没,日后大封功臣,你与大郎最少也能封个国公之位。”

    朱文有些放不开的笑笑,他与卫朔已十多年没见面,而卫朔更是从一介流民头子,摇身一变成为威震天下的燕王,他心中岂会没顾忌?

    再说他跟张家还不同,张家于卫朔有大恩。卫朔一直拿张家当亲人待,张家更是拿卫朔当自家人,因此张大郎在卫朔面前更自在一点。另外,别看张大郎身无一职,但是就凭燕王一句一个兄长,整个燕国境内谁敢小瞧他?

    “这一次大王打算在崂山待多久?”朱文想了一会儿问道。

    “先看看张大叔病情再说吧,其实我也想在崂山长住,但你们也都清楚,眼下燕国初创,诸事繁杂,虽有内阁处理日常政务,但一些大事还得我拿主意。短时间还行,时间长了会影响国家稳定。”

    “理解,理解,臣等理解大王苦衷。”

    “不过,不管怎么说我这一次好不容易回一趟崂山,总得好好待一段时间再说,另外崂山商社发展至今,也该为今后考虑一下了。”

    朱文听到卫朔突然提到崂山商社,不禁心神俱震,不知卫朔打得什么主意。(未完待续。)

第629章 成立内务府

    卫朔之所以突然提起崂山商社,是因为过去崂山商社的定位十分混乱,已影响其继续发展壮大。

    他想趁着眼下燕国初创,一切规章制度都在改革当中,尽快明确崂山商社的未来。

    不然等日后一切尘埃落定,卫朔再想改革肯定要付出更大精力与心血,说不定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说起来当初创立崂山商社时,形势极为混乱,卫朔只想通过她来凝聚崂山逃民人心。

    却没料到,经过短短十几年发展,崂山商社已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其资产、规模均为燕国之最。

    包括裴嶷、莫含在内不少重臣,都暗中向卫朔谈起过崂山商社的问题,但因之前燕国战略重心在于平定胡患,他根本没有时间与精力来处理崂山商社。

    如今由于张老汉突发病情,让卫朔不得不暂时放下政务,也让他有机会整理一下崂山商社的遗留问题。

    假若从后世角度来看,崂山商社更像是一个股份制企业,只是股东背景太复杂了,既有燕王这样的‘国家元首’,又有张家、朱文这样燕国权贵,还有部分崂山逃民即普通民众。

    正是因为股东身份复杂才让崂山商社的定位混乱,它既不是后世一般的私人股份制‘企业’,又不是正统官私合营的企业,甚至也不属于国有大中型企业。

    “崂山商社发展到今天,为燕国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子文与大郎功不可没!”

    “大王过誉了,这是臣等应该做的。只是大王刚刚提到崂山商社,不知……”

    看着欲言又止的朱文,卫朔知道对方担忧什么,遂开口解释道:“我也不瞒两位,崂山商社走到今天已有点儿不合时宜了,需要对其进行整顿,不然日后难免会出现大问题。当然了这与二位没有任何关系,乃是天数使然。”

    “整顿?天数使然?”朱文、张大郎有些莫名其妙,搞不清卫朔真正意图,在他们看来崂山商社正值蓬勃发展,内部没有任何问题。

    “这么说吧,若是眼下不作出改革,崂山商社在你我三人这一代或许没有问题,但日后当我们后代成长起来后,崂山商社内复杂的关系组成,很有可能造成巨大危机。”

    张大郎毕竟只是个庄稼汉出身,对某些问题反应迟钝些,但朱文是个读书人,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卫朔话中深意,同时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确实正如卫朔所言,当日后老一辈渐渐故去,年轻一辈成长起来时,谁能保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