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咦?是你!你不是去拜访刺史大人了吗?怎么会在这儿?”年轻人也看到了卫朔一行,对他们出现在东夷校尉府感到有些吃惊。

    卫朔上前一步解释道:“不错,正是足下,在下卫朔,乃徐州兵曹从事!刚刚的确是去拜访刺史大人,不过事已办完,在下还有点事需要麻烦一下东夷校尉,故不得不来拜访!”

    “你是徐州人?你,你……你们是怎么来辽东的?幽州刺史王浚不是阻断了辽东与中原的联系了吗?他怎么会允许你们通过?”

    封奕一脸震惊,对卫朔怎么通过幽州这件事充满了好奇心,眼下这东夷校尉府正为此事头疼呢。随着洛阳陷落,辽东各地也变得不安稳起来,边地胡人纷纷有了叛乱自立之心。胡人一反叛,就苦了这些滞留在辽东各地的晋人。

    辽东晋人本想通过幽州返回中原,不料那王浚在幽州作威作福,怕有人将其罪行布告天下,故不准南归晋人通过幽州。大批晋人聚集在襄平不得南归,纷纷跑到东夷校尉府诉苦,希望封释大人能向王浚疏通一二。

    “嗨,卫某不是从幽州过来的,而是坐船从海上来的。”

    “海上?”封奕一脸呆滞。

    卫朔装作一副随意的样子问道:“不知小郎君是……”

    “在下封奕,字子专,乃东夷校尉的孙子,不知卫兵曹找我祖父有何事啊?”

    “卫某打算在辽东半岛南端建造一座港口,故需要征得平州两位军政长官的允许。刚刚在下已取得刺史大人手书,准许卫某在辽地募民建港。今日前来就是向校尉大人陈述此事。”卫朔简单向封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来意。

    不料却引起了封奕的兴趣,他有些不敢相信的说:“没想到卫兵曹竟然有此胆识,在此危局之刻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辽地建港!”

    “嘁!”卫朔冷声地道:“卫某倒是想不明白了,在辽地建港怎么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面对卫朔的恶声恶语,封奕也不恼只笑着解释道:“卫兵曹有所不知,如今辽地胡人大乱,我晋人生存艰难。有点本事和门路的人无不想着南归中原,没有门路或者本事不济的只好依附胡人图存。只有卫大人逆流而上,幻想着在辽地开创基业。与大势背道而驰,难道还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吗?”

    卫朔饶有兴趣地看了一眼封奕,就刚才那一番话可看出,眼前这个年轻人的确心思敏捷,是个智谋之士,虽然还不足以达到张宾、王猛那个级别,但也算中上之姿。这更加坚定了卫朔要招揽对方的决心,决不能将其留给慕容部落所用。

第110章 封释的打算

    自曹魏时期,司马懿在平定了公孙渊,设置了护东夷校尉府后,历代东夷校尉就驻守襄平,看护平州下属辽东郡境内的各部胡人。然自永嘉五年下半年始,随着匈奴人攻破了洛阳都城,辽东各地胡人就变得蠢蠢欲动。

    如果没发生前任东夷校尉被杀一事,以校尉府在襄平的驻军,尽管不足以平灭各地胡乱,起码也能勉强维持晋人在辽东的统治。

    可封释继任东夷校尉后才发现,经过一场内乱后,校尉府在襄平的驻军数量急剧减少,已不足以维持晋人在辽东的统治,不得已他才向慕容部落求助。

    慕容部落大单于慕容廆乃雄才大略之辈,与庸才王浚以及残暴的段部鲜卑不同,慕容廆十分重视收揽辽地士子之心。不少滞留在辽地的士族人才,纷纷投奔贤明的慕容廆,就连封释也起了向其托付子孙后代的打算

    当封奕带着卫朔进来的时候,封释正在生闷气,不为别的只为王浚阻断了辽地晋人南归路途。

    看到去而复返的孙子带着陌生的年轻人进来,封释眉头一皱不悦道:“子专,老夫不是说过了,再有前来打探南归消息者,你就直接告诉他们这事老夫管不了,王刺史不准辽地晋人南归,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离去!”

    “祖父,你误会了。此人不是欲南归的辽东人,他是徐州兵曹从事卫朔卫大人。”封奕一脸尴尬,指着卫朔解释道。

    “嗯?徐州兵曹从事?”封释眉头紧皱,上下打量了几眼卫朔,目光直视卫朔道:“你既是徐州官吏,怎么跑到我辽东来了?该不会是冒充的吧?”

    面对封释的疑虑,却见卫朔不慌不忙上前深施一礼道:“校尉大人容禀,在下的确是徐州兵曹从事,有文书、印鉴为证。至于在下是如何到得辽东,大人何不问问你的孙儿?”

    “奕儿?”封释满脸不解。

    这时封奕忙疾步上前,在其耳边低语几句,这下封释才算想明白了。随即封奕换了一副笑容冲着卫朔拱拱手道:“原来卫兵曹是从海上过来的,看来刚刚是本官莽撞了,希望卫兵曹不要怪罪。”

    “校尉大人客气了,在下怎敢怪罪校尉大人。”卫朔忙还礼道。

    二人寒暄了一会儿,封释开口问道:“不知卫兵曹千里迢迢来我酷寒辽地有何贵干?”

    “不瞒校尉大人,本来在下到辽东只为贩马而来,可没想到一到辽地却发现,本地辽民备受胡人欺凌,在下不才愿为辽民解除胡乱之苦。”

    “嘁!嚇嚇!”听了卫朔的慷慨陈词,封释不但没有被卫朔打动,反而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将其当成了夸夸其谈之辈。他在心里暗自腹议卫朔道:“怪不得朝廷会沦落到今天这地步,原来朝廷上下都是这般碌碌之辈!”

    卫朔说了半天,也不见封释有任何反应,他顿时就明白,刚刚一番说辞全白费了。像封释这般成精的老官僚,一般的言辞根本无法说动他。

    卫朔眼珠子一转故意道:“封校尉对卫某的计划不感兴趣,是不是打算以辽地百姓作为进身之资献给鲜卑胡人啊?大人这般作为,是不是忘了当初易水中八千中原女子的冤屈?是不是还要背弃汉家祖宗,替残暴的胡人卖命效力?”

    这一番话一下子说中了封释内心最隐秘的地方,尽管他早有此意,可还不曾对外显露过,而今被卫朔当面戳穿不禁有些恼羞成怒!只见封释眼中寒光四射,隐隐带着杀意!

    面对着封释充满杀意的目光,卫朔不为所动,反而慢条斯理道:“此时大人是不是非常想要杀我灭口啊?不过,在下要提醒一下封大人,卫某并不是单枪匹马一个人来的。除了随身的一百护卫外,在西安平城还驻扎有三千精锐骑兵。”

    “一旦在下有任何闪失,呵呵,也不知这襄平城挡不挡得住在下的骑兵,有你们封家满门都要为在下陪葬,卫某到了下面也不会感到孤单。”

    看着有恃无恐的卫朔,封释目光闪烁,漫天杀意顿消。封释不敢确定卫朔所言是否真实,可他不敢赌,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也不愿拿着封家上下十数口人的性命做赌注。

    封释已经老了,早过了与人争强好胜的年龄,眼下他只想为封家的子孙后代找个可靠人托付给对方。本来他选中了慕容部落的首领慕容廆,不想却被卫朔横插了一杠子。

    似乎卫朔总能猜到封释的心思,只见他接着道:“或许封大人认为卫某在扯谎,一个小小的兵曹从事怎么会拥有三千精兵?而且还悄无声息的送到了辽东?”

    “其实说起来也不难,因在下与新任徐州刺史祖逖交好,我们曾在徐州合作共同打败过入侵的胡人。刺史大人见卫某一表人才,就将东海国东部几个县划给卫某统辖,可任由卫某自行征召士兵。”

    “至于在辽东的那三千骑兵,呵呵,忘了给校尉大人介绍,我身后这位英气勃勃的壮汉,乃辽东乌丸部落首领速丸大人的弟弟能臣。来之前,卫某已与速丸大人结成了同盟,他部落的三千勇士,已成卫某麾下名正言顺骑兵部队。”

    卫朔这一番解说,顿时让封释、封奕祖孙两个目瞪口呆。尤其是封奕一双眼睛目光灼灼的盯着卫朔,恨不得将其带回后院好好研究一番,看看人家是如何在逆境中崛起的。

    就连封释也不得不对卫朔收服乌丸人一事佩服的五体投地,近来东夷校尉府之所以声威不振,还不都是缺兵缺将造成的?若他手中有三千胡骑,封释怎会对王浚、崔毖二人唯唯诺诺?他也不会向慕容廆摇尾乞怜寻求保护了。

    这时封奕才认认真真打量了一番卫朔,猛然间才发现卫朔果然生的一表人才,两只眼睛炯炯有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容,让人一眼望之不禁心生好感。

    封奕感受到了卫朔身上那股不同凡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