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能出现两个守备出来!

    这些“木头官”把个惠州闹得乌烟障气,百姓怨声载道。此种作为,不仅广州的周士相不屑,违心反正的马安民更是心下讥讽,认为胡启立行事如此荒谬,在惠州肯定是站不住脚的。

    果不其然,潮州的吴六奇在和胡启立部小规模试探几次后,突然调重兵于碣石卫重创了胡启立手下大将韩朝宗部,兵进陆丰,扬言要在惠州过春节。

    闻知消息,马安民欣喜若狂,偷偷联络了惠州城中一些被胡启立劝过粮的士绅大户,准备在吴六奇大军到来时开门做内应,哪曾想胡启立却向广州的太平军求了援,结果“大力将军”连太平军的影子都没看到便匆忙率部东撤,被太平军的骑兵撵上后连败两阵,伤亡千余人。回到潮州的吴六奇不敢与太平军野战,缩在潮州城中再也不敢出来,任由太平军将潮州附近变成了“无人区”,掠去无数钱粮物资和人口。

    吴六奇不顶用,马安民只能将恢复惠州的希望放在了简亲王济度所率的满蒙汉大军身上了。他在惠州日夜想着的就是简亲王大军能够荡平太平寇和胡启立这个王八蛋,可等来的消息却是简亲王大军被太平寇包围在碣石卫,最后蒙古兵杀害简亲王向太平寇投降了!

    这个消息不亚晴天霹雳,马知府如同听闻噩耗,当时脸就白了,手也哆嗦了,连着几天在府衙吃不下饭,睡不得觉。马安民的几个亲信知道知府老爷为何害怕,他们也参与了马安民勾结吴六奇,联络城中士绅的事,担心胡启立知道这件事后会要他们脑袋,于是便有人不甘等死,要马安民铤而走险,趁城中明军不多赶紧联络人手抢占惠州城,然后发动全城百姓上城坚守,怎么也要撑到朝廷再调大军前来。

    马安民同意了亲信的建议,可先前联络的那些士绅大户这会却对他这个知府避之不唯恐不及,派去联络的人一个也进不了他们的家门,没有这帮在城中有势力的地头蛇支持,马安民一个光杆知府能成什么事,难不成靠这几个亲信去冲散胡启立留下的几百营兵不成?

    马安民想过要自杀,可却是怎么也没法对自己下得了这个狠手,几个亲信见状,知道指望不了知府了,便也各自逃命去了。树倒猢狲散,马安民在府衙浑浑噩噩等了十多天后,突然来了一队胡启立的兵,说是奉太平军统帅、大明兴平伯的命令,要马知府立即前往陆丰议事。

    除了知府马安民,惠州各县的知县官全部接到了通知赶到陆丰,在海丰的惠州总兵胡启也带着部将王大林等人到了陆丰。一进城,胡启立便向一直在陆丰的部下韩朝宗打听周士相召他前来的目的,韩朝宗却是不知。

    四月二十三日,周士相在陆丰县衙召见了惠州文武数十人。屁股刚一坐下,胡启立就领着一众文官向周士相见礼,待他们行礼后,周士相开诚布公告诉他们自己决意改编惠州兵,将惠州兵整编为太平军的第七镇,惠州民政也将由广州的布政使司衙门接管,原有各官堪用者留任,不堪用者废黜,以此整肃惠州吏治。

    “东征之役全捷,伪亲王济度授首,伪兵万余人皆降,粤东再不复为伪兵所胁,故本伯决意回师广州,稍作休整便率精兵入广西勤王。勤王之前,本伯却要整顿广东军政,以求号令分明,政令通畅。日后广东各府兵事尽归军帅府会理,民事则由布政使司衙门办理。各地镇守之将不得再有私兵,皆入太平军建制听调听用。反正各官也当由有司考核,或升任,或留任,或罢黜。现在,我话讲完,但本伯需要知道一件事,那便是,”说到这里,周士相起身扫视了一众还没反应过来的惠州官员,大声道:“谁赞成,谁反对!”(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三章 识时务

    “谁赞成,谁反对”,周士相语气很平和的说出这六个字。

    胡启立的脸色倒是没变,也依旧做出一幅恭听的模样,可心下却是骂娘了:贼秀才不守诺言,说翻脸就翻脸,当日你可是许了惠州给我的,尔今怎的说要拿走就拿走!

    心中骂娘,可胡启立不敢跳出来说一句“我反对”,他看得可是清楚,周士相脸上虽然没什么杀气,可那眼神却冷得很,这会只怕就等着他胡某人跳出来,说不得这县衙当中就如他当日埋伏葛明义一样,也藏了几百刀斧手呢。

    胡启立不敢反对,便偷偷向韩朝宗、王大林他们打眼色,示意他们出面反对太平军收编惠州兵,毕竟惠州兵要是叫太平军给收编了,倒霉的可不是他胡总兵一人。占领惠州这几月,哪个没发财,哪个不是捞得盆满钵满,现在别人要将他们到手的好处收去,这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自己不敢跳,下面这帮人总该有敢跳的吧?

    韩朝宗和王大林看到了胡启立打来的眼色,王大林尚在犹豫,不想韩朝宗却突然抢上一步,胡启立一喜,以为韩朝宗做了这只出头鸟,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韩朝宗却是上前说得是:“末将愿奉兴平伯令!”

    话音一落,胡启立就倒吸口冷气,韩朝宗好没义气!恼火之下的他只恨不得把韩朝宗一通猛锤才好。

    王大林面颊一抽,心中也怒。却是怒韩朝宗动作太快,让他落了下风,这会他再是上前说同样的话。在兴平伯眼里却是始终都有个先后了。心下也很后悔自己犹豫个什么劲,把个好好的表现机会拱手让给了韩朝宗。

    韩朝宗手下原先有四千多兵,碣石卫一战却叫吴六奇打得只剩千把兵,他是个颇识时务的人,打太平军进入惠州那日,他便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别指望太平军将惠州再吐出来。韩朝宗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他们本就是被太平军打怕才反正归的明,如今太平军又全歼了济度大军,这会休说广东了。便是福建那边怕也对太平军怕的要死,太平军拥广东全省已成定局。卧塌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胡启立不识时务,难道真以为兴平伯能容他在惠州做个土皇帝不成?

    往大了说。惠州是大明的;往小了说。惠州便是兴平伯的!若不是太平军,这会自家脑袋还在不在脖子上都是两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于其在胡启立手下做个朝夕不保的杂牌副将,倒不如投了太平军,凭他在陆丰卖力的表现,总能捞个旅校做做。兴平伯虽年轻,可很善用人。麾下不是土匪出身就是降将出身,便是靖南、平南藩下汉军将领也有很多。更休说满州人苏纳都成了镇将了。

    韩朝宗琢磨着自己好歹也是汉人,更是督标出身,在陆丰表现也不差,一直坚守到太平军到来这才扭转了战局,所以兴平伯不可能不对自己有所表示,现在自个又头一个表态支持他,肥肉不给一块,骨头总要给一根吧。他又寻思太平军全歼了济度大军,永历朝廷那边肯定要封赏,据太平军那帮人说兴平伯很可能要封王,他封了王,下面将领不也跟着一起升?不趁永历朝廷封赏没下来投过去,难不成等封赏下来再投?

    对胡启立,韩朝宗现在却来却看不上,当日他在碣石卫惨败,胡启立吓得跟什么似的,要不是他坚守在陆丰待援,惠州早就被吴六奇给占了去,又哪会有他们今日。胡启立在惠州大搞封官也让朝朝宗很不满,以前没机会另换门庭,现在有了机会,他再不把握更待何时?

    当下,早就有心投太平军的韩朝宗自然做了周士相的第一个响应者。

    韩朝宗这一表态,令堂上数十惠州文武都是直了眼,胡启立脸瞬间变得难看,可让他更绝望的,一直跟着他的王大林竟然也同意了。

    “末将王大林愿奉兴平伯令!”

    王大林表态时心里可是憋着火的,可他又不能不上来表态,外人都知道他和韩朝宗是胡启立的左膀右臂,现在左膀表态支持兴平伯,他这右臂要是不说话,叫兴平伯以为他有什么不满想法,这不是给自个招杀身之祸嘛。

    一想到太平军在玄武山如砍瓜切菜般大砍满州兵,王大林就阵阵后怕,他若有胆敢对抗太平军,早在顺德时就反了,哪会等到今天。形势比人强,兴平伯这话说得明白,惠州他是要定了,这当口谁敢试试太平军刚宰完清军的刀口是不是继续锋利?

    王大林的表态让胡启立连怒火都腾不起来,没办法,韩朝宗和王大林是他的左膀右臂,若无他二人,当日在顺德时就解决不了葛明义。占领惠州后,也是韩朝宗和王大林领兵替胡启立平定各县,迅速拉起惠州兵的架子。胡启立酬功,各给二人两县地盘养兵,对韩朝宗更是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