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5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姓山民的两个同伴被突然冒出来的士兵吓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雷姓山民好歹还镇静些,慌忙摇头,连说自己是山上的采药人,绝不是什么清军的奸细。

    那戚家军的哨长走到雷姓山民前面,仔细打量了他一眼,拿他的手细细看了后,便吩咐手下将这三人先带到一边看押起来,等战事结束再放他们离开。

    明军不杀他们已是祖上修来的阴德,雷姓山民和同伴哪敢反抗,很老实的跟着这些明军士兵到了他们看押的地方——一棵歪脖子树下。

    一路过来的时候,他们终于知道这林子为什么不对了,因为这山上藏着的可不是刚才那一伙明军,而是有好多人。所有人身上都披着草和树叶织成的伪装物,只怕不下千余人。这么多人藏在林中,身上又全是伪装物,这林子自然和从前不一样。

    那些伪装的明军士兵一队队的在山林中掩藏,喝着皮囊里的水,啃着手中的干粮。山林很大,明军很多,却听不到半点喧哗声,甚至打嗝的声音都没有。

    静,实在太静了,静的让雷姓山民他们都有些震惊。

    因为明军只是将他们看押,并没有要杀他们的意思,看押他们的士兵也说等会战事结束后就放他们回去,并且对他们态度也不凶狠,所以三人很快就镇定下来。过了一会,一个张姓年轻山民就忍不住好奇问雷姓山民道:“雷二,这些明军躲在这里干什么?”

    雷二白了他一眼,道:“这你都看不出来?当然是打埋伏了。”

    “打埋伏?打清军的埋伏?嘿,这下咱们有好戏看了,我长这么大,还没看过打仗呢。”

    张姓年轻山民满脸都是兴奋,一点也没有这里马上就要打仗的恐惧感,反而很是期待。

    雷二和另外一个同伴见了都是无语的很,他们可没有张姓山民这般好心情,年轻人不懂事,他们能不懂事?这仗要是打起来,刀枪无眼,谁个保证他们就有命活下来?(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四章 请一桌饭,来几桌客

    三战三捷后,于世忠毫不犹豫的下令后撤。丙旅官兵撤到了宋家窝楼后的玉萌山上,于世忠准备打一场伏击战。为防清军发现,丙旅没有生火埋灶,而是官兵一起就着冷水吃着干粮。

    赶到北线统一指挥的清左翼总兵全节对于明军的突然后撤很是不解,在连派几拨探马确定明军后撤消失后,他一方面将情况向线国安通报,一方面命令左翼副将刘得胜、汉军旗参领齐万年领所部为前锋,全节领大营兵和降将周国定、陆三香等部居中,徐天佑、佟正梁等部居后,诸部合约一万四千余兵向北搜索挺进。

    不论那支打着“戚”字大旗的太平军是不是重组的戚家军,全节都不能容他就这么安然退走。北线接连吃了三次败仗,若不能将这支明军重创或消灭,军心士气便无法挽回。且这样一支能打的明军始终如狼一样在清军身侧游荡,终不是好事,而且线督下一步用兵方向是桂林,这支明军就是横在清军面前最大的障碍。既然迟早要与他们交手,那不妨现在就动手。耽搁的久了,谁也不知道广西战事会有什么变化,毕竟清军的粮草有些吃紧,而柳州的明军却还有一战之力。

    线国安接全节报后,小北山上最后一个抵抗的明军已然倒在清兵的长矛下。王胜那边也击溃了柳州出城增援的明军援兵,小北山之战清军已是大获全胜。线国安夺取小北山的目的并不是攻打柳州城,而是锁住柳州的明军,他真正的目标是北边的桂林,只有拿下桂林,他才能将刀尖剌向湖南太平军的腹部,和平郡王罗可铎一起夹击湖南太平军,彻底打通贵州和北方的联络。

    据明军俘虏供称,入湖南的太平军是其主帅贼秀才亲自率领,其所带兵马也是太平军西征勤王的主力,因此线国安对于拿下桂林越发心热。全节来报率部北进消灭那支颇是能打的太平军,线国安思虑之后同意下来,为安全起见,他又命王胜拨一部骑兵归全节指挥,另外调了三十多门能用马拉的轻炮归北线清军使用,其余兵马则立即接管小北山明军工事,同时加强大营防备。

    北线清军在全节的指挥下重整旗鼓北进,又得骑兵助阵,一时士气倒也恢复不少。先前三战虽连败,但清军的伤亡也不过两千余人,并未伤筋动骨。齐万年、徐天佑等人怕的不是明军,而是他们手中难缠难打的兵器。现在有骑兵相助,又有火炮可以轰阵,不再是先前毫无办法应对,自然胆气大壮。

    。。。。。。。

    随着时间的流逝,清兵离丙旅伏击的玉萌山越发的近了,两千余粗粗吃了干粮填饱肚子的戚家军士兵伏在山林之中,头上、身上密密麻麻的盖满了枯草,远远的看去,仿佛与山林融为一色,没有人能知道会有这么多当兵的埋伏在这里。

    山上的于世忠眉头深锁,他知道自己后撤后,清军一定会派兵北进,所以他才在玉萌山设伏,想吃掉这支北进的清军,但没想到对方却是集合了这么多兵马前来,大有寻他于世忠一较高下的意思。

    万余清兵,又有骑兵和火炮,己方只有两千多人,且无火炮,只有少量射程不远的虎蹲炮,这伏击战怎么打,于世忠也为难了。按原先部署打的话,恐怕在冲下山的路上,丙旅就要伤亡惨重。

    重整之后的清军有了骑兵和火炮的依仗,方才被明军撵着一路狂奔的颓丧士气已是不见,声势浩大的渡过了宋家窝楼前的石桥。桥下,是从玉萌山上几条溪水汇聚而成流下来的一条小河,河水的尽头是柳江。

    于世忠有些后悔,要是知道清军大举前来,他肯定会把那石板桥炸掉,这样哪怕伏击不成,至少也可以让清军的火炮运不过来。

    柳州方向已经听不到炮声,再结合清军大举北进,于世忠猜测怕是小北山已经落入清军之手,要不然线国安不可能抽出这么多兵马北进的。

    玉萌山并非如小北山那样可以控扼要道,清军来的少了,于世忠自然可以伏击他们一场,可来的多了,且又有骑兵和火炮,于世忠就觉棘手了。

    他思虑着,是不是放弃伏击,等天黑之后趁夜色撤离玉萌山。但这个念头仅仅一闪而过便被他放弃,他违抗军令擅自率部南下,为的不就是洗刷这十多天不战而逃的耻辱,为的不就是解小北山之围么。小北山是丢了,可他丙旅还在,敌人还在!

    这仗,不好打也得打,打不赢也得打!

    于世忠发了狠心,但现在这情形是他只准备了一桌饭,却来了几桌客人,如何让客人们都有酒有菜吃,却是个让他十分为难的事。

    。。。。。。。。。。。

    数十骑清军探马在警觉中打马前行,他们渐行渐远,为整个清军的前进张开了一道幕布,他们此刻就是万余清军的眼睛。但要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第一时间发现,并准确的将军情回馈给后方的大军。

    古往今来,探马虽然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但却能决定战场的归属。清军纵然声势浩大,但也不敢掉以轻心,对于战场和前方的情报,清军同样也急需知道。

    一路上,清军的探马并没有遇到明军的探马,也没有遇到小股明军的拦截。他们仔细搜索着附近,在最怀疑可能藏有伏兵的宋家窝楼,十多个清军探马壮着胆子小进去小心翼翼的搜了一气,却是并无放心。领头的清军把总松了口气,抬头看了看眼前的玉萌山,打了个手势,顿时有四五名手下往山上摸了过去。

    这几个清军探马很小心,作为哨探,他们当然知道山上的险恶,也知道山林最突然伏兵。眼前这玉萌山上那一排排的树林,不知道能够藏下多少兵马,如果他们突然从上边杀了出来,对于后续过来的清军主力绝对是个威胁。

    不过,西南地界内似玉萌山这种地形实在是数不胜数,且宋家窝楼才是这附近最佳的设伏地点,又易守难攻,明军没有在此藏兵,说明他们无意在此设伏。或许,那支刚才撵他们极其凶狠的明军真的是撤了回去。

    在山脚下胡乱搜了一气,深入大约一里多地后,几个清军探马便没有力气,也没有兴致再往上搜了。让他们放弃搜索的原因这个距离内明军若是没有伏兵的话,那他们的设伏便没有意义。因为他们藏的太远,真的动手冲下山,时间足够山下的清军有所反应,根本不可能达成什么奇袭的目的。

    有一个探马不放心,拿手中的火铳胡乱朝山上打了两铳,结果惊起林中惊起一片飞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