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5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个探马不放心,拿手中的火铳胡乱朝山上打了两铳,结果惊起林中惊起一片飞鸟。

    看见有飞鸟出,那个清军探马脸上露出笑容,四周的几个同伴也是放心的笑了起来,若是这里有人埋伏,那里惊得起如此多的飞鸟出来。上山的清军探马以为此地安全,便纷纷下山,可他们却浑然不知,此刻山上却有无数双眼睛正死死盯着他们。

    半山腰上被用布条塞住嘴巴的雷二和他的两个同伴心都要跳出来了,同时也是越发佩服这些藏在这里的明军,他们的军纪实在太严了,严到这林中没有一点动静,严到那飞鸟落在树梢而对下面的人群一无所知。

    清军要吃亏了。

    雷二和同伴对视一眼,以为明军会发起攻击了,可等了许久,也没有见到这些明军有下山冲杀的迹象。

    于佑明神色紧张的看着清军的哨探掉头下山,他松了口气,舔了舔干渴的嘴唇,却不敢掉头去看父亲所在的地方,仍是保持这个姿势一动不动趴伏在那。

    清军探马离去后,又相继上马往前方搜索。随着探马往北,后方的清军大队也动了。

    听到远处清军大队的声音,于佑明一个激灵,他瞄了眼身边拿铳的老兵宋甲,发现宋甲的手上有只长怪毛的蜘蛛。于佑明有些发毛,宋甲却是什么反应也没有,只是视线紧紧盯着山脚下,似乎他手上什么也没有。

    前方探马来报附近并无危险,全节却不敢大意,他命令前面的刘得胜和齐万年先派几百兵过去,然后他们再跟上。这样若是明军真有伏击,就可以迅速接应前队,将那些伏兵绞杀干净。

    于佑明不知道清军很稳重,只派了几百兵从山脚下过去。他头上一棵大树茂密的叶子中,却传来一声极低的声音:“清狗只过了几百兵,旅校旗号让他们过去。”

    于佑明微微一愣,然后点头放低声音乐道:“知道了!”

    山上的戚家军没有动,任由数百清兵从山脚下宋家窝楼前方过去。不得不说于世忠带兵有方,两千多戚家军士兵中不乏有才入伍的新兵,可是所有人都牢牢守着自己的本份,没有任何声响发出。

    前边的几百兵通过后,齐万年骑在马上领着剩余的部下出发。他很谨慎,因为那支打着“戚”字大旗的明军实在太能打,让他现在想来都有些后怕。因为对方太能打,所以他越是谨慎,并不像刘得胜那样大摇大摆带人就过去,而是直等前面的人过去好长一段距离没有事发生,他才敢带人过去。

    对于那支消失的明军有可能在某地设伏等着自己,全节并非没有想到过,只是附近都已被探马搜寻过,并无伏兵迹象,且那支明军兵力只不过两三千人,相对自己所率大军,设伏似乎有些笑话。他倒是蛮期待那支明军真在附近设伏的,那也省得他去找他们。

    全节从宋家窝楼前过去后,相信那支明军早已撤走,他很可能会一无所获。但没过多久,前方探马来报发现明军踪迹。(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五章 探马(一更)

    第五镇没有骑兵营编制,不过镇指挥所直属的镇卫却有一队骑兵,平时是负责镇将护卫和传令擎旗的,战时充作探马使用。因是骑兵,所以虽只一个队正,但魏忠却是百户衔。他手下那队骑兵都是绿营的老底子,三个总旗也都是镇将大人亲兵出身,算是嫡系亲信。和太平军老四镇那些有建制的骑兵不同,第五镇这支骑兵队颇是有草莽江湖之气,队里讲究的不是军规将令,而是兄弟义气,这一点倒和清军马队里那些马匪十分相像,且兵员构成也差不多,除了少数会骑兵的营兵,剩下都是潮州投诚或被俘的土匪寨丁。

    魏忠现在很困惑,跟他一起的部下们也是差不多情绪,因为他们到现在也没有发现丙旅的踪迹。此时距离丙旅南下已经过去两个时辰,距离他们派人到镇指挥所报捷也过去了快一个时辰,照时间算,这会魏忠他们怎么也该发现丙旅联络上他们了,可偏偏就是找不到人。过来的时候,倒是发现了丙旅留下打扫战场的那几十个辅兵,可带队的总旗也不知道他们旅现在到了哪里。

    找不到丙旅可不行,镇将大人领着全镇南下为的就是接应丙旅,这要是联络不上丙旅,那这仗怎么打?

    魏忠心下有些发沉,有个不好的念头,丙旅在郭家铺子胜的那一仗是不是清军故意放水,诱他们深入,然后反过头来将丙旅给吃掉了?若非如此,怎么就找不到丙旅那两千多人呢。

    魏忠不敢往下想,他和手下的三个总旗一合计,决定把搜索范围再朝南扩展一些,哪怕是冲到清军大营那边,也要把丙旅是生是死摸个明白,要不然他们没法回去交待。

    快要黄昏的时候,魏忠带着骑兵队到达了宋家窝楼北面,这一路上,马匹跑跑停停,却根本看不见什么人烟,路过几个村子,不是残垣断壁,就是人去楼空。

    停下来收拢了,把马喂了喂后,魏忠先派两个士兵回去镇指挥所禀报一下他们到了哪,然后他领着剩下的人继续往南推进寻找。眼下二月的天,广西这地方也谈不上什么春暖花开,反而有些凉气逼人。搜索了这么久,骑兵队的人都感到疲惫,但是却没有停下就此休息然后回去的念头。

    “魏头,前边有人!”

    正是越发困惑的时候,在魏忠身边的一名总旗低声的喝道,这句话一喊出,骑兵队上下立时一个激灵,纷纷探头看去,果然,不远处的宋家窝楼附近,正有几十骑出现在视线中。黄昏时分,因为光线的原因,魏忠他们看着对面那几十骑根本看不太清楚,对方看魏忠他们却是清清楚楚,并且明显也是注意到这边了,甚至能听到一声声吆喝打马的声音,朝着这边追了过来。

    魏忠双脚扎着马镫,身体在马上直立起来,想尽可能的看远些,他的坐骑有些焦躁的打着响鼻有些不安,不过还是看不清楚。

    “魏头,是丙旅的人还是清狗?”

    周围的骑兵队士兵有些紧张有些兴奋的问道,魏忠摇摇头,只低喝了一声:“管他是谁,先火媒点火绳,压火铳,要是不对就放他一铳。”他心下却是不以为来的是会是丙旅的人,因为丙旅只旅卫有十几个传令的骑兵,而来的骑兵却有好几十人。

    百户命令下来,有些疲惫的士兵们立刻翻身下马,从马鞍的侧面把挂着的火铳拿出来,另有一名士兵一手拿着五根缰绳,缓慢的后退,这人就是所谓的马桩子。算计着,对方应该再翻过两个矮土包就到这里了,骑兵队的人有一半是拿着火铳,余下的有几个拿弓的,剩下拿的不是骑矛就是马刀。骑兵在上马前,火铳里面必须要装填弹药,用木塞塞住,避免临敌的时候,装弹耽误时间,这时拔下木塞,用通条夯实就可以,拿弓的直接搭箭就行。

    对面的几十骑终于是到了明军面前百步左右距离的地方,不管光线如何,总归是看得清楚了,有人带着皮帽,有人带着头盔,还有人光着脑袋,脑后赫然可以看到有一根金钱鼠尾辫垂下。

    “是清狗!”

    魏忠大呼了一声。

    。。。。。。。

    几十名清军探马就在距第五镇骑兵队前方不足百步的地方,身上都披着皮甲或棉甲,一看就是清军的精锐。

    看着前方的几十个明军骑兵,清军探马没有紧张害怕,领队的佐领只用疑惑的眼神注视着他们。有清兵还四处张望,像在搜寻什么。

    第五镇这支镇将赵自强当作头心宝的骑兵队装备可不比对面清军差,身上都是穿得潮惠大战缴获的满州兵皮甲,关键部位镶嵌铁叶,红色的头盔也是如此,胯下所骑乘的战马也是满州人骑的上等蒙古马。马不差,装备武器也不差,人数也差不多,所以打碰面始,魏忠就没有生过退走的念头。他是个死脑筋,这回接到的命令可不是一路北撤,而是南下找到丙旅,所以找不到丙旅,哪怕再累再险,魏忠也是不可能把人带着往回跑的。

    对面清军探马是汉军参领刘得胜手下的兵,清一色的辽东人,有几个父祖还是早在老奴时期就替满州人卖命的包衣,若这次西南战事他们能赚个前程出来,回京后或许就有可能入宫侍卫大清皇帝,到时真正是莫大的荣焉。

    领队的汉军佐领叫曹荣,他原本不是汉军旗的人,而是摄政王多尔衮家的王府包衣。顺治八年多尔衮死后被当今皇帝认定犯了大罪,不但正白旗被皇帝收归己有,王府的一众包衣也转为内务府包衣,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