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16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话,以后不要乱讲。”李贵妃微微蹙眉道:“高老先生是什么人,哀家在裕邸时就知道,那是位极朴直、极忠心的老先生。”对高拱和冯保的矛盾,她也有所耳闻。

    “娘娘菩萨心肠,眼里全是好人。”冯保心里暗暗受惊,想不到没了死亡威胁的李贵妃,变得如此有主见。好在他是有备而来,不紧不慢的打出炮弹道:“老奴说人是会变的,其实不是污蔑他。裕邸时的高老先生,老奴也是认识的,和现在的高宰相,高天官,已经不是一个人了。”

    “怎么不是一个人?”李贵妃有些不悦道。

    “老奴就说一件事,先帝病危的那天,高拱在干什么?”冯保一脸恨恨道:“他在庆祝寿辰。亏他还下命令天下官员,先帝病重期间,禁止宴饮婚嫁,回过头来,自个儿却大肆庆生,放爆仗、唱大戏,流水席开了一百桌。”

    “一百桌?”让冯保这一提,李贵妃也隐约想起,是有这么回事儿。

    “在京的官员全去了,少了能摆开么?”冯保说着,不由暗暗佩服张居正草蛇灰线的本领,竟然早早就给高拱挖好了坑。

    “……”李贵妃缄默了,她是个心思很灵活的女人,马上想到这意味着什么……下令官员禁绝宴饮,自己却大摆筵席,这种专门律人,毫不律己之人,谈何朴直?并且是在先帝病重期间,他这个先帝最亲近的大臣,却忙着自个做寿,又谈何忠诚呢?

    再往深远里想,在京上千名官员,明知道是先帝病重期间,却全都去给高拱贺寿,这说明什么?他们怕高拱甚过先帝!现在皇帝才十岁,恐怕官员们更要只知道有高拱,不知道有皇帝了吧?

    看到李贵妃垂首不语,冯保心里暗暗满意。服侍这位娘娘十多年,他早就把她的脾气心思摸得清清楚楚了。要说李贵妃,自己既伶俐,又有主见,本该是个不让须眉的女豪杰。但她身世微贱,总有一种自卑感和不自信,所处的地位越高,就越担忧万一会失去,所以对外界的威胁,总会反应过度。

    否则,她也不会在成为太子之母、当上贵妃后,还对宫里的嫔妃严防死守,唯恐她们也生出皇子来……其实就算生出一百个,也不成能威胁到太子的地位。朱翊钧的太子地位,可是从生下来就注定,经过大典封爵,昭告天下的。只要不是大逆不道,就算皇帝想废他也不成能,因为百官不会承诺,也没法向天下人交代。

    可是李贵妃却总觉着威胁只要存在,就有成为现实的危险。这种骨子里的不自信,让她成了后宫的计划生育先进个人,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皇帝空负小蜜蜂之名,却始终没有对另外花朵授粉成功过。

    后来的奴儿花花事件,更是把这位娘娘的过激性格显露无疑,你说你一个西宫娘娘,太子之母,跟一个无根无势的番邦女子教什么劲儿?不是受迫囘害妄想狂又是啥。

    冯保抓囘住她的这种性格,也就找到了利用她的秘诀,又把高拱昨日对那传旨太监所说的话,添油加醋演绎了一番,讲给李贵妃听道:“不管怎样,那都是以皇上的名义发布的,高拱竟敢公然质疑,到底有没有把皇上放在眼里?”

    李贵妃听罢,虽然没自食其言,但脸上的阴云却很重了,显然对高拱失望了。

    冯保这才拿出那两道奏疏,道:“娘娘您看,这就是他在皇上即位后,所上的两道奏疏。”

    李贵妃拿起一本,看完;再拿第二本,看了之后,脸色却好了很多,反而目光有些怪异的瞥一眼冯保道:“这两道奏疏,虽然有一道,有些针对你冯公公,但所陈之事,却也无懈可击。我看了倒觉得,他没有辜负先帝的嘱托,所作所为,具见忠诚,倒有些顾命大臣的样子。”

    冯保听了,心便往下沉,暗暗叫道,高胡子果然高招!亏着先去问了问张先生,否则我要是拿着折子,这么莽莽撞撞的来了,非得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不成。

    确实,高拱的陈五事疏,虽然旨在限制司礼监的权利,但处处都站在皇帝的立场上,所言之事,对皇帝练习政体、早日成为称职的君王大有裨益。李贵妃自然不会像冯保那样反感。至于第二本的上尊号、买首饰,都是的纯粹讨好之举,李贵妃自然心花怒放。

    很显然,高拱的心血没有白搭,李贵妃刚刚升起的那点猜忌,转眼变成欣赏,这却是冯保最不肯见到的局面。他偷看一眼李贵妃那张极有主见的俏囘脸,心里一阵阵的后怕,暗道亏着有张先生支招,否则任凭贵妃娘娘对高拱建立信任,后果不堪设想!

    必须应机立断,将这种可能掐死在萌芽,便硬着头皮作声道:“娘娘明鉴,原本老奴也以为,这高胡子是转了性了,但老奴总觉着哪里不对,只是才疏学浅,悟不透这里面的蹊跷。昨儿便派人去请教了张先生。经他一番剖析,老奴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高胡子的险恶用心。”

    “张先生怎么讲?”李贵妃心咯噔一声,暗道,难道还有我没看出来的玄机?

    “这两份奏章,张先生阐发周详。先说那道请上两宫尊号的。这上面给皇后上的是‘仁圣太后’,给您上的,却只是‘太后’,没有徽号,虽然都是太后,可是有品级差另外。”冯保拿出撒手锏道。

    “啊……”这番话,果然击了李贵妃的痛处。她本以为,自己凭着皇帝生囘母这一条,至少能跟正宫娘娘平起平坐,谁知道高拱给的这个‘秃头太后’,还是矮人家正牌太后一头。

    依照大明祖制,明日母为大。新皇帝出炉后,先帝正室还在的,皇后要被尊为太后,而新皇帝的生囘母如果是妃子,就只能尊为皇太妃,品级上要低了许多。但到了弘治朝以后,皇帝生囘母也可以称太后了,但‘太后’两字前面不克不及加徽号。而明日母太后的前面,则尊加两个字的徽号,以示品级不同。

    高拱虽然刻意讨好李贵妃,但自尊自大的性子在那里,是不屑于琢磨李贵妃那颗敏感而好胜的心的。在他看来,李贵妃不过是个妃子,提升为太后,已经是违背了祖制,依照近代的特例特办了。她怎么还能不满足?

    其实他差点就成功了,李贵妃一看到‘太后’二字,马上心花怒放,恨不得抱着老高亲两口。但冯保的几句话,马上让他的努力,酿成了对李贵妃的轻视。

    张居正摸透了李贵妃意欲出头的心理,他借冯保之口提议,陈皇后与李贵妃不但可以同升太后,并且都可加徽号,道:“既同为太后,多二字何妨?”他还体贴的为李贵妃想好了徽号,曰‘慈圣’。

    这固然是违背祖制的,但他料定李贵妃不成能推辞。

    果然,李贵妃感到,张居正和冯保,才是真心为她考虑的人……也许在后人看来,这两个字也许一钱不值。有了这两个字,李太后才能在地位上与陈太后平起平坐,再没必要像过去那样,每日向皇后请安了。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这两个字,自己就永远不是正牌太后,还是无法出头!

    冯保一番话,便让高拱的杀手锏砸了自己的脚。在李贵妃眼里,高拱便成了欺负妇道人家见识有限,想要让自己永远位居陈太后之下的阴谋家。

    “还有那头面首饰,据老奴所知,先帝是赏过,但世宗皇帝,和武宗皇帝都没赏。”冯保连成一气道:“为什么?因为皇上还没成亲,哪里来的后妃?说赏赏给先帝的遗孀倒也占理,可天下人谁不知道,皇上才十岁,能懂这些么?还不以为是您在撺掇?并且户部总是扎紧了钱袋子,唯恐被大内花去一个铜板,这次怎么这么慷慨?天下人不会以为,是户部主动给的,而会认为您是在借机敛财……说白了,高拱这是在废弛您的名声,以削弱您对朝廷的影响。”

    “至于那陈五事疏,就是更加昭然若揭了,他要皇上按时上朝,设案揽章,事必面陈,看似是处处为了皇上练习政体考虑。可是皇上年纪还小,这些事情怎么能措置得来?还不是得听他的?”冯保一口气,打出所有弹囘药道:“至于‘批红必经票拟’,‘奏章不得留’两条,何止是针对司礼监的,分明是要让皇上事事都依照内阁的旨意来,说白了,就是依照他高胡子的意思来。还禁绝皇上否决……”

    “别说了!”李贵妃终于忍不住,利喝一声。她得心里头如填满了柴草一般焦躁。如果真的如同冯保所说,那么高拱就是死不改悔,以‘顾命大臣’自居,专囘权干政,威福自重。但这样下去,对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