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16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大臣’自居,专囘权干政,威福自重。但这样下去,对他高拱又有何好处呢?

    想到这里,她面无脸色的望着冯保道:“张先生的阐发,句句都有事理。可是高拱久居内阁,应该知道其的利害,把我们孤儿寡母逼急了,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呢?”顿一下,她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道:“究竟是不是故意而为,难讲。”

    “……”冯保有些傻眼了,他想不到这个女人今儿个竟如此固执,自个嘴皮磨破,她却还是不肯入彀。

    其实原因很简单,李娘娘再也不是当初那个,为生存惶惶不安的皇贵妃,现在她是皇帝的母亲,即将成为太后,自然要为自己的儿子,为大明江山考虑……当初先帝拉着高拱的手,托付国事的那一幕,给她留下了不成磨灭的印象。所以在她心里,高拱就是首辅,是首席托孤大臣,怎么可以轻易换失落呢?

    “那,那高拱那边,该如何回复呢?”好在冯保也算是久经沙场,很快恢复镇定,把难题抛给李贵妃道:“他那边还等着回答呢。”

    “这样回答。”李贵妃想了想,提起笔来,在薛涛笺上写了个字,道:“希望他能适可而止。”

    却说高拱上疏后,便不竭派人去司礼监催促,让他们把奏章送到内阁票拟。这一催促,效率还真不赖。当天上午,传旨太监便送来了一个御批,只有短短个字:‘知道了,遵祖制’!奏稿却被留不发了。

    看着这个字的回复,高拱有些傻眼,遵祖制?大明二百年多年,祖囘宗多,祖制自然也多了去了,怎么遵守?遵守哪个?这不等于什么都没说么?

    但很快,他便明白过来,这一定是冯保在拆台,想让此事不了了之!

    冯公公,你想得也太简单了吧?这可是由当朝首辅亲笔所上,万历朝的开门第一疏,就这样被留不发,你知道后果有多严重么?

    果然,消息一传开,京城部院大臣以及各路言官,都暗示出强烈的不满,认为冯保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境界。

    最生气的还是高拱本人,如果他精心策划的第一步棋,就打了个哑炮,往后的步调还怎么进行?他固然不克不及就这么算了,当天便奋笔疾书,又写了一道奏疏,内容差不多,只是多了几句道:

    ‘皇上登极之日,正是外人心观望之际,臣等第一条奏即未发囘票,即未蒙明白允行,恐失人心之望。于是臣等不敢将本送科,仍用封上再进。伏望皇上鉴察,发下臣等拟票,臣等如有过失,自有公论。祖囘宗法度,其孰能容。臣等无任,仰望之至。’

    简单来说,就是此乃你即位后的第一道奏疏,就留不发,实在说不过去。所以我们再上一次,你赶紧发还内阁票拟,大家都看着你呢!

    为了加强这一本的威力,高拱决定来一个内阁联合署名……上一次只有他和张四维的,这次把不在阁的三个也拉上,正好试试沈默和高仪的态度,离间一下张居正和冯保的关系。

    奏本先送到高仪府上,高仪签了。然后再送到张居正囘府上,张居正也签了……不签能行么?和太监勾结的事情,岂不马上昭之于天下?不过高拱也把他和冯保的关系,看得太懦弱了。就算是狼狈为奸,也不成能被这种不入流的离间计破坏。

    顺利搜集到在京二位的签名后,负责此事的高拱门生程,便飞马赶往昌平,终于在过午时分,见到了在地下寝宫视察的沈阁老。

    “你怎么来了,有什么事儿?”沈默看到风尘仆仆的程,脸色似乎有些惊讶。

    “元辅有急件。”程说着,从随身携带的牛皮袋,掏出一分内阁制式的题本。

    沈默洗干净开就看到那四个署名,便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但还是一页页翻读完,才问道:“元辅让你送来,是否要我在上面联囘名?”

    “正是,”程道:“元辅说,所有内阁大臣亲受顾命,自当报效。须得戮力同心,辅佐皇上,廓清政体,明辨国是。”把这些官样话说完,他才压低声音道:“元辅不但希望看到您的签名,还希望看到您的人。”

    ‘看来高胡子,是不想让我置身事外,非得拉我入局啊……’沈默心道,面上却若无其事,接过程奉上的毛笔,毫不犹豫地在高拱之后的留白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道:“替我转告元翁,最多三天,此处差事一了我便返京,绝不担搁。”

    “是。”程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收好奏疏,便告辞出去,希望能赶在城门关闭前回京

第八七七章 大政变之决战紫禁城之巅(下)

    七月二十七日,人定。

    几乎是与昨日相同的时辰,伺候了主子天的冯公公,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司礼监值房,还是那套更衣、捏脚、吃饭,然后问,今天有什么事儿。

    还是昨天的太监,答道:“内阁有奏疏上来。”

    冯保拿过来看,刹那间有些恍惚了,似乎穿越回昨日,怎么又是同样的玩意儿?

    定定神,才意识到,自己还在今天,只是高拱又补了道奏本罢了。主要内容模样,可是加了威胁性的话,还有位内阁大臣的联合署名……

    看着高拱不可一世的语气,冯保这个恨,狠狠把最钟爱的个汝窑茶盅摔在地上。他知道,再扣下也于事无补了,因为百官入奏题本,是分正本副本的,正本送呈御前,副本留通政司存底。

    有道是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之前那道陈事疏被虽然留中,但所陈内容早已通过通政司启封官员之口,在京城各大衙门传遍。朝野中早就片骂声四起,那些科道言官更是摩拳擦掌,准备上本弹劾他目无国法、欺君罔上、si扣奏章之罪。要是这道再没回音,恐怕漫天的弹章就要冰雹样落下来了。

    再司礼监扣奏章这种事儿,原本就是不法的,不被瞩目的情况下偶为之还行,而再再而的重复,就必须面对文官集团的怒火,换谁来当这个司礼太监也顶不住。

    想到这层,冯保生吃了高拱的心都有了。但问题还是得解决。

    这次倒不消重复昨天的故事,因为张居正作为奏章的署名人,自然不消他再把奏章送出去。下午时分,游七便找到徐爵,然后由徐爵将个蜡丸送到了宫里。

    见吴恩拿出蜡丸,冯保把满腔的邪火都宣泄到他头上道:“怎么不早给我现在才拿出来!”

    吴恩声不敢吭,他哪敢告诉冯保,这蜡丸不心被弄丢了段时间,后来才在砖缝里找到的。

    臭骂通,冯保感觉顺气多了,但还是虎着脸,接过那蜡丸,先仔细检查番,发现完好无损,便用力捏拿出里面的纸片,就着灯光,细上面的蝇头楷。

    字数不多,很快看完,看完后他便陷入了缄默……张居正的意见是,没想到李贵妃这样有主见,现在再把第二道疏留中,实在不是个事儿了。索性先退步,也好借机在贵妃那里树立起顾全大局的良好印象。日后高拱越是不知收敛,李娘娘就越有可能做出决断,那才是我们的取胜之时。

    这招,好听点叫以退为进”难听点,就是,舍不得孩子套不找狼,。他张居正隔岸观火自然得轻松,但冯保这个可怜的娃儿可是要直面饿狼!

    怎么琢磨,都有些被卖了,还帮着数钱的感觉。要不是两人已经是根藤上的蚂蚱,自己完蛋了,他也没有好下场冯保真以为是张居正见事欠好,要死道友不死贫道了。^

    “凵““凵““凵“““凵“、凵“““““凵七月二十八日,鸡鸣。

    冯保眼都没合下,翻来覆去想到天亮,终于拿定了主意………之前的历次事件已经证明,叔大兄总是算无遗策次也没坑过自己。有良好的信誉做保障,又弃荣辱与共的命运关联,终于让他决心再信张居正次。

    信正哥者得永生!

    暗暗发了狠冯保便把高拱的奏本收入袖中,坐上四抬乘舆从皇极殿右侧的司礼监值房解缆,悠悠忽忽上了甬道,入右崇楼,往乾清宫迤逦而来。依照祖宗家法,甭管个死太监多大牌,都是禁绝乘坐舆轿的。换言之,只要是太监,不管年纪多高、官位多大,在紫禁城里头,就只能是垂手步行。太祖之后,虽然太监的地位不竭提高,但这条规矩直被谨守着。直到本朝第六位英宗皇帝朱祁镇,和大太监王振感情极深,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对他的溺爱,便破例允许他在紫禁城中坐轿,从此遂成定规。

    时至今日,祖宗规矩已经破坏殆尽,凡是内廷大挡,都有了代步工具,可是只有司礼大挡,才能坐这四人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