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8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庆祝大胜的气氛当然是更加浓郁了,但很快,宫城就热闹了起来。

    留守班子纷纷赶到,李邦华、刘宗周、傅淑训、高名衡、史可法、黄宗羲、常志朗、朱之瑜……

    一个个熟悉的目光和身影出现在眼前,让朱慈好生唏嘘:“诸位爱卿,可真是好久不见了。”

    朱慈的动情让在场不少人准备好的话语吞了进去,纷纷一阵感慨道:“圣上更加英武了。”

    “这一仗打得好呀。圣上这一回御驾亲征,可真是举国沸腾,民心士气之凝聚,实属大明之幸甚!”

    “圣上携大胜回来,微臣恭贺圣上!”

    ……

    “好了好了,大家都坐下吧。”朱慈笑着伸手,示意大家各自落座,道:“庆贺的事情,各部拟好了折子,给朕看一下就行。不过嘛,朕看来,诸位来此,应该不止于此吧?”

    李邦华等人对视一眼,纷纷笑着颔首:“吾皇英明。”

    “这是工部呈上来的修补黄河水利折……”

    “这是教育总署呈上来的兴修各省师范学校折……”

    “这是刑部呈上来的兴修警察学院并革新提刑按察使司折……”

    “还有礼部的请奏泰山祭天折、扩建同文馆折……”

    “这是太常寺的……这是户部的……”

    ……

    众人一个个次序递上折子,朱慈无奈地扶着额头。他就猜到,朱慈一回来大臣们就得赶忙过来。

    毕竟,换句话说,这其实也是朱慈自己欠下来的作业。是这个帝国运行之中,必须完成的功课。

    看着堆积如山的政务,朱慈一边处理着,一边心中想着,他已经对此有过一些改革。但眼下看来,还得再改一改……

    要不然,接下来的计划可就不怎么顺利了呢。

    按照之前的权力运行,下面有司官员上奏的折子,先是会到内阁票拟出处理意见,然后给司礼监披红,最终由皇帝应允。当然,有时候皇帝的权力放权给了太监,以至于有些太监权柄极大。

    但朱慈上台以后,悄然间将这些统统改掉了。(未完待续。。)

第四章:太上皇的红包

    对比大明过往的政治体制,朱慈的改动不少。

    首先,内阁是被朱慈扩张了,加了一个首席大臣,并且承认首席大臣为其余内阁大臣的长官。而其余内阁大臣呢,又一个个有了管部的职司,比如国防大臣高名衡管部兵部,同时对工部之中军械部分,京师军械工坊,太仆寺的马政有管辖权。

    有了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内阁实际上成了国务院,长官首席大臣李邦华也就成了首相。原本隐隐可以与内阁分庭抗礼的六部正式成了内阁的下级部门。

    这样的改变结束了六部与内阁关系微妙的史,使得内阁拥有了完整的权柄。

    这样的改动看似不显山不露水,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知内情者才明白,这样的改革有多难得,有多需要魄力。

    一是需要皇帝陛下让出权力的慷慨与胸怀,二则是有这样的魄力与执行能力。

    毫无疑问,这些朱慈都有。

    同样,这样的改革过后,其余不提,至少朝廷里的内耗是可以大大降低了。

    回到原点,这个时候,票拟不仅成了内阁大臣们作为大学士的意见,也作为实际上该部该长官的意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的贯彻政令,解决职权范围内的政务。

    要不然,依着往常那种帝国政务事无巨细陛下皇帝陛下过目的情况,就是累死朱慈也处理不完。

    内阁这边说完,还有一个司礼监的披红。

    按说,如此一来,披红就显得十分关键,司礼监的权柄应该更重。

    但是……

    眼下的司礼监朱慈司恩,朱慈却是再也没有进过一个人了。

    如果司恩是个权奸的胚子,那说不定真的可以做第二个王振,魏忠贤。但显然,朱慈就是明白司恩不是个权奸的性子。

    而且司恩年纪大了,一个人不可能应付庞大的政务。

    最关键的,当然还是司恩明白朱慈这么做的用意。

    留下司礼监,是朱慈并不放心文官集团。但只让司恩一个人上,也说明朱慈一样不放心太监干政。

    这个时候,中书舍人司出现了。

    中书舍人是朱慈出宫不久就有的存在,一开始就为朱慈处理政务,将繁杂的事务过滤一遍,减轻繁杂无谓的工作量。到了中枢,朱慈也没漏掉。

    中书舍人们按照后世的形容就是助理、秘书的干活。他们每日将奏章上的内容提炼简化,可以让朱慈最高效的处理奏章。

    甚至,他们还能够根据之前朱慈确定过的处理范式,备上一个个章子。

    显然,这是批红之权的简化版本。

    而作用,也是让朱慈在面对一个个奏章的时候不再需要做填空题,而是可以做选择题。工作量再为简化。

    此刻,摆在朱慈面前的一个个奏章显然就是这种已经经过内阁票拟,亦是经过中书舍人们再为处理过的奏章了。

    他们堆在朱慈的面前,竟是比朱慈的一个脑袋还要高过去。

    见此,朱慈虽然有所预料,但还是忍不住重重地吐出一口气。

    他不由想起了当初后世评价朱元璋工作量时的评语……

    “真不是人干的活……”朱慈心里默默念了一下,心情大概也和马云说自己最后悔的就是创办阿里一样,吐槽过后便开始进入了工作状态。

    果不其然,摆在朱慈身前的奏章被细心地分成了几堆,上面被贴上了不同种类的标签。这象征着不同的重要级别。

    到场的大臣们都是有重要议题要当面讨论的。奏章里面,难免有无法解释清晰的话语。

    朱慈保留了极大的耐心,议事也是从中午一直进行到了深夜。

    这样的日子一连度过了三天,一个个议题之下,朱慈几乎将久违的中枢官员们各个见面了一遍。

    一直到了第四天,朱慈才勐然间发现……

    “已经到了十二月底了吗?皇后,还有几天……就是新年了吧?”朱慈恍然发觉。

    皇后温柔地应了下来:“明天,就是除夕了。”

    朱慈缓缓颔首:“那我加把劲,让大家过个好年。”

    皇后心疼地握着朱慈的手,欲言又止。

    堆积如山的政务终究还是迅速处理掉了。如果是崇祯皇帝时代,也许朱慈要花费双倍的时间。

    但得力于当下朝廷远超过去的财力与执行能力,一个议题提了出来,至少不需要朱慈怎么担心他要将时间浪费在扯皮与推诿之上。

    在陛下携带着大胜之威的背景之下,少有胆量敢于冒犯这样的忌讳。

    新年过去了,热热闹闹的新春开始。

    除旧迎新的日子里,朱慈颇为惊喜地收到了太上皇朱由检的红包。

    “过去一年儿可做得真好,比为父我要强多了。这几年呐,为父我也能好好安心过个新年了。你母后每天唠叨着,都夸你给我们长脸。来,这个红包收下,大吉大利!”说着,朱由检就给朱慈递过去了一个大大的红包。

    抖动之中,甚至还有一些声响颤动。显然,里面都是打造精致的金叶子。这是这年代富贵人家常用的礼物。

    朱慈笑着收下,气氛一派祥和。

    对于旁人而言颇为繁忙的新春,朱慈反而难得感受到了几分宁静。朱慈当然是没有要拜年的,新春之中,也罕见是真正可以放松的日子,朝廷里没有什么政务,朱慈便与崇祯皇帝在中南海里随意地散步着。

    “真好啊,鞑子平定了,连蒙古人都不再肆虐了。国内没人造反,寰宇清平。每天想着这些,都感觉在梦里一般。这一战过后,也终于……没人再偷偷摸摸给为父在宫里递话了。”崇祯皇帝说着,目光里一片平静。

    朱慈听出了朱由检的意思,显然,朱慈御驾亲征,也依旧有人盼着不好,打算给崇祯皇帝烧个冷灶。朱慈动情地道:“若无父皇当年鼎力支持,儿臣也做不到今日的事业。”

    他安慰着崇祯皇帝,心道反正也没人知道后来大明会亡在你手头。(未完待续。。)

第五章:海外开发

    朱慈还是低估了崇祯皇帝敏感的内心,别人不知道大明会不会亡,崇祯皇帝自己还不清楚大明糜烂到什么地步了么?

    朱由检轻轻笑着,他当初可没少给朱慈使绊子。当然,他今日也不是来说那些陈芝麻烂谷子事情的。朱由检没有继续说虚的,直接道:“为父打算出宫逛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