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启风云-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康妃想了想问:“皇帝的意思是我的一百万将来只能留在宫里,但五十万股息可以比照着赏人,这点我愿意,不过比照什么赏人?”

    天启说:“这也是第二个条件,就是马上打一场麻将。每人一吊钱的本钱不许添有人记账,只要有一个人把这一吊钱输光了就停下来算账。假如算帐时你李康妃有一吊另三百文,就表明你赢了三成,你就可以在五年后将五十万股息的三成也就是十五万两赏人。如果你手中的铜钱最后不足一吊,那不好意思,五十万都算宫中的你可以用但不能乱赏出宫去。”

    三lang一直没关心这边的事,这时候听说要进行麻将大赛,立即雀跃着说:“玩麻将啊,带我一个。”

    郑贵妃笑了笑说:“我记得刘三lang刘选侍在打麻将时常说一句话叫‘东风吹,战鼓擂,麻将桌上谁怕谁?’我们就来试试吧。不过听说冯选侍记性超强,她就不用来试了。”

    天启说:“这场比赛可能不是一两天能决出胜负的,她们三个大肚子还有皇后都不上,其他人你们二位选。”

    等郑贵妃跟李康妃跟其他人去准备麻将大战的时候,冯思琴问天启:“皇上把朝廷的股份都接过来了,准备干什么呢?这家大业大责任也大,不符合皇上遇事不挑头的一贯所为啊。”

    皇后也点头说:“皇上费这么大力气把郑老贵妃她们安顿下来,其中应该还有安顿福王等宗亲的因素,看来皇上是真的想做事了,能不能说说做什么?臣妾也很是好奇。”

    天启说:“你们知道的,就是上次三lang说的,当保镖赚钱。”

    三lang说:“皇上,臣妾只是顺口那么一说,开镖局很辛苦的。臣妾记得我爹每次出门都要好多天才回来,一家人都担心他会不会出意外。”

    天启说:“朕的意思是在全国开连锁钱庄,两京十三省每个省各存几百万两银币,通存通兑走帐不走银子。这样一来虽说是赚了保镖钱却不必有保镖那样的辛苦,你们觉得怎么样?”

    冯思琴想了想说:“皇上这主意好,其实很多票号也在这样做,只不过他们没有皇上这样的条件,也没有皇上现在这样多可以调动的资本,更没有皇上有那么多人。”

    天启说:“一般的票号都是三分利,朕逐步降到两分利一分利,现在听说他们都叫苦不叠了。朕的钱庄存入利息一年比那些票号多给半厘的利,贷出利息一年少半厘,而且朕的钱庄还有异地存取低收费业务,你们说谁会笑到最后?”

    思琴说:“那肯定是皇上笑在最后啊,利息不算什么不亏就行,异地存取收费相当于把镖局的钱全赚了,这个收益不可估计。”

181 新型农庄

    听思琴说天启办的公司有全国连锁钱庄。钱庄的异地存取业务会把镖局的饭碗抢了,春英有点担心地对三lang说:“三lang,你爹现在还在干趟子手没?以后镖局没钱挣他又怎么办?”

    三lang满不在乎地说:“我爹知道我怀了皇上的儿子早就威风起来了,听说现在镖局的总镖头见了他都点头哈腰的还提他当了副镖头,我娘叫他别再去镖局了他还不愿意呢,他对人说就喜欢每天看别人对他恭恭敬敬的样。现在镖局垮了也好,免得他风里来雨里去的,我这么久打麻将赢了郑老贵妃不少银子,逢年过节多给他点也够他们过日子了。”

    天启笑道:“郑老贵妃以前那是让着你,你看看她码牌出张的利索劲就知道她人虽老了但精明得很。你爹的镖局也不会没生意做,他们现在还可以保货,不过也要不了几年了,到时候朕把路修好后就会让驿站运转起来送信带运货,那时候保镖的只能保护人了。”

    思琴看着天启说:“看来皇上不是一时的兴趣,成立公司还要做钱庄生意,对几年后的事都有考虑,是说连朝中事务都不管了。”

    天启说:“怎么不管?只不过管的少了,朕叫他们大事及时报小事十天一报就行,鸡毛蒜皮的事看多了也烦。”

    思琴笑着说:“臣妾这几天总觉得有哪里没对,听皇上一说才想起很久没听到皇上谈朝中的事务,十天一报肯定事多,有没有新奇事说给臣妾等听听?”

    天启想了想说:“你一问朕倒想起了件新鲜事,说出来让你们听听,你们听了顺便出出主意。”

    说完让谈敬去养心殿把博学院前几日关于新农庄规划拿来,自己先给皇后她们大致说一说。

    原来六月初天启让谈敬去博学院,告诉徐光启现在有三万两银子可以花在博学院里,只要有项目就报告上来,银子和人都不用他考虑。徐光启听后大喜,当场就说准备选几个皇庄试一下玉米、甘薯、土豆的栽培,看能不能在推广这些高产品种的同时提高其产量,具体报告过两天呈上。

    两天后徐光启给天启上了一个报告,因为天启几天来正忙着处理股份和成立公司的事,所以只匆匆地看了看没回复,现在听冯思琴问起才想了起来。

    一会儿,谈敬把徐光启的报告带来了,天启让他念给大家听。等谈敬一句句念完已经接近午时,天启吩咐大家都先吃饭,吃完都想想徐光启的想法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因为这里很多人的老家都是农村的,来自全国也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到处去寻人访问得来的话要真实得多。大家听了天启的话都在细想,连郑老贵妃和李康妃听了这事都表示出兴趣,在坤宁宫跟大家一起吃了饭后也不打麻将了,都来看徐光启的报告。

    由于大明这几年旱情比较严重,徐光启的报告中把水的合理使用列在前头。他在报告中历数了池塘蓄水的好处,认为每个村都应该在村头低洼处修建池塘,遇到下雨天先保证池塘蓄水够了才说排到沟渠里去,玉米、甘薯、土豆等不需要太多的水,在缺水时池塘的水就足够用。

    在具体耕种时这些耐旱作物应该种在旱地上,既不会跟水稻争水田,还能够在水稻受灾时及时补种,毕竟人们都吃惯了大米和面粉,一时还不习惯把玉米等当主食。

    最后他还介绍了玉米的几种吃法,说青嫩时可以直接煮着吃,稍老的可以烤着吃,老玉米也可以磨面做馍跟小麦差不多吃。甘薯可烧可煮烤起来还很香,缺点是不好保管容易烂,但可以切片晒干。土豆既可以当主食还能够做菜,产量比前两样还高前景非常好。

    看了徐光启的报告大家都没吱声,天启看了大家一眼说:“不懂的呢就不要乱说了,谁知道怎么种庄稼来说两句,总不成咱们庄稼人在种田的事上还被一个读书人比下去了。”

    郑贵妃笑着说:“皇帝什么时候成了庄稼人了?”

    天启笑了笑说:“她们很多家都是乡下的人,按常人的说法是女婿半个儿,因此我也算半个庄稼人。”

    三lang说:“臣妾没种过庄稼,不过小时候看过村里人经常为了水打架,这事不解决好麻烦。”

    春英这时候说:“是啊,我们虽然家在乡下,但也不是穷得要女人孩子都去种田的人家,而且很小就进宫了真懂的也不多。三lang说争水的事臣妾也知道,据说有几个村一起为了争水械斗的事,死上几十人也寻常。”

    见春英这样说大家都点了点头,天启这时才想起自己一厢情愿了,招进宫的宫女虽说不要官宦人家,但也绝对不会要那种很穷的人家,家境不穷的十一二岁的女孩子懂农活的真不多。

    三lang说:“皇上费那个老神干什么?这徐老头要种这些东西就让他带人在皇庄里种,真像他说的那么好大家就吃一下看,实在证明他在吹牛挖了另种其它的就是。”

    天启摇头说:“你们不懂,培育良种只是一个方面,朕的意思是搞出一个可以在全国推广的模式,其中要考虑人、土地、水、种子等等配置,让在里面生活的人觉得更轻松,到最后也更富有和更幸福。”

    皇后说:“皇上何必自己为难呢?把你的意思告诉徐光启,让他先派人去皇庄里培育玉米等新品种,另外商议怎么建立皇上说的那个可以推广的模式,我们呢在这慢慢想,最后看谁说得对。”

    天启想了想说:“皇后说的在理,专业的事给专业的人做,我们一群到懂不懂的说半天也是白说。”说完让谈敬去博学院找徐光启,说他的报告已经得到了赞同让他及时去做,同时想一想怎么建立一个包括农户的住房、土地的灌溉、粮食的晾晒保存、鸡鸭猪牛的圈养等设想的模式,让他多找点懂行的人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