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启风云-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算准没人反对得了,趁机提拔几个用起来顺手的人到关键位置上等待机会,谁知道被人顺带着把家底掏空了还要被人赖帐,天启的心情确实很不爽。一个男人如果是单身,遇到心情不好会去找人聊天,如果有老婆恰好老婆很会开解自己的话,这个男人会去找老婆倾诉。天启恰好有个很温柔很贤惠的老婆,于是他来到坤宁宫找皇后。

    一进殿门,只见两个宫女迎了上来,蹲下身说:“奴婢见过皇上。”

    天启说:“起来吧,皇后在哪里?”

    其中一个宫女说:“皇后吃过早饭就去见老太后去了,饭前郑老贵妃又派人请皇后,皇上稍坐奴婢去请皇后回来。”

    天启点了点头转头对谈敬说:“叫人把午饭叫到坤宁宫来。”

    见谈敬和宫女走了,天启闲来无事就仔细打量着另一个宫女,只见她长着一张略圆的瓜子脸,大眼睛,挺鼻梁翘着嘴角微微带有笑意,心里不由得一动。

    天启叫她走近来轻轻问道:“昨晚倒酒的是你们两个吧?你叫什么名字?”

    宫女说:“奴婢叫三lang。”

    “三lang?”天启笑道:“这名字特别。”

    叫三lang的宫女说:“奴婢的爹喜欢儿子,谁知生了三个都是女儿,从小就把奴婢打扮成男孩样取名叫三郎。”

    天启问:“那最后怎么成了三lang的?”

    三lang说:“后来奴婢的爹有了儿子就嫌女孩儿叫三郎不好听改喊三lang了。”

    天启心道:“还不如叫三郎。”嘴里问道:“你多大了?多久进宫的?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三lang说:“奴婢今年十六进宫五年了,进宫后就跟春英一起一直在侍候老太后,前几天皇后见了奴婢两人就跟老太后要到坤宁宫,听说是准备给皇上侍寝老太后也很高兴。”

    天启问:“春英?就是刚刚出去那个吧?你们知道什么叫侍寝不?”

    三lang说:“知道,听皇后说侍寝就是给皇上捂脚。”

    天启一听呵呵笑了。

    这时候皇后带着四个宫女回来了,天启请皇后坐下歇息,问道:“老太后找你说什么?”

    皇后说:“老太后说信王的王妃她要亲自过目。”

    天启呵呵一笑问道:“这个没问题,那郑老贵妃有什么事呢?”

    皇后说:“郑老贵妃说福王回信同意他名下受灾的佃户可以暂时把税欠着,但三年之内得还。至于万历帝赐给他的二百万亩他说他不能退,如果皇上允许他到北京建府他可以把其他地方的十几万亩交出来。”

    天启说:“说了半天就退个零头,真是个守财不要命的东西!朕想要不是郑老太太想见儿子孙子那十几万亩他也舍不得退出来,就算退出来的肯定也是些鸟不拉屎的地方。”

    皇后问:“那怎么给郑老贵妃说?好歹福王也是皇上的叔叔。”

    天启说:“还能怎么样?先同意等他来了再慢慢磨,蚊子腿也是肉,再说十几万亩的蚊子腿还是有点大。不过你跟郑老太太说清楚,既然他的田不全交那建府费用就得自己掏,也不象惠王瑞王他们那样有俸禄,到了北京他母子也不是想见就能见的,要按皇家的制度来。”

    第二天上午,天启让太监传话说让大臣们都去政务院先商议好,生意到底做不做得成自己晚点过去听结果,左右无事就盘点他自己这么半年的成果:回去的事情太渺茫,先决条件是找到那个“他”,人海茫茫也不知是男是女还是动植物,只有先放一边不管。可喜的是身体在早运动晚静思动静相宜之下有了很大的进步,虽说跟少林武当等高手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但自信去欺负两三个老大娘和小朋友还是没问题的,真能修炼到单手能掐死三个女真勇士,那玩玩御驾亲征也不是不可以,但现在还是藏拙比较明智。军务方面防守应该可以放心但进攻手段却只有几样接近于空白,还得通过实战才能说填补了空白,因为只防守是把女真人防守不干净的。政务方面千头万绪但归根到底还是一个“钱”字,赚钱不但需要时间久还累人,直接向田里刨食的农民加税倒是简单,但现在天灾**连年不绝,很多农民大哥一个个饿得眼冒绿光,再去加税很可能迫使他们眼中的绿光变成凶光,到时候得不偿失。思来想去只有找几个人嫌狗不理的贪官污吏拉出来示众,顺便抄他们的家来润一润自己那干瘪的腰包,因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也不怕有人炸刺。但常言道“泡土不可深挖”,万事都是可一可二不可再三,第一次出手抄了客氏和魏忠贤但钱被借走还赖了帐,第二次出手抄了十家大户但又被户部截了胡,忙碌了半年只剩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怎一个“惨”字了得?现在放眼天下也找不到几条浮在面上的大鱼,魏忠贤忠是忠但好象也是黔驴技穷了,连来几份密报都没有多大价值,看来还得找个渠道挖潜力。魏忠贤的情报里提到有卫所私占民田,但现在辽东在打仗内地的卫所就成了不能碰的脓疱疮,还得暂时忍两年再收拾这些龟儿子。反反复复想了好一阵,直到谈敬说政务院派人来请才停止了漫无头绪的胡思乱想,先走一步看一步吧。

    就在天启坐在乾清宫里神游物外时,政务院里大臣们的意见已经取得了高度的一致。当信王召集好众人让大家说事时,户部尚书李起元首先说道:“户部一共借了皇上六百万两,皇上对百姓仁爱严禁增加赋税,而明年北方受灾南方还要安置移民,所以这钱一时半会儿还不上。皇上与下官商议用辽东辽西二十年的赋税来换这六百万两,下官没有意见不知各位大人的意思如何?”

    礼部一个侍郎说:“李大人,皇上说没说如果有人不同意怎么办?”

    李起元说:“每年给他一分利就是六十万两,本钱有了再说。”

    群臣一听每年要给六十万都觉得太多,这时李起元又说道:“下官也算了一下,上次抄完十家大户共有一千一百万两,除去明年移民费用还有给信王修王府、前方军费、朝臣借款等还剩三百五十万两。如果大家都暂时不急着拿回借给朝廷的钱,明年移民时紧一点,信王府再稍微修小点应该就够了。”

    这时,刚好回京述职的一个巡抚说道:“其他的都好说,移民的钱不好省,尤其是山区的人,一会儿老人说走不动了要车推,一会儿小孩说走不动要人背,雇的人也辛苦要钱也高。而且今年的移民好多还自己背的有粮,明年的人估计都只带了几张嘴上路,省了钱要移三成的人不可能。”

    巡抚的话刚说完,旁边一个侍郎说:“巡抚大人的话下官不爱听,什么叫其他的都好说?谁家的银子都不是飞来的,借钱时说年底还怎么现在又不还了?”

    李起元说:“本官就一句话,同意跟皇上换的就来签上自己的名字,不同意的去找银子去。”

045 信王拜师

    等天启来时所有人都把字签了,看来每个人都是明白人,二十年后是哪些孙子站在朝堂上实在是无关紧要的事,能拿回自己的银子还有来年看得见的实惠才是最重要的。天启叫谈敬把大家的签名文书收好然后坐下轻咳了一声说:

    “既然大家意见一致,我们就顺便说另一件事,就是给信王请讲官的事。信王是朕的兄弟年龄虽小但勇于任事,只是见识经验稍显不足需要边理政边学习,大家推荐两个年轻点的人吧,年龄相差太大不好沟通。这是政务院议事不是上朝,大家都坐下慢慢说。”

    皇帝关心自己兄弟的学习是好事,一个人学习学习虽然不一定能提高多少能力但至少能通点道理,通道理的人才有可能听得进良言,大家也不愿意一个听不进意见只知道蛮干的人坐在头上。待大家都团团坐下后礼部尚书薛三省问道:“不知皇上对请讲官有什么样的要求?”

    要人提要求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候选人多二是大家没有敷衍的意思,天启想了想说:“信王要勤于政务但又不能太劳累要学会劳逸结合;要严明制度但又不能太死板要学会通达;对人要仁慈宽厚但又需要些雷霆手段;遇事不能放弃但又要学会取舍。所以这个讲官要有气度、心地宽、学问好、明事理、谙刑赏、擅机断、知权变。”

    这个要求好像有点高,就好比要找个既博大又精深既胆大又心细只在理论上存在的人,礼部尚书薛三省想了想说:“启禀皇上,这样的**明目前还不存在。”

    天启听薛三省的话后知道他嫌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