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启风云-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启听薛三省的话后知道他嫌自己的要求太高,就笑着说:“朕的意思是多找几个人,每个人占其中一点就可以了,不是叫大家去找个很全面的人。”

    听天启一解释大家也明白了,原来不是要找个诸葛亮那样的全才,这就好办了。大家互相商议了一下推荐了八个符合某一个或某两个条件的人,天启经过仔细筛选选出三个人:翰林院修撰、前科状元文震孟,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御史黄尊素,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翰林院侍读钱谦益,选定后让谈敬派人去宣三人前来。

    不一会儿三人就来到了政务院,本来是三品官参加的会议突然让自己三个六品参加,再加上看到皇帝和大臣们都是和颜悦色的模样,三人当场明白这是好事不是坏事,都挺了挺胸膛准备好好把握住人品爆发后获得的机遇。天启对三人说道:“信王是朕的兄弟,朕对他寄予厚望,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他的师傅,每日上一个时辰的课。今后政务院的事朕会渐渐少管,你们三位要尽心尽力辅导信王,让他能胜任政务院的事务。”

    文震孟、黄尊素和钱谦益一起躬身道:“臣等遵旨。”

    三人都知道皇帝对自己的兄弟非常好,派自己三人给信王当师傅那是看上了自己身上某处闪光点,只要自己能将这闪光点发扬光大,锦绣前程就算是从脚下铺开了,想到这点三人的呼吸都有点粗了。

    天启转头对信王说:“信王,这三人是为兄针对你的不足之处选的师傅,负责每日讲课,你要好好向他们学习。先给几位师傅赐座,信王现在去拜见师傅。”

    信王答应了后起身向三人躬身行礼道:“拜见三位师傅。”

    文震孟、黄尊素和钱谦益微微侧身只受半礼,嘴里说:“臣等不敢。”然后伸手请信王坐下后三人才挨着坐下。

    学生尊敬师傅给师傅行礼是礼数使然,但如果臣子大模大样受全礼那就有点无礼了,看来三人还不错,天启点了点头说:“为政者首先要有仁爱之心,用仁爱之心去安抚治下之**家才会忠诚,如果为政者对治下之人如役犬马,国人轻则会去野归隐重则会判国投敌。文震孟是前科状元,文章中对仁者爱人的论述有独到之处,信王多向他学习如何行仁政。”

    见没有人发表反对意见天启继续说道:“在坐者都是儒家门徒,儒家除了讲仁还要讲礼。礼的作用就是让人不要太过于亲近,要有尊卑秩序才能进退有序,不符合礼的勿视、勿动、勿言。黄尊素身为御史学问也不差,信王要向他学习如何明辨对错。”

    仁与礼的思想贯穿了整个儒家学说,听天启这样说大家不由得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天启又继续说道:“多学儒家之术久了会让人自然而然存有浩然正气,但如不知变通一味直行就会被人讥讽为酸儒腐儒。钱谦益能诗会文,文中时现真性真情,信王不时向他学习一下率性而为也是好事。”

    信王说:“皇兄对臣弟如此关爱,臣弟实在不知如何回报。”

    天启说:“无须谈什么关爱回报,只须用心做事就好。现在你就搬到慈庆宫去住,那里离文华殿近方便些,也方便几位师傅教你,等信王府建好后你再搬出去。”

    信王答应后天启对群臣说:“难得大家都在,有什么事就说出来议一议,以后事关政务的会议都由信王在政务院召开,错非大事急事朕也不会再管。”

    见天启的意思要放手不管了,吏部尚书**星急忙上前说道:“皇上曾说过明年起要开始对上任官员进行经济审察,现在已经是十一月底,那么请问皇上吏部现在对官员的任命过程跟以往的任命过程应该有些什么不同?”

    一件事要执行首先是要给大家吹吹风,没人反对之后就该紧锣密鼓准备,这都只有一个月就要执行了但现在还不见动静,大家心里也有点吃不准皇帝的意思,甚至有人在想皇帝是不是把这事忘了?

    天启说:“经济审察由吏部、都察院和内卫配合执行,吏部任命前先行文通知,都察院和内卫经济审察完后要签字认可,见了都察院和内卫的意见后吏部再正式任命。”

    **星问:“看来马上就得动,那么请问皇上从何时开始?何地开始?又从何人开始?”

    听**星这么一问,所有大臣的心都提起来了,虽然说早就知道有这一天也做了些准备,但当这一天真正来临时那些准备好象又都没什么用,尤其是家里钱多的人还有就是家里的钱来路不明的人,一个个心里都是忐忑不安。

    天启看了看大家,慢慢说道:“经济审察从现在从京里开始,至于说从何人开始朕认为应该从都察院开始,因为是由他们去审查别人正人要先正己,左都御史高攀龙和杨涟,你们有没有意见?”

    高攀龙和杨涟说:“臣等没有意见。”

    天启说:“好,你们是审查官员的人就象是一把尺子,朕说过正人要先正己,下去后就让都察院里的所有御史和六科言官自己写申请,写完申请后由内卫预约时间进行审查,不愿意写申请的全部回家,朕不想拿着一把歪尺子用。”

    天启话刚说完,叶向高、韩爌、朱延禧三个协理大臣就上前说他们应该做表率,他们要在都察院的后面接受审查。经过清查田产和存粮事件后,叶向高、韩爌、朱延禧等三人都知道皇帝对待手下臣子虽然不是很强硬,但一旦决定要做某件事那是非常的坚决,与其轮到自己时被动还不如主动要求还能博取个好名声。见三位政务院大臣带头申请支持自己天启很满意,其他人虽有想法也只好藏在心里表示没有问题。

046 进退有序

    见经济审察的事告一段落,户部尚书李起元说道:“皇上,本朝流通的白银本就不多,每年铸银还会产生很多火耗,以前一直用生丝、茶叶、瓷器卖到海外换回白银,现在皇上下令不许种桑这白银就会越来越少,请问该怎么办?”

    听了李起元的话天启第一时间就决定这个问题先不说,银子问题、土地问题、栽种问题等在现阶段都是很敏感的问题,这里面漏洞太多一时半会儿还解决不好只有先拖着,或许自己以后还要靠那些漏洞赚钱,想到这里天启沉默了一下说:“朕没有说过不许种桑,只是不许把种粮食的田改种桑树,山边、河畔、田头都可以种桑养蚕。至于火耗问题其实是个小问题,但因为牵扯太多暂时不谈,等时机成熟了再说。”

    见李起元没再提火耗问题天启又说起了经济审察:“让官员接受经济审察会让官员损失很多利益,朕不想让人背后说朕刻薄寡恩,所以决定在经济审察的同时推行卖爵制度,这样做能让百姓得到方便、官员得到实惠、朝廷也得到实惠、朕也能沾一些光,任何制度只有共赢才能长久。”

    天启知道单一地取消别人的既得利益会引起反抗,取消某一项就要用另外一项去弥补别人的损失,自己要做的只是调整,通过合理的调整把有限的人员和财物用在最恰当的地方,这样才能得到尽可能多的支持。果然,群臣一听有得有失也就没有反对,一起齐声说:“皇上圣明。”

    天启笑道:“朕也不是什么圣明,只不过是能理解‘千里做官只为财’这句话罢了,官员当官有的为了发财有的为了升官,升官的目的是为了发更多的财,所以总的来说还是为了发财。那些满嘴里都说的是为了百姓和国家的人,要么是捞银子捞得差不多的人要么是正在狠捞的人,说一套做一套很不好很虚伪,真正奉献的人是不会说出来的。”

    群臣听了天启的话有的脸露不豫之色,有的似笑非笑,有的低头不语,有的若有所思。

    **星这时又上前说道:“皇上,臣刚刚问的是公事,现在还有一件私事,就是臣今年已经七十有六,请求皇上允许臣致仕回老家。”

    听**星这么一说其他几个老臣也出列说年老体弱想致仕回家,天启想了想说:“你们都七十多了也不容易,既然想回家享受天伦之乐朕也不好强留,那就都准了吧。”

    众人一听心都凉了,心想:“就算我们真想走你假马意思留一下很困难吗?难道就迫不及待要赶我们走?”

    这时天启又说道:“朕准是准了,但你们现在还不能走。”

    听天启开始准了后面又有挽留的意思大家都不是很明白,**星问道:“请问皇上,这是为何?”

    天启说:“老年人给年轻人腾位置是应该的,但你们都有丰富的经验,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