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闺话-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意一定,皇帝拿笔勾了冯熙仁、孟春林的名字,“孟春林为探花。”

    “吾皇万岁万万岁!”

    片刻后,金殿就有了回音,只听宣旨太监朗声道:“皇上钦点,状元赵敬,赐名赵文敬;榜眼冯熙仁、探花孟春林,披红着袍游街哩!”

    入宫是白身,现宫就披红挂彩着官袍,骑在高头大马上游走京城。

    头榜三甲,当即宣布。

    赵敬被皇帝赐名了,这等好事百年难遇一次,一时间便疯传开了。

    参加殿试的人,会重新定下名次。

    黄乏竟莫名从榜上除名,赵小舅从会试的第十三名前进到了二榜第七名。

    冀王听前排在他前头几个人的名字,二榜第四名,难道他就考得这样差,难不成要滚回冀州去,皇帝还在生他的气,堂堂皇子竟隐瞒身份参加科考,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

    他已经向皇帝赔礼认罪了!

    就在冀王暗自琢磨时,这事却没了首尾音讯,就这样被揭了过去,就连那日殿试的几名考官也是支字不提,就更别说旁人了。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江宁府陈家。

    陈相贵眉飞色舞地道:“大姐姐,小舅舅和五表哥都高中了,五表哥真厉害,连中三元,还被圣上赐名赵文敬,现在三房的三人个表哥都改名了,袭了文字辈。”

    最欢喜的便是岳氏母女,赵文敬高中状元,要从此发达了,而王问梅是许给赵文荃的,将来也要跟着沾光。

    岳氏早早就到了周宅安好院,连二姨娘母女也来了,都是来凑趣的。

    陈湘妮却在心下将二姨娘怨了个半死,老夫人定的是多好的良缘,硬是被二姨娘那点私心给捣腾没了。

    陈湘如笑道:“六安赵家怕是都欢喜得紧,五表哥和小舅舅都考了个好成绩。”

    陈相贵忆起赵文敬与赵小舅鼓励他的话,认真地道:“大姐姐,我也要好好读书,等下次我也下场赴考,我现在已经是秀才了呢。”

    二月时,陈相贵参加了童试,第一场就过了,然后又过了府试。

    再过些日子就要到府学读书了。

    这也打消了陈湘如想给他请先生的想法。(未完待续。。)

第263章 生丝战

    赵珍儿坐在一边,喜逐颜开,“要是我哥哥也肯与五叔和五哥一样安心读书,而不是贪玩,许也能考个好成绩。”

    赵珍儿的两个哥哥,赵三公子中了三榜第二十三名,而赵四落榜了。

    这次竟连赵小舅都考了个二榜第七名的好成绩,怎不让赵珍儿羡慕。要是她兄长得中体面了,对她也是个帮衬。

    陈湘如轻斥道:“那落榜的学子多了去,三表哥能考中三榜同进士已很不错了。”

    赵珍儿道:“听父亲来信说,圣上赐了五哥翰林院侍讲学士。”

    “侍讲学士?”陈相贵瞪大眼睛,颇有些不敢相信。

    这可是从来没有的,直接封状元为翰林院侍讲学士,这可是正五品的文官,就算是中了进士,多少人先做两年庶吉士,又或是被派往地方任个知县,一下子就赐正五品的文官,这……这真是少有的事。

    赵珍儿笑道:“赵家的门槛近来都快要被踏破了,道贺的络绎不绝,五婶都乐得合不拢嘴了。听大伯父写信来说,五哥留任京城,许是五叔要去地方任职呢,只是我三哥也不知道会是什么状况。”

    陈湘如道:“三表哥也考得好,你想啊,那入京赶考的人得有多少,他就得中了,可不是该高兴的么。”

    但赵家的人会作比较,认为赵三公子的才学不比赵小舅差,只因为赵小舅常与赵文敬在一处读书,是不是赵文敬又传授了赵小舅一些什么特别的才学。

    赵家人思来想去,这是因为赵文敬与赵小舅都在陈家大院读了两年多的书啊,早前赵小舅还去江宁书院,后来根本就不去了,而赵文敬早前说要去江宁书院读书的。后来也不去了,难道这陈家藏书阁真的藏了太多的好书?

    于是乎,陈家藏书阁是个风水宝地,早前有陈将宏苦读,高中榜眼,再有赵家叔侄在书阁苦读。又再度高中。

    这日,周六夫人、周四夫人特意到周宅拜访。

    周六夫人与陈湘如相熟,她说话便直接了一些,“八侄媳,听说陈家书阁有文曲星护佑,只要在那里读书都能高中?”

    陈湘如忍不住笑了起来,“你听外头的人胡说。”顿了片刻道:“那是因为陈家够清静,早前我小舅舅过来读书,因我们家守孝。来访的客人又少,最是个安静的,家里的书也都是寻常的,却比普通人家的书又要多些、更齐全些,倒也方便。”

    周六夫人有些不信,“我想让我家两个来陈家大院读书。”

    “明儿让他们来吧,若是他们待得住,倒也使得。”

    次日。周家四房、六房的公子四人倒还真来了,到陈家藏书阁一看。倒也是些寻常书籍,并没有什么不妥处。

    周六问道:“二楼东阁间是什么?”

    “那里存放着陈家先祖的遗物,会在祭祀时取几件出来供奉。”

    遗物不是该随死者赔葬的么?这陈家,居然还把东西给留下来,只得听听就觉渗人,那可是死人的东西。不会沾染上什么晦气东西?

    陈家祖上好似并没有出过什么很出色的人物。

    几人光是想想就觉得嗝应得难受,在西阁房里转了一圈,又到楼下看了一下,书的确很齐全,但都是外头书肆能够买到的常见书。就算一时买不上,只要花了重金就能买到。待了一上午,失望离开。

    心里暗想:赵文敬能连中三元,与陈家藏书阁无甚关系,要真是有关,陈家的子孙多了,为甚陈家庄里就只一个陈将宏得中。

    这得中的事,当真是“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与书房无干,只与各人的刻苦用心有关。

    后来,赵小舅又与陈湘如写过几封信,说是到蜀郡益州某县上任知县一职,赵五舅母带着三个孩子也随他一同赴任。六安县五房的家业田产就交托给二房帮忙打点、照看。

    赵三公子因考中三榜同进士,只谋到京郊县丞的官职,好歹也算是从仕了,特意回乡接妻儿前往赴任。

    年节后,马庆去了趟江宁府,是与陈湘娟的陪房管事一起去的,主要去收去岁陪嫁田庄、店铺的收益。

    特意去周宅见了陈湘如。

    陈湘如道:“二妹怀了身孕,这个时候的女子,脾性大些,你要让着她,别给她添堵,男子先成业后享福,你正是奋斗之时,家和万事兴,这妻妾多了,花销也多,后宅失和,你也难得安心搏事业。夫妻同心,其力断金,妹夫还是把心用在搏事业上。”

    马庆觉得这话有理,但更多的是要依仗陈湘如,也不敢反驳,就怕陈湘如不帮扶他,不给他这赚钱的机会。

    他迟疑了片刻,道:“大姐,今年分生丝的事……”

    “我照去年的例分你一份,再让你赚一万两银子。”

    “多谢大姐。”

    今年,蚕叶发得奇好,各地生丝产量大增,生丝跌价,六月前一个价,六月后会连连跌价,尤其是进入八月后,生丝价格会再跌,最后跌到往年的半价。

    所以,今年陈湘如有自己的收购计划。

    早前几月,各家抢购,到八月后,各家生丝充盈,导致生丝供大于求。

    一过三月,就会有各家前往产丝之地收购生线。

    陈湘如则早早唤了大管家来,“过些天你就要去闵粤之地收购生丝了,今年准备收购多少?”

    “大小姐能凑出多少银子来?”

    陈湘如吐了口气,“今年陈记的可以缓一缓,先收足江宁织造府八月前使的生丝,着重再帮马大爷收购一批。”

    大管家面露疑色,见旁边又无外人,服侍茶水的是刘奶娘,这才迟疑地问道:“北边一点生丝也不要了?”

    “你忘了去年,老金的女婿小佟可是自己来收购的生丝。说是收购二十万两银子,实则只带了十万两银子的货回北方,另十万两银子的货是卖给苏州织造府的。”

    她一时忆不起老金那女婿的名讳,大家都唤他“小佟”。能记住这姓氏,乃是因为老金姓金,而他女婿姓“铜”。铜与“佟”谐音,便一下记住了。

    不仅是陈湘唤他小佟,便是大管家等人也唤他小佟。

    陈湘如也在心里算盘着,“陈记织布房的生丝现下能用到四月,五月闽粤那边就出今年的新丝,先满足织造府,再照去年的例给马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