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男儿行-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也,古来胡人无百年之运!”刘基笑了笑,轻轻摇头,“而蒙古人入主中原已经七十余载,气数当尽。十年之内,即便大总管不誓师北伐,也会有其他人传檄天下,号令群雄奋起,光复汉家河山!”

    “呵呵!”罗本举着酒杯自己喝了一口,摇头不语。实在不想跟刘师叔浪费唇舌了。十年之内,传檄天下。没有淮扬军参与,群雄连像样的兵器和铠甲都造不出来,谁还好意思腆着脸去号令群雄?

    章溢和宋克两人先前跟刘伯温曾经争论过,知道他接下来一定会想方设法将话头引向大总管府的施政纲领上,便双双放下的筷子,竖起耳朵听施耐庵如何回应。

    果然,施耐庵立刻着了刘基的道,放下筷子,高兴地举起酒盏,“除了我家主公,还有谁担当起如此大任?!伯温,你既知道朝廷那边气数已尽,何不就此留在扬州?咱们师兄弟一道,辅佐主公重整华夏,再现汉唐盛世!”

    他是真心欣赏自家师弟刘基的才华,所以竭尽全力想将对方拉入淮扬大总管幕府。也相信自家主公得到了刘基的辅佐之后,能够肋生云霓,化蛟为龙。谁料刘基心中所想,跟他完全格格不入。笑了笑,摇着头说道:“若论兵锋之锐,天下群雄,谁也比不上淮扬。然吾辈欲重现汉唐盛世,却不可一味地仰仗兵锋。否则,纵使驱逐了蒙元,也不过是以暴易暴而已。顶多是秦皇之业,照着大汉四百年盛世相去甚远!”

    “啪!”罗本将酒盏往桌案上一顿,怒容满面。“够了,伯温。我家主公以礼相待,你不愿留下也就罢了,何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口出恶言?”

    骂过了刘基,又迅速站起身,冲着朱重九深深俯首,“主公,本有眼无珠,引荐了一个狂夫来。请主公责罚!

    “他是他,你是你,何必混为一谈!”朱重九笑了笑,轻轻摆手,“清源,稍安勿躁,且听青田先生把话说完。朱某在这里到底有哪里做得不对,怎么就成了第二个秦始皇了?”、“哗啦”,没等罗本接口,周围的侍卫们,全都将手按在了刀柄上,对着刘基怒目而视。

    他们读书少,先前没听明白刘基在说什么。到了此刻,才知道原来这个胆大狂徒,居然将自家主公比作了千古第一暴君秦始皇。这让一群直心肠的汉子如何忍得?当即,就准备一拥而上,将胆大包天的狂徒推出楼去碎尸万段。

    “退下!”朱重九狠狠瞪了众侍卫一眼,大声喝令,“咱们这里,什么时候不准别人说话了?他说他的,咱们自己做咱们的。哪有听了剌剌蠱叫,就不种庄稼的道理?!”

    “哼!”徐洪三等人狠狠瞪了刘基两眼,缓步退到了墙边。

    “子安不必担心,朱某不会听了两句逆耳的话,就拿你师弟怎么样!”斥退了一众侍卫,朱重九又将目光转向仓惶站起来的施耐庵,笑着承诺。

    “多谢主公宽宏!”施耐庵叹了口气,红着脸重新坐下。心中却后悔得只冒苦水,“施彦端啊,施彦端,没事儿你招惹刘伯温干什么?这下好了,非但没让此人留下来,反而影响了罗清源的前程!”

    “青田先生有话请直说,不必学那三国祢衡。朱某不会做那江夏黄祖,也不屑去做曹操和刘表!”朱重九又笑了笑,冲着刘伯温轻轻点头。

    若说肚子里一点儿火气没有,那是自欺欺人。但想到刘伯温在另一个时空中的赫赫威名,朱重九就不愿意对此人过分苛责。毕竟,这是辅佐朱元璋驱逐鞑虏的一代名臣,自己连张士诚、朱元璋都没碰一下,又何必让此人死在扬州?

    刘基也知道自己刚才的比方犯了众怒,站起身来,团团做了个罗圈揖,“刘某心直口快,如有得罪之处,这厢先赔罪了!”

    “哼!”除了朱重九和施耐庵两个之外,其余众人皆把头转开,不愿意再听他啰嗦。

    刘伯温既然敢开这个头,心中早把个人的生死荣辱置之度外。稍微斟酌了一下,继续侃侃而谈,“诸公皆为饱学之士,可知道大汉为何有四百年江山?而大秦奋六世之余烈,终于一统天下,为何却二世而斩?”

    “嗤!”众人鼻子中喷出一股冷气,依旧不愿意接刘伯温的茬。放马后炮谁不会啊,光是秦朝两代而亡的缘由,前人就写过几百篇策论。每一篇听起来都非常有道理,每一篇与另外一篇都不尽相同。

    刘伯温却不怕众人的冷落,顿了顿,继续说道,“汉初,高祖有白登之辱,文景之时,百姓虽然生活安定,朝廷对匈奴却无可奈何。到了汉武即位,用董圣之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打得匈奴落荒而逃,数百年不敢生南下之念。我汉人头上,才有了一个“汉”字,才能重新傲视四夷!”

    “而大秦,以武力得天下,以军法治天下。焚书坑儒,重军功而轻士人。故其兴虽迅,其亡亦乎!大总管能制万夫莫当之器,能领上下同心之军,何不早定方略,以谋大汉四百年之基?反倒效仿那嬴秦,处处以军功为先。又推行什么“四民平等”,乱华夏千年纲常?!以大总管天纵之才,刘某不忧大总管不能重整山河。刘某所忧的是,一旦大总管百年之后,这刚刚安定下来的河山,又要面临一场腥风血雨!”

    “嘶——!”禄鲲、施耐庵和罗本等人,齐齐倒吸冷气。他们都一味地相信,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淮安军一统天下是早晚的事情。却谁也没来得及考虑,一统天下之后,淮阳系接下来该怎么办?而刘伯温的话,也非危言耸听。毕竟两汉维持了四百二十余年,而秦朝,只维持了十四年,就被项羽付之一炬!

    类似的话,章溢和宋克二人先前已经听刘伯温说过一次,所以他们两个倒不像其他人那样震惊。但是,他们二人,却也将目光转向了朱重九,希望从自家新投奔的主公嘴里,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毕竟,如果有可能的话,谁都希望将富贵荣华传给子孙,而不是像秦朝那样,连两代都没维持到,功臣勋贵的子孙后代们就全成了楚霸王的刀下鬼。

    “来,大伙继续喝酒!”在众人殷切的目光中,朱重九却变得有些意兴阑珊。举起面前酒盏,向大伙发出邀请,“青田先生难得来我扬州一趟,大伙不妨跟他好好跟他喝几杯。”

    “饮盛!”罗本和宋克两个互相看了看,带头附和朱重九的提议。

    道不同不相为谋,你刘基既然不看好淮扬大总管府的前程,大伙也不用把你当作宝。谁笑到最后,大伙用事实来说话就是。没必要现在对着窗户外的冷风逞什么口舌之利。

    “饮盛!师弟,你难得来一次,大伙今天好好喝一场,不醉不归!”施耐庵也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举起酒盏。很显然,自家主公跟自家师弟话不投机。就此结个善缘算了,今后也能再相见。没必要在争执下去,弄到最后谁都不好收场。

    刘伯温等了半晌,得不到朱重九的回应,也只好举杯喝酒。“大总管不愿听刘某啰嗦,刘某也不强求。此酒,祝大总管武运长盛不衰!来,饮盛!”

    “饮盛!”众人纷纷举盏,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第二百九十二章 国策 (下)

    第二百九十二章国策(下)

    同样的酒,喝在不同的人嘴里,却是不同滋味。

    在座众人,包括施耐庵这个师兄,都被刘基给弄出了一肚子火气,因此需要酒水来浇火,一个个喝得如鲸吞虹吸。

    他们对面怀着为万民请命之目的而来的刘伯温,则是眉头紧锁,一小口一小口地慢品,以疏心中块垒。

    结果,鲸吞虹吸的人没喝醉,一口口慢品的人反倒先喝醉了。没等酒宴结束,就趴在了桌案上,瘫软如泥。

    “清源,等会儿叫几个人,把他扶回你府里安顿吧。这几天如果有功夫的话,就陪着他到处转转。除了保密条例规定不准去的那几处地方,其他,你都可以带他去看看!”望了一眼人事不省的刘基,朱重九淡然吩咐。

    “是!”罗本迅速站起身,拱手领命。自家师叔刘伯温看不惯淮扬各地正在发生的变化,又能言善辩,继续住在集贤馆里头,的确起不到任何正面作用。还不如以私人的名义招待一番,然后尽早恭送他离开。

    “二位今天暂且再于集贤馆里委屈一晚上,明天早晨,大总管府就会派马车来接。”朱重九将目光转向章溢和宋克,继续笑着吩咐。

    “某二人但凭主公差遣!”章溢和宋克双双站起,带着几分醉意回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