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6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一步算一步。将来如何,现在的人很难预料,但是有一点陈燮觉得可以坚定下来的是,兴海城是大明的一部分,陈燮目前所占的领地,也是大明的一部分。将来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那就再定吧。其实有一个不错的想法,就是特别行政区,行政上高度自治,军事上整体防务的那种。要达到这个目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将来,南洋不应该是大明的流放地,而是大明通往大洋的出海口。那种被人用岛链封锁的悲惨日子,真的不能再重复了。

    登船的陆军第一师中间,牛藤次郎就在其中,作为英勇勋章的获得者,他现在的身份是一个步兵连长。这个步兵连,下辖三个步兵排,一个炮兵排,一个通讯后勤班。每个步兵排正副排长三人,每个连正副连长三人,生活指导三人。装备步枪135条,三磅炮2门,其他装备若干。比起以前来说,他那个中队长的职务能指挥两百条步枪,但是不能指挥大炮。而且现在的牛藤次郎,装备的是短铳了,腰间有一把军刀。这个新编的陆军内,只有连长以上才能配短铳,排长就一把军刀,必要时还得捡起部下的步枪投入战斗。

    一本正经的牛藤次郎,正在呵斥他的部下们动作再快一点,站在码头边上,这支以日裔为主的军队,战斗力其实很一般,但是架不住这帮日裔敢玩命。为了能够给家人留下一份美好的未来生活,这些人在战场上异常的英勇。说到底还是日本太穷了,这些普通人对眼前能吃饱的生活无法抗拒,就算是死也是值得的。再说日本人的命,在日本也不值钱。

    端的就是卖命的饭碗,死了家里有保证,这种仗多数日本人都愿意去打。

    牛藤次郎的家人已经来到了兴海城,侯爷兑现了承诺,一家人在万隆附近分到了一百亩地,父母,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一家人在那边住进了临时的房屋,分到了一头牛和相应的农具,因为牛藤次郎是军官,一份收入都存了下来,计划明年自己盖房子。到时候,一家人将来的生活就靠自己努力种地了。这种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对于每一个农民都有莫大吸引力。

    至于牛藤次郎,他就一个想法,努力作战,保卫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幸福。谁再提什么日本人之类的话,肯定要被牛藤次郎先揍一顿。这里的每一个日裔,都以大明兴海城公民的身份为荣,没人愿意回去日本受罪。

    整个崇祯十七年的下半年,陈燮一直坚持向东西两个方向扩张,婆罗洲,苏门答腊,所有不愿意合作的土著,都遭到了无情的打击和镇压。陈燮的战术其实很简单,就是建立一个一个的据点,然后一步一步坚实的往前推。对于土著,愿意顺从的优待,不愿意顺从的血腥镇压,这没啥可犹豫的,反正错过了这三百年,将来想这么干,就没这么方便了。

    经过半年的打击,土著联盟基本上土崩瓦解了。快速的分化成两个阵营,一部分不肯投降的,进入雨林继续战斗,一部分则成为了最底层,做了顺民和奴隶。这一部分人不但要交税,还要承受各种劳役。比起以前随便撒点种子就够吃的生活,现在的生活无疑很艰难。但是没法子,刀把子在别人的手上,刀刃对着脖子,不顺从肯定会死。这一代土著的口中,提到陈燮的时候,前面有一个前缀“魔王”。

    魔王不魔王的陈燮丝毫不关心,他就关心如何才能把这片土地变成华人的。杀多少人,抢多少财物,这些都是次要的。赤、裸裸的民族主义者的嘴脸暴露无遗。

    崇祯十七年腊月十二日,随着一声洪亮的啼哭声划破了陈府上空的寂静,朱媺娖顺利的诞下一个男丁。这就意味着,这个男丁是陈燮最正牌的继承人,他是长房嫡出,生下来就有着天然的优势,能够继承陈燮的爵位和权利。

    听到这个好消息,朱由检并没有高兴太久,因为他无法确定陈燮心里的真实想法。如果拿这个儿子来要求陈燮交出一些利益,他会做出什么应对呢?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却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了。随着大明朝的一步步好转,很多事情被掩盖,风雨之后便暴露了出来。

    陈燮的强大,朱由检深深忌惮,他也很担心,自己和陈燮的关系在未来如何相处。

    就在这个早晨,一份来自南洋的奏折,摆在了朱由检的面前,看完这份奏折,朱由检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七章认知差距

    第六百一十七章认知差距

    “世界者,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之大,大明所有者,不足十之一也。陆地比之海洋,有如巨船浮于海面。海洋,将世界联系在一起,是这个世界之间永恒的纽带。陆地是有限的,人口则因为可以繁衍而无限增加。大明虽然很大,但是已经经历过一次人口增加后,因为天灾而导致的动乱。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欲谋万世者,当先知天下之事。臣所知者,万里海外有泰西诸国,大小不一,相互间征战不休。为生存计,此辈泛舟而来,一度袭扰大明福建沿海,盘踞大明岛屿无数。此辈乃是世间最为凶残之辈,在非洲,他们掠夺一切,并大肆劫掠人口贩卖,在南美,两千万土著因此辈之入侵而人口锐减过半。在北美,还是这些人,正在与土著争夺土地等一切生存空间。他们穷凶极恶,他们人性泯灭,世间所有的罪恶,都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臣把这些人成为殖民者!来自泰西欧洲的殖民者。今天他们可以在福建沿海烧杀劫掠,明天他们就能进入大明的腹地,无恶不作。建奴虽然凶残,较之彼等,稍显不如。窃以为,如大明维持现状不变,二百年后,泰西欧洲各国,必将深入大明腹地,为所欲为,不能制之。欧洲各国因殖民而富有,因富有而兴格物之术,再因格物之术而强大,最终以坚船利炮跨海而来。臣不希望子孙遇见这样的事情,故而未雨绸缪。臣兴工商,倡导格物,都是出于这一点而考虑。出兵海外,目的在于御敌于国门之外。敌自海上来,我扼守海峡要津。以炮击之,使之不敢轻犯大明海疆。

    而今,臣盘踞爪哇,西去苏门答腊,东占婆罗洲,这些岛屿对于大明而言。就是永不沉没的战船。而臣及后代,都将是这些战船的掌舵者。将来如何,以陛下之远见英明,必然能妥善处置。臣叩首于万里海疆之外。”

    这份奏折,说的还是很含蓄的,就是这么一个现状,陛下来拿主意吧,怎么定位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事情,作为臣子的没法说了。还是陛下来决定吧。但是有一点,陈燮是说明白的,就是不想立国,否则就不会以臣自居。

    朱由检读懂了陈燮的意思,大明比起整个世界来说,小的可怜。而世界上的大陆,比起海洋而言,也小的可怜。正如陈燮以前经常说的。大海才是他的归属一样。陈燮是不会在大明争夺什么的,现在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朱由检很矛盾,一方面他乐意看见陈燮这些举动,另一方面,他有把陈燮作为儿子将来坐稳皇位的一个基石来看待。如果陈燮不会来,那么今后朱慈烺的皇帝位置,能不能坐的稳都是一个问题。看完这份奏章。朱由检整个下午都在想这个问你,就是如何定位他跟陈燮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如何定位陈燮与大明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普通的臣子来看待么?呵呵,陈燮答应了,朱由检都不敢答应。

    想不出好的方法。朱由检和头疼。皇帝富有天下的概念,深入骨子里,他无法接受海外这些地盘,不算在大明的头上,更担心陈燮不会接受所谓兴海城是大明的一部分的说法。人到哪个位置,心里的想法当然会发生变化的。换成自己是陈燮,没准都要谋朝篡位了。

    朱由检百思不得其解,正好王承恩来了,笑眯眯的汇报:“万岁爷,大喜啊,太医说了,坤兴公主身体很好,一点问题都没有。多亏了思华交代柳如是,每日监督公主步行一个时辰,早晚各一次。神医就是神医,果然有他的一套。”

    朱由检露出微笑来,自己的外孙嘛,当然是喜欢的,尤其是朱媺娖生的,更加不一样了。站起来走了两步道:“这会,陈府很热闹吧。”王承恩笑道:“万岁爷英明,这会贺喜的人可多了,太子殿下也去了。之前怕冲了煞,皇后娘娘让人给太子都挡了驾。”

    朱由检也觉得这样做是对的,按照天命的说法,太子是未来的人主,煞气很重的。“好,朕也去看看,呵呵。”笑罢,朱由检突然想到了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