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6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检也觉得这样做是对的,按照天命的说法,太子是未来的人主,煞气很重的。“好,朕也去看看,呵呵。”笑罢,朱由检突然想到了什么,笑的更加开心了,步履也变得轻快。

    皇帝驾到,陈府内的人都出来迎接,跪了一地。周皇后也跪在门口,朱由检来了便道:“朕就是来看看外孙,不必兴师动众的。”看见周皇后身边的朱慈烺,他点点头道:“太子也来了,正好,有点事情跟你说,就借思华的书房一用吧。”

    这就是皇帝的做派了,说是来看外孙,到了地方先说他的事情。也没人敢说啥,两人进了陈燮的书房,朱慈烺对这里很熟悉,亲自动手尝了一口茶水,这才放在皇帝面前。这个举动,朱由检异常的满意。微笑的点点头,这个儿子,在孝顺方面,那是没说的。

    “太子,朕想问你一个问题,如果将来你登基了,该如何面对你思华姐夫?”这个话里面,是有很多问题的,看似简单的话里面,杂了很多因素。比如这个思华姐夫,那就是一个暗藏的问题。既然做了帝王,二女之情就会看淡,为了江山社稷,杀老子杀兄弟都比比皆是,杀个姐夫那不是小意思么?

    “父皇,您正值壮年,何来此一问?”朱慈烺有点慌,这问题不好回答啊。涉及到东宫的想法,在皇权面前,太子又如何?一旦威胁到皇权,废太子也不是没有历史先例。以朱慈烺的年龄和阅历,突然被问起这个问题,怎么会不慌?

    朱由检平和的笑道:“你不用多想,就照实来说,怎么处置你姐夫即可。”

    看见他发慌,朱由检反倒安心了,这说明太子对这个问题,丝毫没有准备,也就是说没想过现在就去当皇帝。他要是一点反应都没有,那朱由检真得怀疑了。

    朱慈烺慢慢的恢复了平静,端坐思索一番才慢慢道:“父皇,儿臣以为,思华姐夫乃天赐大明的不世之材。大明的现状,大明的未来,到底该怎么走,在他心里都有一个蓝图。在南京的时候,姐夫经常说起,大明的未来在大海之上。因为未来的世界,是属于大海的。儿臣虽然不是很明白,但是把这话记住了,一点一点的在今后验证。现在看来,有一部分已经验证了。姐夫看问题很远,很少有错的时候。”说到这里,朱慈烺看看朱由检,欲言又止。

    “不用看朕,朕心里明白,思华注定是个长寿的人。百岁不敢说,七八十岁是稳稳的。至于朕,能活到六十岁就,就已经知足了。思华是朕打算留给你的顶梁柱,承前启后,开场大明万世一系的大局,就在太子和思华身上了。”朱由检可没忘记陈燮说过的话,哪天把农业税给免了,那真是谁来都动不了大明的基业了。谁来谁死,不用皇帝出招,天下的百姓都能自觉的动手灭了这货。

    “儿臣不是阿斗,姐夫也不是诸葛亮。姐夫总是会先去做,然后让儿臣看,找到里面的道理。道理这个东西,他很少讲,总是要儿臣自己去发现。姐夫如今在南洋为大明奔波,将来南洋必然属于大明的一部分。臣听说辽东有火龙车,姐夫说过,火龙车既然有了,火轮船就不远了。火龙车可以日行两千里,火轮船也能日行千里。届时,即便是万里之外的南洋,往来京师,也不过十余日。有了这样的利器,朝廷便可以从容调度,对万里之外发生的事情,也可以快速的做出反应。而不会像现在,边疆有事,快则一个月,迟则两个月,朝廷才能做出应对。这就是格物的力量!总的来说,儿臣希望父皇长命百岁,万寿无疆。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儿臣一定会请姐夫写一份详细的治国奏报,然后一条一条的去验证,如果有生之年没有验证完毕,就交代儿孙去验证。大明江山万世一系,儿臣以为,可期也。”

    朱慈烺的一番话,说完之后朱由检哑然。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对太子的影响都没有陈燮来的大。陈燮是怎么做到这点的?说教?刚才太子说了,很少说教。那么答案就很明显了,陈燮是做给太子看,很坦诚的把一切事情,摆在太子的面前,用事实说服他,然后才会有这样的效果啊。

    从这个角度看,朱由检不觉的自我反省,觉得自己对陈燮的认知,远不如太子来的深刻。一个是要防着陈燮,一个则是把大明未来的规划,交给陈燮去做。这是何等的信任,相比之下,自己还在谋算陈燮,父子之间的认知,云泥之别,高下立判。

    回想陈燮那份奏折里的每一个字,朱由检的心里渐渐的有了一个成型的想法。(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八章开大明之先河

    第六百一十八章开大明之先河

    朱由检这个时候是不能去看女儿的,否则就是逼女儿去自杀。他能做的,就是去抱外孙,当着皇后、太子、近侍、一干臣子的面,朱由检抱着刚出生的孩子,笑眯眯的看着已经熟睡的孩子,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此大明兴海王也!”

    现场就跟突然响起一个炸雷似得,所有人都傻掉了。这什么意思?异姓王?

    能有这个反应,一点都不奇怪。看看大明见过一来,你见过一个异姓王么?英宗以后,别说王爷了,就算是爵位,也难的不能再难求封了。文臣不过三人,武将不过一人。

    寻常的臣子,别说封王了,就算是封爵,也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王阳明、王越,这都是因为军功巨大才封的爵位,李成梁,那是把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才谋一个伯。陈燮的功劳是很大,说是挽狂澜于既倒都不过分,但不是已经封爵了么?现在突然来了这么一句,现场没有炸窝,那都是拜托在陈燮的凶名和赫赫武功之下。

    哗啦啦啦,臣子们跪了一地,没有人说话。但是意思很明白,陛下,不能这么干啊。这可是异姓王啊!朱由检小心翼翼的抱着外孙,看着众位臣子,极为平淡的开口道:“各位爱卿,都起来吧。听朕说一句话。”结果自然是一个都不起来,朱由检只好叹息道:“朕欠下的债,只能由太子来还了。”这句话说完,现场的大臣们都明白了,一个一个的都爬了起来,鞠躬之后齐声道:“陛下英明。”

    都是人精呢,都是玩弄权术的好手。大明不封异姓王的规矩。今天已经因为朱由检一句话,打破了。而且朱由检这话里头,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陈燮是不会封王的,要封也是封他的儿子。朕是不会打破祖宗成例的,但是为太子打破这些规矩。留下了先决条件。

    陈燮的功劳太大了,大到无法补偿他。那怎么办啊?荫子!这句话,就是给陈燮的一个承诺,你的儿子,将来就是兴海王了。你呢,就别惦记了。这一先河以开,今后大明朝的异姓王大家的子孙不去想,陈燮太特殊了。但是可以惦记一下别的,爵位什么的。肯定来的容易的多了。果然,朱由检对着朱慈烺道:“太子,你记住朕这句话,记住今后凡是为我大明开疆拓土的功臣,都不能轻慢了。千万不要吝啬封爵。”

    朱慈烺正正经经的跪地回答:“儿臣记住了。”今天在这里说的这个话,根本就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的。这里头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冲着陈燮去的,第二层则是为太子的将来铺垫。你想想看。文臣武将只要能开疆拓土,就能封爵。大家还不都惦记上去为大明去抢地盘啊?

    这里头,还有一个隐藏的意思,在场的诸位,有的明白了,有的没有明白。意思就是,今后大明没有不可以改变的成例。不异姓封王都改了。还有啥不能改的?而且还明确的告诉诸位大臣,今后大明需要锐意进取来了,墨守成规不再是大明的需要。

    这么说吧,朱由检的心里,总有一个大明万世一系的梦想。这个梦想。只有陈燮能帮助他和太子来实现,至于其他臣子,如果愿意在这个梦想的道路上添砖加瓦,不吝封爵。

    大明的异姓不封王的先河,就由朱由检来决定,太子来实施吧。父子二人,承前启后,将大明推向一个新的时代。为此,朱由检不惜打破陈规。所有的黑锅,他来背。将来就算后人要骂,也是骂他。那么三百年后的历史学家们是怎么看待他的呢?

    “明圣祖”这是朱由检这个时空死后的谥号,历史学家用这么一句话来评价他“开天辟地的一代圣祖,大明引领世界的奠基人,大明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

    这些,朱由检都看不到,朱慈烺也看不到。当着众位大臣的面,朱由检又道:“礼部拟一个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